精選小學語文課文教案彙總六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課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小學語文課文教案彙總六篇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觀潮、據說、籠罩、薄霧、悶雷、水天相接、沸騰、猶如、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霎時、餘波、風號浪吼、恢復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3、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按照觀潮順序記敘景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認讀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積累文中出現的四個字的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4自然段。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對語言的感悟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感受錢塘江大潮來時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風光秀麗,你一定去過許多旅遊勝地、大山名川,今天,老師將帶大家一起去欣賞一下自古以來被譽爲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

板書:

觀潮

(齊讀課題)

二、預習入手,瞭解學情

1、昨天回家都預習了嗎?讀課文了嗎?老師把檢查的權力交給大家:

⑴ 同桌互讀互查:

同桌互相讀課文,每人讀一段,合作將這篇文章讀完,看是否讀正確、流利了;如果你的同桌讀得好,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揚他,如果你的同桌在朗讀時遇到了困難,也請你幫幫他,好嗎?

(反饋情況:獲得表揚的同學請舉手。)

⑵ 檢查生字讀音情況:

課文讀過了,生字詞語一定難不倒大家。

課件依次出示詞語:

據說 籠罩 薄霧 猶如 霎時 餘波 恢復 漲高

悶雷滾動 人聲鼎沸 踮着腳 浩浩蕩蕩 山崩地裂 風號浪吼

(開火車讀,齊讀。)

⑶ 通過預習,你知道課文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嗎?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動物尾巴的特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認識動物尾巴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四、教學準備:教學課件、生字卡、動物頭飾、錄音帶等。

五、教學課時: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今天我們一起去動物園看動物好嗎?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一起坐上去動物園的汽車(播放汽車的音樂)。到了,請同學們坐好。

2、出示圖片,問:動物園裏有哪些動物?你們想知道它們尾巴的特點嗎?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3課《比尾巴》就能幫我們找到答案了。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把書打開到第3課,一邊看書一邊聽錄音範讀課文,想一想這課有幾小節?

2、請同桌同學互相幫助來讀課文,把生字讀三次。

3、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開火車、齊讀)

4、這篇課文有多少個小節?(有4個小節。)

(三)、學習第二節。

1、請同學們齊讀第一、二節,想一想:你知道了什麼?

2、貼動物圖,問:這是第幾節講的?(第二節。)

3、指着沒有尾巴的動物的圖,問:這些動物的尾巴怎樣了?(它們的尾巴沒有了。)

4、出示動物的尾巴圖,問:它們的尾巴在這裏,誰能幫它們找回自己的尾巴?

5、你是怎樣知道的?(猴子的尾巴是長的,兔子的尾巴是短的,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板書:長、短、像傘。

6、問:你們知道猴子的尾巴有多長嗎?兔子的尾巴有多短嗎?

7、問:比兔子的尾巴長的動物有哪些?與猴子比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

8、小結:長和短不是一定的,要通過比較才知道。

9、問:你還知道有什麼長,什麼短嗎?

10、松鼠的尾巴是什麼樣子的?傘是什麼樣子的?(學生做手勢來表示傘的樣子。)

11、看黑板的板書來讀第二節。

(四)、學習第一節。

1、在第一、二節裏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是什麼符號?)

2、教師講解:這是問號,用在問句的後面,表示提出問題。

3、問:第一節提出了幾個問題,分別是什麼?板書:誰的尾巴、“?”。

4、學生練習說問句。

5、指導讀問句。教師範讀,指名讀。

6、加上表示尾巴特點的動作來齊讀第一、二節。

7、小結:第一、二節寫得很生動,因爲用了一問一答的形式寫出了動物尾巴的特點。課文裏還有哪幾個小節用了一問一答的形式來寫其它動物尾巴特點的呢?

(五)、學習第三、四節。

1、請同學們分四人小組來自學第三、四節,邊學邊想:你學到了什麼?你想到了什麼?

2、問:你學到了什麼?(A、尾巴的特點;B、三個問句。)板書:彎、扁、最好看、“?”。

3、問:你還想到什麼?

4、指導朗讀:男、女分組讀。

(六)、做遊戲《找朋友》。

1、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做遊戲?老師有個要求:請同學們在做遊戲時要邊看遊戲的內容邊練習背課文,好嗎?

2、這個遊戲叫《找朋友》,想玩的同學請坐好。(教師發動物及相關動物尾巴的頭飾)戴動物尾巴頭飾的同學站到講臺前。開始遊戲,(如:A、戴猴子尾巴頭飾的同學問:我的朋友在哪裏?B、同學齊答:猴子,猴子快出來!C、戴猴子頭飾的學生走出來說:你的朋友在這裏!)

3、看圖加動作來背誦課文,再比賽背課文。

4、總結板書:這節課,我們學過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5、小結:同學們說得很好,只要我們平時多仔細觀察就能發現更多動物尾巴的特點。

(七)、練習(畫一畫)。

1、出示幾種動物的圖片,讓學生來幫它們加上尾巴。

2、畫完後讓學生說說動物尾巴的特點。

(八)總結全文。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理清課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二、教學重點

(一)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三、教學難點

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簡介作者。

1.老師出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它是哪種植物。

“根根鬍鬚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

(花生)

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教師解題:花生又叫落花生,因爲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鑽到士里長成花生莢,所以叫落花生。

3.簡介作者:這篇課文的作者許地山是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因爲小時候父親關於落花生的一番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決心要像花生那樣,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筆名是“落華生”。那麼,他的父親關於花生談了些什麼,是怎樣談的呢?我們來看課文。

(板書:19.落花生)

(二)檢查預習

1.填寫生字表

本課生字不多,但每個生字都有要提醒學生的地方。

“闢”是多音字,主要掌握pì和bì兩個讀音,通過組詞讓學生區分並掌握

“榨”是翹舌音zhà,糾正學生口語習慣讀音“zhá”

“慕”字下面是不是

2.查字典並結合課文內容解釋詞語。

解釋詞語要依據“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聯繫上下文準確地理解詞

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

可惜:值得惋惜。

開闢:開拓發展。

翻地:用犁、杴等翻鬆田地。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穫:取得成熟的農作物。

吩咐:口頭指派或命令。

愛慕:由於喜愛或敬重而願意接近。

成熟:植物的果實等完全長成,泛指生物體發育到完備的階段。

分辨:辨別。

體面:(相貌或樣子)好看;美麗。

(三)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詞的基礎上,默讀課文。聯繫課文加強對生字、新詞的記憶與理解。

2.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思考:課文爲什麼以“落花生”爲題,圍繞題目寫了哪些內容。

(落花生是本文議論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爲題。全文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都是圍繞題目來寫的)

(板書: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

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學生可能總結不全,教師指導學生讀有關句段來幫助學生概括總結。

3.給課文劃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種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穫節,併爲過收穫節做了準備。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後)寫吃花生時的議論。

分段時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將第1自然段分作第一段,學生不會有什麼分歧;對第二段的劃分,學生會產生分歧。有些學生會將第2自然段到最後都分作第二段,依據是這一大段是講一家人過收穫節。對學生的這種分段方法教師應予以肯定。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五)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附: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使學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二)概括課文中心思想,練習分清課文主次。

(三)練習用“居然”“成熟”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四個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

1.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

2.練習根據課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三、教學難點

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引入新課。

指名三名學生有感情地分段朗讀課文。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許多話題,使我們對花生也生出了幾分敬佩之心,帶着這份敬佩之情,我們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理解內容。

1.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思考:這一段先寫了什麼?再寫什麼?

(先寫種花生,再寫收花生)

(板書:(一)種花生收花生)

2.課文中哪些詞語寫種花生的經過?這些詞語能顛倒嗎?爲什麼?

(買種、翻地、播種、澆水;”這些詞語是按種花生的順序排列的,不能顛倒位置)

3.“居然”寫出了什麼?在這裏起什麼作用?

(“居然”寫出了種花生的結果,也寫出了獲得收穫時大家出乎意料地高興的心清。因爲大家沒有種花生的經驗,又是在荒地上種的,對能否收穫沒有把握。沒過幾個月收穫了,真是喜出望外。用“居然”一詞強調了大家那種驚喜的心情。)

4.練習用“居然”造句。

學生練習用“居然”一詞口頭造句,教師指導學生注意句子中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不能簡單地造出“他居然……”類型的句子。

(三)學習課文第二段,理解內容。

這一部分寫得很簡略,也容易理解,教師可用簡練的語言一帶而過。

花生居然收穫了,一家人準備過一個收穫節。

(板書:(二)母親的建議)

(四)學習課文第三段,理解內容,懂得道理。

1.默讀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樣議論花生的好處的?

(板書:(三)嘗花生議花生)

2分角色朗讀課文,討論回答思考題。

(姐姐說味美,哥哥說可以榨油,“我”說便宜,大家都喜歡吃,父親說花生最可貴的是它的果實理在地裏。)

(板書:兄妹們議花生父親議花生)

3.兄妹們所說的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視的一個特點。父親對花生作了幾次議論?幾次議論有什麼不同?

(兩次。第一次把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作比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點進而說明做人的道理。)

(板書:花生桃子石榴蘋果)

(1)齊讀父親的第一次議論。思考:父親是怎樣通過比較說明花生最可貴之處的?)

(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較。通過果實的樣子、果實結出時的位發的比較說明花生最可貴之處的)

教師幫助學中抓住關鍵詞語“埋在地裏”“鮮紅嫩綠”“高高地掛在枝頭上”“矮矮地長在地上”等進行分析,體會出花生的默默無聞,樸實無華。

(板書:果實理在地裏鮮紅嫩綠的果實矮矮地長在地上高高地掛在枝上)

(2)思考:花生的果實長在泥土裏,桃子、石榴、蘋果將果實掛在枝頭,是個是花生故意鑽進土裏不讓人知道,桃子、石榴、蘋果放意炫耀自己?爲什麼?

(這是它們各自的生長特點)

(3)桃子、石榴、蘋果鮮紅嫩綠,惹人喜愛,而花生卻將成熟的果實理進泥土,等待人們來挖掘,來利用。由此,你體會到花生可貴的品質是什麼?

(不求虛名,默默奉獻,樸實無華)

(4)練習用“成熟”造句。

“成熟”有兩個義項。一是泛指生物由發育到完備階段;一是指發展到完善的程度。教師據此指導學生造句。

(5)齊讀父親的第二次議論,思考:父親借花生來教育孩子們做什麼樣的人?

(謙虛樸實,不計名利,不會炫耀自己,對別人有用的人)

(6)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導學生背誦。

“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可是,不是而的東西。”

(板書: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

4.作者對父親的話理解了嗎?你從哪裏看出的?讀出有關的句子。

(1)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導背誦。

“人要做的人,不要做,而的人。”

(2)你對作者的話理解了嗎?什麼叫有用的人?什麼叫只講外表體面而對人沒有好處的人?結合實際,舉例說明。

(3)小結:作者受父親的啓發,所說的這段話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它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做人的道理,讚揚了腳踏實地、埋頭苦幹、謙遜樸實、不計名利、有真才實學而不炫耀自己的人;讚揚了一切默默無聞,爲人民多做好事,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貪圖虛名,不學無術,對社會沒有用的人。父親的教導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貫徹在他一生的做人、寫作和教學之中。

(4)齊讀全文最後一節。思考:這一節對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麼作用?

(第一句講過收穫節的談話一直到深夜,交待了時間,把事情敘述完整。第二句說明了父親的話給“我”的印象之深,說明了作者在收穫節上的收穫之大,也可見母親安排這一活動約用意和父親參加這一活動的目的。這樣的結尾深化了主題。)

5.背誦課文最後四個自然段。

(五)練習根據課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準確、工整書寫5個生字。掌握先中間後兩邊的筆順規則。

2、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品質。

3、藉助拼音讀熟、讀懂韻文,教育學生養成早起鍛鍊身體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讀懂韻文,培養早起的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做早操的音樂、生字卡。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活動導入

今天的天氣可真冷啊!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運動運動,暖暖身體好嗎?師生伴隨《做早操》的音樂一齊做運動。

師:不但我們小學生要做早操,小露珠、小鳥兒、小蜜蜂也要做早操。他們是怎樣做早操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兒歌《早操》。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欣賞激趣

1、運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早晨欣欣向榮的景象。早晨太陽升起,萬物甦醒,人們紛紛來到大樹下、花叢中進行晨練。

師:快說說你們都看到了什麼?

2、伴隨音樂,老師進行範讀課文。

(圖畫美、音樂美、文字美深深地吸引着學生,情境的創設最大潛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學生自學

1、自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標出來,問問老師、同學。(允許下座位交流)

2、找出你喜歡的詞語或句子,多讀幾遍。

四、識字

1、如果這些生字娃娃從課文中跳出來,你還認識它們嗎?教師出示卡片學生快速認讀,強調“早、做、操”是平舌音。

2、拿出你的生字卡片,開始我們今天的“超級小考官”,同桌互相考考看!

3、識字遊戲。開火車接兒歌、組詞的遊戲,看卡片,拍手。如:它是誰?它是“起”。什麼“起”?“起來”的起。

(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在合作學習中幫助學生掃清文字的障礙。)

五、學習交流

1、讀一讀,誰願意把兒歌讀給大家聽。其他的同學當靈耳朵,聽的要求:發音是否準確,聲音是否洪亮。

(引導學生正確評價)

2、說一說,兒歌裏寫的做早操是什麼樣子?

3、連一連。

小露珠跳來跳去

小鳥兒跑來跑去

小蜜蜂滾來滾去

小學生飛來飛去

4、看一看,我們再來看看它們是怎樣做早操的。看後你們有什麼感受?

5、讀一讀,帶着你們的感受讀課文。

(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就要讓學生說好話、讀好文,讀讀練練中,學生也在接受美的薰陶。)

六、指導背誦

多麼有趣的兒歌啊!讓我們把它記在心裏吧!配上音樂,根據提示學生在課堂上熟讀成誦。

“————,起得早,

————來————去,

在————做操。

七、拓展學習

1、你還見過誰做早操?請你也試一試寫一首小詩好嗎?以小組爲單位交流。

2、小組展示,評選出“今日之星“

(學生要學會遷移、運用。小組間探究學習使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進行了美的創新。)

八、教師總結

第二課時

一、複習兒歌

1、抽學生讀,全體讀。

2、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

3、這節課我們要學會寫的是哪幾個字?看田字格認讀。

4、認識新筆畫,觀察帶這種筆畫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師範寫,生模仿寫。

5、學習其它生字,通過投影儀展示學生的書寫,評議,鞏固認字。

二、總結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十四個生字和新詞“留戀、不禁、展示、顫動、南國、應接不暇”。

2、訓練學生按作者遊覽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導學生體會哪些地方描寫了事物的靜態,哪些地方描寫了事物的動態,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學重點】

1、瞭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學習描寫事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學生活動設計】

1、回答文中設計的問題,勾劃重點詞句。

2、同位討論、小組交流、理解重點句。

3、觀察投影片上的圖,發揮想象,進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

4、質疑問難。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明確目標

1、檢查預習情況,質疑問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3、理清層次,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指讀課文、正音、解詞:

⑴ 讀準字音:

“顫”讀 chàn;“應接不暇”中“應”讀 yìng;“一簇”中“簇”讀 cù;“隙”讀 xì。

⑵ 理解詞語:

留戀:不忍捨棄或離開。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顯地表現出來。

南國:指我國的南部。

顫動:本課指微風吹動樹葉一閃一閃的樣子。

應接不暇:本課指由於鳥兒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過來。

2、用“ ”劃出文中你認爲寫得美的詞句來讀一讀、細體會。

3、自由讀課文:

質疑問難。

二、揭題,學生自悟

1、板書課題:

“天堂”指什麼?在文中怎樣理解?

文中“鳥的天堂”指的是什麼?

2、默讀全文思考:

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麼不同?

(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黃昏鳥都棲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寫了“天堂”本身──大榕樹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正是鳥兒最活躍的時刻,所以着重寫了“天堂”裏的居民──鳥兒熱鬧活動的情景。)

三、小組討論

我們把作者兩次遊覽“鳥的天堂”各爲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幾段?各段的大意是什麼?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們划船出去遊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寫我和朋友們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了“鳥的天堂”──大榕樹。

第三段(10~13自然):寫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們再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了“ 鳥的天堂”裏的居民──鳥兒的活動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寫作者對“鳥的天堂”的讚美和留戀。

第二課時

【明確目標】

1、分析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初步瞭解課文描寫景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3、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段

1、讀一讀、說一說你讀懂了什麼,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出來的?

1、作者吃過晚飯,黃昏時,在河邊與朋友乘船出遊。從“吃過晚飯”、“我們陸續跳上一隻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體會到,當時環境十分幽靜。從“沒有波浪”、“平靜地移動”、“聽見了水聲”體會到的。

2、練習朗讀:

體會作者遊玩時愉悅的心情。

二、學習第二段

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圖):

看圖用一個詞或一個短語概括說說這是一棵怎樣的大樹。

(獨木成林,枝繁葉茂,充滿生機與活力,鬱鬱蔥蔥……)

2、默讀思考:

作者是按什麼順序描寫榕樹的?主要寫了榕樹的什麼特點?用 線劃出來。

3、小組討論、互相交流:

這一段描寫了榕樹“大”“美”的特點。

⑴ 描寫“大”的語句:

① “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

② “那是許多株茂盛的榕樹,看不出主幹在什麼地方。”

③ “當我說許多株榕樹的時候……”

④ “我見過不少榕樹,這樣大的還是第一次看見。”

⑤ “真是一株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

⑵ 描寫“美”的語句:

① “一簇簇樹葉……真綠得可愛”。

② “有許多根垂到地上……臥在水面上。”

③ “那麼多的綠葉……新的生命在顫動。”

4、圖文對照,學生交流、教師點撥、理解重點句:

出示投影片:

這兩句話寫出了這株大榕樹的真面目。樹木的特點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之後就成了樹幹,這就是這株大榕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的原因。

5、指導朗讀:

培養學生體驗“美”、欣賞“美”的能力。

6、小結:

這一段作者由“遠”及“近”地對榕樹的大小,它的根、葉、幹、枝的形狀、顏色、大小等進行了描寫,這是靜態描寫。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思考:

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

(這一段主要寫了作者和朋友們第二天又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

2、再讀討論,教師適時點撥,再讀思考:

作者是怎樣描寫衆鳥紛飛的活動情景的?標出有關語句,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⑴ 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寫出了鳥形、鳥色及鳥的姿態。用這樣相同或相似的句式來寫,讀起來節奏感強,非常上口。

⑵ 作者用了擬人句“樹上就變得熱鬧了。”“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着,那歌聲真好聽。”寫出了鳥兒們在“天堂”裏活潑、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3、感情朗讀:

體會這一段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4、小結:

這一段作者主要寫了鳥的活動──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動態的鳥,構成了一幅“百鳥圖”。是對事物變化活動的描述,這是動態描寫。

四、學習第四段

1、自由讀第四段:

說說你從哪些語句中讀懂了什麼。

(由“回頭看”、“我感到一點兒留戀”、“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體會到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戀。)

2、感情朗讀、深化理解:

要讀出留戀、讚美之情。

五、課後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從“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到“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第三課時

〖明確目標

圍繞重點,學習表達。

〖教學過程

一、過渡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這篇課文按遊覽路線寫了作者兩次到“鳥的天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兩天的記遊,重點不同,方法也有別。那麼作者是怎樣來寫所見所聞的,這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重點。

二、投影出示自學提綱

默讀思考集中交流、整理:

1、時間不同:第一次去是在傍晚,第二次去是在早晨。第一次去沒有看到鳥,因爲天晚了,鳥兒們已經在樹上棲息了;第二次去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鳥兒,因爲早晨,鳥兒開始活動了。

2、因爲這棵榕樹很大,而且枝繁葉茂、土地溼潤、環境安寧,正適合鳥兒做巢生活、農民不許人去捉它們,鳥兒得到了保護,便於鳥類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鳥兒生活的“天堂”。

三、再讀課文,討論交流

文中哪些地方是靜態描寫?哪些地方是動態描寫?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1、大榕樹是靜止不動的,文中作者從根、幹、枝、葉等部位逐項來寫,這就是對榕樹的靜態描寫,如:

“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2、作者第二次到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寫了鳥的活動,是動態描寫。如:

“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3、寫文章時,注意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就能把內容寫得更具體、更準確,動靜結合,可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4、朗讀課文,深化理解。

四、總結擴展

1、總結全文,歸納中心:

本文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說明大榕樹的美麗奇特及被稱作“鳥的天堂”是名不虛傳的。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麼啓發?

(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讓學生暢所欲言。可以理解文章內容,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或熱愛鳥類,保護環境等某一方面來談。如:學了這篇課文,我懂了觀察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狀,顏色,位置等,而且還要注意事物在不同的時間裏靜態、動態的變化。)

五、佈置作業

1、摘抄佳句。

2、用“ ”線畫出短文中靜態描寫的句子,用“___”線畫出短文中動態描寫的句子這隻青蛙,兩隻大眼睛鼓得高高的,像兩顆晶瑩的玻璃球,可機靈了。我把它剛放在水盆裏,那長蹼的後腿向後一劃,“唰”地一下,就躥出好遠,還濺中國點水花。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蝴蝶、好奇、孔雀舞、遊戲、招引、熱鬧、古老、銅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4、瞭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感和讚美之情,並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5、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教學重點】

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瞭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讚美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預習生字的方法。

2、複習的方法。

3、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4、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蝴蝶、好奇、孔雀舞、遊戲、招引、熱鬧、古老、銅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等詞語。

5、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是我們開學後的第一課,我想先考一考你,你知道“族”是什麼意思嗎?

⑴民族:漢族。

⑵聚居而有血統關係的人羣的統稱:家族。

⑶事情有共同屬性的一大類:水族館

⑷滅族:封建時代的一種刑法。

2、你知道我們國家有多少個民族?(56個)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民族小學的課文。

二、初讀課文

我想課前同學們一定非常認真地讀了課文,下面就讓你來驗證一下自己學習的結果如何。

三、學習預習方法

1、複習的方法。

2、明確名稱:音部、部首、音節

3、畫表格:

章節

音部

部首

筆畫

組詞

字義

四、學習生字

1、部首相同的:

蝴蝶:怎樣記?(形聲字的方法,左形右聲)

坪壩:山區或丘陵地區局部的平地。

2、注意讀音的字:

坪壩(bà)

傣(dǎi)族

景頗(pō)族

阿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3、容易寫錯的字: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構成。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五、練習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