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領域教案模板(精選10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社會領域教案模板(精選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社會領域教案模板(精選10篇)

社會領域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集體生活的樂趣,喜歡去春遊。

2、瞭解春遊中的注意事項,初步建立環境保護意識。

3、能在春遊活動中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

活動準備:

1、歌曲磁帶《郊遊》。

2、幼兒用書:《我們要春遊了》。

3、和郊遊相關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教師:你知道春遊是什麼意思嗎?是去做一件什麼事情?

(2)幼兒自由討論,根據幼兒的討論出示和春遊相關的圖片瞭解和春遊相關的信息。

(3)小結。春遊就是春天裏小朋友和自己的小夥伴們帶上好吃的一起去感受大自然裏春天的氣息,可以看風景,也可以玩泡泡水、還可以玩遊樂設施等等。

2、創設情境,引導幼兒討論在郊遊需注意的事情。

(1)教師組織幼兒討論:剛纔圖片裏面小朋友們去春遊做的是什麼交通工具,你知道坐車需要注意些什麼嗎?

(2)教師小結:要安靜的坐在座位上;不能把頭、手伸出窗外;不大聲喧譁,不能在車裏跑來跑去要等車停穩以後再上下車。

(3)幼兒再次隨《郊遊》的音樂做坐汽車和走路的動作,引導幼兒觀看圖片。

教師:草地上,大樹上,大型玩具上的這些標誌告訴我們什麼?

(4)教師小結:不能採摘公園裏的花及葉子,還要愛護公園裏草坪,如有“禁止入內”的標誌牌,就不能用腳踩。在觀賞植物花卉時還要注意花枝和花刺,要保護好自己不被劃傷。

(5)幼兒再次隨《郊遊》的音樂做觀賞和走路的動作,教師用語言將幼兒帶入情境。

教師:快到中午了,我們找了一塊空地準備吃午餐,吃午餐時要注意什麼?

(6)教師小結:食物包裝袋及瓜果皮不能亂丟,要放垃圾袋裏;儘量不帶和不吃帶棒子的食物,如棒棒糖、肉串。

3、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我們要春遊了》,並判斷畫面的行爲的對錯。

(1)幼兒觀察畫面,辨別對錯。

(2)請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並說說理由。

4、在歌曲《郊遊》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春遊歸來後,將幼兒的相關作品和照片佈置成主題牆裝飾。

社會領域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懂得遵守公共秩序。

2、在認識標誌的基礎上了解其不同類別和作用。

3、引導幼兒在生活中關注並運用標誌。

重難點分析:

重點:引導幼兒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標誌。

難點:在認識一些標誌的基礎上了解其不同類別和作用,並嘗試運用。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生活中的常見各種標誌。

2、自制課件、各種標誌圖每組一份(注意安全、人行橫道、禁止煙火、當心觸電、禁止觸摸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觀看錄像,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引導幼兒觀看錄像,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勵幼兒探索根據什麼標誌過馬路?

提問:你都看到了什麼?錄像中有哪些交通標誌?除了注意信號燈標誌,還有哪些標誌?

小結:交通標誌給行人、車輛提供了指引,提醒人們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安全。

(二)展開

1、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請幼兒說一說在什麼地方見過什麼標誌。

指導語:除了馬路上的交通標誌,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標誌?

小朋友真是愛觀察的孩子,標誌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標誌。

(1)出示禁止煙火標誌。

提問:這是什麼標誌?標誌上有什麼圖案?你在哪裏見過這個標誌?它告訴我們什麼?

小結:這是禁止煙火標誌,它告訴我們附近有容易燃燒的物品,一般在加油站、圖書館、倉庫等地方會看到這個標誌,禁止人們使用明火,以免引起火災。

(2)出示當心觸電標誌。

提問:這是什麼標誌?你在哪裏見過這個標誌?它表示什麼意思?

小結:當心觸電標誌警告我們要遠離電廠、高壓電線杆、變壓器等有電的地方,在家也不要玩有電的物品,因爲電是很危險的。

(3)依次出示“注意安全”“當心滑跌“緊急通道”“當心中毒”“禁止吸菸”“禁止游泳”“禁止觸摸”等常見標誌引導幼兒認識。

3、請幼兒討論標誌的用途。

提問:生活中爲什麼有這麼多的標誌?它們對我們有什麼用?

小結:標誌通常出現在人口較密集的公共場所,它可以規範人們的行爲,提醒大家遵守公共秩序。

4、引導幼兒從圖案、顏色、形狀、意義等方面加以比較,區別三種性質的標誌。

指導語:那麼多的標誌,我們怎麼能把它們都記住呢?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它們的顏色、形狀一樣嗎?如果請你給它們分分類,你覺得應該怎樣分?

小結:小朋友真是愛動腦筋的孩子,標誌通常分爲三類,黃色的三角形標誌,是提醒或警告我們要當心注意的,叫做“警告標誌”;藍色或綠色的標誌,提示我們應該怎樣做,通常叫做“提示標誌”;紅色標誌上有一斜槓,禁止我們坐某些事情,叫做“禁止標誌”。

5、通過遊戲,鞏固幼兒對標誌的認識,初步學會運用標誌。

出示生活中的場景,請幼兒找出這些地方需要的標誌。

指導語:小朋友認識了那麼多的標誌,老師來考考你們吧,一會請小朋友分成六組,每組六個相同的標誌,每個小朋友選一個標誌拿在手中,當大屏幕上出現畫面時,你認爲應該出現什麼標誌,請拿這個標誌的小朋友迅速到前面來,哪一組的小朋友反映最快,而且還答對了,就爲你們組爭得一顆小星星。

(看一看這是哪裏?應該有什麼標誌?一起說出這個標誌的名稱!我們給他們鼓鼓掌吧)

小結:每種標誌都有自己不同的意義,放在適合的場所,才能起到它們作用。

(三)結束

1、活動講評。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們表現的都很好,不但認識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標誌、瞭解了它們的作用,還學會了運用;希望你們從小就做一個遵守公共秩序、講文明的孩子。小朋友,你們瞧,在我們的教室裏還有各種各樣的標誌呢,一會請每個小朋友選一個標誌,互相說一說你拿的是什麼標誌吧!

2、活動延伸。教師帶領幼兒在活動室、幼兒園教學樓內走動觀察,請幼兒根據手中標誌的意義尋找適當的位置粘貼。

教學反思

本次優質課活動我選擇了社會《生活中的標誌》,目的在於引導幼兒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標誌,在認識一些標誌的基礎上了解其不同類別和作用,並嘗試運用。

導入環節,我首先請幼兒觀看了一段錄像,激發幼兒的活動的興趣,當錄像中出現生活中常見的交通標誌時,孩子們會異口同聲地說出標誌的名稱,知道了交通標誌給行人、車輛提供了指引,提醒人們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安全。

展開部分共有五個環節,首先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請幼兒說一說在什麼地方見過什麼標誌;孩子們說的都很好,有的說在幼兒園的走廊上見過“當心觸電”的標誌,有的說在大衆廣場見過“必須戴安全帽”的標誌……看的出孩子們對生活都很關注。第二環節教師出示課件,和幼兒一起熟悉生活中常見的標誌後請幼兒討論標誌的用途。接着教師引導幼兒給標誌進行分類,在這個環節中85%的幼兒都能說出標誌可以按照顏色、形狀、意義等進行分類,基本達到了活動的目標。

展開中的最後一個環節,是幼兒最感興趣的。當大屏幕上出現畫面時,幼兒能迅速將場所應出現的標誌找出來,通過此遊戲鞏固了幼兒對標誌的認識,使幼兒初步學會了運用標誌。

社會領域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喜愛的燈的名稱、所用材料及喜愛的原因;

2、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中國民俗節日——元宵節,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

3、培養幼兒大膽表述和運用新詞彙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自制或購買的各式花燈;

2、網上收集花燈圖片文字資料;

3、民族樂曲磁帶一盤;

活動過程:

1、導入: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俗話說“三十的煙火,十五的燈”,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民間又一個十分隆重的傳統節日。

1)介紹元宵節的由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燈節。古時候,一到過年,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普天同慶。當時掛燈於門上,除了節日期間照明之外,多是爲了增添節日氣氛。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動是和燈連在一起的,至元宵節這天人們不光吃元宵,觀燈、賞燈也是延續了2000餘年的民俗,所以俗稱“燈節”。

2)介紹元宵節的主要活動:

看燈會:元宵節的中心內容是觀燈,所以元宵節也叫燈節。自古到今,元宵燈會、燈謎會總是異彩紛呈,熱鬧非凡,家家戶戶,親人相攜相伴而出,賞燈猜謎,其樂無窮。

吃湯圓: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糉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猜燈謎提燈籠

2、介紹元宵節:

元宵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你們是怎麼歡度元宵節的呢?

(幼兒講述過元宵節的經驗)

1)各地方的不同風俗如:陝西人吃“元宵茶”;洛陽人吃棗糕;雲南人吃豆麪團;舞龍舞獅等

3、我們都知道元宵節的花燈是最漂亮的了!那你見過哪些好看的花燈呢?

它們的名字叫什麼?

用什麼材料製作而成的?它的顏色怎麼樣?什麼造型?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還有哪些好看的燈。

1)引導幼兒觀察網上下載花燈圖片;

2)引導幼兒看小朋友帶來的燈。

4、學古詩《正月十五夜》唐、蘇味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5、延伸活動:

運用臘光紙等材料,進行花燈的製作。

社會領域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好朋友不開心時可以用講故事、唱歌、說笑話等方法讓他高興起來。

2、當好朋友不高興時,能安慰和簡單的幫助好朋友。

3、體驗讓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的愉悅心情。

4、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

5、培養幼兒集體活動意識和互相謙讓的良好品德。

活動準備

1、小雞和小鴨的手偶,草地的背景圖;兩幅幼兒不高興的生活情景圖片。如情境一:離園時,爸、媽還沒有來接,幼兒心情很難過。情境二:幼兒在幼兒園戶外活動的草地上不小心摔倒,哭起來。還可以準備幼兒在班裏與同伴相處、學習生活中常會發生的不愉快事件的圖片或視頻。

2、“我的心情”展示板,上面有空白的心形卡片,彩色筆。

3、歌曲《幸福拍手歌》。

4、幼兒學習資源①第30頁。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手偶“哭泣的小雞”,鼓勵幼兒想辦法讓小雞高興起來,引出活動內容。

2、教師邊操作手偶或請幼兒看幼兒學習資源①第30頁,講故事《想讓你開心》,使幼兒知道讓小雞高興的幾種方法。

提問:爲了讓小雞高興起來,小鴨怎麼說的?怎麼做的?小雞高興了,小鴨心裏感覺怎樣?

教師小結:好朋友不開心時可以用講故事、做鬼臉、說笑話的方法讓他高興。

3、出示幼兒生活情境圖片,瞭解好朋友不開心的原因,擴展安慰好朋友高興的更多方法。

(1)教師分別出示情境圖片一和圖片二,提問:圖片中的小朋友爲什麼難過?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你怎樣做讓他高興一點兒?如講笑話、做鬼臉、唱歌、跳舞、玩玩具等。

(2)請幼兒進行角色扮演,將自己想的辦法用一用,並談談被幫助的感受,和幫助別人的感受。、

4、出示“我的心情”展示板,請幼兒在心形卡片上畫畫現在的心情,並請幼兒看看此時大家的心情怎樣,有沒有需要我們關心的朋友。

5、播放《幸福拍手歌》歌曲,幼兒自由結伴,把快樂帶給同伴和朋友。

活動延伸

1、幼兒每天來園時,在“我的心情”欄中,畫出自己的心情,引導幼兒間相互關心,能用簡單的方式向同伴表示關心。

2、開展“和弟弟妹妹一起玩”活動,活動中想辦法讓弟弟妹妹快快樂樂。

社會領域教案 篇5

活動名稱:

我眼中的春天

年齡段和領域:

大班社會領域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多種感官,有目的感知春天來到時動植物的變化。

2、學習運用各種方式記錄和表徵自己的觀察結果,並主動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發現。

3、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好,體驗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活動重點:幼兒通過看、聽、聞,感知春天到來時動植物的變化。

活動難點:幼兒運用各種方式記錄和表徵自己的觀察結果,並能與同伴交流分享。

活動準備

1、幼兒與家長有春遊的經歷。

2、歌曲《春天在哪裏》:教學課件:記錄表格: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音樂表演歌曲《春天在哪裏》,請幼兒說一說歌曲中的春天是什麼樣子的?

幼兒自由發言,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小結:春天有紅的花,綠的草,還有會唱歌的小黃鸝。

(二)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春天來到時動植物的變化。

1、課件出示表徵表格,教師分析表格內容。小組討論並表徵。

2、小組之間討論交流,並用繪畫的方式表徵自己眼中的春天。

3、小組分享交流。

小結:小朋友看到大樹找出了綠葉,各種花都開了,而且還能聞到花香。小燕子嘰嘰喳喳的聲音真好聽。

(三)激發幼兒與同伴一起春遊的慾望,增進小朋友之間的友誼。師:小朋友,你們眼中的春天真是太美了,老師的眼前呈現出一片美景,那你們想不想出去春遊?(想)那你們快約上你們的小夥伴一起出發吧,出發前你們一起說一說你們的春遊計劃吧。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繼續觀察、記錄春天的變化,將不同時間段的觀察結果進行對比,感知春天的變化過程。

社會領域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手語關愛聾啞人,體驗愛與被愛的情感交流。

2、知道通過手的不同動作可以表達多種情感,感知他們他們的非言語交往和表達方式。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電腦一臺、課件。

活動過程:

一、看手語圖片,引入活動

T: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一起學習一樣新的本領,看,圖片上的阿姨在幹什麼?對了,這個阿姨是在做手勢,你知道這手勢是做給誰看的?小結:聾啞人和我們一樣也需要交流,他們聽不到、也說不出來,只好用手勢做手語和別人交流。

二、初步認識手語你們會做手語嗎?老師做幾個讓你們猜一猜。

(教師示範:你、我、他、哭)今天老師還幫你們請來了一位小熊教授,請他來教你們做手語。播放小熊FLASH學習:你好、早上好、我愛你、等等。

三、講述故事,有幫助聾啞人的想法教師配樂講述:出現小女孩的圖片(有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爲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纔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着門前的那條路,等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候,因爲媽媽每天都要給她帶一塊年糕回家。在她們貧窮的家裏,一塊小小的年糕就是無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的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小女孩站在家門口望啊望啊,總也等不到媽媽的身影。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着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她走啊走啊,走了很遠,終於在路邊看見了倒在地上的媽媽。她使勁搖着媽媽的身體,媽媽卻沒有回答她。她以爲媽媽太累睡着了,就把媽媽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讓媽媽睡得舒服一點。但是這時她發現,媽媽的眼睛沒有閉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媽媽可能已經死了!她感到恐懼,拉過媽媽的手使勁搖晃,卻發現媽媽的手裏還緊緊地撰着一塊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卻發不出一點聲音……)

T:如果你遇到這個小女孩,想不想幫助她?你想怎麼幫助她?可她是個聾啞人,聽不到你們說的話,對了,我們可以用手語來和她交流,誰先來?(幼兒用自己想出的手語動作將自己的話語表達出來。)

小結:你們真是有愛心的好孩子,有了你們的幫助,小女孩就不會太傷心了,她得到了大家的幫助,一天天長大起來,她用心學習,終於出現在春節聯歡晚會上。

出示《千手觀音》的圖片

T:她們都是聾啞人,什麼都聽不到,但她們卻跳得這麼好,她們真棒。觀看錄像《千手觀音》小結:他們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纔有了今天的精彩,他們感謝大家,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手語歌《感恩的心》讓我們和客人老師一起唱一唱,做一做,感謝天下所有的好心人。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愛心手語》的開展,讓幼兒發現我們周圍存在的弱勢羣體,他們需要我們大家的關愛。手語作爲一種交流的符號、工具,一直服務於愛心這根主線,運用手語認識與情感體驗相結合的方式,使幼兒進一步關愛聾啞人,並逐步引導幼兒的心靈更加美麗、友善。在活動中以遊戲《猜一猜》《捂耳朵》的方式導入,讓幼兒去體驗聾啞人的世界,同時產生進一步學習的慾望。運用手語動作、講故事、欣賞錄像等形式作爲教育手段,每一環節都圍繞着目標展開,在活動中通過學習一些基本的手語動作,讓幼兒有了與聾啞人進行溝通、交流的慾望,並進一步引導幼兒對聾啞人產生同情心和愛心。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要正確對待殘疾人,同情、照顧、關心、幫助殘疾人,從身邊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

社會領域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利也有弊。

2、通過討論,懂得遇事要善於觀察,會從多方面不同角度地思考並發現事物的長處和短處。

3、敢於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愛動腦的習慣。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5、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白紙人手一張,彩色筆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上的高房子和矮房子?

1、你住在什麼樣的房子裏?是高樓房還是矮樓房?

2、畫面上有什麼?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3、你喜歡高房子還是矮房子?爲什麼?教師將幼兒自己講述的觀點記錄下來。

二、引導幼兒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說說住在高、矮樓房的好處。

1、高樓房有什麼好處?

2、矮房子有什麼好處?

三、引導幼兒討論,比較瞭解高、矮樓房各自的弊端。

1、高樓房有什麼不好的地方?

2、、想一想,怎樣才能將高房子和矮房子的長處都發揮出來?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並講述各種方法。

四、教師進行簡單的小結,對幼兒的大膽想象給予表揚和讚揚。

五、啓發幼兒在白紙上設計自己喜歡的高樓房或矮房子,並講述自己喜歡的理由,教師將幼兒的想法——記錄下來,並貼在活動室牆面上。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向同伴介紹自己的觀點。

社會領域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多感官參與創新思維活動,知道廢物利用所帶來的社會價值,體驗變廢爲寶的'樂趣。

2、激發幼兒發明創造的慾望和探索精神,發展幼兒的想象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初步的創新意識。

3、能用多種形式的廢舊物品組合創新出各種物體、玩具,感受到廢舊物品組合創新的樂趣。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重點難點】

能用多種形式的廢舊物品組合創新出各種物體和玩具。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廢舊物品若干、用廢舊物品製作的玩具若干、課件、製作玩具的廢舊物品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實物導入:

出示利用廢舊物品製作的玩具,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這個玩具是用什麼做成的?還能做成什麼?

(二)欣賞故事《由廢紙到吸水紙》

1、結合掛圖講故事:

第一幅:畫面上的人在幹什麼?寫在紙上的字發生了什麼變化?

第二幅:這麼多的紙成了一堆什麼?人們會怎樣?

第三幅:人們發現了紙吸收水的原因?人們用這種紙做了什麼?

第四幅:技術人員進行了什麼實驗?發明了什麼?

2、引導幼兒簡單總結故事內容,讓幼兒初步瞭解吸水紙是怎樣發明的?並啓發幼兒講出生活中變廢爲寶的故事。

(三)廢舊物品用途多

1、小朋友你們見過什麼樣的廢舊物品?它們能製作成什麼東西?

孩子們回答。

教師總結:有煙盒、藥盒、火柴盒、粉筆盒、鞋盒等,紙杯、掛曆紙、蛋殼、舊電池、酸奶瓶、VCD片、玉米秸、竹竿等。它們能做成飛機、輪船、汽車、火箭、坦克、企鵝、高樓、大橋等。

2、小朋友,你們真聰明,現在我們一起來看課件:

請幼兒觀看用廢舊物品做的物品圖片、玩具。

3、出示用廢舊物品製作的玩具,讓幼兒欣賞,玩弄,瞭解廢舊物品的多種用途,並啓發幼兒由單一向多面發散思維,說出幼兒園中利用廢舊物品製作的玩具,看誰說得多。

教師小結:

小朋友,這些玩具不但非常漂亮,而且全是用廢舊材料做成的,你們千萬不要小看身邊任何一件看似沒用的東西,說不定用處可大了,所以,以後在日常生活中要蒐集一些廢舊材料,準備二次利用。這樣既美化了環境,又能廢物變寶。

(四)組合創新和分組操作

小小設計師《我來變》

你們喜歡當一名小小設計師嗎?(喜歡)那我們一起動動小手選擇不同的廢舊材料,設計有趣的作品,比比誰設計的作品新穎獨特。(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廢舊物品,通過畫、剪、粘貼、包裝等組合創新出新穎獨特的玩具和物品。從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五)活動結束

辦變廢爲寶作品展,對孩子的創新設計加以肯定和鼓勵。

【活動延伸】

讓幼兒繼續在玩玩樂樂中進行創新。

【教學反思】

現代社會,物品越來越注重包裝,但這些拆下來的包裝隨便丟棄又造成了環境的污染。根據新綱要的要求: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爲指導思想。利用廢舊物品來大膽進行創新制作,既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讓幼兒體驗到了變廢爲寶的樂趣。

社會領域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懂得自己長大了,應該學着關心和照顧弟弟妹妹。

2、以熱情大方的態度幫助弟弟妹妹,萌發當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3、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製作小禮物的材料、筆、紙等。

活動過程:

1、討論怎樣當哥哥姐姐。

(1)、小朋友剛上幼兒園,我們怎樣當哥哥姐姐去幫助弟弟妹妹呢?可以爲他們做些什麼?(帶他們參觀幼兒園,一塊玩,幫他們穿衣服、疊被子等。)

(2)、遇到困難時怎麼辦?

2、制定幫助計劃。幼兒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制定幫助計劃,用繪畫的形式記錄討論結果,在全班交流。

3、實踐活動。幼兒根據自己制定的計劃開展與弟弟妹妹交朋友的活動,教師跟隨幼兒,並提醒注意安全。

(1)、爲剛入園的小朋友表演自己編排的節目,講故事等。

(2)、我當小嚮導。帶領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引導他們辨認相應的標誌,學習向工作人員問好。

(3)、我來幫助你,幫助小班小朋友學會根據標誌取放物品等,叫小朋友入廁、盥洗的方法。

(4)、一起做遊戲,邀請小班小朋友共同開展遊戲活動。

社會領域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認識班級的標誌和環境。

2、知道幼兒園是自己的新家,喜歡自己的新家。

活動準備

1、將班級標記(如蘋果)貼在活動室門上。

2、小動物(如小象、小羊等)手偶1個。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認識班級標誌。

教師帶幼兒來到活動室門口,問:你們知道這是誰的家嗎?引導幼兒觀察教室門上貼的蘋果標記,告訴幼兒貼着蘋果標記的就是我們班小朋友的家。

教師操縱小動物手偶,以小動物的口吻說:歡迎小朋友們每天到這裏和我一起做遊戲,這是我們的新家,你們喜歡嗎?

2、參觀新家。

帶兩位教師一個當火車頭,一個當火車尾,帶幼兒模仿開火車的動作走進活動室。

教師帶領幼兒模仿開火車圍繞各個活動區行走,在沿途的每一個區域停留,教師介紹該區域的玩具。

繼續以開火車的形式參觀盥洗室、廁所、睡眠室、飲水桶等。

3、幼兒自由遊戲。

教師:我們的新家有這麼多好玩的東西,小朋友一定非常喜歡,讓我們進去遊戲吧!

再次玩“開火車”遊戲,沿途路過某一活動區時,教師隨意說幾個小朋友的名字,說:“你們幾個進去玩玩吧!”直到所有的幼兒都進入活動區。

教師到各活動區觀察和指導幼兒,用親切的話語喚起幼兒積極的情緒體驗,如在角色遊戲區,教師拿着布娃娃說:看這個布娃娃多可愛呀,她一定在說“歡迎你到我們家來!”

笑娃娃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笑臉表達高興的心情。

2、願意做笑娃娃,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活動準備

1、用厚紙板做的表情娃娃,一面爲笑臉,另一面爲哭臉。

2、沒有嘴的笑娃娃頭像每位幼兒1個。用較厚的紙板做成,上方打一個孔,可穿繩子。、

3、剪好的笑嘴若干,供幼兒粘貼。

4、膠棒等粘貼工具。。

活動過程

1、瞭解笑臉與哭臉的不同。

出示表情娃娃笑臉的一面,問幼兒:這個小朋友在幹什麼?爲什麼笑?引導幼兒知道快樂的時候人們會笑,小朋友在幼兒園玩得高興的時候會笑:

教師分別扮演笑臉和哭臉讓幼兒觀察,然後問幼兒:你喜歡看笑臉還是喜歡看哭臉?看到笑臉的時候心裏是什麼感覺?看到哭臉的時候心裏是什麼感覺?

教師邊出示表情娃娃的笑臉或哭臉邊小結:每個人都喜歡看笑臉,看到笑臉時,我們的心裏特別舒服;看到哭臉時,我們心裏就不愉快。小朋友笑的時候最可愛,老師最喜歡看小朋友的笑臉。

2、扮演笑臉。

教師:小朋友高興的時候臉上的表情是什麼樣的?小朋友來幼兒園的時候臉上應該是什麼樣的?你願意讓大家看看嗎?

鼓勵幼兒扮演笑臉讓全班小朋友觀察,並說說什麼時候自己的表情是這樣的,如小朋友幫助自己就笑了等。

3、製作笑娃娃。

引導幼兒觀察笑娃娃,發現笑的時候是嘴角向上的。

指導幼兒將事先剪好的笑嘴貼在沒有嘴的娃娃頭像上,教師幫助寫上每個幼兒的名字。

4、佩戴笑娃娃頭像。

引導幼兒觀察自己製作的笑娃娃,看看他像不像自己笑時可愛的樣子。

教師在每個幼兒粘貼的笑娃娃上穿上繩子,讓幼兒掛在胸前,引導幼兒說:“我笑娃娃!”

教師:小朋友要每天戴着笑娃娃,和他一樣笑着來幼兒園,笑着遊戲,笑着回家。

活動目標

1、願意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名字。

2、知道班上有許多小朋友,願意認識新朋友。

活動準備

1、用彩色紙剪成的心形卡片每人1張(上面打好孔)。

2、每位幼兒準備1張自己的小照片。

3、活動前,教師自制l張粘有自己照片的名片。

4、膠棒、彩色繩帶(穿珠繩或鞋帶)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自己製作的名片,引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拿出自己的名片,讓幼兒觀察,並說一說名片上的照片是誰,教師指著名片上的文字告訴幼兒,上面寫的是老師的名字。教師:小朋友想不想做一張自己的名片?激發幼兒學做名片的興趣。

2、指導幼兒製作自己的名片。

請每位幼兒自選一張心形卡片。

請幼兒將自己的小照片粘在心形卡片上,教師幫助寫上名字。教師告訴幼兒這就是你自己的名片,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名片的顏色、形狀,念念自己的姓名。

3、幼兒利用名片介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