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說教案範文合集10篇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蓮說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蓮說教案範文合集10篇

愛蓮說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朗讀、背誦《愛蓮說》,並把握詞、語句,疏通文意。

學習課文託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增強語感、加強朗讀能力及說寫的能力。

3、情感目標:

認識作品的現實意義,培養高尚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生活情趣。

4、創新目標

培養主動質疑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培養從不同角度提出觀點的創新思維能力。

培養整合材料的能力。

【教學重點】:加強朗讀,學習本文託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教學難點】: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學用具】: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積累卡片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主導教法】:誦讀、品析、說寫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賞圖評花,設境啓疑

1.教師啓發質疑

對於美好的事物,人們總喜歡用花來形容、讚譽,可見花是非常聖潔、華貴的。正因爲有花,這個世界才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人們不只是用花來裝點世界,美化生活,還賦予花以一定的性格品質。所以,每一種花都有自己的語言。比如:紅玫瑰的花語是愛/美,是送給愛人或者情人最好的禮物;康乃馨的花語是溫馨/慈祥,最適合用來送給母親。你還知道哪些花的語言呢?(如勿忘草 :不要忘記我等)

2.學生自由發言

談談各自所瞭解的花語,然後同位交流,說說自己最喜愛的花和它所蘊涵的意義。

一、導入課題

1、兩副圖畫相同點,答案就是謎底。

埃及、印度國花;介紹荷花知識及動人傳說。

【典 故】荷花相傳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當初玉姬看見人間雙雙對對,男耕女織,十分羨慕,因此動了凡心,在河神女兒的陪伴下偷出天宮,來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麗的風光是玉姬流連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戲,到天亮也捨不得離開。王母娘娘知道後用用蓮花寶座將玉姬打入湖中,並讓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從此,天宮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間多了一種玉肌水靈的鮮花。

美麗的鮮花對人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世界上不喜愛花的人恐怕很少。但是,不同的人往往喜愛不同的花,而同一個人對不同的花看法也往往不同。宋朝哲學家周敦頤,對牡丹、蓮花、菊花就評價不同,並且在一篇膾炙人口的短文中作了闡述,這就是小品文《愛蓮說》。(板書課題)(多媒體:欣賞蓮花配樂圖片)

2、學生板書課題及作者:特別指出:字正確寫法。

二、解題質疑

1、文體解釋:表,記、說(雜文)、銘、序。

2、從題目就可以看出,周敦頤最喜愛的花是蓮花。同學們讀了這個題目,最想知道的是些什麼?你覺得蓮花美在哪裏?作者究竟爲什麼愛蓮呢?作者想通過“愛蓮”表達自己怎樣的情懷呢?這都是我們將要討論的問題。(學生提出問題,教師鼓勵學生質疑。)(多媒體展示問題,學生帶着這些問題通讀全文)

3、挑戰無標點原文,感受句讀,學生點評。

4、聽MP3錄音,觀看荷花視頻。

5、自由朗讀。

二、自讀解疑,循序探究文章的語言美

1. 提出自讀要求(創設情境,課前播放古箏樂曲)

要解答這些問題,就必須仔細閱讀課文並認真研討。《愛蓮說》是文言文,閱讀時必須反覆揣摩,循序漸進。大家可以分三步閱讀,探究答案。

①第一步:聽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和停頓;

②第二步:邊讀邊譯,研討不懂的語句

③第三步:讀思結合,探究問題的答案。

2. 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

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多媒體示範朗讀,使學生進入情境,感受蓮花的美。)

3. 學生自主翻譯全文(同桌的兩個同學互相檢查)

根據課文註解,把課文用現代漢語複述一遍,教師點撥重點詞句:

蕃 染 濯 溢 謂 鮮(多媒體:分頁展示翻譯內容)

4. 學生齊讀課文

這一遍讀的要求是:讀正確字音,並結合註解,疏通文意。注意擡頭挺胸,聲音響亮、精神飽滿。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先要充分地理解課文內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礎上去讀。

三、整體把握,深度感悟

1、作者寫蓮花,可是文章開頭並沒有從蓮花寫起,在寫蓮花之前,作者寫了什麼?

有哪些人分別喜歡它們?(PPT10)

2、思考討論:作者如此愛蓮,那麼,蓮花的可愛之處表現在哪裏呢?

找出直接描繪蓮花形象的語句,思考作者從哪些方面來描繪蓮花外形的?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賦予蓮花哪些品格?討論完成下表。(PPT11-12)

明確 描寫句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作者是從生長環境、體態香氣、氣質風度等方面描述蓮花的外形的。

教師隨機點撥:這些語句對蓮花作了生動逼真,盡善盡美的描繪,作者如此深情地爲蓮花高唱讚歌,你們覺得作者僅僅只是在描寫蓮,讚美蓮嗎?

[明確]:當然不是,寫花就是寫人,詠花就是詠志。這七個分句句句寫花,又句句寫人,是爲了歌頌具有蓮花那樣高尚品質的人。

教師隨機提問:作者把蓮花比喻爲哪一種人呢?——君子

那麼,什麼是君子?在你眼中的君子應該具有哪些品質?(學生思考後作答)

4、想一想:蓮與君子有哪些相似之處?

結合蓮花圖,學生根據課文中的語句來對應蓮花所隱喻的品質,並悟出各寫了蓮花哪一方面的美?

(多媒體展示:將君子的七種品質對應相應的蓮花圖表)

[明確]:由此可見,蓮花表現的品格: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許。(潔淨而又莊重)正如君子通達事理,行爲方正,美名遠揚,君子志潔行廉,又有莊重的儀態,令人敬重,不敢輕侮的性格特點。

[教師點撥小結]: 七個短語的描繪,可見作者從七個角度寫出了蓮花的高潔美、質樸美、正直美、清高美等高尚品質,將蓮花的外部特徵與內在氣質融合在一起,達到了“形”與“神”的高度統一。

5、請同學們把這些描寫蓮花的語句再齊聲朗讀一遍,注意把握蓮花的高潔品格,體會作者的讚美之情。

6、課文寫了蓮花,還寫了哪幾種花?有什麼作用?作者對這幾種花各持什麼態度?這些花的花語意義?(PPT13)

請學生儘量讀出應有語氣。

[明確]:蓮花是一種姿態優美品性高潔的花,深的人們的喜愛,不過,人們常常欣賞的都還只是蓮花外形的美,其實真正值得讚揚的還是它的內在品質。我們今天學習的《愛蓮說》,就是一篇讚美蓮的品質,從而抒發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

四、 教師小結

同學們都讀得不錯。但大家對“愛蓮”的感情體會得還不夠深,因此還沒有把課文表達的感情充分的讀出來,我們還要仔細體會。我們一起看課文的內容。

總結作者的生活態度,理解文章的意蘊美。

1、總結作者的生活態度

作者認爲:在封建社會裏,整個社會的風氣是貪慕富貴、追名逐利的,也有少部分人不願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污而選擇逃避現實,隱居起來。只有蓮花一樣的君子,潔身自好,保持高潔的操守。作者讚美蓮,其實是要讚美君子這樣的人,他不跟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爲人正直、莊重,有獨立的人格。封建社會有這樣的人,真是令人敬佩!但是當時社會這樣真正的君子少,而追求富貴的人多啊!作者有感於社會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對他們表示了強列的鄙視!文章借讚美蓮花的可愛來讚頌君子的堅貞氣節,因此這既是作者自況,也是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世態的批評,表現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2、品文論人,整合提升。(討論文章的現實意義)

作者之所以能寫出“出淤泥而不染”這樣的千古名句,是和他所處的時代、環境息息相關,更和他在這一特定的環境中保持的自身特性息息相關。作者既不願像陶淵明那樣做一個隱逸者,更不屑於向世人那樣貪慕富貴。在當時渾濁的世間,他以蓮自喻,志在堅貞不逾地保持

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這在封建社會實在是難能可貴、超凡脫俗的。他表現出的對貪慕富貴的鄙棄,對高潔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對我們有積極的教育意義。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環境,有好的,有差的,有的可能暫時生活在‘污泥’中,但文章告訴我們,不管現實社會怎樣,我們一定要有清醒的頭腦,有獨立的人格,有崇高的追求,絕不能隨波逐流,要經得起生活的考驗,做一名堅強、自信、自尊、自愛的人,在逆境中同樣健康成長!

五、能力訓練,習得語感

[過渡]:周敦頤那筆筆傳神、句句融情的文筆是不是給了我們一個啓示:要寫出有分量、有深度、有新意的文章,就不僅要貼近生活,有真實的經歷,還要體現自身價值的鮮明的獨特的個性。本文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運用了託物言志的寫法,借花喻人,花美人更美,自然貼切。(邊板書:託物言志)

1、瞭解託物言志。(多媒體演示:播放概念)

[明確]:託物言志是詩歌散文中經常運用的表現手法,即作者藉助對某種事物的刻畫來寄託、傳達自己的某種感情、抱負、志趣或某種品格志向。用這種方法可使文章生動形象,含蓄而給人回味。

2、拓展延伸,舉例說明概念。(多媒體演示示例)

[教師點撥]:以花爲例。其中蓮花是一種姿態優美品性高潔的花,因此深得人們喜愛。比如: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徽是以蓮花構成的。不僅因爲澳門蓮多、蓮美,更是因爲蓮花象徵了澳門人渴望迴歸祖國大家庭的純潔、高尚的心。

[思考討論]:同樣有些文章表面上是寫物,實際上也是寫人。在我們的課本中,這類文章並不鮮見,我們以前學過託物言志的文章嗎?

我們曾學過楊朔的散文《荔枝蜜》,作者以小見大,託物言志,借贊蜜蜂,熱情謳歌了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勞動人民和我們欣欣向榮的偉大祖國,作者願意像小蜜蜂一樣忘我勞動。不少這類值得傳誦的名篇,作者所託之物雖小,但所言之志卻不凡。

[教師啓發]:作者對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觸必須要藉助於描寫所託之物的外形特徵來抒發,這類事物往往外形特徵比較鮮明,只要找準對其外在形象的描寫,就可分析出它的內在品質。事實上,事物的外特徵便是其內在品質的外在表現。

比如蠟燭何等的平凡,卻燃燒自己照亮了別人,這就是無私奉獻精神的體現。

[小結]:我們周圍的事物,由於它的形狀、它的性質、它的“經歷”有很多特點,往往有“寓意”。例如梅花的耐寒,根的只講奉獻而不表現自己,粉筆的平凡、貢獻大而“粉身碎骨”等。這些事物都可以作爲題目來寫詠物言志的文章。

3、練習託物言志的寫法。(放圖像)

[過渡]:仿照作者用蓮花來寄託感情的方法,用“我喜歡______,因爲______。”的句式說一段話,所借之物不拘泥於花草樹木。大家可以參照屏幕上放出來的各種花木,也可以任意地另找一種。在紙上寫一下,先說給你的同桌聽,然後我們再一起交流。(但要注意兩點:第一,要注意內在聯繫;第二,要有新意。)

例句:我愛梅花,因爲它冒風霜,戰冰雪,總是第一個迎接春天的到來。正如謙遜無私、堅強不屈的革命戰士。

將剛纔的造句練習擴充爲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寫在練筆本上。(多媒體示例演示,學生活動,教師適時點評)(我喜歡朱頂紅??)

六、背誦積累,積澱語感。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背誦課文)同學們讀的很投入,老師再給你們幾分鐘時間,同學們能不能把它背出來。(播放多媒體配畫配樂畫面,再悉心品味一下蓮花的無窮魅力!)

七、課文總結

這堂課我們通過朗讀,掌握了朗讀文言文的一般方法,理解了課文內容,瞭解了託物言志這種寫法的特點。《愛蓮說》僅119個字,但它以其豐富的內涵、質樸的語言在中國古代小品文中佔據了重要地位,數百年傳誦不衰。封建時代的君子形象對我們今天如何做人,完善

自我品德修養有一定的啓示。迄今爲止許多人仍以“出淤泥而不染”作爲自己的座右銘,而那高潔淳樸、不思富貴的品質則成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希望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同學們都能夠志存高遠,做胸懷磊落、行爲正直、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蓮花式的人。

七、佈置作業

1、背誦這篇課文。

2、請用託物言志的方法,選擇一種你喜歡的花草樹木或其它物件進行描寫,以《____贊》爲題,要求通過描寫的事物抒發感情,說明一定的道理。

3、蒐集使用託物言志描寫的詩句。

八、板書設計

愛蓮說

蓮花君子

生長環境:高、直 不同流合污

體態香氣:正直、 內心通達、行爲正直

風度氣質:高 潔美名遠揚

愛蓮說教案 篇2

愛蓮說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短文的思想內容,充分領略作者的情懷。

2、把握短文託物言志的寫法。

3、學習《愛蓮說》,認識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1、把握短文託物言志的寫法。

2、學習《愛蓮說》,認識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1、學生自學,小組討論解決文中的字詞、句。

2、教師作好點撥、引導、糾正,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質疑。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蓮是友誼的象徵和使者,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柳贈遠,秋天採蓮懷人的傳統。殊不知蓮還有高潔的象徵呢,這恐怕得歸功於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吧,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周敦頤的《愛蓮說》。

二、解題。

“蓮”即荷花,“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發表議論或記敘事物,與現代的雜文相似。

三、簡介作者。

周敦頤(1017~1073),宋代著名哲學家,字茂叔,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他任職南康郡(今江西星子縣)時,曾率屬下在府署東側開闢—四十餘丈寬的蓮池(後被稱爲“愛蓮池”),池中建“賞蓮亭”,南北曲橋連岸。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清香撲鼻。作者觸景生情,寫下《愛蓮說》,借花述志。

四、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配樂朗讀),提示學生讀準下列字音。

甚蕃(fān) 淤(yū)泥 濯(zhuó) 清漣(lián)

不蔓(màn)不枝 褻(xiè) 噫(yì) 鮮(xiǎn)有聞

2、結合註釋,講解課文。

3、整體感知

學習第一小節

(1)作者本來是寫蓮,起筆卻寫了些什麼?

“水陸草本之花”——一切“花”、注意“草木”指草木科、木本科。“蕃”:多。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牡丹”句。自:從。世人:當世的人,指社會上的多數人。甚:很。

這樣,就更突出我的愛好,突出了蓮花的與衆不同。

(2)蓮花到底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不妖不豔,清正廉潔,白的象珍珠,紅的象紅寶石,出生在一片污濁的泥塘中。

(3)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突出蓮花的可愛呢?請同學們用書中的話回答。

出淤泥而不染(沾染)“從淤泥裏出來卻不被沾染” 濯(洗滌)清漣而不妖“在碧波盪漾的河水裏洗滌過卻不顯得妖媚” 不因污濁或優裕的條件而絲毫改變自己的本質。(4)通過對其生長環境的描寫表現了蓮具有怎樣的品質?堅貞、質樸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荷梗中間是貫通的,而外部挺直不彎曲,它不生藤蔓,也不生旁權。蔓,枝,動詞。這句話表現了蓮的什麼品質?正直

“香遠益清”香氣傳得遠,而且在遠處更加覺得花香的純淨和清談。“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高高地潔淨地直立在水中,只可從遠處觀賞,卻不能讓人輕慢地玩弄啊。植:樹立。亭亭:高高聳立的樣子。這裏寫出了蓮花的什麼品質?清純端莊

(5)本段着重以襯托手法以陶淵明對菊的獨特愛好襯托我的愛好,以世人對牡丹的廣泛喜愛來襯托我的不同愛好,從生長環境、體態香氣、風度等幾個方面讚揚了蓮花了高潔的品質。那麼作者僅僅是表明自己對花的愛好嗎?“說”是一種文體,一種或議論或抒情的文體,下面請同學們小聲朗讀第二段,思考本段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學習第二小節

(1)學生自讀第二段後回答:

議論 “謂”:以爲,認爲

抒情 “噫”:唉,嘆詞

(2)作者表明自己看法時,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比喻

隱逸者 ] 以花喻人,通過所愛之花的品質,看出愛花之人的性格。

富貴者 —

君 子

作者自比君子,也確實具有君子的品德。他在爲官期間,敢於直言,堅持已見,清正廉潔,博得了人民的讚揚。

(3)“噫”作者感嘆正是本文主旨之所在。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鮮:少。清高的隱士太少了。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反問。像我這樣品德高尚的君子也沒有什麼人了。

“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感嘆。追求榮華富貴的人應當是很多的啊!

(4)“宜”應當作者真的認爲追求富貴趨炎附勢的人是應該多的嗎?

“宜”是反語。嘲諷和批判了當時的社會風氣的污濁。

4、討論體悟

(1)找出課文中直接寫“蓮”的句子,並說說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歌頌“蓮”的?

理解:直接寫蓮的句子主要是第4句、第5句的最後一個分句。作者是從“生長環境”、“體態香氣”、“風度”三個方面來歌頌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從生長環境的角度歌頌蓮花的高潔、質樸、莊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從體態方面突出蓮花的正直、剛直不珂、威武不屈,“香遠益清”是從香氣方面歌頌蓮花芳名遠揚;而“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則是從風度方面,寫蓮花的端莊、清高。

(2)從作者對蓮花的描寫和歌頌中,可以看出他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理解:“託物言志”是本文最突出的寫作特點.課文對蓮花的描寫和歌頌緊扣與君子氣質相似之處着墨,借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的美好形象,喻君子表裏如一、行爲端正、不阿諛諂媚的品德,表達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人生觀,以及對當時追名逐利、貪慕富貴的社會風氣的慨嘆和鄙棄。

(3)文章題目是“愛蓮說”,按道理只要寫蓮花就行了,而本文卻還寫了菊花、牡丹花,用意何在?

理解:襯托手法的運用是本文的另一個突出特點。在這篇課文中,作者先用衆多可愛的花作一般的映襯,再以菊和牡丹作重點映襯。菊,從正面映襯;牡丹,從反面映襯。描寫蓮時,濃墨重彩,工筆細刻,卓然超羣的“蓮”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在“菊”“牡丹”二花的陪襯下,在畫面上凸現出來,使人心馳神往。另外,本文還用隱逸者、富貴者映襯君子;用菊之愛、牡丹之愛映襯蓮之愛,以此表明作者與衆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5、本文除襯托手法外,還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理解:①排比(如第⑤句);②比喻(如第⑤句);③對偶(如“蓮之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④反問(如第⑧句)。

6、本文在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理解:散句和駢句交錯運用,讀起來鏗鏘悅耳,頓挫有致。

五、背誦全文

愛蓮說教案 篇3

一、導入課文

蓮花又稱荷花、芙蓉。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描繪過它,讚美過它,並把它當作高潔脫俗品格的象徵,藉以表達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頤寫的《愛蓮說》就是一篇膾炙人口、經世不衰的贊蓮佳作。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這篇文章。

二、作者簡介

三、解題,揭示學習目標

文章的題目是《愛蓮說》。“愛”表現了作者的感情,“蓮”是這篇文章寫作的主體,“說”在這裏指什麼?(同學們可以看課文回答)

作者借描寫蓮來抒發感情,並說明道理,這就是託物言志的寫法。學習此類文章,一要理解所託之物的含義,二要理解作者怎樣託物,如何言志,這兩點正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目標,請同學們看屏幕齊聲朗讀一遍。

四、整體感知

1.我們把課文讀好了,理解課文就容易多了。作者如此愛蓮,那麼,蓮花的可愛之處表現在哪裏呢?

[明確]①從生長環境方面,寫出了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潔、質樸;②從體態香氣方面寫出了蓮“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遠益清”的芳香;③從風度方面寫出了蓮“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清高。

2.爲什麼作者在第一段連用兩個“獨”字?

[明確]第一、說明周敦頤和陶淵明一樣,決不隨波逐流的態度;第二、作者贊同陶淵明倚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態度,但不贊同陶淵明的隱居、逃避現實。連用兩個“獨”字,非常鮮明地闡述了自己還有不同於陶淵明的生活態度。

3.課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蓮”的順序寫的,爲什麼文末卻按“菊——蓮——牡丹”的順序呢?

[明確]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蓮”的順序,是爲了突出作者對蓮的喜愛;後文按“菊——蓮——牡丹”的順序寫,是從褒貶的角度,說明凡是超凡脫俗的事物,欣賞的人就少,而趨勢媚俗的事物,欣賞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寫,最後用反面的反襯一下,更有獨到之處;三句分別用陳述句、疑問句和感嘆句表述,特別是最後寫牡丹時用了感嘆號,更表達了作者複雜的思想感情。

五、研讀

(一)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

託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寫法,首先要準確生動地描寫出所託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內在的精神品格。本文所託之物是什麼?“蓮”

這些描寫,句句寫蓮,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寫出了蓮花美麗的外表、芬芳的氣質,而且對她那高潔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風度,作了惟妙惟肖、盡善盡美的描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蓮花的'讚美之情。這也正是作者愛蓮的原因。(注意把握蓮花的高潔品格,體會作者的讚美之情。)

(二)理解運用“菊“和”牡丹“來正襯和反襯的作用。

過渡:作者主要描寫和讚美蓮花,開頭卻爲什麼寫了菊花和牡丹?這有什麼作用?(這是一種襯托的寫法,用“菊”和“牡丹”來襯托蓮花。)

1、分析“菊”正襯的作用。

誰愛菊花?陶淵明是什麼人?我們學過他的一首飲酒詩,當中有一句話能表現出陶淵明愛菊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師:作者寫陶淵明獨愛菊,正是讚頌他不苟同於世俗的高潔品質,也是用菊花來正面襯托蓮花,用陶淵明來正面襯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襯的作用。

然而能潔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從晉朝以來極少,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爲什麼?因爲牡丹色彩豔麗,嫵媚動人,象徵富貴。也就是說世人都追求富貴,作者願不願意像世人那樣貪慕富貴呢?文中哪一個字能體現作者的這種感情?“獨”

師:作者寫世人甚愛牡丹是從反面襯托蓮的高潔品質,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下面請同學們齊聲把第一節朗讀一遍,注意體會作者對這三種花的不同態度。)

(三)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過渡:以上是託物部分,但是託物言志的文章描寫事物並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過對所託之物的描寫來歌頌人。同樣,《愛蓮說》一文作者寫蓮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蓮頌人。請同學們看第二段

1、就表達方式來說,第一段側重於記敘、描寫,那麼第二段呢?

議論,文中哪一個字能集中體現出來?“謂”

抒情,文中有哪一個字作了提示?“噫”

2、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麼?作者對陶淵明的這種隱逸的生活態度是不是完全讚賞呢?他也願意隱逸嗎?作者讚賞的只是陶淵明這種不苟同於世俗的人格,而對於他的隱逸,作者更多的則流露出什麼情感?“惋惜”

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麼?對於世人都貪慕富貴,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麼情感?“鄙視”,而蓮,作者則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對蓮的什麼情感?“讚美”

3、同學們注意體會作者對這三種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齊聲朗讀第二段。指出:a、文中有一個嘆詞“噫”,朗讀時聲音應該延長。b、最後三句運用了三種不同的句式來表達作者內心複雜的情感。“菊之愛,陶後鮮有聞。”是什麼句式?(提示:一般句式有陳述、疑問、祈使、感嘆四種)陳述句在朗讀時應讀平調,這一句重音應放在“鮮”字上,應讀出“惋惜”的語氣。“蓮之愛,同予者何人?”是什麼句式?疑問句朗讀時應讀升調。“牡丹之愛,宜乎衆矣!”是什麼句式?感嘆句朗讀時應讀降調,要讀出“鄙視”的語氣。

請同學們注意體會,齊聲把最後四句再朗讀一遍。

4、小結: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願像陶淵明那樣做一個隱逸者,更不屑於向世人那樣貪慕富貴。在當時渾濁的世間,他以蓮自喻,志在堅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實在難能可貴,難怪他能寫出這樣經世不衰的佳作。

六、總結課文

1、學生總結

至此我們學完了周墩頤的這篇千古傳誦之作。從內容上或寫作上,大家有哪些收穫呢?

從中我們懂得了蓮花高潔脫俗、正直純真的品格。寫作上明白了作者託蓮花抒情言志的寫法。此外,這篇文章比喻、擬人、排比修辭手法的運用,襯托、對比手法的運用,陳述、疑問、感嘆句式的變化,記敘、議論、抒情的有機結合,文字的洗練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們借鑑。

2、教師總結

同學們,周墩頤盛讚蓮花爲君子,當然有獨家的見解和他所處時代的特點,但他表現出的對貪慕富貴的鄙棄,對高潔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對我們有積極的教育意義。我們應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蓮一樣正直的人。

愛蓮說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愛蓮說》,把握詞、語句,疏通文意。

2.學習本文託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3.學習蓮花高潔的品質,培養“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質。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託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的主旨。

課前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詠蓮詩句。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培養興趣,強化動機

1.欣賞蓮花圖片,師生共同給它們命名或配以詩文名句。

2.由許多人都喜歡蓮花,引出課本。“在古人筆下,蓮花,或與天真純潔的少女結下不解之緣,或被用作清高脫俗的象徵,或被贊爲百美並陳、無私奉獻的化身。對蓮的喜愛,可以說已成爲我國人民一種文化心態。”

最喜歡蓮花的當數宋代的周敦頤,他寫了一篇短文——《愛蓮說》,雖然只有119個字,卻是千古傳誦的名篇(板書課題、作者)。

二、檢查預習任務

1.讀課文,標出生字詞。

2.注音:頤 蕃 淤 濯 漣 褻 鮮 噫

3.口述課文大意,翻譯下列句子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4)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5)予謂菊,花之隱逸也。

(6)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7)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8)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三、疏通文意

方法:

(1)儘量譯出每一個字;(2)補出省略成分;(3)通暢,準確。

然後每個“老師”(即學生)一句,先朗讀,再口譯,再解答“學生”(即老師)一兩個問題。問題以字詞解釋爲主。同時師生評判、討論、辯誤。

教師重點講學生難懂兩個文言句式:

(1)“予謂菊 ,花之隱逸者也”,判斷句,翻譯時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兩句與此相同。

(2)“菊之愛”,賓語前置,譯爲“愛菊”。“蓮之愛”、“牡丹之愛”與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圖”也與此相同。

四、齊讀課文,正音

教師指導語氣、語調、停頓、快慢。

五、深入閱讀,理解文旨

1.寫“愛蓮”,爲什麼寫“愛菊”和“愛牡丹”?

明確:是襯托手法,其中,愛菊是正襯,愛牡丹是反襯。

2.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形象有什麼象徵意義?

明確:主要象徵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保持正直堅貞的節操。

3.作者將菊花、牡丹、蓮花一一擬人,表達什麼思想?

(1)婉曲地批判當時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

(2)用具有高潔品格的“蓮”自況,表示自己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保持正直堅貞節操的生活態度。

六、拓展練習

你喜歡什麼花草樹木?爲什麼喜歡?請口述一篇“愛______說”,要求有思想,有知識,有文采。

七、朗讀並背誦本文

八、佈置作業

1.背誦,默寫。

2.完成課後練習。

愛蓮說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背誦全文。

2、掌握“蕃”“染”“植”“鮮”的意義,辨識“之”的不同用法。

3、學習蓮高潔的品質,培養“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情操。

【教學重點】

四字真言:

讀——讀背課文;

解——解讀生澀字詞;

品——品賞蓮高潔的氣質品賞蓮高潔的氣質;

學——學習蓮,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

【教學難點】

託物言志和襯托手法的運用。

【課時】

一課時

【教學方式】

多媒體教學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將帶大家一起去賞花!(展示圖片)

從古至今,蓮的形象經常出現在建築物上、雕刻和繪畫作品中;許多詩人、學者都寫過詠蓮的篇章,賦予蓮以各種美好的品質。不只剛纔所展示的詩句,我們今天還將學習到一篇名文——《愛蓮說》。

《愛蓮說》是宋代哲學家周敦頤所著。據說他在南康郡做官時,曾親自率領屬下開挖了一塊四十餘丈寬的池塘種蓮。他憑欄放目,觸景生情,寫下了讚美蓮花的傳世名篇《愛蓮說》。

二、解題

有題目可明確三個方面的內容:

1、文章主要內容是關於“蓮”;

2、作者對蓮花的態度是“愛”;

3、題目最後一個“說”是古代一種文體——“說”是一種既可以說明、記述事物,又可以發表議論的文體,偏重於議論。所以後來人們常把說理辨析的文章統稱爲論說文。

《愛蓮說》就是說說愛好蓮花的問題。

三、整體感知

1、讀——先聽後讀,要求:

①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背誦全文。

②邊聽朗讀,邊給自己不懂的字詞注音(找疑難字詞)。

③文中提到哪些花?重點寫什麼?2、解——解讀生澀字詞。

蕃(fán)淤(yū)濯(zhuó)褻(xiè)鮮(xiǎn)四、深入研讀品——品賞蓮高潔的氣質。

第一段分析(提問引導爲主):

提問1:作者重點寫蓮花,在他看來,蓮花有什麼可愛之處呢?試用課文中的句子來回答。

明確:原文“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提問2:這一長句,分別突出了蓮花哪些特點呢?

引導: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時,往往不採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爲喻,寫得比較含蓄,這叫做“託物言志”。作者筆下的蓮美是美,但究竟是什麼特點可以代人言志呢?依句引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與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高潔、質樸。

明確“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達事理,行爲方正。

“香遠益清”:不攀附權貴,美名遠揚。

“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志潔行廉,儀態端莊,令人敬重。

賞析完後帶着讚美與欽佩的感情重新朗讀本段。第二段分析(探究討論爲主):

探究1:蓮的象徵意義(託物言志,立意高遠)。

引導:,作者的情感態度決定對物的愛憎,由初一學過的《紫藤蘿瀑布》VS白居易《紫藤》(白居易說紫藤“下如蛇屈盤,上若繩縈紆。可憐中間樹,束縛成枯株”,並比作“諛佞徒”“妖婦人”)。

明確:原文“蓮,花之君子者也”。探究2:作者愛蓮贊蓮,卻不通篇寫蓮,反而加入了對菊和牡丹的描寫,用意何在?(正襯與反襯)

引導:所謂“紅花還要綠葉配”。“紅花”這裏指蓮花,“綠葉”自然指菊花和牡丹,那它們分別代表了什麼人,以及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態度呢?各抒己見。

明確:菊隱逸者逃避現實正襯

牡丹富貴者庸俗逐利反襯

作者借蓮花的可愛來歌頌君子的堅貞氣潔,既是作者的自況,也是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世態的批評。所以文中分別賦予了蓮、菊和牡丹以特定的象徵意義(究竟它們分別代表什麼呢),對當時社會上人們不同的處世態度做了精闢概括(逃避現實、庸俗逐利),以襯托手法突出表現作者“出淤泥而不染”這一爲人力本的道德信念。探究3:從“蓮,花之君子者也”可以看出作者將“蓮”看作君子的化身,可見“蓮”與君子在神采氣度上有很多相似之處。那麼,在同學們心目中,什麼樣的人才算得上是“君子”呢?(學習蓮)

引導:從《論語》入手,讓同學們自由討論:“出淤泥而不染”VS“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最後引到課文“蓮,花之君子者也”上。得出本課學習第四字真言——學,學習蓮高潔的品質。

四、文言詞學習

1、翻到課後練習第三大題。

2、另外,“之”字在課文中出現頻率多達八次,但每一次的意義卻不一定一樣。找出來,好好區分和把握。五、回顧小結

1、託物言志

2、襯托手法

3、辨識“之”字的用法六、佈置作業

1、翻開課本184頁,“蓮文化的魅力”,大家儘量去搜集有關蓮的知識或小故事,這周綜合性練習我們一起討論。

2、課後小作文“愛------說”。

五、板書

生長環境

予獨愛蓮體態香氣君子託物言志

神采氣度不慕名利

愛蓮說潔身自好

菊隱逸者逃避現實正襯

牡丹富貴者庸俗逐利反襯

愛蓮說教案 篇6

一、導入新課

(上課前按“播放”鍵播放音樂,上課開始按“停止”鍵停止音樂,開始導入。)

同學們,今天是我和大家的第一次合作,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是一篇非常優美的文字,課題是《愛蓮說》。

蓮花,自古以來就被人們看作是美麗聖潔的象徵。我們一起先來欣賞一下蓮的形象,然後我要請同學說說你覺得蓮花美在哪裏。(按“導入新課”鍵放蓮花組圖)

問題:你覺得蓮花美在哪裏?(學生回答,一律加以肯定)

解說:蓮花確實是詩意盎然的。歷來就有許多詠蓮的名句,如姜夔的名句“一一風荷舉”;楊萬里的名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些都反映了人們對蓮的喜愛。不過,人們常常欣賞的都還只是蓮花外形的美,其實真正值得讚揚的,還是它內在的品質。我們今天學習的《愛蓮說》,就是一篇讚美蓮的品質,從而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文章。

二、體裁作者

在講課文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本文的體裁和作者。(按放圖像)

1、同學讀“說”的介紹。

本文的體裁是“說”,“說”就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偏重於論述道理。那麼我們課文這個標題“愛蓮說”就可以怎麼解釋呢?

明確:說說愛好蓮花的道理。作者究竟爲什麼愛蓮呢?作者想通過“愛蓮”表達自己怎樣的情懷呢?這都是我們等一會將要討論的問題。我們再來看一下本文的作者。

2、(放作者圖像)指名朗讀。

教師補充:周敦頤非常博學,而且人品很高,胸懷磊落,爲官清正,深得民心,爲百姓所愛戴。《愛蓮說》是他在公元1068年擔任南康郡守時寫下的。他曾帶領屬下在官署的一側挖池種蓮,後人稱爲“愛蓮池”。每當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風吹過時,田田荷葉輕搖,朵朵鮮花頷首,陣陣馨香撲面。周敦頤憑欄放目,觸景生情,深感官場的黑暗,深愛蓮花的高潔,寫下了著名的《愛蓮說》。

三、前提測評

在讀課文之前,先請大家對照屏幕上映出的生詞,把它在課文上畫出來,並能正確朗讀。(放注音,並請同學讀,點“問號”播放“答對了”,如答錯了可點上面的小天使動畫,可播放“不對喲”聲。正音並全班讀,注意“鮮”的讀音,可用現代漢語組詞來區別,並讀一下該詞所在)

四、朗讀訓練

1、我們先聽一下課文的錄音,大家注意讀課文的語氣。(按“讀”放課文錄音)課文讀完後,按椰樹上方可回到界面。

2、錄音再播放一遍,大家可以輕聲跟讀,體會一下怎樣朗讀文言文。(課文朗讀中有兩個錯別字,可讓同學邊聽邊找)

3、請同學們輕聲的自己把課文讀一遍,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4、齊讀課文,這一遍的要求是:讀正確字音,讀通課文,聲音響亮,精神飽滿。

總結: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讀法與現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憶一下電影和電視上看到的古人是怎樣讀書的呢?(回答後總結)是的,古人讀書很有韻味,自得其樂的讀,一般語氣都比較舒緩。我們讀古文雖然不需要搖頭晃腦,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讀書經驗,可以讀得更舒緩一些。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先要充分地理解課文內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礎上去讀。

五、思考討論

1、下面就請同學自由小聲讀,並看看註釋,理解句意,讀懂課文,互相可以討論一下疑難問題,時間爲五分鐘。

2、請同學來根據課文註釋,把課文用現代漢語複述一遍。(按圖中書上的小按鈕放圖像,分頁指名複述,並解釋加點字)(解釋課文的最後一頁是鞏固練習,如時間不夠可跳過,直接按右下角的按鈕即可進入下一步。)

3、現在我們理解了課文內容,我們再讀課文就要帶着愛蓮的感情來讀,這次我們請女同學來讀第一段,男同學來讀第二段,女同學的聲音應當是清新悅耳,男同學的聲音應當是鏗鏘有力,我們比比誰讀得更好。(同學讀)

4、總結:都讀得不錯。但大家對“愛蓮”的感情體會得還不夠深,因此還沒有把課文表達的感情充分的讀出來,我們還要仔細體會。我們一起看課文的內容。

5、看課文分析題。(問題三個)

⑴問題1、作者把蓮花比作什麼?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蓮花?表現了蓮花哪些品格?(課文分析的所有問題的答案都按下面的向右的箭頭即可)

答:比作君子。描寫句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表現的品格: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許。(潔淨而又莊重)

君子通達事理,行爲方正,美名遠揚

君子志潔行廉,又有莊重的儀態,令人敬重,不敢輕侮。

總結:蓮花的整體的形象是端莊美麗,令人敬重。我們同學體會得很好。我們知道了作者愛蓮,不僅因爲蓮花姿態美麗,而且更因爲蓮的品格高尚。作者愛蓮,也在讚頌蓮,我們要注意帶着讚美之情來讀。一起朗讀一下這個長句。(予獨愛……)

⑵問題2、課文寫了蓮,還寫了哪幾種花?分別比作什麼?文章題爲愛蓮說,爲什麼還要寫其他花呢?

回答:還寫了菊和牡丹。分別比作君子、隱逸者、富貴者。

補充:這三種人分別代表了三種處世的態度,我們來討論一下。君子是一種什麼樣的人?(課文註釋:品德高尚的人)指處在污濁的環境卻保持自身的高潔,不隨流俗,不受沾染。(總結打出:不慕名利,潔身自好)

隱逸者呢?(課文註釋:指隱居的人。在封建社會裏,有些人不願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污而隱居避世)這種人的特點是志向高潔,但逃避現實,隱居起來。(打出:志向高潔,隱居避世)

富貴者呢?因爲牡丹花十分濃豔,從唐朝起就成爲富貴人家的寵物。牡丹的價錢很貴,但富貴人競相購之,把它比作富貴者很恰當。這種人的特點是追求富貴、追求名利。(打出:貪慕榮華,追名逐利)

那麼,作者寫蓮,同時又寫菊、寫牡丹的用意是什麼呢?用作陪襯。菊正襯,牡丹反襯。這樣,更能突出蓮的君子的品格。

現在我們明白了,作者讚美蓮,其實是要讚美君子這樣的人,他不跟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爲人正直,名聲很好,又很莊重,有獨立的人格。封建社會有這樣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種花來比三種人,使文章生動形象,含蓄而給人回味。我們齊背這三個排比句。(予謂菊……君子者也)

⑶問題3、找出課文中的原句,體會作者對三種花各持什麼態度?

答:“菊之愛……宜乎衆矣。”在這三句之前,作者有一個表示感嘆的詞“噫!”表示作者要發表感慨了。他的感慨是什麼?生答:感慨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態。

總結:對,當時社會愛蓮者少,愛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貴的人多啊!作者有感於社會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對他們表示了強列的鄙視!結尾的這兩句話一問一嘆,發人深省,文章的主題多深刻啊!(齊讀噫……)

點撥:第二段的句子有個共同特點,就是都將三種花的品格擬人化了。把蓮花比作君子,借贊花來贊人,從而表達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這種寫法就叫做託物言志。

六、能力訓練

1、瞭解託物言志。(按圖中的紅球,放概念)

2、按下面的紅箭頭,略作解釋,放範例。

解說範例:梅花不畏霜雪,高潔不俗,有獨特的風範,這正是作者本人這樣一個革命的女性的象徵,作者以梅自喻,梅花抒寫了傲岸不羈、有隨俗俯仰、追求平等自由的高尚情操和堅強意志。

3、練習託物言志的寫法。

解說:請同學試着用託物言志的方法造句。(放圖像)大家可以參照我屏幕上放出來的各種花木,也可以任意地另找一種。可以在紙上寫一下,然後先說給你的同桌聽,然後我們再一起交流。

七、作業佈置

1、背誦這篇課文。

2、將剛纔的造句練習擴充爲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寫在練筆本上。

八、退出課堂

愛蓮說教案 篇7

一、說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二)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程標準,結合學生實際及本文特點,我確定教學目標

如下:

1、知識和技能:理解本文賦予蓮的高潔品質,體會託物言志的寫法及正襯、反襯的作用。

2、過程和方法:理解關鍵詞的含義,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和自學互動能力,達到熟能成誦。

3、情感態度價值觀:從蓮的高潔品格體會積極的人生態度,並聯系澳門迴歸的區旗、區徽上的蓮花主體圖案,進行德育教育。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本文成功地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和寫作手法,使119字的小品文婉轉曲折、搖曳多姿,寓意深刻、耐人尋味。因此,我設計以誦讀爲主,引領合作爲輔,達到當堂成誦,品味文章美點,培養學生積累的習慣,體會文章的審美情趣爲本課的重點。文章襯托手法的運用定爲本文的難點。

希望通過這節課的教學,能激發學生閱讀文言美文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增強學生的成功欲和自信心。

二、說教法

本節課重在突破傳統文言教學由教師逐字逐句串講的模式,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用多媒體手段突破重難點,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具體如下:

1、朗讀教學法。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教學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美,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知,在感知中領悟。

2、合作探究教學法。讓學生分組討論問題,通過“說一說”、“議一議”的形式,促進師生之間,生與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使課堂形成一種寬鬆和諧的互動氛圍,使教學重點在互動中拓展開來,以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3、電教導課,情景結合的教學方法。充分運用多媒體手段(電腦、投影、錄音),增強感性認識,把握教學重點的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當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

因此我設計了通過觀賞蓮花、菊花、牡丹圖片,情境導入。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學生引入學習情境,爲學生領悟課文內容打下基礎。

通過配樂朗讀課文,使學生能入景、入情地感知課文內容,對文章有個總體的印象,爲學生自主學習課文鋪路架橋。

通過引導學生登錄教師課前製作的共享資源,自主學習課文,質疑問難,達到讀通,讀懂課文,熟悉並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培養學生在閱讀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說學法

1、結合直觀形象的多媒體學習,以激發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指導學生誦讀文言文的方法。

3、指導議讀質疑、交際互動,當堂成誦的學習方法。

4、遷移法:使學生的視線由課內轉向課外,培養人文素養,如“在改革開放的今天,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不正之風,我們作爲中學生該怎麼對待這些問題呢?” 從現實中尋找例子,學會課文與社會的聯繫。

四、說程序

1、引入課題

由多媒體配樂展示蓮花、菊花、牡丹的圖片(引入情景),由學生回憶相關詠“蓮”或“荷”的詩句(引入課文),從古到今,有很多人讚美“蓮花”,蓮花有何可愛之處?

(再從電腦屏幕顯示幾幅近景遠景不同姿態的蓮花圖)

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幅蓮花,看完以後請同學來說一說。(學生說話)看來,大家各有所愛。世上萬紫千紅的花很多,蓮花似乎也沒有什麼特別出衆之處,但周敦頤先生卻偏偏喜歡它,爲什麼?翻課文,聽朗讀,找原因。(以上運用多媒體手段,調動學生各方面感知能力,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鍛鍊觀察說話能力,並直接從愛蓮原因入手設疑,吸引學生主動求知。)

2、指導朗讀,突破重點

第一輪:請幾位同學朗讀(師生簡單評價)。

第二輪:各組推出一名同學朗讀競賽。

第三輪:讀出感受、讀出畫面 (配樂朗讀,激發興趣)

通過配樂(古箏獨奏曲《高山流水》)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爲有聲的語言,生動地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多媒體配音朗讀)。

請學生自由發言,說說這篇文章“美”在哪裏?

3、設疑質疑,品味探究

學生合作探究、自主學習。(教師讓學生明白探究學習的內容)

(多媒體展示)

(1)找出文中具體描寫蓮花的句子。

(2)作者把蓮花比做什麼?表現蓮花的哪些品格?

(3)你是怎樣看待環境對人的影響的?三種花喻三種人,三種人的處世態度,我們如何看待等

(4)作者借蓮的形象來言君子之志,這是一種什麼表現手法?抒發了作者怎樣的志向?

(5)本文以“愛”爲脈絡,寫出了對蓮花的喜愛,爲何還要寫菊花和牡丹?

4、知識遷移,課後延伸

(1)仿照作者用蓮花來寄託自己感情的託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歡……”句式說一兩句話。

(2)在改革開放的今天,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不正之風,我們作爲中學生該怎麼對待這些問題呢? (學生討論,老師適時引導點評)

(3)課外辯論會:甲方:當今社會,做人要像蓮那樣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乙方:當今社會,做人要像牡丹那樣富貴顯赫、名利雙收。(第三個作業視教學條件和時間而定),反饋練習不僅能鞏固所學的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

五、說應用

愛蓮說教案 篇8

通過學習《愛蓮說》,體會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保持貞氣節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態度。

教學知識目標:

1、瞭解“說”這種古代文體及其特點

2、瞭解本文借物喻人、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3、累積一些文言詞彙

能力目標:

1、學會運用託物言志的寫作方法

2、增強古文閱讀能力

情感目標:

1、瞭解作者對菊花、蓮花的讚美之情

2、學習蓮“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3、體會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保持貞氣節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1、理解作者愛蓮的理由及其託物言志的寫法

2、朗讀、翻譯並背誦愛蓮說原文。

教學難點:寫牡丹、菊花對錶達中心的作用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導入課文

蓮花又稱荷花、芙蓉。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描繪過它,讚美過它,並把它當作高潔脫俗品格的象徵,藉以表達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頤寫的《愛蓮說》就是一篇膾炙人口、經世不衰的贊蓮佳作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這篇文章(板書課題和作者)

二、瞭解文體,熟悉作者

文章的題目是《愛蓮說》“愛”表現了作者的感情,“蓮”是這篇文章寫作的主體,“說” 在這裏指什麼?

明確:“說”是一種文體,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發表議論或記敘事物 “說”這種文體可以靈活地運用說明、記敘和議論的表達方式,偏重於議論那麼題目的意思是什麼呢?可以理解爲“談談愛蓮花的道理”或“說說喜愛蓮花的道理” 他愛蓮花有什麼道理呢?大家在學習課文中一定要開動小腦筋

本文作者周敦頤 ,(10171073) ,宋代道洲(現在湖南省道縣)人,字茂叔,哲學家因他世居道縣濂溪,後居廬山蓮花峯前,峯下有溪,也命名爲濂溪,學者就稱他爲“濂溪先生”

三、感知課文

聽錄音朗讀課文,教師做如下指導:

1、文言文的讀法與現代文有點不同,文言文要讀出韻味來,因此要讀得慢些讀得舒緩些:

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字,既使上下語氣貫通,又使全句語氣舒緩,富有節奏相同的還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體會一下

2、還要讀出抑揚頓挫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讀起來,要一頓一挫,一抑一揚,讀出節奏和韻味來“出……不染,濯……不妖”,“染”和“妖”一揚一抑,體會一下

3、文中還有些排比句,讀的時候語氣應逐漸加強,層層推進,讀出氣勢來請一位同學來讀一下第二段的排比句

我們掌握了朗讀的方法之後,再齊讀一遍課文,這一遍要讀出韻味來

教師朗讀小結:①注意聽準字音,朗讀的節奏,語氣,語調②本文前一段介紹,介紹當用陳述語調讀,後一段議論,其中有判斷,有感嘆,要注意前後語調使用的區別)

四、自讀課文,疏通文意

這一遍讀得有點味兒了,但要更好地讀,還有待於我們在充分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礎上來讀下面大家自由小聲讀或默看註釋,理解句意,讀懂課文,前後左右可討論一下疑難問題時間爲五分鐘教師補充字詞:

給下列字詞注音

蕃( ) 淤泥( ) 濯( ) 清漣( ) 蔓( ) 淨植( ) 褻玩( ) 焉( )

圈點勾畫,翻譯下列詞語

蕃( ) 濯( ) 謂( ) 隱逸( )噫( ) 鮮( ) 宜乎( )

大家還有什麼疑問,請提出來(教師可以讓學生就字詞解釋,或句子翻譯提出疑問,可以讓學生互相解答,也可以教師點撥)

好我們理解了課文內容,大家應知道作者爲什麼這樣愛蓮花了吧請大家把文中具體描寫蓮的語句找出來(齊讀)

五、 研讀課文

(一) 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

1、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又賦予蓮花哪些品格?

描寫角度 語 句 賦予的品格

明確: 生長環境 (出……不妖) 高潔、質樸

體態、香氣(中……益清) 正直、芳香

風度 (亭……褻玩焉) 清高

2、總結:這些描寫,句句寫蓮,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寫出了蓮花美麗的外表、芬芳的氣質,而且對她那高潔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風度,作了惟妙惟肖、盡善盡美的描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蓮花的讚美之情這也正是作者愛蓮的原因

3、請同學們把這些語句齊讀一遍,注意體會作者的讚美之情(這次要讀出感情來)

(二) 理解運用“菊“和”牡丹“來正襯和反襯的作用

過渡:作者主要描寫和讚美蓮花,開頭卻爲什麼寫了菊花和牡丹?這有什麼作用?

這是一種襯托的寫法,用“菊”和“牡丹”來襯托蓮花

1、 分析“菊”的襯托作用

誰愛菊花?陶淵明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學過他的《桃花源記》,瞭解了他是一位“不汲汲於富貴,不慼慼於貧賤”不願意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污的品德高尚的人

師:作者寫陶淵明獨愛菊,正是讚頌他不苟同於世俗的高潔品質用菊花來襯托蓮花,也是用陶淵明來襯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襯的作用

然而能潔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從晉朝以來極少,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爲什麼?因爲牡丹色彩豔麗,嫵媚動人,象徵富貴也就是說世人都追求富貴,作者願不願意像世人那樣貪慕富貴呢?文中有一個字能體現作者的這種感情(獨)

師:作者寫世人盛愛牡丹是從反面襯托蓮的高潔品質,從而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三) 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過渡:以上是寫蓮也就是託物部分,但是託物言志的文章描寫事物並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過對所託之物的描寫來歌頌人同樣,《愛蓮說》一文作者寫蓮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蓮頌人請同學們看第二段

1、就表達方式來說,第一段側重於記敘、描寫,那麼第二段呢? 議論,文中哪一個字能集中體現出來?“謂” 抒情,文中有哪一個字作了提示? “噫”

2、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麼?(花之隱逸者也)作者對陶淵明的這種隱逸的生活態度是不是完全讚賞呢?(不是)作者讚賞的只是陶淵明這種不苟同於世俗的人格,而對於他的隱逸,作者更多的則流露出什麼情感?(惋惜)

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麼?(花之富貴者也)對於世人都貪慕富貴,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麼情感?(鄙視)

而蓮,作者則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對蓮的什麼情感?(讚美)

3、同學們注意體會作者對這三種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齊讀第二段讀的時候注意:

a、文中有一個嘆詞“噫”,朗讀時聲音應該延長

b、最後三句運用了三種不同的句式來表達作者內心複雜的情感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是什麼句式?陳述句在朗讀時應讀平調,這一句重音應放在“鮮”字上,應讀出“惋惜”的語氣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是什麼句式?疑問句朗讀時應讀升調

“牡丹之愛,宜乎衆矣!”是什麼句式?感嘆句朗讀時應讀降調,要讀出“鄙視”的語氣

4、根據剛纔的講解,讓學生讀課文,嘗試揣摩語氣,齊讀課文

5、小結: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願像陶淵明那樣做一個隱逸者,更不屑於向世人那樣貪慕富貴在當時渾濁的世間,他以蓮自喻,志在堅貞不渝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實在難能可貴,難怪他能寫出這樣經世不衰的佳作

六、 指導學生按照板書脈絡快速背誦愛蓮說原文

現在,大家把書合上,能不能根據黑板上的提示背出這篇課文來?試一下,齊背《愛蓮說》

七、 總結課文

1、 學生總結

至此我們學完了周敦頤的這篇千古傳誦之作從內容上或寫法上、學法上,大家有哪些收穫呢?

從中我們懂得了蓮花高潔脫俗、正直純真的品格寫作上明白了作者託蓮花抒情言志的寫法此外,這篇文章比喻、擬人、排比修辭手法的運用,襯托、對比手法的運用,陳述、疑問、感嘆句式的變化,記敘、議論、抒情的有機結合,文字的洗練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們借鑑學法上:應注意多讀及朗讀的方法

2、教師總結

同學們,周敦頤盛讚蓮花爲君子,當然有獨家的見解和他所處時代的特點,但他表現出的對貪慕富貴的鄙棄,對高潔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對我們有積極的教育意義我們應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蓮一樣正直的人

八、佈置作業

1、仿例句,用託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愛蓮花,因爲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愛蠟燭,因爲它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恰如默默無聞,甘爲孺子牛的老師

2、熟練背誦並默寫課文

3.自行尋找一些愛蓮說練習題及答案來進行練習和對照。

 附:板書設計

愛蓮說

陶淵明 獨愛 菊 (襯托) 隱逸者 惋惜

世 人 甚愛 牡丹(反襯) 富貴者 鄙視

予 獨愛 蓮 君子者 讚美

託物 言志

愛蓮說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句:甚、自、予、焉、者、鮮。

2、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心中中正耿直的君子之道。

3、理解作者通過描寫蓮花美好形象來表達作者對高潔品格的追求,從而理解“託物言志”的寫作方法,並體會對比烘托的作用。

重點難點:

1、理解託物言志的寫法。

2、學習烘托的寫法。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

1、今天我們學習新課《愛蓮說》,說說課文題目是什麼意思?

明確:解題:愛蓮說,闡述喜愛蓮花的道理。“說”, 一種文體,或說明事物,或闡述道理。

2、請學生看插圖,問:圖片上是一朵——(學生說蓮花/荷花);瞭解蓮花的多個別名,體現世人對蓮花的喜愛。請學生用一句詩形容圖片中的荷花: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愛蓮的紅豔,而理學家眼中的蓮又有什麼可愛之處?

簡介作者,理學鼻祖。重思考,講道理。

二、初讀課文,疏通文意;說說作者爲什麼“愛”蓮?

1、抽讀課文,抽查難譯的字詞句。

正音:明確:蕃(fán)、淤(yū)、濯(zhuó)、清漣(lián)、褻(xiè)、隱逸(yì)

正義:可、者、甚、蕃、獨、自、出、濯、中、通、蔓、枝、植、褻、焉、謂、鮮

特殊句型:判斷句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2、快速瀏覽課文,圈畫出課文中描寫蓮花的語句,說說蓮花有哪些特點是作者“獨愛”的?

明確: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作者所喜愛的蓮花形象: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齊讀)

釋義:

染:沾染。 濯:洗滌。 清漣:清水。 妖:美麗而不端莊。

亭亭:聳立的樣子。 淨:潔淨。 植:樹立。 褻玩:玩弄。

歸納:

蓮花:高潔(不同流合污、不攀附、挺拔、筆直)、亭亭玉立(端莊)、表裏如一。

作者對蓮的喜愛,不僅僅是把蓮當花一樣來喜愛,而且把蓮比作人中的君子來愛。

三、知識學習,深入課文

1、快速閱讀課文,交流討論,具體說說作者眼中蓮花有哪些可愛之處?抓住特點,概括。

主要從外形、香氣、氣質來闡述。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中間是空心的,貫通(儒道佛通暢)。外面是筆直的莖稈,一莖一花,專一,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亭亭淨植”,植:樹立,具有特立獨形的外表特徵,高挺也告訴我們作者具有獨特的、表裏如一的性格。

香氣:“香遠益清”,蓮花香淡而不俗,在清風的吹送下發出清幽的香氣。暗示着作者的高尚品質。

氣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清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端莊,蓮花從淤泥中生長出來,但是不沾染污穢,在清水中被洗滌過,也不顯得妖媚,只可以讓人遠遠地觀賞,而不能被人玩弄。從這兩句話中我們體會到作者喜愛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也暗示着作者的性格。

2、託物言志”

歸納概念

古人常用的寫作手法,它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託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在文中,描寫蓮花的句子和君子有很多相似之處。

拓展延伸:

爲學生提供其他“託物言志”類文章。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問鬆高直,待到雪化時。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中。

四、本文爲什麼還要寫牡丹、菊花?它們分別比喻什麼?

明確:對比,烘托出蓮花的高潔。牡丹,喻權貴;菊花,喻隱士。

愛蓮說教案 篇10

一、預習

朗讀課文,查字典,看課文註釋翻譯課文。

二、導人

1.作家作品簡介

2.題解

“說”是古代一種文體,可以記事,也可以議論,都是爲了說明一個道理。

三、正課

1.朗讀課文。老師範讀,學生齊讀、輪讀均可。讀時注意節奏、重音,正確、流利、有感情。

2.學生翻譯課文,補充課文註釋。

3.請再次朗讀課文。

4提問:作者描寫蓮花,爲什麼要先寫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喜愛哪一種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現。作者用“菊”和“牡丹”來作正襯和反襯,含蓄而突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

5.提問:文章用了兩個“獨”字,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生活態度。

討論並歸納:兩個“獨”字,都表現出倚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生活態度。但“我”愛蓮又與陶淵明的愛菊又有所不同。

6.提問:“我”愛蓮花什麼呢?討論並歸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7.提問:具體地說說作者寫蓮的哪些美好形象。討論並歸納:

(1)從生長環境方面:寫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灌清漣而不妖的質樸;(2)從體態香氣方面:寫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寫她“香。

遠益清”的芳香;(3)從風度方面:寫她“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清高。這些描寫,是將蓮人格化了,是把她作爲一種高貴品質的象徵。

8.提問: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蓮”比喻象徵哪三種人?討論並歸納:作者把菊花比喻象徵成隱士,把牡丹比喻象徵成富貴的人,把蓮花比喻象徵成君子。

9.提問:作者對“愛菊”“愛蓮”“愛牡丹”的態度分別是什麼?討論並歸納:愛不同的花象徵一種不同的生活態度。菊花秋天開花,獨抗寒霜比作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隱士,作者對愛菊並不反感,只是慨嘆真正的隱士極少。牡丹雍容豔麗,比作富貴之人,作者對愛牡丹是厭惡鄙棄,諷刺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態。而對愛蓮同氣相求。作者託物言志,在蓮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四、小結這篇短文,將花的形象比擬爲人的品質,以蓮的形象比擬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以愛蓮之情來表達自己對這種生活態度的讚賞和追慕,表達自己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的鄙棄。短文運用比喻、象徵、襯托手法,突出了蓮的美好形象。將記敘、抒情、議論結合起來,表達自己思想感情。句式驕散交錯運用,讀起來控骼悅耳,頓挫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