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學美術教案彙總八篇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小學美術教案彙總八篇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人物在勞動中的動態美,激發熱愛勞動的情感。

2.瞭解勞動時的動態規律,初步學習畫人物動態的方法。

3.在創作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表現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人物動態的畫法。

難點:勞動場景的美感表現。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記號筆、油畫棒、水粉畫顏料等

(教師)有關勞動場景的課件資料等

教學過程

1.情境引入。

(1)教師用課件播放《勞動最光榮》的音樂,展示各行各業人們辛勤工作的畫面。啓發學生:你們平時都參加過哪些勞動?需要使用哪些工具? 當時的心情怎樣?

(2)學生回憶並交流。

2.欣賞感受。

(1)教師用課件出示作品《夯歌》,請學生欣賞討論:作品中的人物在幹什麼?他們的勞動動作有什麼特點?

(2)教師小結:人在勞動時產生了有規律、有節奏的優美動態。

(3)小組活動:在小組內欣賞其他繪畫作品,分析交流作品中各種勞動動態及特點。

3.研究體驗。

(1)設問:人在勞動時身體各部位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2)體驗:同桌互相模擬動態並觀察分析身體各部位的變化,尋找規律。

(3)展示:教師用課件演示人體勞動時的動作變化和身體各部位的協調、平衡關係。

(4)小結:任何動態都有他的動態特點,頭、軀幹和四肢之間相互配合,發生位置關係。人在活動時都有身體的活動趨向,從而身體產生了不同趨向的線,這就是動態線。繪畫時抓住表現出動態趨向的動態線,就很容易表達動態。

4.嘗試練習。

(1)作業要求:用記號筆嘗試描繪各種勞動的動態。

(2)提出建議:人體活動時肩胛線和骨盆線傾斜呈相反狀,可以參考書中的動態線範例。

5.作品交流。

展示學生作品,師生共同評價。評價建議:作品是否表現了勞動時的動態?線條是否流暢、肯定?

6.課外拓展。

觀察各種勞動的場景,用速寫的形式記錄各種勞動動態。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記號筆、油畫棒、水粉畫顏料等

(教師)有關勞動場景的課件資料等

教學過程

1.欣賞體會。

(1)欣賞作品《拾穗》,分析作品中人物和背景之間的關係。

(2)教師小結:選擇勞動中最典型的動作和周圍的環境可以使畫面達到傳神的效果。

2.討論研究。

(1)小組活動:欣賞學生作品,分析作品是抓住勞動中哪些最典型的動作和環境來表現主題的?作品採用了什麼表現方法?你認爲這些作品哪些地方處理得特別好?

(2)彙報交流,教師小結。

3.創作表現。

(1)提出要求:畫一畫自己從事過的某種勞動。

(2)教師建議:除畫出自己勞動時最典型的動態外,還要畫出當時使用的工具以及周圍的環境等。色彩的使用也應突出主題。

4.展示評價。

(1)學生展示作品,交流介紹自己的創作思路。

(2)同學互評,教師小結。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簡單的花邊圖案的基本知識和剪花邊的方法。

2.追求花邊圖案的組合變化,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和創造美的能力,養成刻苦、認真、細心的好習慣。

3.用剪好的花邊紋樣美化生活,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花邊又稱帶狀紋樣或二方連續紋樣,是一種常見的裝飾圖案。它的特點是紋樣的連續性。它的組織方法是以一個單元紋樣反覆排列連續而成的。上下方向連續的稱爲豎式,左右方向連續的稱爲橫式。

2.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花邊圖案的繪製技能,能獨立描繪出較美觀、大方的花邊紋樣,從中培養創造美的能力。 難點:解決花邊的連接問題及圖式變化問題。

三、教學設計

●方案一

課前準備

(學生)彩紙和剪刀、收集的花邊圖樣

(教師)多種花邊圖案紋樣和單獨紋樣、課件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欣賞激趣。

(1)檢查課前準備,穩定學生情緒。

(2)欣賞漂亮的紙蝴蝶,展示以蝴蝶爲單獨紋樣組成的二方連續紋樣,感受形式美、節奏美,激發學生學畫花邊的興趣。

2.聯繫生活,感知文化。

(1)提問:在日常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花邊圖案?裝飾在哪些地方?

(2)在學生回答和展示自己課前收集的花邊圖案的基礎上,播放課件,展示各個歷史時期有代表性的花邊,使學生充分感知花邊文化的源遠流長以及花邊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尋找規律,引導探索。

(1)提問:欣賞了這麼多的花邊圖案,你能說說花邊的排列組合有什麼規律嗎?

引導學生找出每條花邊的單獨紋樣,課件演示上下(縱向)、左右(橫向)的基本排列組合方式。

(2)提問:誰能變動一下連續排列的規律,又變出一條美觀的花邊?

引導學生把橫向的花邊變成縱向的花邊,縱向的則變成橫向的。

(3)提問:這些花邊的排列組合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請動腦筋、想辦法,再組成漂亮的花邊? 課件展示排列組合有錯誤的花邊,讓學生辨析。引導學生掌握花邊圖案的構成知識,擴展學生的思維。 從學生的排列組合中,教師及時作歸納,引出花邊構成的基本規律。師生共同配合教學,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又容易理解和接受。

4.嘗試實踐,鍛鍊技能。

(1)提問:經過討論,我們懂得了花邊的排列組合規律。掌握這些規律,我們就可以剪出各種各樣美麗的花邊了。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剪一條花邊我們要分幾步才能完成?

(2)引導學生嘗試,從嘗試中歸納出:折、畫(單獨紋樣)、剪等基本步驟。從連接失敗的作品中找出失敗的原因:要注意花邊左右或上下的連接點不能剪斷。

5.作業輔導,完善實踐。

(1)作業要求:用彩紙剪漂亮的花邊;分小組完成用花邊對一個組員的裝飾打扮。

(2)輔導要點:折得是否平整,單獨紋樣的設計是否飽滿、有無創新,連接點是否會剪斷。

6.展示評優,課後延伸。

(1)每組被裝扮好的學生上臺展示,進行一次評比,看哪組獲得優勝。

(2)小結:我們可以用花邊來美化我們的生活。

(3)延伸:除了用剪的方法之外,我們還可以用哪些方法來繪製花邊?

(提示:可以手繪,還可用印模印,用複寫紙畫??)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材思路:

本課屬於“欣賞、評述及造型表現”領域的美術課。 本課是上一課的延續,”生活中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沒的眼睛“,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導他們多關注生活,從而去創造生活,美化生活,領會生活的多姿多彩。

課 時:1~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對七彩生活的回顧,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2、觀察生活中的色彩,瞭解色彩相互混合後的不同效果。

3、用同一種顏色在不同顏色的紙上塗抹,觀察其效果;用水粉做調色遊戲,完成一張隨意畫。 重、難點:

能認識生活中的色彩,並掌握一些色彩的調配知識。 教學準備:

教師:七彩生活圖片或照片若干,演示用紙,顏料,彩筆,美麗的生活用品實物等。

學生:一些生活中色彩斑斕的照片或圖片,彩筆、油畫棒或水粉顏料,2-3支毛筆,調色盤等。 教學過程:

——交流及討論: 1、詩歌誦讀

“赤橙黃綠青藍紫,我們的生活像彩虹;好好學習去創造,美好生活在前頭” 2、說說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

舉例說一說七彩生活(互相討論後回答)。

如建築物有七彩的,熱氣球是五顏六色的,焰火是五彩繽紛的,衣服是漂亮的,傢俱是很美很實用的,玩具是各色各樣的,跳舞的人們是美麗的,汽車外面的顏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3、交流觀看各自的圖片,照片,說說生活中最打動你的地方。 4、喜歡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顏色,爲什麼? ——欣賞及介紹

1、出示一些七彩生活的場景圖片,找出最感興趣的地方。如漂亮的毛衣,可愛的卡通氣球,明快流暢的建築,溫馨的房間??

2、畫畫七彩的生活,介紹幾種繪畫方式。如彩筆畫、油棒畫、水粉畫,撕貼畫等。 如用水粉色做調色練習,觀察顏色相互混合,並列或覆蓋後的不同效果。(介紹擠色方法,調色方法及塗色方法)

再如用同一種顏色在不同顏色的紙上塗抹,觀察它的效果。 或用油畫棒和水粉色一起作畫,會出現一些有趣的效果!(油水分離)

介紹用五彩油畫棒在紙上塗抹,然後用黑色油棒覆蓋,再刮色出現五彩效果的刮畫法。 介紹彩紙撕貼畫的方法,選定目標,撕出外形加以拼貼。 ——練習與體會:

1、出示一些生活用品的勾線圖例。

如汽車、房子、玩具、牀、花瓶、檯燈等。 2、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用自己選定的方法畫生活,畫自己熟悉的七彩大世界。 也可用顏料試着組織一幅彩色畫面。

如能適當加以創造,會比現實生活還美麗。

3、完成作業後,退後看色彩相互混合、並列和覆蓋後的不同效果。 ——小結與評價

1、課堂小結,作業互相觀摩

2、說說自己的畫,介紹自己的生活,

唱一些快樂的歌,並做做遊戲,感受生活“我們的祖國像花園??

4

句容市春城小學蒙愛城實驗班 美術課授課教師:李芹芬

3、設法自己去裝扮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引導學生思考誰是最受歡迎的人,並通過平時的觀察抓住人物的特徵。能力目標:引導學生用繪畫、拼貼或拓印等方法來表現心目中最尊敬的人。情感目標:通過繪畫,培養學生對社會建設者們的熱愛和尊敬之情。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用繪畫、拼貼或拓印等方法來表現心目中最尊敬的老師的肖像。

教學難點

既能表現出人物的基本特徵,又能運用自己喜歡的表現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1、教學輔助課件、畫紙、記號筆、膠帶、手工製作的人物作品等。

2、繪畫用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師:今天老師看到一名學生特別漂亮,不由得想把她畫下來。(黑板前演示畫一名學生)同學們猜猜她是誰?生:是我班的×××。(班中一名女學生)師:你們怎麼知道是她?生:梳着兩個小辮子、頭上有一個髮卡、小眼睛單眼皮、身上穿着校服。師:因爲老師畫出了她的主要特徵。(通過觀察讓學生了解人物畫的基本概括方法。)

(二)、嘗試階段:

師:你們能不能像老師一樣抓住人物的特點,爲畫張像好嗎?看看老師長什麼樣?有什麼主要特徵?生:圓圓的臉、小眼睛、有兩個小酒窩,愛穿一套休閒服。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把老師的主要特徵都說對了。下面爲老師畫一張像吧!來一張一分鐘快像。

生:開始繪畫。

師:大家快來瞧瞧老師的照片怎麼樣?

生:哪一張像?說出最像的原因。

師:除了認識美術教師以外,你們還認識多少位教師?最喜歡誰?他們都長什麼樣?生:三名學生分別說出自己喜歡教師的主要特徵。

師:誰願意表演一下喜歡的老師。

生:要求:一邊表演一邊描述師:同學們,學的真像。師:誰能說說你喜歡的老師長什麼樣?

生:略

師:你抓住了老師的主要特徵,是個善於觀察的學生。

(三)欣賞階段師:下面我們來看幾幅圖。師:別的同學的作業,我們一起找找有那些,好的地方,還有那些地方有問題生:顏色,構圖等等

(四)實踐階段:師:剛纔我們欣賞了這麼多的作品,你們想不想也來畫一張?生:想!師:下面我們就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畫出“心中喜愛的老師”。(播放音樂,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作畫。)師:巡迴輔導。給學生創造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自己探索,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五)延伸階段:師:誰的作品完成了,拿到前面來展示一下,說一說自己的繪畫意圖,同學們一起來評一評,猜一猜,他畫的是誰,像不像。此環節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學會評價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課劃劃印印小學美術教案一年級下:07課 劃劃印印融遊戲、訓練、知識爲一體。使兒童在輕鬆愉快的刻印活動中,通過認識、感受線條和色彩的組合獲得耐人尋味的形象,能使兒童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得到發展。 小學美術教案一年級下:07課 劃劃印印

劃劃印印課教學內容是版畫中的一種特有形式。讓兒童嘗試、體驗硬筆在紙板上刻劃後產生的痕跡,塗上顏色可以印製出美麗的畫面。

本課劃劃印印的圖例介紹了在不同紙板上刻劃後印制的畫面。由於紙板軟硬程度不同,刻劃時用力的輕重不同,刻痕的深淺也不一樣。印出的效果也就有區別,所以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兒童自己去體驗、感受,用正確的方法,使刻劃的痕跡更清楚,更具趣味性,使印製的圖形變化更豐富,以此調動兒童學習的積極性。印製時可讓兒童嘗試用多種顏色來印製畫面,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目標

刻劃變化有趣的圖形,培養想象能力和審美情趣。

掌握刻劃的要領和印製的方法、步驟。

養成細心工作的習慣。

三、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中,教師要準備用不同紙板刻印的不同樣式的範圖,讓兒童瞭解各種紙板刻印的效果,並通過範刻、範印讓學生能熟練地運用基本方法刻印清晰有趣的畫面,使之在輕鬆愉快的操作中增長知識、發展能力。

教學過程的安排要注意各個教學環節的設置和處理及各個環節的銜接和過渡。通過觀察感受——嘗試體驗——分析比較——表現創造——自我評價,在活動中培養能力,增長知識。

本課教學可設計爲一課時。教學以活動體驗的方式入手,用軟硬不同的紙讓兒童在上面刻劃,感受有什麼區別,什麼樣的紙容易刻劃出清楚明顯的痕跡,在實踐中找到合適的刻劃方法進行表現創造。

教學中,教師要對刻畫、印製的方法、步驟及塗色方法、要求做出正確引導,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活動中感受成功的快樂。印製時要求畫紙與紙板不能移動,以免印出的`畫面出現重影。

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兒童用幾種顏料塗在一個版面上來印製,看畫面的色彩會有什麼變化。使兒童的思維創造得到拓展。

作業評價:可以讓兒童從刻劃印製好的畫面談自己的感受,體會和想法。

作業要求:運用正確的方法,流暢的線條來刻劃、印製有趣的圖形,並給它取個題目。

四、教學建議

教學中,在刻畫線條時要提醒兒童將硬筆稍作傾斜,控制刻劃的力度,並提示學生可用多種線條來組合畫面。作業形式以表現創造爲主較爲適宜。

印製時,塗色不能太溼.以免印出的畫面模糊不清;也不能塗得太乾,以免印得不清楚。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教師可以讓兒童通過重複塗色之後再印,直到印清楚爲止。

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多媒體來輔助教學,運用展示平臺來演示方法步驟、評價學生作業。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房子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畫房子是學生感興趣和熟悉的內容,房屋建築因時代、民族、宗教等多種因素呈現出不同的風格,歐洲式的,尖尖的房頂直插雲端,顯得矯健挺拔;中國式的古建築,不同顏色的牆壁配上金黃色的琉璃瓦,莊重秀麗;也有現代化的高樓拔地而起直指青天。

學生分析:

孩子的現實生活中,城市人們已告別了火柴盒式的單調的建築樣式。在農村的房屋雖說構造簡單,但那富有變化的窗櫺、屋門以及屋頂密集排放的瓦片都給人以美感。側重引導學生去感受,並從形的組合和線條的組織上去觀察、認識、分析、想像,表現多種多樣的房子,對線條有更直觀的感受,從而激發學生描繪漂亮房子的慾望。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深刻理解線的表現力和美感,提高線的組織運用。

2、學習深入細緻描繪複雜對象的方法。

3、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便學生懂得生活中處處都有美。

4、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進一步深刻理解線的表現力和美感,提高線的組織運用。

2.學習深入細緻描繪複雜對象的方法。

3.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便學生懂得生活中處處都有美。

4.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抽象思維能力。

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三隻小豬蓋房子》視頻。提出幫助小豬設計房子。

2、引出課題:用線造房子。

二、新授:

1、欣賞美麗的現代建築,古代建築,國外建築。

2、阿請同學們動腦筋想一想,房子都有哪些特點。

學生回答,老師小結不同樣式的房屋給人不同形式的美感,不同線條的運用也給人帶來不同的視覺享受。

3、瞭解房子的結構,請問同學們,一所房子首先必須有什麼呢?

(1)房頂

(2)門窗

(3)圍牆

4、師講解線的種類與運用。

(1).直線:挺拔、有力、安定

(2.)折線:有節奏、銳利、焦慮、不安定

(3).曲線:柔軟、飄逸、流暢、動感、彈力、幽雅

5、請同學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自己設計一所房子,用線畫下來。可以是現在的房子,也可以設計未來的房子。

鼓勵學生大膽用線,大膽創新,大膽想象。師巡視指導。

1.房子用幾何形概括,各部分的大小搭配,高低錯落,造型的別緻。

2.用線的大膽肯定,線的組織。

3.畫面的黑白處理。

4.背景的添加。

6、作品展示。

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師對於構思巧妙,線的排列組織比較好的作品給予肯定。

三、師小結。

同學們想象力真豐富,也非常有愛心。相信在你們的幫助下 ,小豬一家會更加幸福的。小豬一家會感謝你們的。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生;學生聽完聲音以後,回憶起了許多情景,,教師通過大屏幕投影展示了同一種聲音聯想到的不同情景和色彩的繪畫日記

師:阿學們,剛纔很多同學回憶起了一些美好的情景,還有一些同學已經想好了情景沒有說,現在就用你們手中的畫筆把你們剛d講的和想到的情景畫下來,你們能行嗎?

學生:能行!

學生作畫的過程中,教師巡迴指導,挑內容新奇的展示一下。學生可以自由上前面從電腦的聲音素材庫中調聲音激發想象,鼓勵大膽用色,在學生作畫過程中,放優美的音樂營造一種氛圍。

五、作業展評s分鐘

讓勇敢的孩子自己到前面通過大屏幕實物投影講自己的繪畫日記,形式不拘一格,教師把良好的道德觀念滲透到老師的參評中,"(學生爭先恐後的展示自己的作品,(並互相提問題討論)遇到走形的,教師也不要責怪,從其他方面鼓勵。

師:同學們,感謝你們把老師帶到你們美好的有聲音有色彩的世界申;;也希望繪畫日記成爲你們的朋友。

教師建議:繪畫日記的規律

小學美術教案 篇8

教學內容: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通過學生對冬天生活的體驗和回憶,發現冬天生活的種種美好情趣,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通過圖片、多媒體讓學生在愉悅的回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從而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通過對優秀作品的賞析,感受藝術作品的藝術魅力,增強自己的藝術感知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各種方式,尋找或創設情景,引導學生的思維,勾起他們對冬天生活的回憶,激發他們的創作慾望,從而更好地表達自己對冬天的情感。

教學難點:注意學生之間地域差別,引導學生創作時表達出南方冬天的特色。通過線型人物造型的學習,掌握人物各種動態的表現。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魔術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爲第二課時的技法的學習做鋪墊) 1、你們看,這是一張白紙,還有藍顏料,現在請每一位同學睜大你的眼睛,瞧好了,我呀要給大家表演魔術了。看——(老師在實物投影儀上進行操作:在白紙上畫上藍顏料,馬上出現事先用白色油畫棒畫的雪花。) 2、你看到了什麼?(雪花) 3、多漂亮的雪呀!看着雪花你聯想到了——(冬天),對,今天就讓我們來回憶一下剛剛過去的冬天。(板書課題)

二、走進冬天,回憶冬天。(引導學生進行回憶,打開思維之門) 1、那你對喜歡冬天嗎?爲什麼?(這教師提問的節奏可以快點,問題不用深入,學生自由發表)過渡:冬天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我們,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迷人的冬天吧! 2、能把你瞭解的冬天與衆不同的特徵跟大家說說嗎?(冬天的特徵:冷,衣着,動作,雪,結冰,植物,動物冬眠……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在這讓學生充分回答,同時讓學生把自己帶的照片等資料跟大家一起分享,用實物投影儀出示。) 3、你最喜歡冬天裏哪些特有的活動和遊戲?(學生回答的同時教師出示相應的活動,遊戲範畫,滑雪、跳繩、打雪仗……) 4、在今年、去年的冬天有讓你難忘的事嗎?有好玩的事嗎?說出來跟大家一起樂樂。(在學生講完後教師出示多媒體畫面《給爸爸洗鞋》、《糖葫蘆》、《鬥雞》等一些作品) 5、你能看出他們都在做什麼遊戲或者活動嗎?(多媒體出示人物活動的圖片:線型人物動態) 6、教師結合板書進行小結,提出創作要求。師:剛剛我們回憶了這麼多關於冬天的景、事、物,現在請每一位同學定下心來靜靜地思考幾分鐘:今天你將選擇什麼內容來畫記憶中的冬天,要畫些什麼?怎麼畫?(在這主要解決學生的構圖,取景問題。) 小結:我們不僅可以畫雪景,和雪有關的事還可以畫人們,或者動物,植物,在冬天特有的活動,變化……(多媒體出示課前收集的不同表現內容的範畫。)

三、學生創作表現冬天,教師個別指導。要求:在作業紙上畫出你心中與別人不一樣的冬天。

四、簡單點評初稿,總結延伸全課。 1、選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業進行展評,如構圖、沒有表現出冬天特徵等問題,讓學生提出修改意見或建議。 2、總結,提出第二課時的學習內容。如何表現冬天的雪景呢?除了我們用油畫棒的方法,還有更多的技法呢,先請同學們課後以自由小組爲單位去嘗試研究,下節課我們將共同討論這個問題。

板書:

教學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利用水粉顏料,畫筆,對頭腦中的生活形象加工,體驗創作樂趣,感受利用水粉畫材質表現出來的獨特的藝術效果。學生掌握表現雪景的特殊技法,如:撒鹽法、點彈法、修正液等。通過對北方冬天的欣賞,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增強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表現雪景的特殊技法,體驗水粉畫材質獨特藝術效果帶來的成就感。培養學生對冬天的感情。

教具、學具: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水粉畫工具材料,牙刷,鹽、修正液、透明膠等一些特殊技法的材料工具。

教學過程:

一、學生交流課前嘗試的心得、經驗。 1、簡單小結上節課創作情況,學生提出畫底稿時的問題。 2、學生交流彙報。師:課前大家嘗試了表現雪的方法,你有什麼新的發現嗎?有什麼體會(問題)?生:撒鹽(先畫上顏料,趁其未乾時撒上鹽,過會兒會出現奇怪的現象,並留下痕跡),滴水、油畫棒,用透明膠撕……(學生講時可以用實物投影儀示範) 3、在學生交流示範的基礎上教師做適當的小結、補充,同時展示相應的表現技法的範作。

二、學生繼續完成創作稿,教師個別輔導。 1、提出上色要求,學生自由選擇表現雪景的技法。 2、教師個別輔導,集體問題集體解決,注意維持學生的興趣,鼓勵爲主。

三、舉辦小型展覽,評價。 舉行以“”爲主題的作品展覽。要求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自評,說說創作的感受、困惑。同時也對同學的作品進行評價,最後教師小結。

四、欣賞,延伸。 1、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北方的冬天及風俗嗎? 2、在學生介紹的同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相應的照片、圖片,增強視覺感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