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美術教案錦集7篇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錦集7篇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一、說教材

xx縣是剪紙藝術之鄉,爲發揚這一民間傳統藝術,結合小學美術課程標準,在二年級《彩蝶飛飛》這一課的基礎上,結合四年級設計應用單元《剪紙貼花》,自主開發《剪蝴蝶》這一題材,存在激發學生對剪紙藝術的熱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技能。引導學生對美的追求和無限的幻想,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二、說教學目標

一堂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內容的研究和把握。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所確定的總的教學思路。教學定位的反映和教學效果的體現,包括對結果的預測和對教學環節的限制,以及在達成過程中的體現。因此,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圖片欣賞和課件,使學生了解各種各樣的蝴蝶,知道它們的外部形態特徵。

2、能力目標:通過美術欣賞,引導學生用傳統剪紙形式塑造自己喜歡的蝴蝶形象,並在動手製作過程中發展其形態對稱的原理,能創造性地剪出形態各異的蝴蝶,且應用於生活、美化生活。

3、情感目標:讓學生欣賞美、體驗美,在審美活動中充分拓展他們的思維和想象力。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欣賞和動手剪蝴蝶、引導學生了解蝴蝶的特點,引導學生感受美和表達美,同時培養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

2、教學難點:根據蝴蝶外形的差異,運用誇張變形的原理,設計不同形態的蝴蝶形象。

四、說教法,學法。

1、創設良好的課堂學習情境是有效地激發學生藝術創造力的必要手段。美術課程的學習尤其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通過美好的旋律,具有視覺衝擊力的圖片和視頻欣賞,豐富學生的體驗,帶動學生的藝術表現欲。因此,本課教學的設計主要採用了情境教學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進行教學。

2、在指導學生學習方法上,運用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育思想,以學生參與各種活動爲主要形式,運用實踐法,發現法,觀察法等方法,通過學習讓學生動腦、動手、動眼、動口去聽、想、看、畫,讓學生直接參與各種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去感受、體驗、想象和創造。

五、說教學準備

嚴謹、充分的教學準備是落實教學設計,()達成教學目標的前提,我在這一節課開始之前做了如下的教學準備。

1、製作精美的課件。包括蝴蝶定真圖片,蝴蝶剪紙作品,讓學生了解蝴蝶,感受剪紙作品的美。

2、選用優美的《蝴蝶泉邊》、《江南絲竹》等音樂來調整學生的情緒。進行適當的情境渲染和鋪墊。

3、教師示範用的彩紙、剪刀等手工製作材料。

4、自制的"小蝴蝶",用於評價學生的表現。

六、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利用課件展示蝴蝶寫真視頻。各種各樣的蝴蝶在花叢中和鮮花相遇成趣,再伴上美妙的音樂《蝴蝶泉邊》,把學生帶入一個美的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蝴蝶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後揭示課題《剪蝴蝶》。

(二)、自主探索

教師通過課件展示大自然中蝴蝶的圖片,思考蝴蝶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經過仔細觀察和小組討論並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和學生一起對蝴蝶特徵進行分析,歸納蝴蝶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並利用共同點。(對稱,兩對大翅膀,兩根觸角,身體瘦長)記住蝴蝶的基本形態。利用不同點。(翅膀及花紋等的不同)設計出形態各異的蝴蝶形象,爲突破難點、重點講解如何設計蝴蝶翅膀及花紋的形態。

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在量的圖片。極大豐富了學生的視覺形象,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讓學生來分組討論並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主人翁意識。學生紛紛暢所欲言,說出自己觀察到的特徵,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動手操作

教師引導示範蝴蝶的剪法,並同時欣賞一些蝴蝶剪紙作品,讓學生感受剪紙的神奇魅力,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並引導利用剪好的蝴蝶的小組合作的方式拼貼圖畫,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

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發現問題並提出相關的建議,播放背景音樂《江南絲竹》。

輕鬆美好的背景音樂有效營造了創作氛圍,學生在濃濃的藝術氛圍中進行創作、表現、無拘無束。教師的巡視指導可以及時發現並解決學生的問題,並進行過程性評價。

(四)、展示評價

各小組將自己貼好的作品上臺展示。學生相互欣賞交流,比一比哪隻蝴蝶最美麗,最有創意,最有特色。哪一幅蝴蝶貼畫作品效果最好,教師及時對學生的藝術作品給予表揚和鼓勵。

讓學生體驗成功,學會欣賞別人,正確評價自我,同時通過作品欣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五)、拓展應用

蝴蝶剪紙真有趣,剪好的蝴蝶多美呀!除了可以貼畫之外,還可以派上什麼大用場呢?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及時給予肯定,讓藝術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整堂課充分體現了新的教育理念,注重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讓他們自然的開放學習,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在實踐中學。

在這裏,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和基礎水平,一是,如果學生基礎較差,就一步一步的講,邊講邊畫,二是如果學生水平較高,可以先講步驟,再播放演示過程,讓他們能自主的觀察對象,表現對象。

<小結>講評學生完成的作業,同時根據作業情況複習鞏固講的知識點。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觀察感興趣的生物的外形、結構特徵、模仿他們的樣子設計出有趣的建築;

2、通過觀察、比較感受建築物的美,在學習中體驗發現和創造的樂趣;

3、培養有喜歡大自然的情感,有創造性學習的願望。

教學重點:

啓發學生由生物的外形特點聯想和設計奇妙的建築。

教學難點:

如何設計出奇妙的建築,讓生物的特點與建築的特點巧妙地結合。

教學過程:

一、 引入課題

1、 將準備好的玉米棒、貝殼或仙人球實物帶入課堂,然後開始組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課堂用語:老師現在要拿一些很棒的東西給大家看:“這是什麼東西?”你們可別小看這些東西哦,知道嗎?世界上有些非常著名的建築還是模仿他們的樣子設計出來的呢!

2、拿一種實物出來提問,瞭解模仿它的原因(從實物的外形、結構特徵和色彩去分析)。

提問:你知道爲什麼要模仿它的樣子設計嗎?

學生:因爲它的形狀是圓的,表面長着很多刺,外形既特別又有趣。

問:那麼有趣設計,你們覺得奇妙嗎?

好!那我們這節課就一起來學習“奇妙的建築”,好嗎?

幻燈出示課題

(板書:奇妙的建築)

二、探討與想像

1、剛纔我們瞭解到有些建築是模仿一些生物、植物或者是動物的樣子來設計的,那在我們學習設計建築前先來觀看一些圖片,進一步瞭解建築。

2、幻燈演示圖片:

(1)提問:看了這建築讓你聯想到什麼東西?好像是模仿什麼東西的樣子來設計的呢?你覺得它哪裏最奇妙,最獨特?

(2)除了剛纔看到的這些奇妙的建築,在生活和我們的周圍裏,你還見過哪些奇妙的、讓你難忘的建築嗎?

(3)同桌討論

小結:從剛纔看到的建築、你們有沒有發現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呢?是什麼呢?

回答:他們的外觀、結構都很獨特,很奇妙。

(4)通過上面的探討,我們瞭解到這麼美觀、奇妙的建築物都是設計師設計出來的,你們想不想也來當一名設計師?

提問:誰來說說你準備設計一組怎麼樣的奇妙建築?

三、 引導設計

我們如何來設計一組奇妙的建築呢?

想一想:

模仿什麼東西把奇妙的建築設計出來呢?

步驟:

1、 構思(模仿什麼東西來設計?)

2、 起稿(畫出建築的形狀)

3、 上顏色(注意色彩的搭配)

4、 調整畫面

四、 同桌討論後作畫。

五、 評一評,比一比

1、 作品展示:畫好的作品拿上展板展示。

2、 自我評價:作者發言,你設計了什麼樣的建築物?是怎樣想出來的呢?

3、 他人評價:你最喜歡誰的作品?爲什麼?(可以從建築的奇妙、結構、特點和色彩去評價)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恐龍的種類及生活環境,分析恐龍的外形特點,能夠用繪畫的方法表現自己喜歡的恐龍。

2.過程與方法:學生在觀察、欣賞、分析、體驗的過程中,瞭解恐龍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環境。學生分析出恐龍的造型特點。結合圖片、視頻、立體造型創設情景,利用繪畫的方法表現恐龍。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喚起學生的環境憂患意識,表達學生熱愛生命之情

學情分析

《恐龍世界》屬於《義務教育小學美術新課標》學習中的造型·表現領域,“恐龍”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話題,他們從小就喜愛玩恐龍玩具,聽關於恐龍的故事,看有關恐龍的動畫片。因此從題目上就很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起學生的探究慾望。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相關的圖片,引導學生了解恐龍的相關知識,重點幫助學生了解霸王龍、三角龍、翼龍、雷龍等外形特徵。通過學生的觀察、記憶、表現恐龍的探索過程,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熱愛生活、關注環境,訓練他們的觀察、記憶、表現能力。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運用繪畫的方法表現恐龍。

2、教學難點 :恐龍的動態造型及合理地組織畫面。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摸一摸)

1.導語:“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小禮物,都裝在這個“奇妙的口袋”裏,誰來伸手摸一摸,感覺一下是什麼呢?”

2.請一名學生描述。

生:“我摸到的好像是動物,有四條腿,而且身上很粗糙,好像是恐龍。”

師:“你真棒!快拿出來看看是不是恐龍呢?”

生:“是

3.教師出示恐龍模型,學生初步感知恐龍的的外形。

導語:“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神祕的恐龍世界,一起來認識恐龍。”

出示課題:恐龍世界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造型·表現領域在低年級階段強調感受、體驗和遊戲性,因此本環節通過觸摸感知恐龍外形,學生通過學生簡單的語言描述,初步對恐龍有了一定的瞭解;次而欣賞恐龍的短片,讓學生感知恐龍存在的真實性,激發學生的興趣,體驗學習的快樂。)

二、講授新知:

1.欣賞恐龍短片,學生觀察。(評一評)

師:恐龍在2億年前曾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他們生活的這個時期叫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然而有一天卻突然消失,我們只能從考古學家發現的恐龍化石和恐龍蛋來感受他們真實的存在。下面我來看一段用3D動畫復原恐龍生活的影片,讓我們近距離接觸這些遠古的生命。

師:請結合剛纔的影片,誰能把自己所瞭解到的恐龍告訴大家嗎?

學生回答:

師:聽了同學們剛纔的介紹,老師發現同學們掌握的知識真豐富,老師真爲你們驕傲。

2.對比觀察:(畫一畫)

1.組織學生分組探究恐龍的外部特徵。

師:現在,我們每組的桌子上都有一隻恐龍模型,每個小組分析恐龍外部的特徵?

小組彙報:

恐龍的外形特徵:

(1).雷龍:頭小

(2).霸王龍:牙齒尖

(3).三角龍:頭上有3個角

(4).劍龍:背上有骨板

我們常把恐龍分爲兩大類:植食恐龍和肉食恐龍

肉食恐龍特點:頭巨大,牙齒鋒利;前置短小,後肢粗壯;尾巴短而粗。植食恐龍。特點:頭小,脖子長;四肢行走;尾巴長。

3.探究恐龍畫法

恐龍的外形雖然有差異,但都由這4個部分組成:頭、身體、四肢、尾巴。

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畫恐龍?

我們在畫恐龍的時候先用線條畫出它的輪廓。請看圖片(雷龍和霸王龍)

誰能試着用線條畫一隻恐龍?

學生上臺畫恐龍。

師:他哪裏畫的最生動?畫的時候遇到了什麼困難?下面看看老師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老師畫線描雷龍和劍龍。(原創)片區公開課 (原創)片區公開課

(設計意圖:由於恐龍的種類很多,而且樣貌奇特,各不相同,所以通過對恐龍的對比,豐富學生對恐龍外形的瞭解和細緻觀察,利用自由討論的方式爲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激發學生通過細節去表現更具特點的恐龍,有效的突破教學難點。)

4.色澤花紋:

老師:我們瞭解了恐龍外形,知道了各種各樣恐龍的特點,但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動物在自然界中生活,爲了保護自己,所以身上都有什麼?

學生回答:花紋。

老師:對了,那我們就要給恐龍們添加花紋,塗上顏色。

教師出示添加花紋顏色的恐龍示範畫。

在添加花紋時,可以用一些點線面的花紋。

5.背景的添加

老師:我們的恐龍世界裏已經有許多小恐龍了,但我們的畫面還是有些空,怎麼辦?

學生:添加背景。

教師在黑板上示範添畫背景,一幅恐龍世界完成。

(設計意圖:豐富學生視覺和審美經驗,用範畫激起學生學習慾望,開拓學生視野,拓展創新思維。)

三、藝術實踐

佈置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師:下面我們就來創造一個神祕的恐龍世界吧!

要點:

1.以繪畫方法,畫出恐龍,要求形象生動。

2.添畫出恐龍生活的環境。

四、展示評價

組織學生進行自評、互評

(1).教師選出幾幅作品貼在黑板上

(2).師:誰能上臺將自己畫的恐龍心得介紹給大家?

(3).看看黑板上誰的想象力最豐富?

誰畫的色彩最鮮豔?

誰的構圖最完美?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藝術鑑賞能力和評價能力。)

五、拓展:

師:恐龍畢竟是生活於遠古年代,誰也沒有親眼見過,一些畫家根據恐龍的遺骨化石還原以及地質歷史研究的成果,進行合理想象,再現了恐龍的世界。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是如何表現自己感興趣的恐龍的。(圖片展示)

設計意圖:啓發學生巧妙利用材料,進行有創意的發揮,提高他們的創新意識,激發他們的創新熱情。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瞭解並掌握怎樣欣賞抽象畫

2、掌握簡單的繪畫語言,並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風景變成藝術作品。

教學重點:欣賞並領會自然美與意境美的變化,掌握在似與不似間怎樣去表現繪畫作品。教學難點:在意境上領會作品,並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意境上去表現繪畫作品。

教學準備:鉛筆、水彩筆、油畫棒、教材、圖畫本

課時計劃: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情境導入

1、音樂導入:老師喜歡邊聽音樂邊畫畫,畫畫的感覺油然而生,老師邀請大家來聆聽一首音樂,感受藝術的旋律意境。

2、揭示課題:聽到這首樂曲,你的腦海浮現出什麼樣的畫面?音樂和繪畫從來都是一家人,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形色協奏曲”。

二、形式初探

1、欣賞畫家作品:在這三幅畫中,樹的形象構成發生了什麼變化?

2、小結:藝術家在創作中,常常在似與不似之間尋找新的表現形式。畫家抓住樹的特點,用簡化概括的弧線交織出形象,形式由寫實變得抽象。

三、提煉元素

1、感受發覺:看看這張攝影的《山川》,能提取什麼美術語言?

2、嘗試訓練:你能用怎樣的線條表現這張山川景色給你的感受呢?請一位 學生上臺快速畫出,老師進行修整與總結。

3、欣賞提升:出示《山川》作品賞析,畫家用流暢、疏密的線條抓住了山體的形和山體的質感。

4、提煉元素:這幾處風景能提煉什麼造型元素進行創作呢?

板書:提煉元素:線、點、面??

四、形式探討

1、作品參照對比:看一看,畫與實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相似的有整個的角度,東西沒變,不相似的有屋頂變成了一塊塊近似長方形,窗戶變成了小塊的近似正方形,整個房子的輪廓變得更簡潔了。

2、小結:吳冠中先生忽略細節,抓住民居的特徵,用平穩簡練的線條和塊面構成景緻,色彩簡單明淨,表現出江南水鄉寧靜,淡雅的意境。

板書:表現形式:概括,簡練。

第2課時

一、導入:根據上節課同學們提煉出的造型元素,同學們知道了實景與畫的相似之處,這節課我們進行創作。

1、老師示範:以梯田爲例,先用曲線畫田埂,再用扁筆去畫田地的色彩,田埂和田地簡單、概括。提醒注意勾線的輕重快慢,顏料的乾溼濃淡。描繪一幅形與色的協奏曲。

2、作品欣賞:看看不同畫家是如何處理形色,譜寫出一幅幅“形色協奏曲”。

二、欣賞提升

1、感受色彩:這兩幅作品給你什麼不同的感覺?爲什麼?

2、賞析畫作:吳冠中先生《窗外無月》,顏色的處理如何?吳冠中先生把房子的牆主觀地畫成了綠色和紅色,中間穿插了大塊的白和黑,使畫面色彩能夠和諧響亮,正是形色的協奏。

三、學生作業

1、作業要求:選擇一張你喜歡的風景圖片,運用形色描繪一幅風景,注意把握色塊的變化和物體主要特徵。2、教師巡行指導。

四、拓展評價

1、典型展評:把學生繪畫作品和照片進行對比欣賞,分析繪畫是不是抽取了照片中的形與色,主觀概括地表現了主要特徵。還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

2、拓展延伸:抽取事物主要特徵的繪畫,有時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畫。抽象是相對的,由這三幅畫你覺得抽象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你能利用課餘時間瞭解抽象藝術嗎?

2、俯仰之間

教學目標:

1、培養髮現的眼光,讓學生體驗視覺位置變化產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視的特點。

2、增強表現的能力,讓學生在臨圖改畫的過程中豐富自己表現手段。

3、激發愛國主義情感,讓學生從新的視角出發,看美好山川。抒熱烈情懷。

教學重點:增強表現的能力,讓學生在臨圖改畫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表現手段。理解從不同視角去觀察同一物體會產生不同效果。

教學難點:靈活自如的表現俯視角度下的景物

教學準備:課件、俯視的照片

學具準備:圖畫本、鉛筆、彩筆、照片等

課時計劃: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3月12日是植樹節,這意味着春天已經來臨了,3月是登山賞花的好季節,同學們登過黑糜峯山嗎?誰來說一說黑糜峯山的風景是什麼樣的? 學生自由發表見解。

出示一組相片,大家邊欣賞邊思考:這些風景圖片從視覺角度來說有什麼不同嗎?

教師小結:平視、仰視、俯視。課件展示各自定義。

3.今天我們就重點研究下俯視,讓我們用這 種獨特的視角一起來《俯瞰山川》。出示課題。

二、欣賞感受

(一)欣賞俯視圖片,初步感受俯視視角帶給我們的嶄新體驗。

1.老師課前收集了很多俯視角度拍攝的風景圖片,我們國家山川遼闊壯美,南北差異很大。比較一下江南與塞北山川的不同,並談談自己的想法。

2、同學們在欣賞的同時思考:俯視角度下的景物及畫面有什麼特徵? 學生回答。

3、教師小結:a. 景物整體縮小了,單個物體出現“頭大腳小”的現象。b. 整個畫面以地面景物爲主,天空所佔畫面位置很少或沒有。

(二)對比分析平視與俯視的區別。

1.那麼俯視角度與平視角度有什麼區別呢?請大家看這兩張圖片,它們是同一個荷花。但是,給你們的感覺相同嗎?

2.它們分別展現的物體的哪一個面呢?(平視角度展現的以側面爲主,而俯視角度展現的以物體的頂部爲主。)

3.從畫面來看又有什麼區別呢?(平視角度會呈現前後遮擋的.關係,而俯視角度視野更加廣闊一些,呈現的是景物的整體佈局。)

(三)示範引導

1.今天我們用俯視的角度欣賞了祖國大好河山的美景,那麼我們如何把這些美麗的景色轉換的畫紙上呢?首先看看老師是怎麼做的。 教師示範創作。邊創作邊講解。

2.誰能把老師剛纔繪畫的步驟總結一下?

教師板書。

a.構圖

b.景物的擺放。

c.細節的刻畫。

3.欣賞線描風景作品。

第2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繪畫的步驟,哪位同學能給我們再說一下繪畫步驟呢?

a.構圖 b.景物的擺放。 c.細節的刻畫。

二、欣賞線描風景作品,同時思考如何創作。

三、自由創作

1.上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了俯視角度的風景圖片,請大家根據自己的圖片或者老師的圖片畫一幅俯視角度下的風景畫。

出示作業要求:

a.根據圖片畫一幅俯視角度下的景物。

b.注意線條要疏密得當,畫面要有層次。

2.學生自由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四、評價小結

1.展示學生作品,評議。

2.教師總結:今天,我們用俯視視角重新認識了世界,這個角度帶給我們一種前所未有的獨特體驗。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也一樣,有時也要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課題:冰川與晚霞

 課時:2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欣賞評述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色彩構成的意義。

2、理解色相及其推移變化

3、色相推移作業的畫法要求。

4、學會觀察分析色相的順序,並按照色相的有規律的變化來完成一幅色相推移練習作業。

5、培養學生現代審美意識和設計意識,以及耐心有序的工作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做色彩明度推移學習。

2、明度深淺對比的變化層次。讓學生初步掌握調色的方法和技能及掌握塗色的方法。

教具學具:水彩、畫紙、毛筆、水罐、調色盤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欣賞教材中的以及所收集到的圖片,資料(注意色彩的漸變效果)

2、讓學生看看教材上的"知識窗",瞭解色彩漸變的知識。

二、發展階段:

1、教師示範: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顏色(例如,普藍,在以後的步驟中我們可以稱之爲主色)畫一個簡單造型(例如,一棵松樹,也可以是幾何圖形)用直線或曲線將圖形分割成若干份(可以用筆來畫,也可以用硬物劃出印記)接下來進行調色並作畫。

注意:調色這一步很重要,要多擠一些主色顏料,最好一次擠到位,黑色或白色可以逐漸添加。深色宜選擇用加白的方式來表現色彩的漸變,反之淺色宜加黑色來表現色彩的漸變。

2、學生在教師示範的基礎上修改自己的創作思路。

三、收拾和

作業完成後,提醒學生清洗繪畫工具,清理桌面。等作品晾乾後再收藏。

四、課後拓展

1、利用色彩漸變的方法,畫出有裝飾效果的風景畫或抽象作品。

2、用紅,橙,黃或藍,綠,紫等同類色,進行色彩漸變的練習。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課是小學美術教材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二課。屬於造型·表現 、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是運用多種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學習領域。使學生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願望。本課針對學生特徵和心理特點,讓學生在輕鬆自然的觀察、欣賞、體驗和感受中自主探究並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學習。融看、畫、做、玩於一體,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與嘗試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種線的造型方法,並圍繞本課的知識點,通過線造型給人的不同的視覺感受,能較準確的運用直線、曲線等美術造型語言進行藝術創作。

學情分析:

本課針對學生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讓學生在輕鬆、自然的觀察、欣賞、體驗和感受中自主探究,並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學習。融看、畫、做、玩於一體,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由於學生整合能力還不夠,在教學中我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大量圖片,不但可以增強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還會有效提高美術課程的文化傳承作用,以達到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基於對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道曲線與直線分別能夠表示動與靜的感覺。

2.能用曲線或直線進行主題創作。

3.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提高觀察力、表現力。

教學重點

體驗直線和曲線所產生的靜止與流動的不同感覺。

教學難點:

能準確地運用直線和曲線這兩種造型語言表達自己的獨特理解。

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道具、各種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對比觀察,用線條作記錄:

a.教師組織幾名學生到前面,師生共同玩一玩事先準備好的綵帶,隨意舞動飄飛,其他同學觀察後用線條做簡單記錄。

b.觀察教室裏的門、窗、牆角線,把它們用線條記錄下來。

2.對比觀察後,從線條的種類,帶給人們的感覺,產生的聯想三方面來討論:綵帶舞動記錄的線條,門框牆角記錄的線條有什麼不一樣?

3.教師引導學生交流並歸納:

種類:直線 曲線

感覺: 靜 動

聯想:靜(橋、鐵塔、路燈、地平線、樓梯、公路、建築物、電線、麥田……) 動(梯田、沙漠、流水、藝術體操、海浪、舞龍燈、夜晚的焰火、綻放的禮花、跳動的火苗、舞蹈、流線型跑車、雕塑、牀單的圖案、樹根……)

4.線條是繪畫中最概括最簡明的表現形式,線條的變化也是豐富多彩、千變萬化的,以上的學習和我們接下來將要研究的都是線條的動與靜。(提示課題)

(二)發展階段:

1.學生將手中的圖片分爲靜和動兩組,師生共同反饋。

2.線條在生活和藝術創作過程中運用十分廣泛,藝術大師也恰恰利用了它的豐富多彩創作出了不朽之作。

出示圖畫,指導學生觀察。

藝術家們用多樣變化的動感線條和富有節奏,充滿強烈韻律感的藝術手法,表現了畫家們豐富的思想內涵。

3、其實繪畫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困難,我們再來欣賞一些同齡小朋友的作品。

出示好的作品,供學生欣賞。

(三)練習創作階段:

1.欣賞了這麼多的作品,我想你們一定有所收穫,那麼請同學們交流討論一下,你想用什麼線條表現一幅什麼內容的畫面?學生討論後彙報結果:

(1)用平行的直線表現靜止感覺的作品。

(2)用弧線、有節奏的波浪線,動感強烈的線條表現流動感覺的作品。

2.學生繪畫,教師巡迴指導,啓發有困難的同學,展示、鼓勵有創意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評價階段:

1.學生自評,同桌互評,小組評。

2.教師點評,提出修改意見

(五)總結階段: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以線造型表現的事物,只要我們擁有了善於發現美的眼睛,美就在我們身邊!

(引入生活情境,提示學生整理物品)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瓜果的基本形狀和了解色彩運用發的規律。

2、初步瞭解觀察性繪畫的基本方法。

3、增強親近生活的熱烈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水果的基本形和了解熟悉色彩運用的基本知識與方法。

難點:豐富學生的創造想象。

教學準備:

教具:幾樣不同的水果、一塊小布。

學具:水果、水彩筆、油畫棒、

教學過程:

一、遊戲引入、揭示課題

1、老師拿出一塊布請一個小朋友上臺,並蒙上其眼睛,拿一個水果讓小朋友猜一猜是什麼水果。

2、揭示課題:瓜果飄香。

3、參加遊戲的小朋友可以用手去摸、用鼻子去聞,去猜一猜這是什麼水果。

(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二、觀察分析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水果的形狀和顏色。

2、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水果和吃到過的水果。

3、觀察水果的形狀和顏色。

4、學生自主的形容其他吃到過的水果的形狀、顏色、味道。 (培養學生觀察生活和表達直觀感受的能力。)

三、品位體驗

1、教師拿出部分水果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去體驗和感受。

1)用眼睛看一看水果外形和色彩的特點;

2)用鼻子聞一聞水果的不同的香味;

3)用嘴巴嘗一嘗水果的不同口味。

2、引導學生說一說各種不同水果的不同的感受:外形、色彩、香味、口味等。

3、學生用眼、鼻、口去感受和體驗不同的水果,並嘗試用語言描述自己的直接感受和水果內在的美。

4、說一說自己最喜歡的水果是什麼?爲什麼?

5、說一說哪一種水果最美麗,爲什麼?

(讓學生用眼、鼻、口去直觀的瞭解水果的各種不同的特點,加強對水果的瞭解。)

四、自主表現

1、作業要求:將觀察分析與想象遷移相聯繫,經組合畫一幅自

己喜歡的瓜果。

2、教師巡迴協助輔導。

3、學生自主表現自己最喜愛的水果,也可以描繪與想象結合的新水果。

(想象創造。)

五、交流評析

1、教師引導學生自評和互評。

2、教師總結。

3、學生互評:比一比誰畫的水果漂亮。

4、學生自由的發表意見。

(體驗成功。)

課後反思: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認識瓜果的基本形狀和了解色彩運用發展的規律,初步瞭解觀察性繪畫的基本方法,增強親近生活的熱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