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案:明清經濟的發展與“閉關鎖國”

【教學目標】

歷史教案:明清經濟的發展與“閉關鎖國”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明清時期經濟發展的狀況,即農業、手工業較前代有了發展,商品經濟空前活躍,明朝中後期我國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使學生了解清朝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及其影響。

通過探索明清時期農業和手工業發展、商品經濟活躍與資本主義萌芽之間的關係,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指導學生通過研讀史料,從材料入手解決問題,使學生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提高學習歷史的能力。

通過分析、討論“閉關鎖國”政策的後果,提高學生以史爲鑑、擁護改革開放政策的自覺性。

【教材分析】

本課重點是清朝“閉關鎖國”的政策。清朝“閉關鎖國”政策是中國漸漸落後於世界而被西方列強欺辱一百多年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學生理解現實、學習新知識的基礎,所以應重點掌握。

“資本主義萌芽”這一概念學生較難理解,爲本課難點。

【教學過程】

導入:出示明清時期從國外引進的農產品的圖片,讓學生講出其名稱。

一、明清經濟的發展

1、從國外引進的農產品

原產美洲的高產糧食作物甘薯,自明中期經菲律賓傳入中國後,先在廣東、福建種植,稍後傳入周邊省份。18世紀中期以前主要在南方傳播,清嘉慶以後,已成爲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其次,還應說明高產作物和經濟作物的引種推廣的意義。甘薯“每畝可得數千斤,勝種五穀幾倍”,玉米“種一收千,其利甚大”,馬鈴薯的產量也很高,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不僅可以緩解人口增長壓力,還能促進糧食商品化和農民轉入手工業生產。經濟作物的引進,則能促進農業中商品經濟的發展,併爲手工業生產提供更多的原料。

2、棉紡織業從南方推向北方

出示三則材料:

自元代以來,松江逐漸發展成全國棉紡織業中心;當時流傳“買不盡松江布,收不盡魏塘(浙江嘉善魏塘鎮)紗”的民謠;

“數年來,肅寧(河北肅寧)一邑,所出布匹,足當吾鬆(指松江)十分之一矣”。——徐光啓《農政全書》

山東鄒縣“鬻佈於鄰”。——呂坤《實政錄風憲約》

學生從中得到結論:說明到明代,南北方都涌現出一批棉紡織業基地。

3、絲織業的發展

(1)絲織業中心:蘇州、南京

(2)絲織業的規模:南京的絲織業到清代已擁有三萬多臺織機。

4、制瓷業中心:景德鎮

5、商品經濟空前活躍

(1)全國性的商貿城市:北京、南京

(學生回憶唐宋時期我國古代商業情況,以便對比了解明清時期商品經濟較前代的空前發展。)

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直接導致工商業城鎮興起。(講解《皇都積勝圖》,以說明明清兩代商業發展的`盛況。)

(2)明清的商人以山西的晉商和皖南的徽商最爲著名。

商人數量大大增多,是明清時期商品經濟活躍的又一突出表現。他們擁有龐大資本,合夥經商,往往形成地域性的商業資本集團。(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有關“徽商、晉商”的小字,使學生了解他們的經營範圍。應特別注意他們還有人投資於手工業生產,這是一種新趨向。)

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機戶出資,機工出力”最早出現在蘇州、松江等地的紡織業中。機戶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僱傭工人。他們之間這種僱傭與被僱傭的關係,是一種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係。

三、“閉關鎖國”的政策

1、清朝統治者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

(1)堅持以農爲本的傳統觀念,爲壓抑、限制民間工商業的發展

(2)認爲天朝物產豐富,無需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

(3)爲抵制國家的領土主權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犯

(4)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治。

2、“閉關鎖國”的措施:

(1)清初的禁海政策:將沿海居民內遷數十里,不許擅自出海貿易。

(2)清朝統一後的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前階段:開放四個港口,作爲對外通商口岸,並對出口的商品種類和出海船隻的載重量作出嚴格的限制

後階段:只開廣州作爲對外通商口岸,規定由政府特許的“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貿易。

3、“閉關鎖國”的影響

學生討論: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造成什麼嚴重的後果?請聯繫當前對外開放的現實,談談你的看法。

閉關鎖國政策的嚴重後果:

①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進而阻礙了資本主義因素的成長;

②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礙了中國掌握世界先進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使中國落伍了;

③中國由於落後,最終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4、小結(略)

5、作業:課後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