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和喜鵲》教案 (部編本一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十二個生字。

2、藉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3、培養學生互助友愛的精神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正確認讀12個生字;藉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

瞭解課文內容,感悟朋友間的真摯友誼。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瞭解課文內容。

1.朗讀《樹和喜鵲》,加上適當的配樂,讓學生邊聽邊思考、邊記憶。

2.用自己的語言在小組裏講一講剛纔聽到的故事。大家相互補充,比比誰講得完整又準確。

3.教師對錶達有困難的學生特別關注,搞清楚困難的原因,是沒集中精力聽故事還是語言表達能力欠缺。在以後的教學中要特別指導這部分學生。

4.揭題:剛纔這個動聽的故事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新課文《樹和喜鵲》。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自己讀準,並標上記號。

2.反覆讀課文,重點識記不認識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對生字的認讀情況。

(1)用“我來當小老師”“介紹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讓學生互幫互學。

(2)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普遍認讀有困難的生字。

三、自讀自悟--質疑問難--小組交流--全班師生交流

1.學生自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2.在四個人小組中交流,說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師巡視,參與討論,瞭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疑難所在,以便具體指導。

4.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下列語句。

(1)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孤單”是什麼意思。樹和喜鵲爲什麼會感到孤單?

(2)用也說句話

(3)你有過這種經歷嗎?自己一個人,周圍沒有朋友,也沒有家人,當時自己是怎麼想的?感覺如何?

(3)“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讓學生在交流中理解:是什麼原因使樹和喜鵲變得快樂起來了?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這句話。

四、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你有過像樹和喜鵲這樣的經歷和感受嗎?展開討論交流。

五、活動《找朋友》

讓學生表演找朋友的遊戲,來感受有朋友的快樂。

六、總結

有朋友纔會有快樂,有友愛才會有幸福。纔不會孤單。

六、作業:擴展閱讀

課下蒐集“有朋友纔會有快樂,有友愛才會有幸福”這些內容的詩歌,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分享。

七、板書

一棵樹 一隻喜鵲 孤單

好多樹 好多喜鵲 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