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5的組成》含反思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5的組成》含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5的組成》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在學習數字2—4的組成的基礎上,已經知道數字如何分成,並且能有多種分成方法。但在動手操作記錄上面卻不怎麼好。因此,在接下來組織幼兒學習5的組成時,我把重點放在幼兒動手操作上面,並進一步學習5的組成。使其更深入的瞭解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的關係。同時,我又考慮到學習數字組成的枯燥性,採用了遊戲的形式開展本次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在嘗試操作活動中,學習數字5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能理解5的組成與分解。

難點是能熟練操作範例表。

活動準備

1、小盤每人一隻,瓶蓋每人5只(也可用正反棋、雙面雪花片等)。

2、二套練習紙每人各一份。

3、教師用範例表各一份。

4、數形小方塊若干。

5、鉛筆每人一支。

活動過程

一、幼兒第一次嘗試

1、幼兒每人手持5只瓶蓋,在小盤裏撒,看看瓶蓋有幾個朝上,幾個朝下?(邊撤邊做記錄)能力強:用鉛筆寫在記錄紙上。能力弱:用數形小方塊在記錄紙上表示。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討論:

(1)你玩出了幾種方法?有幾種不同的結果?

(2)用什麼好辦法把這四種方法全部記住?

4、小結:撒5只瓶蓋按正、反面區分有四種不同的`結果。(邊歸納邊有規律地記錄於範例表中。)

5、延伸活動:

(1)可與同伴比比,看誰玩出的方法最多?

(2)回家後,也與爸爸、媽媽玩這一遊戲,比比誰玩出的方法最多?

二、幼兒第二次嘗試

1、幼兒每人一張圖表,上面有許多空格,請幼兒將其補填完整。提示:

(1)觀察表格中的不同點。(圓點與數字的區別)

(2)按照表格中圓點與數字的提示,正確填寫。(若表中的第一行是圓點,則下面的空格也用圓點表示,若表中的第一行是數字,則下面的空格也用數字表示。)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能力強:用筆直接記錄於紙上。能力弱:可用5只瓶蓋操作,並用數形小方塊表示。

3、討論:請個別幼兒在範例表中進行操作,並要求全體幼兒驗證。

4、教師進行小結,用分合式表示,和孩子一起讀出分合式,並講解分合號、總數與部分數

5、拍手遊戲:“小朋友,我問你,5可以分成3和幾?老師,我告訴你,5可以分成3和2。”以此遊戲使幼兒熟練掌握5的組成與分解。

三、講評、小結幼兒活動情況

四、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中鞏固5的組成與分解。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層層遞進,每個環節發散幼兒思維,從而知道了5的組成,並能用較爲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以幼兒爲主體的新理念,並創設了較好的生生互動的環境,活動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