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中班教案11篇

作爲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幼兒園中班教案11篇

幼兒園中班教案1

中班科學教案《聲音》含反思適用於中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初步瞭解同種物體,由於數量的多少,發出的聲音也不同,辨別幾種不同的聲音,知道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初步嘗試用不同聲音的套桶爲樂曲伴奏。

設計背景:

讓幼兒知道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通過人爲因素讓不同的聲音組合成有節奏的樂曲。

活動目標:

1、辨別幾種不同的聲音,知道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2、初步瞭解同種物體,由於數量的多少,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3、初步嘗試用不同聲音的套桶爲樂曲伴奏。

4、培養幼兒的操作興趣。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

讓所有的幼兒有興趣參加,並能感知出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也不相同。

活動難點:

用不同的物體組成樂曲伴奏。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個套桶娃娃,蠶豆、米、綠豆等若干。

2、《小手爬》的音樂,透明的瓶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讓套桶發出聲音。

出示空套桶,“今天套桶娃娃想和我們小朋友做遊戲。”

教師搖動空套桶,“你們聽,怎麼沒聲音?”

1、 教師設問

你有什麼辦法讓空套桶發出聲音?(在套桶裏裝上東西)“我們一起動手讓套桶娃娃發出好聽的聲音,在你的套桶裏裝上一樣東西,蓋好,握握緊,搖一搖、聽一聽。”幼兒探索、操作。

2、集體探索

“你們的套桶娃娃發出聲音來了嗎?讓我聽聽。”(幼兒集體搖動套桶。)“你的套桶爲什麼會發出聲音?”

3、交流、分享

你在套桶中放了什麼?(個別回答)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我們來學一學。(集體)這個聲音像什麼?

二、探索比較,知道不同的物體在套桶裏發出的聲音不同。 1、 分組活動:

讓幼兒嘗試換一種東西放在套桶中,搖一搖,聽一聽。

“小朋友在套桶裏放了一種東西,你想不想再換另一種東西放在套桶裏,聽聽剛纔的聲音和現在的聲音一樣嗎?”

“小朋友拿着你的空套桶找一組你沒玩過的放在你的套桶裏,搖一搖、聽一聽。”

2、 教師指導幼兒分辨不同的聲音。

讓幼兒比較前、後兩種聲音有什麼不同。

“你第一次玩了什麼?這一次玩了什麼?它們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教師讓兩個幼兒比較,“你們倆的套桶裏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3、集體討論,請三位幼兒示範。

“小朋友,你們聽,他們的套桶裏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請你們猜一猜, 小朋友的套桶裏裝的是什麼?”

讓幼兒猜測,“你們猜的對不對呢?”

教師幫助個別幼兒把東西倒進透明瓶子裏讓幼兒驗證猜的是否正確。

得出結論:不一樣的東西,在套桶中發出的聲音不一樣。

三、觀察、比較同種物體在套桶裏發出不同的聲音。

教師演示兩個裝有同種物體的,數量不同的套桶,讓幼兒比較。

“你們既能聽出聲音來又能猜出來,你們真能幹。”

“我這裏也有兩個套桶娃娃,你們聽一聽,他們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你們來猜一猜,這個套桶裏裝的是什麼?”(幼兒猜測後,打開讓幼兒驗證)兩次。

“爲什麼一樣的東西,在套桶裏發出的聲音不一樣呢?”(一個多、一個少)

得出結論:一樣的東西,一個多,一個少,它們在套桶中發出的聲音就不一樣。

“小朋友的套桶娃娃發出這麼好聽的聲音,那我們來爲樂曲《小手爬》伴奏。”(集體伴奏兩遍)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科學活動,整個活動層次清晰,層層推進,幼兒很感興趣,在操作活動中嘗試、觀察、比較,發現問題,成分體現了“玩中學”的理念。但現在如果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在教學準備上建議提供給幼兒兩個套桶,讓幼兒同時感知聲音的不同,同時,最好選擇聲音差別大一點的物品放在套桶裏。

幼兒園中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辨別幾種不同的聲音,知道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2.初步瞭解同種物體,由於數量的多少,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聽覺能力。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易拉罐4個,米、紅豆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

 二、探究活動一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個罐寶寶和我們小朋友們玩一個好玩的遊戲。你們聽這裏有聲音嗎?怎樣才能讓它發出聲音呢?

提問:你們聽,這個罐子有聲音嗎?它發出的聲音像什麼聲音?

師:那小朋友們再來聽一聽這個罐子又是什麼聲音呢?和剛纔那個罐子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提問:爲什麼同樣的罐子裏裝上東西發出的聲音卻不同呢?

師:那我們來看看這兩個罐子都裝的什麼?(倒出大米和紅豆)

小結:原來同樣的罐子裏裝着不同的物體發出聲音也是不同的。

 三、探究活動二

師:我還有最後一個罐子沒拿出來呢?我們來聽一聽它發出的是什麼聲音?請你們猜一猜這裏面裝的是什麼?

倒出罐子裏的大米,證實小朋友的猜想並提問:爲什麼兩個都是大米發出的聲音卻不一樣呢?

小結:同種物體,不同量,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實驗,感受各種物體發出的聲音。

幼兒園中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 嘗試用肢體動作大膽表現小豬的各種動作。

2、 在情景感受小豬的可愛形象,體驗模仿的樂趣。

3、 探索、發現生活中豬的多樣性及特徵。

4、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豬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豬活動視頻、農場裏背景圖、音樂、裝扮飾物

經驗準備:幼兒會唱《在農場裏》,有模仿小動物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在農場裏

1、呈現媒體情境“在農場”

——寶貝們,我們來到了哪裏?(播放“在農場裏”的伴奏)

2、歌表演:在農場裏

——農場裏有許多可愛的動物朋友,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學一學(師幼一同進行歌表演)。

:農場裏真熱鬧!小動物們相親相愛在一起好開心。

二、可愛的小豬

1、小豬來了(教師用簡單道具裝扮成小豬)

——農場裏又來了位可愛的動物朋友,是誰?你們怎麼看出來的?

(1)欣賞音樂

——讓我們一起來聽段音樂,猜一猜小豬可能在幹什麼?

(2)結合視頻欣賞、感受小豬的可愛形象

——除了你們說的小豬在睡覺、在吃飯……小豬還在幹什麼?(一起做遊戲、扇扇大耳朵、扭扭短尾巴、在鍛鍊等)

2、模仿小豬

(1)幼兒隨樂自由模仿、表現小豬的可愛形象,教師觀察。

(2)個別演示、集體模仿(挑選較典型、形象的動作,教師作適度提升)

重點關注:動作的多樣性、創造性,如:小豬睡覺(扇耳朵、搖尾巴等),問:還可以怎麼表現?

(提示:教師在動作設計時可設計成一個系列或是用情境來貫穿,如:睡覺——升個懶腰起牀——走路、練本領——和朋友一起玩等,這樣更有力於幼兒表達表現)

三、小豬的舞會

1、幼兒裝扮成小豬(各自挑選喜歡的飾物裝扮)

——過幾天呀,農場裏要舉辦化妝舞會,豬媽媽也收到了邀請函,邀請我的小豬寶貝們一起參加,快快打扮起來吧。

2、小豬練本領(隨樂完整模仿、表現小豬的各種動作)

——教師觀察、提示小豬們可以學學朋友的動作。

3、小豬來表演(來到舞臺上完整表演1-2遍)

——寶貝們,演出開始啦!

——一起爲小豬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

小百科:豬,雜食類哺乳動物。身體肥壯,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較長,體肥肢短,性溫馴,適應力強,繁殖快。有黑、白、醬紅或黑白花等色。

幼兒園中班教案4

活動一:觀察金魚

活動目標

1.觀察金魚,初步瞭解金魚的外形特徵,知道金魚的家在水裏,幼兒園春天主題活動——春天的小動物。

2.知道關心、愛護小金魚(不用手去抓它,不亂給金魚餵食等)。

3.豐富詞彙:小金魚。 活動準備 大玻璃魚缸2只,各色金魚若干條。

活動過程

1.引起觀察興趣。

(1)用布遮着魚缸,讓小朋友猜猜,魚缸裏住着誰。

(2)揭開布,讓托兒看看,說說魚缸裏有什麼。

2.觀察並說說金魚的動態、外形特徵(大眼睛、大尾巴),教師可提問:它的家在哪裏?

3.培養托兒喜愛金魚、愛護金魚的情感。

4.欣賞歌曲“小魚遊遊”。

活動二:音樂遊戲“捉小魚”

活動目標

1.會邊唱歌曲,邊四散地做小魚遊的動作。

2.初步學會避讓,儘量不被捉住。

活動過程

1.教師唱歌,托兒四散地做小魚遊的動作。

2.托兒學唱歌曲,理解“我要捉住你”的含義,幼兒教案《幼兒園春天主題活動——春天的小動物》。

3.托兒邊唱歌曲,邊做小魚遊。

4.教師當捕魚人,在唱最後一句時做象徵性的捕魚動作。

活動三:添畫“小魚遊遊——泡泡”

活動目標 初步學習畫圓的技能,對添畫有興趣。

活動準備 畫好“小魚”的作業紙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引起托兒興趣。

2.示範畫圓。

3.托兒學習畫圓。

(1)伸出右手食指,徒手畫圓。

(2)托兒選擇喜愛的顏色,自由作畫。

4.相互欣賞作品。

活動四:觀察小蝌蚪

活動目標

1.引發觀察興趣,瞭解小蝌蚪的名稱及其主要的外形特徵。

2.能用簡短的語句描述小蝌蚪遊動時的樣子。

3.豐富詞語:小蝌蚪。

活動準備 盛有小蝌蚪的玻璃魚缸共5只、遮布5塊。

活動過程

1.引起托兒觀察的興趣。

(1)讓小朋友猜猜,桌上的佈下有什麼。

(2)揭開遮布,讓托兒看看說說魚缸裏有什麼。

(3)糾正托兒發音:“蝌蚪”。 2.觀察小蝌蚪的動態,並願意說說。

3.觀察小蝌蚪的主要特徵(身體是橢圓的,尾巴是細細的,全身是黑色的)。

4.欣賞“小蝌蚪”的謎語。 身體大,尾巴細, 身上穿黑衣, 游來游去在水裏, 青蛙叫它小弟弟。

活動五:手指點畫“小蝌蚪”

活動目標 嘗試用手指點畫小蝌蚪,對手指點畫感興趣並大膽作畫。

活動準備

1.托兒已觀察過小蝌蚪。

2.一缸實物小蝌蚪。

3.黑色水粉顏料若干盤,抹布、圖畫紙、海綿若干。

活動過程

1.觀察魚缸裏的小蝌蚪,說說形狀、顏色。

2.教師示範講解手指點畫的方法:用食指在浸有黑色顏料的海綿上輕輕蘸一下,按在紙上,再輕輕提起向後一拉。

3.托兒嘗試作畫。

4.教師指導,鼓勵托兒大膽作畫。提醒不把顏料弄到身上。

幼兒園中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回憶過生日的經驗,能用語言表述過生日的情景。

2、樂意參與集體活動,感受過生日的快樂,增進同伴間的感情。

【活動準備】

1、生日歌的磁帶、錄音機。

2、事先佈置好生日樹(上有12根樹枝、12個數字)。

3、每個孩子一張大頭貼、一張蘋果卡片,1—12月的若干小卡片。

4、教師的生日卡片一張,生日帽。

【活動過程】

(一)放生日歌引出課題,請幼兒談談自己過生日的經驗。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聽一聽是什麼歌曲?(播放歌曲)是什麼歌呀?(生日歌)對了,這是小朋友非常熟悉的一首歌《生日歌》。

2、什麼時候要唱生日歌?(過生日的時候)

3、那你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幾月呢?

4、你和誰一起過生日的?是怎麼過的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輕輕說一說。(討論)

5、幼兒講述過生日的情景。

小結:小朋友過生日的時候有的是和爸爸媽媽一起過的,有的是和爺爺奶奶過的,有的到公園玩,有的去逛超市,還收到了好多生日禮物,你們心裏覺得怎麼樣?過生日真幸福。

(二)介紹生日樹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棵生日樹,看看你發現了什麼?先來看這根樹枝上的數字是幾?(是1),那麼這根樹枝上的數字呢?(依次說到12)這棵生日樹一共有幾根樹枝?(有12根樹枝,12個數字)。

2、這棵生日樹有個小祕密,這裏的1表示1月,2呢,表示2月,(隨便點月份),12根樹枝表示12個月,一年只有12個月,所以12根樹枝表示12個月。

(三)製作生日卡片

1、你們想知道我的生日是幾月嗎?告訴你,我的生日是2月。(出示生日卡)看,這是我的生日卡片,卡片上有些什麼?(上面有我的照片,下面是我的生日2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你們想不想也有一張自己的生日卡片呢?我們自己來製作一張生日卡,怎麼做呢?(先貼上自己的照片,再貼上自己的生日)。

2、做好後跟旁邊的小朋友說說你的生日是哪一月,再把生日卡片掛在生日樹上,要看清楚,你的生日是哪個月,就要掛在哪個月份的樹枝上。我的生日是2月,我應該掛在哪裏呢?誰來幫幫我?現在請你們動手做生日卡片吧。

3、幼兒製作生日卡片。

4、幼兒掛生日卡片。

(四)師生共同佈置生日樹。

1、掛好後幼兒之間互相檢查。

小朋友的生日卡片都掛好了,生日樹上好熱鬧呀,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是不是都掛對了?小眼睛找仔細了。小朋友都掛對了,拍拍手錶揚自己。

2、我們一起來看看生日樹上哪個月生日的人最多?到底誰最多呢?我們一起數數看。

3、小結:今天生日樹可真熱鬧,你們高興嗎?生日樹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它還可以提醒我們每個月都有誰生日呢。

(五)師生同唱生日歌。

1、給3月份過生日的小朋友戴生日帽。

這個月是3月,看看3月生日的小朋友是誰?用熱烈的掌聲請3月份過生日的小朋友上場。老師爲你們準備了生日帽,漂亮嗎?誰願意幫他們戴生日帽?

2、過集體生日,體驗集體生日的快樂。

(1)今天我們一起爲小壽星過生日,唱《生日歌》好嗎?

(2)播放《生日歌》,師生同唱。

(3)師生說祝福語

祝福我們的小壽星越長越可愛,越長越聰明。你們有祝福的話想跟他們說嗎?

(4)小壽星開心嗎?爲什麼?(因爲有這麼多人給你們過生日,真幸福)請攝影師幫我們拍照,讓我們永遠記住這開心的時刻。(師生拍照留念)結束。

幼兒園中班教案6

一、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提出問題,大膽實踐,培養科學探索精神。

2.培養幼兒歸納思維,通過比較,瞭解聲音在固體和空氣的傳播是不一樣的,固體比空氣更能傳播聲音。

3.知道把聲音攏起來後,聲音放大了。

二、適用對象

4―5歲幼兒。

三、活動所需資源

幼兒2~4人一組,每組鐘錶1個、方紙筒4個、帶蓋的鐵盒1個、觀察記錄表一人一張。

四、活動內容及過程

幼兒探究活動一

探究的問題:在同一位置、相同的距離,怎樣使桌上鐘錶的聲音聽起來變大?

幼兒討論:我用什麼方法聽?

試一試。

(1)把耳朵貼在桌面上。

(2)在桌邊聽鐘錶的聲音。

記一記我的觀察記錄。

說一說我的發現。

耳朵貼在桌面聽到的鐘表聲音比在桌邊聽到的鐘表聲音大。

幼兒探究活動二

探究的問題:在同一位置、相同的距離,怎樣使盒子裏鐘錶的聲音聽起來變大?

幼兒討論:我可以用什麼方法聽?

試一試。

(1)把耳朵貼在盒蓋上。

(2)貼近盒蓋聽鐘錶的聲音。

(3)把耳朵放在木頭桌子上。

記一記我的觀察記錄。

說一說我的發現。

(1)耳朵貼在盒蓋上聽鐘錶的聲音,比貼近盒蓋上聽鐘錶的聲音更清楚。

(2)在木頭桌子上和盒蓋上聽到的鐘表聲音,比空氣中聽到的鐘表聲音更清楚。

玩一玩。遊戲:“紙筒裏的鐘表聲”。

(1)耳朵靠近紙筒口聽一聽,放在紙筒中的鐘表和不放在紙筒中的鐘表聲音一樣嗎?

(2)再往上加一個紙筒,鐘錶的聲音變大了還是變小了?

(3)再往上加第三、第四個紙筒,聽聽鐘錶的聲音有什麼不一樣?

(4)討論結果:紙筒攏住聲音,使鐘錶的聲音聽得更清楚。

五、注意事項

1.鐘錶嘀嗒聲一定要明顯,聽得清楚。

2.給幼兒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以便辨聽。

3.聽聲音作比較時,幼兒要在同一位置和相同的距離去辨聽。

六、拓展思路

1.在科學角里提供大量有關固體傳播和空氣傳播的圖片、記錄卡及操作材料。

2.到大自然、社區、家庭去了解固體比空氣更能傳播聲音,以及聲音攏起來後可以放大聲音的原理。

七、背景資料

聲音是由振動着的物體發出的,而一切發出聲音的物體都在振動,一旦發聲體的振動停止,聲音也就停止了。聲音並不是一定要依靠空氣傳播,如果有其他媒質,聲音也可傳播。如果有人把耳朵貼在桌面,當你打擊桌面的另一處,他能清楚地聽到打擊的聲音。用兩隻冰淇淋紙杯,杯底用一根線穿起來,製成一個“土電話”。當你繃緊細線,一個人對一隻紙杯口說話,另一個人把另一隻紙杯口貼着耳朵,就能聽到對方說話的聲音,這種傳話器就是依靠細線作媒質來傳播聲音的。

幼兒園中班教案7

設計思路

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經驗和生活經驗,本次活動採用分組教學的形式,以故事“小兔做客”爲主線,圍繞小兔去好朋友小熊家做客而展開,在“小兔去做客”的路上,引導幼兒進一步瞭解各種公共設施的作用(電話亭、廢物箱等),拓展和提升幼兒的已有經驗;在“小兔回家迷路了”的情節中,引導幼兒學習解讀路線圖,鼓勵幼兒嘗試用逆向思維思考,幫助小兔找到回家的路線。這既是對幼兒記憶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挑戰,也是對學習方法的挑戰。

活動目標

1.觀察並記住小兔做客的路線,嘗試逆向排序,幫助小兔找到回家的路。

2.大膽表達,進一步瞭解各種公共設施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對周圍常見的公共設施有初步的瞭解。

2.材料準備:多媒體課件,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小兔回家的路線圖、各種公共設施的小圖)。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出話題

小兔爲什麼這麼高興?小兔去小熊家的路上會經過哪些地方?

二、講述故事,理解情節,拓展經驗

1.瞭解電話亭的作用。

(1)小兔走呀走,先經過了哪裏,你是怎麼看出來的?生活中你在哪裏看到過這樣的電話亭?

(2)小兔給小熊打電話會說什麼?

2.瞭解超市、廢物箱的作用。

(1)小兔又經過了什麼地方?

(2)你們認識上面的字嗎?“世紀聯華”是什麼地方?超市裏有什麼?你到超市去買過什麼東西?小兔可能會進去買什麼?

(3)小兔喝完了水,空瓶子該怎麼辦呢(點擊畫面,出現“廢物箱”)?

3.瞭解人行橫道、紅綠燈的作用。

(1)小兔現在經過了什麼地方,爲什麼要停下來?

(2)馬路上爲什麼要有紅綠燈?

(3)小兔什麼時候才能過馬路?

(重點引導幼兒討論黃燈的作用。)

4.瞭解車站路牌的作用。

小兔來到了哪裏,應該坐哪一輛公交車呢?

三、人人操作,集體驗證

1.繼續講述故事,回憶情節。

(1)小兔要回家了。小兔爲什麼不高興?

(2)小兔去小熊家的路上經過了哪些地方?

2.師生共同解讀畫面(操作材料)。

(1)圖片上有什麼?箭頭表示什麼意思?

(2)操作要求:小兔從小熊家出發,沿着箭頭的方向前進,她先經過哪裏,再經過哪裏,最後回到自己的`家。請你按照箭頭指示的方向有順序地爲小兔做一張路線圖。

3.幼兒自主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幼兒操作時,多媒體上可以出示小兔去做客的路線圖,幫助幼兒記憶路線——逆向思維。

4.分享交流,集體驗證。

交流:小兔按照箭頭的提示回到了自己的家,說說她都經過了哪些地方?

反思

一、教學目標與內容明確、適宜,體現較好的價值取向

整個活動在關注幼兒獲得知識的同時,更多地指向將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連接,即“進一步瞭解各種公共設施與人們生活的關係”;注重幼兒能力的發展,即“觀察並記憶小兔做客的路線,嘗試進行逆向排序”;培養幼兒的社會性情感,即體驗做客的快樂和幫助小兔找到回家路線(助人爲樂)的快樂;同時,還感受到了思維活動的樂趣。本次活動體現了目標與內容的“整合性”“發展性”。

二、教學過程較好地體現了“雙主體性”

整個活動教師能關注幼兒的學習方式。爲幼兒提供了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讓幼兒在“幫助小兔回家”的情景中動手操作、自主建構。在活動中,教師能適度採用角色扮演、及時小結、操作體驗等多種方式引導幼兒積極遷移生活經驗、拓展認知經驗,尤其是最後環節通過個別指導與集體驗證的兩種方式,使不同能力的幼兒在個體操作與集體交流中感知、運用“逆向思維”的排序方法。

幼兒園中班教案8

設計意圖:

筆是人類的一大發明,是供人們書寫或繪畫用的工具。筆是通過筆尖將帶有顏色的固體或液體(墨水)在紙上或其它物體上寫字或畫畫,教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筆是爲了瞭解掌握筆的特性,然後能正確使用各種筆和保護各種筆。

活動目標:

1、 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學習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筆,能說出常見的筆的名稱。

2、 使幼兒知道各種筆的作用,而且用處都很大。

3、 教育幼兒要愛惜學習用具,知道保護它們。

4、 學會正確用筆。

5、 初步瞭解筆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1、 每桌擺放各種筆:鋼筆、圓珠筆、毛筆、粉筆、鉛筆、水彩 筆、蠟筆等等。

2、 以上各種筆的筆跡(畫或字)各一張

3、 墨汁、墨水每桌各一瓶;橡皮若干塊。

4、 白紙每個幼兒一張。

活動過程:

一、 老師引導幼兒觀察各種筆。

1、看一看、說一說:它們都叫什麼?比一比它們相同處和不同處?你還見過什麼樣的筆?

2、畫一畫、說一說:各種筆有什麼不同?

二、 引導幼兒操作拆裝筆。

1、給圓珠筆換筆芯,

2、給鋼筆裝水,

3、啓發幼兒講述自己的發現。

三、老師展示各種筆的筆跡。

1、利用各種筆示範演示筆跡,

2、出示準備的筆跡讓幼兒觀察。

四、組織幼兒使用各種筆。(塗塗、畫畫、寫寫)

1、老師指導幼兒使用各種筆,

2、比較筆跡的不同,

3、討論交流:那些筆跡能消除? 那些筆跡不能消除?(可嘗試利用橡皮)使用這些筆要注意什麼?怎樣愛惜筆?

鋼筆:注意筆尖不能損壞,

圓珠筆:筆尖處有一個很小的圓軸不能碰掉,

毛筆:要保護好毛,損壞會分叉,

鉛筆:容易斷鉛

粉筆、蠟筆:容易折斷

4、根據以上各種筆的特點要求幼兒使用時注意保護和愛惜筆。

五、 講解各種筆在學習中的用途 。

師講解哪種筆是用來畫畫使用,哪種筆是用來寫字使用,邊講邊示範操作,並提示幼兒防止損壞。

六、 小結。

筆的用處很大,很廣泛,我們大家都離不開它,鼓勵幼兒將來當一名發明家,發明出更好的、更實用的筆。

延伸活動:

組織幼兒學習使用各種筆(發紙、筆作畫寫字)

小百科:其本義爲手握由竹管和獸毛製成的軟性書寫工具書寫,後引申指書寫、書畫作品、漢字的筆畫、文件數量等。

幼兒園中班教案9

活動目標

1、瞭解報紙的用途,嘗試用各種方法玩報紙,體驗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2、培養幼兒的平衡、跨跳等能力和動作協調性。

3、通過報紙的多種玩法,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和探索能力。

4、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6、讓幼兒學會聽口令玩遊戲,鍛鍊反應能力和傾聽能力。

重點難點

1、培養幼兒的平衡、跨跳等能力和動作協調性。

2、通過報紙的多種玩法,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和探索能力。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 給幼兒一個溫馨自由的活動空間

2、材料準備: 廢舊報紙若干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2、出示報紙,請幼兒說說在哪見過?有什麼作用?

3、幼兒自由玩報紙。 請幼兒把自己的玩法介紹給大家。

4、教師簡單小結後,引導幼兒繼續探索新的玩法。 請有創意的幼兒演示玩法,組織集體練習。

5、結伴玩 幼兒結伴展示不同的玩法,教師對幼兒創造的方法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1)練習輕輕落地跳 請能力強的幼兒示範,用單腳或雙腳在報紙上跳,不把報紙弄破,幼兒自主練習,教師重點指導能力差的幼兒輕輕落地跳。 (2)練習跳遠 將大報紙對半折後平鋪在地,請練得好的幼兒示範,可隨意調節距離,幼兒分散練習,教師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儘量跳得遠些。

小結遊戲情況,整理活動場地。

教學反思

1. 教師即不是幼兒遊戲的主宰者,也不是遊戲的局外人。幼兒在遊戲時,我的主要任務是觀察,當孩子遇到困難玩不下去的時候,當孩子出現糾紛與行爲問題時;當遊戲無法深入時;當幼兒發生創造性的行爲時,我及時給予鼓勵。

2.能力弱的孩子總是失敗,會使其產生畏懼情緒和自卑感,最後導致對整個遊戲失去興趣。對於這些孩子,我一方面要對他進行個別指導,幫助他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對自己的表現有信心,另外請能力強的孩子與他共同遊戲,讓他也體驗遊戲的成功。

3.如果重新上這節課,我會蒐集更多的活動設計內容來進行,覺得本節課設計的活動有些單一了,如果玩法要是再多樣化一些,活動會開展的更好。

幼兒園中班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瞭解有關眼睛的常識。

2、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

投影儀

三、活動過程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故事題目叫《戴眼睛的小貓》,小貓怎麼會戴眼鏡呢?小朋友們聽仔細了:

1、講述故事《戴眼鏡的小貓》(投影幼兒用書)

故事內容:在一座紅房子裏,住着一位老奶奶和一隻小貓。老奶奶年紀大了,每次看報紙時都要戴一副紫色的眼鏡,小貓看了很羨慕。(做戴眼鏡看報紙狀)

有一天,老奶奶看完報紙,沒來得及把眼鏡放好,就被另一位老奶奶叫走了。小貓終於有機會了,它戴着老奶奶的眼鏡,高興地往門口跑,走到大門口,一看,哎呀,門檻怎麼變高啦!它用足力氣使勁往上跳。

只聽“咚”的一聲,小貓重重地被摔倒在地上。

小貓又覺得肚子餓了,想找點東西吃。它剛走到老鼠洞口,就看見對面走來一隻很大很大的老鼠。(做肚餓狀、大老鼠狀)

小貓嚇得掉頭就跑。它邊跑邊想:這準是一副魔鏡,我還是把它給老奶奶放回去吧!

小貓悄悄的把眼鏡放到了老奶奶的桌上。

故事講完了,好聽嗎?(好聽)我們現在來回憶一下故事講了什麼。(根據幼兒用書上的圖畫,提問題)

——在一座房子裏住着誰?(老奶奶和一隻小貓)

——老奶奶每次看報紙都要戴什麼?爲什麼?(眼鏡 因爲老奶奶年紀大了,眼睛不好)

——小貓看見老奶奶戴眼鏡很羨慕,有一天它戴上眼鏡高興地跑到大門邊,發生了什麼?(門檻變高,被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小貓肚子餓了,它跑到老鼠洞口又發生了什麼?(看見一隻很大很大的老鼠,嚇得掉頭就跑)

2、瞭解有關眼睛的常識,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現在我們來摸摸我們的好朋友眼睛長在什麼地方。(小朋友們摸,老師一邊示範一邊說“上邊毛,下邊毛,中間黑葡萄”)

——好朋友眼睛每天都要做一個動作,是什麼動作?(眨眼,如小朋友們有困難,老師可做動作 ,閉眼幾秒鐘再睜開)和小朋友們一起做一次眨眼動作。

——小朋友們看,老師戴着什麼啊?(眼鏡)小朋友們齊聲說。爲什麼要戴呢?大家想5秒鐘。(老師可輕聲數一、二、三、四、五)眼睛不好。(小朋友們可能說不出,這時老師可摘下眼鏡作摸的動作)老師和你們一樣大的時候可沒戴眼鏡,後來自己不好好愛護眼睛,眼睛就不好啦!小結:要好好愛護我們的眼睛。

——小朋友們,你們的眼睛什麼時候不舒服啊?(讓小朋友們思考5秒鐘,老師可輕聲數一、二、三、四、五)

眼睛飛進蟲子不舒服、戴爸爸(媽媽等)的眼鏡不舒服、戳到不舒服————

——我們怎樣保護自己的眼睛?(如小朋友們說不出,老師可引導)

老師站在電視機前,問這樣看電視好不好?不好,眼睛會壞的。(小朋友們想不到其他方法時,老師可將其他方法當作祕密告訴他們)

小結:看電視要離電視遠一點,看的時間不能長;不在光線太強或太弱的地方看書、畫畫、寫字;使用的時間長了要休息一下,看看遠方。

3、學做眼球操

小朋友們,我們的眼睛要休息一下了。我們一起來做做眼睛運動吧!

揉一揉,捏一捏,刮一刮,我們的眼睛真舒服!(第一遍睜着眼做,第二遍閉着眼做)

4、找不同

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小朋友們找出兩幅圖的不同的地方。

5、小結

幼兒園中班教案1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重新體會過年愉快的情景。

2、讓幼兒養成講文明,有禮貌的習慣。

3、讓幼兒懂得拜年體現我們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一種美德。

4、樂於參與新年的活動。

5、感受到節日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如何培養幼兒尊敬長輩和學會感恩。

活動準備

1、糖、餅乾若干。

2、錄音機一臺。

3、紅包若干個。

活動過程

1、分組:第一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第二組:敬老院的爺爺、奶奶。

第三組:爸爸、媽媽、孩子。

2、活躍氣氛:

師問: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過年嗎?喜歡去拜年嗎?

今天,我們一起來做個“拜年”的遊戲。

3、遊戲開始,各組各就各位。

放鞭炮錄音,小朋友們一起喊“過年啦!”

在喜慶的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中,小朋友們喜笑顏開。

指導語:請爸爸、媽媽、孩子去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拜年。

爸爸、媽媽、孩子拿着糖、餅乾去拜年,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把紅包發給了孩子。

小扮演者們在一片祝福聲中樂開了懷。

引導語:小朋友們,你們忘記了敬老院的爺爺、奶奶了嗎?

於是,爸爸、媽媽領着孩子拿着禮物走向敬老院,看着他們和爺爺、奶奶擁抱在一起,活脫脫的一副家庭祖孫歡樂圖。

4、遊戲結束。師幼交流遊戲的心得:

尊敬長輩,對人有愛心,有禮貌。

5、小結:點評幼兒在遊戲中的表現,表揚認真扮演角色的幼兒,激發幼兒的表演興趣。

教學反思

老師的經驗水平不夠,沒有更高層次的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沒有更深刻的讓孩子懂得回報和感恩。

小百科: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爲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