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美術教案模板合集9篇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美術教案模板合集9篇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掌握的美術技能製作小蝸牛。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較厚的長條紙、筆、剪刀、膠水。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講述捉蝸牛、玩蝸牛的經驗,引起製作蝸牛的願望。

2、看老師用長條的紙作一隻可愛的蝸牛,示範:

(1)將紙條剪一段作爲蝸牛的身體。

(2)將剩餘的紙條用筆捲起來做蝸牛殼。

(3)將螺旋形的蝸牛殼粘在蝸牛身體上,做成―只蝸牛。

日常生活:

1、豐富幼兒生活,豐富美工區內容,增加幼兒動手製作的材料。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日常觀察昆蟲,觀察蝸牛等小動物。

家園配合:支持並引導幼兒動手動腦搞些力所能及的手工製作。

活動反思:

這樣的一個手工活動,最後呈現出來的作品既有創意又有新意,而且還美觀,幼兒很喜歡。

美術教案 篇2

課題: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

授課教師:孫

年級:高二學年

時間:九月

課型:欣賞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什麼是美術作品的藝術形象,明確藝術形象的基本特徵。

能力目標:使學生知道美術作品中的形象有哪些特點。

德育目標:使學生懂得美術作品中的藝術形象是怎樣塑造的,爲什麼需要塑造某個形象。

本課知識概況:

每一種藝術門類都具有各自所要表達的藝術形象,不光文學作品、音樂作品有,美術作品中也有,所以,要使學生理解美術就必須瞭解美術中的藝術形象。美術家借用美術形象來表現一定的構思,體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審美理想,美術作品的藝術形象既是指作品中某一個別的藝術形象,又包括各個藝術形象所構成的整體形象,它是看得見,有形狀,有顏色,靜止的形象,能使我們感受到它的存在,如果沒有藝術形象也就沒有美術作品的存在。

教學重點:使學生了解美術作品中藝術形象的藝術美和現實美的關係,弄清什麼是藝術典型。

教學難點:藝術形象有哪些類型,每種類型具有什麼樣的藝術特點。

教學方法提問法、討論法、比較法

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習舊課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目標

(播放多媒體課件)

提問:

1、以下美術作品是屬於哪個門類以及各門類的藝術特點?

2、品評《蒙娜麗莎》。

繪畫是美術中出現最早的藝術形式,是在二維空間中進行創作的,最主要的特點是平面性。

加深學生對美術的認識和理解,使學生知道如何欣賞一件美術作品。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目標

展示:雕塑作品〈大衛〉。

展示:

〈蒙娜麗莎〉。

雕塑是雕、刻、塑三種製作方法的總稱,一般分圓雕、浮雕兩大類。〈大衛〉是圓雕,是米開朗基羅的代表作。

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是一幅油畫,畫面描繪的是一位端莊典雅的女性,人物刻畫細緻,動態表情自然,這幅畫畫於文藝復興時期。

讓學生獨立分析作品,使學生掌握欣賞美術作品的方法。

講授新課

總結

後記

導入新課:

欣賞音樂《春江花月夜》、詩《靜夜思》、油畫《星夜》後,思考在這寫藝術作品中描繪和表達的是什麼內容?

靜夜思

李 白

牀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舉 頭 望 明 月,

低 頭 思 故 鄉。

再比較文學作品中的藝術形象、音樂作品中的藝術形象和美術作品的藝術形象在表現方法上有什麼不同。

美術作品的藝術形象既是指作品中某一個別的藝術形象,又包括各個藝術形象所構成的整體形象。我們來欣賞兩幅作品,同學們思考什麼是個別形象,什麼是整體形象。

請同學們欣賞以下作品,指出作品中的藝術形象分別是什麼,請幾位同學來表演一下。

介紹作品:〈教皇〉是17世紀西班牙的畫家委拉斯凱茲的作品。教皇坐在一把椅子上,眼睛盯着觀衆,顯示出威嚴的氣質,同時又隱藏着狡詐。這位教皇當時已經76歲了,他的老謀深算的面貌和性格被畫家真實地表現出來,教皇本人看了都讚歎畫得太逼真了。畫面的色彩相當的精彩,帽子和衣服的顏色鮮明又富有變化,暗紅色的背景烘托出了人物的形象,再加上鑲嵌在椅子上的寶石,使整個畫面給人一種厚重而華貴的氣氛,突出了教皇的地位。

介紹作品:畫面以一位農村婦女手中的血衣這一形象爲主題而展開的,血衣是畫面情節的中心,同時用了一些受到剝削壓迫的農民形象組成宏大的場面,來表現農民的痛苦和仇恨。作品人物很多,畫家生動地刻畫了不同人物的性格和不同的命運,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表現出了中國農村土地改革鬥爭的場景。

畫家要表達一定的內容和思想就必須用藝術形象來表達,但是美術又不能通過表演、講述等一系列過程來表達,美術作品是靜止的,而且只能表現出事物的一個瞬間的動態,,因此就必須抓住事物本身具有代表性的特徵來表現,要抓住一個典型的形象來傳達,這就是藝術典型。

舉個例子:我們想要表現“跳高”這個運動,哪個環節更具有代表性?助跑、起跳、躍竿、落地。

很顯然,只有躍竿才更有典型性。

展示雕塑作品:

羅丹的〈思想者〉

請同學們思考爲什麼羅丹要用這樣的動作來表現思想者,爲什麼用成年男子而不用小孩、婦女或老人呢?

我們先來對比一下國畫作品〈荷花〉中的荷花與自然生長的荷花像不像?

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呢?

同學們說“像”,這說明作品中的形象是來源於生活中的。但是,有一些作品中的藝術形象我們就會覺得和現實生活中的形象不太一樣。

展示蒙克的〈吶喊〉。

這幅畫是20世紀表現主義畫家蒙克的作品,蒙克在童年的時候父母雙亡,給了他沉重的打擊,他對痛苦和死亡特別敏感,他的作品也多是以疾病和死亡爲主題,在畫面中用色彩、線條等形式抒發自己的內心狀態,用極其誇張的手法描繪一個變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在美術形象的創作中,由於美術家的主觀和客觀的條件不同,創作方法和手法的不同,會出現多種多樣的藝術風格,有的作品強調真實地反映客觀事實,創作出的美術形象也就偏重於寫實,有的作品強調畫家的主觀感受,所創作的美術形象就偏於內心情感的發泄。

展示兩幅作品,讓學生進行比較。

《流民圖》是蔣兆和1942年創作的,當時日本已經佔據了我國的部分領土,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正是人民的遭遇激發了畫家創作這幅畫。

請同學對作品進行分析。

《格爾尼卡》是西班牙現代著名畫家畢加索的代表作品,這幅畫是畢加索在二戰期間爲抗議法西斯轟炸西班牙小城格爾尼卡的暴行而創作的,畫面正中間發出鳴叫的馬象徵西班牙的人民;畫面左上角的牛頭象徵着殘暴和黑暗;其他形象表現的是人民受到的種種苦難。畫面只用了黑白灰三色,突出地體現了畢加索愛憎分明的情感,這樣的作品屬於表現性的作品。

美術形象的風格是多種多樣的,無論是具象的還是抽象的,都能反映客觀現實和主觀感受。

請位同學把這節課總結一下。

學生在表演藝術形象的時候很踊躍,在分析《格爾尼卡》時想象十分豐富而且很準確,課堂上發揮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學生觀察、傾聽,欣賞後進行思考,從而進入學習狀態。

我們欣賞的三種藝術中的藝術形象是相同的,都是描繪月亮的。

〈靜夜思〉屬於文學作品,是用語言文字來塑造月亮形象的,從描寫牀前的月亮到天上的月亮,作者用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自己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通過文字觸動我們的心理活動,使我們聯想到月亮。

音樂作品中的月亮形象是用聲音、節奏、旋律來塑造的,〈春江花月夜〉是用委婉、優美的旋律來描繪花好月圓的美麗景色。

美術作品則是用造型、色彩來描繪月亮形象的,畫家通過色彩、明暗來觸動我們的視覺,使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到月亮的形象。

做動作,談感受。

學生思考,比較個別形象與整體形象的關係。

學生回答:

畫中的每一個形象都是個別的藝術形象,而每一個個別形象又都具有共同性,從而構成了畫面的整體的藝術形象。比如處於畫面中心位置的婦女、組織會議的幹部、地主形象都分別是個別形象,同時他們又構成了一個藝術整體來表現農村土地改革鬥爭。

有的同學問過這樣的問題:“爲什麼非要畫這個人物或者是這個場景來表現內容和情感呢?”

學生回答:躍竿。

學生回答:

人體的健壯和這樣的動作是典型的思考思考形象;用成年男子來表現這個藝術形象,是因爲成年男子才更能體現出思想者的內在魅力,才更有思想的深度,用鮮明而又生動的典型形象體現出普遍的共性特徵,這就是藝術典型。

學生回答:像。

美術作品中的藝術形象是經過畫家對生活的事物進行細緻觀察後,選擇、提煉、概括出來的,通過對自然生長的荷花進行觀察,理解荷花的生長規律和各種姿態後才進行描繪的。

這是因爲畫家在塑造藝術形象的時候融入了自己對這個形象的感受。

這是一件描繪現實的作品,屬於再現性作品,再現了人們當時的生活狀況。畫卷從右到左依次是一位拄棍的老人,臥地的老者,抱鋤的青年農民,還有抱着小女兒的母親,後面是在空襲中捂耳朵的老人,以及一些乞丐,逃難的人和受傷的人等等,刻畫出的人物形象很具體,着重反映人民遭受苦難的事實。

這樣的作品屬於表現性的作品,畫中用了立體主義的變形和超出現實的誇張、象徵的手法,表現出了人民的苦難和法西斯的暴行。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瞭解了美術形象的基本含義和特徵,理解了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道理,知道在創作一件作品時怎樣塑造藝術典型。

通過尋找不同種類藝術形象的特點,體會美術形象是一種可視的、有色彩、有造型,靜止的形象,具有鮮明的特徵。

引導學生分析美術作品,品味美術形象的基本含義,同時能夠活躍課堂氣氛。

使學生了解作品的基本內容,以及畫面中的藝術形象的特點。

使學生理解作品中的個別形象與整體形象的關係。

讓學生理解什麼是藝術典型。

使學生了解創造藝術典型的方法和過程。

理解藝術形象是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

引導學生了解美術形象的不同類型和不同風格。

鞏固所學的知識,強化本節課的要點。

美術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畫布上的陽光》

本課《畫布上的陽光》是“欣賞·評述”的類型課,作爲本套教材中學階段三個獨立的欣賞課教學單元之一,本課《畫布上的陽光》試圖解決兩個主要問題:一是強化一種最爲實用與常見的欣賞方法——比較的欣賞方法,幫助學生在對比或類比中獲得對特定作品更加深入的藝術感知與內心體驗,從而提高欣賞藝術作品的能力。二是初步掌握研究一個藝術流派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應該注意關注哪些相關的角度與層面,從而瞭解一些現代美術史學的研究角度與方法。通過對繪畫表現形式從不同角度的比較和經典作品從不同層面的分析,強化學生養成一種“比較欣賞”的良好習慣。

教材主體內容定位在印象派是東西方藝術平衡及與相關課目知識整合的選擇。教材介紹了19世紀末印象畫派的藝術特點、代表畫家以及印象派繪畫與科學成就的聯繫。本課首先明確了印象派繪畫在西方繪畫藝術發展歷程中的意義和地位。幫助學生進入印象派繪畫與古典繪畫色彩特點的對比分析,引導學生感受其爲何“極大地豐富了色彩的表現能力”。在討論活動中,教師可以分別從色彩傾向、對光色構成的理解和表現以及筆觸的運用和表現特點等方面積極引導並提出相應的思考題,爲學習討論提供基本路徑,促進學生之間更有效地展開學習討論,也爲教學的深入進行做好必要的鋪墊。

接下來教材重點幫助教學從色調傾向、對光色的理解和表現以及筆觸的運用和表現特點幾個方面對《日出·印象》進行重點分析,然後通過展現同時代其他印象派藝術家的作品,引導學生歸納出印象派繪畫在題材、筆觸和光色氣氛表現等方面的典型特徵,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印象派繪畫的風格特點。

二、教學目標

*瞭解印象派繪畫的藝術特點,提高運用比較欣賞方法欣賞作品的能力。

*蒐集和處理相關信息,培養對美術作品進行綜合審美評述的能力。

*增進對人類藝術活動與社會歷史發展之間內在聯繫的體會和理解。

三、教學思路

(第一課時)

《日出·印象》可以作爲教學的欣賞導入。旭日初昇,霧氣迷濛,畫家描繪的是勒阿弗爾港口一個多霧的早晨。水面流光溢彩,顯得生機勃勃。透過淡紫色的晨霧,港口的船隻若隱若現,具有含蓄的氣息。畫家運用神奇的畫筆將這瞬間的印象永駐在畫布上,使它成爲永恆。提倡課堂教學運用教材中提示的作品局部放大法,強化學生對藝術作品的視覺記憶,同時爲作品筆觸、造型等具體的形式分析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

教材的兩組圖片比較明確地呈現了印象派繪畫與古典主義繪畫的風格差異。適合作爲學生展開“學習活動一”設置的教學討論素材。強化作品形式的比較和風格的感受,嘗試引導學生就兩組作品從三個方面對比分析,並展開討論。

1、畫面色調的比較;

2、光色的不同表現;

3、筆觸。

如果教學條件允許,教師可以利用影視媒體設備,展現這些作品清晰的放大圖片。也可以根據對教材的理解,課前尋找其他一些風格明顯、畫面清晰的經典作品,作爲教材作品圖片的補充信息,拓展學生的審美視野。

P31一段介紹莫奈的文字提供了對《日出·印象》的一種藝術感受及與此幅作品相關藝術事件的簡單描述,教學中不宜把對作品的審美感受拘泥於教材的這一種介紹,鼓勵學生自己感受作品的視覺印象纔是更爲合理的教學選擇。

《日出·印象》的欣賞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側重對細節進行研究和討論:畫面氣氛、色彩關係、造型手法以及筆觸的運用、表現題材等等。

務必把握教材中提示的幾個方面:以學生爲主體展開討論;運用有關色彩知識和學習方法,分析畫面的色彩關係;感受畫面上表現早晨的朦朧氣氛;比較學院派嚴謹的造型結構和細膩的形象塑造、莊重嚴肅的主題等等,逐步整體把握印象派藝術風格的主要特點。歸納總結:

1、印象派藝術風格的主要特點。

2、作品欣賞學習活動中掌握和運用的方法。

佈置課後學習活動,明確爲第二課時準備的資料收集和短文寫作的方法及要求。

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提供有關書目或直接提供資料供學生選擇,根據學生特點分別指定任務。短文寫作可以從不同角度出發,重點落在對具體作品形式美感的感受上。積極策劃一次班級演講活動:鼓勵學生獨自完成或小組合作,製作多媒體演示講稿,整理自己對藝術作品進行自主欣賞探究的結果。

(第二課時)

展開即興演講活動,學生根據課前收集、整理的結果,評論自己喜愛的印象派繪畫作品,藉助媒體,展示學習探究的成果。

引導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對不同意見進行辯論。活動前教師可以明確提示從以下幾點評價學生的演講,引導學生演講努力的方向。

1、自覺運用比較的欣賞方法,研究印象派繪畫的基本特點;

2、具有較好的邏輯分析能力,在欣賞活動中把情感與理智有機結合起來;

3、在欣賞活動中能夠表現出對自然色彩、生活情感的內心感受和情感體驗;

4、大膽參與,見解獨特,語言生動,表達清晰。

本課時生動活潑的關鍵是把課堂教學時間作爲教學成果展示的時間,把教材上“活動二”的欣賞短文寫作變成課前的準備活動,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能,也提供了學生一個表現自我的學習空間。

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活動過程中,教師儘量在每次學生展示後及時做出簡短的評價,一是對應關照活動前提出的評價要點給予學生合適的定位,重點是鼓勵;二是必須及時更正學生在演講過程中出現的知識性錯誤;三是提示學生提高作品欣賞水準的具體建議。

四、教學選擇

爲達到“瞭解印象主義美術,通過欣賞活動,獲得初步的審美經驗和鑑賞能力”這一目標,可以採用多種方法的教學活動形式:

1、組織報告會或收集印刷品舉辦展覽,讓學生直接從資料中瞭解印象主義繪畫;2、通過色彩遊戲或一定目的的簡單練習,如陽光下的雲、一棵樹和地上的投影、物體明暗兩面的色彩關係等等,讓學生通過感性認識瞭解印象派繪畫;

3、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通過藝術史線索簡介印象派繪畫產生的條件以及對現代美術的影響,從較高的層面上把握和理解印象派繪畫的特點。

五、教學建議

爲了加強學生對作品藝術手法的直觀感受,本課可以大量採用作品局部抽取放大法。注意在回顧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直接利用《多彩的風景》學習中獲得的色彩觀察方法與經驗來分析印象派作品色彩處理的特點。

本課如果沒有更多清晰圖片資料的支持,就很難讓學生從作品形式技巧方面的分析過程中獲得更多真正有意義的直觀審美感受。一般來講,現在許多網絡圖庫中一些高清晰印象派作品的圖片都可以基本滿足教學的要求。

但是,對於信息資料相對貧乏的地區,或許根本沒有多媒體的設備作爲日常的教學支撐,所以在此教學就有必要避實就虛了。建議教師緊緊抓住P31大幅的《日出·印象》進行作品形式技巧的重點分析,力爭以點帶面地組織教學深入開展,幫助學生初步理會印象派的繪畫特點。

雖然比較的方法是美術欣賞中極爲常見的方法,但是在作品的具體比較中卻存在較大的教學選擇空間。比如,特定的作品與什麼作品相比較?就是一個極爲重要的問題。教材中爲凸現印象派的藝術特點,選擇了古典主義畫派的作品來進行對比。這樣的比較適合幫助學生區分印象派以前的藝術風格與印象派之間形式上的大體風格差異,教材上設置“活動一”的討論就是這個意圖。

這裏值得指出的是“活動一”很難單獨成爲支撐一個課時的學習活動,更多意義上可視爲課時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

至於印象派到底具有怎樣的特點與風格,或許光運用對比的欣賞方法就不夠了。此時選擇比較的作品建議是印象派的一些代表作。對同一畫派作品的仔細類比,往往是獲得某個藝術流派更多藝術風格特徵的重要手段。

美術教案 篇4

課題:

平平穩穩

課時:

1課時

課堂類型:

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理解對稱或勻衡的原理,找出我們周圍的對稱或均衡的物體。

2、運用物體的對稱或均衡原理,通過剪紙、拼貼、繪畫等手段把自己的感覺表現出來。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感受物體的對稱或均衡的表現形式。

2、用各種材料來表現對均衡的感受。

教具學具:

水彩筆 油畫棒 彩色紙 剪刀 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導入:用投影儀放一組圖片,讓學生觀察這些圖片中的物體造型有什麼特點?

師:對稱、均衡的物體給人以莊重、嚴肅、整齊、平穩的感覺。

2、發展階段:

引導學生感受均衡:中心線兩邊的圖形、色彩雖不相同,但在視覺上有平衡感。

3、小組討論:請同學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對稱或均衡的,小組個別同學彙報。

師:這些對稱的或給人以平衡感的物體、圖片,都給人平穩、莊重、整齊的感覺。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作業佈置:我們可以用繪畫、剪紙、拼貼等方式完成一幅表現對稱或均衡感受的作品。

四、:表揚優秀作業。

五、課外拓展:可用小組合作完成,還可以用立體摺紙或泥塑形式完成作業。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一、讓學生了解賽龍舟的來歷,簡略瞭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也通過畫賽龍舟,讓學生懂得集體團結協作的力量,是一種民族凝聚力的象徵,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感情,知道湖南的一些風土人情。

二、鞏固和練習畫人物動態的繪畫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記憶力和想象力。

三、通過畫賽龍舟這種熱烈場面,迸一步學習和鞏固構圖佈局能力,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畫出賽龍舟的熱烈場面。

教學難點:

划船的隊員和打鼓的.隊員的動態描繪。

教學準備:

教具:電視機、錄放機、投影儀、錄音機、錄像帶、槳、划槳的木偶人、活動燈片、水彩筆、藍色的卡片紙、學生作業用紙。

學具: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聽故事,瞭解賽龍舟的歷史由來。

小朋友們特別喜歡聽故事,下面請大家聽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打開錄音機)"歷史上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叫屈原,(貼出詩人屈原的畫像)……大家上中學時將會學到詩人那千古吟唱的詩《離騷》。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每年的五月初五在全國各地都要舉行非常隆重的龍舟賽。"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十一課:命題畫賽龍舟(板書課題)。

二、說龍舟賽,啓發學生回憶、想象龍舟賽的熱鬧情景。

在我們湖南省很多地方,每年的端午節前後幾天,都要舉行熱鬧非凡的龍舟賽(板書)。小朋友們見過嗎?是一幅怎樣的情景?

1、學生餳談,教師綜合性地板書:

"人山人海競爭激烈

鼓聲、加油聲響徹雲霄"

2、1991年5月,在我們湖南汨羅江舉行了"國際龍舟賽"(出示有關的圖片資料),全世界許多國家的代表隊在那裏歡聚一堂。別具一格的主席臺和觀望臺紮在江中。江的兩岸裝滿了彩燈,掛滿了彩旗,緊張激烈的比賽場面真是世人罕見,振奮人心。

3、打開教材第32頁,指導學生看教材上介紹的賽龍舟時熱鬧情景的照片,加深學生的印象,充實學生的想象。

三、學畫法,嘗試畫出龍舟賽。

1、教師講授畫法。

無論哪次龍舟賽,都離不開隊員、龍舟等。那麼每條龍舟上都有些什麼成員呢?(讓學生回億、發言,教師板書:旗手、鼓手、隊員)既然是賽龍舟,那麼龍舟的模樣便可以畫得形象些、誇張些(教師板畫幾種不同形式的龍舟模樣,啓發學生大膽想象、放手作畫。同時增強了學生的自信,減少了學生作業的難度)。

要在畫面上表現出比賽的激烈,就要在畫面的構圖,尤其是龍舟的位置安排上動點腦筋(教師用自制的活動燈片演示說明怎樣的距離才能使競賽場面激烈些,使學生懂得如何來處理畫面才能取得好的畫面效果)。爲了增強畫面的熱烈氣氛,還可以畫觀衆。通過觀衆的動作、表情來襯托比賽激烈。

2、學生嘗試創作練習。

播放音樂。

教師隨時發現典型,抓住典型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大膽創作。

四、評作業,畫的特點。

學生基本完成作業後,把一張張色彩鮮豔、激動人心的畫面貼到教師課前畫好的作業背景圖上,再讓大家評選出優秀作業。然後教師概括,肯定大家大膽創作,鼓勵學生平時要關心生活、熱愛生活。要把詩人屈原那種愛國落實到自己的學習之中去,刻苦努力學習,將來建設祖國。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 學習弄清四年級學生的學段目標。

2、 中心發言人闡明本課的設計意圖。

3、 其他教師說明自己的想法,並指出優缺點,最後整理。

活 動 過 程

一、 組織活動。

二、 學習六年級學生的學段目標要求。

三、 中心發言人闡明本課的設計意圖和過程。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對稱的原理在藝術創作中的運用。

2,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創作一組對稱的人物或動物。

3,體驗創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使學生了解對稱的原理在藝術創作中的運用。

教學難點: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創作一組對稱的人物或動物。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彩色紙,剪刀及繪畫工具。

2、教師準備範作,示範用的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說說對稱有什麼特點

欣賞教材上的學生作品,討論一下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麼。或者說我們可以怎麼樣來理解課題《雙胞胎》與本才作業的關係。

二,發展階段

學生自學:

教材上用了哪些方法來表現"雙胞胎"造型 (對摺剪,對摺印……)除了書上的,你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

用這些方法適合表現哪些主題 回憶生活中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出現對稱的任務造型。(在體操房對着鏡子做體操,2個小朋友面對面做遊戲,雙人跳水,花樣游泳……)

學生擬訂創作主題,並說說準備用哪一種方法來表現這一主題。

學生在創作時。教師應進行巡視,並對學生的構圖,造型,色彩等發麪進行指導。

 三,收拾與整理

作業完成後,要提醒學生收拾繪畫工具和材料,要養成不亂扔雜物的習慣,保持教室整潔。

課後拓展

可用泥或彩泥來表現任務或動物的組合。

根據自己的已知經驗回答問題。

看書並找出自己的方法

思考,回答

討論

學生作業

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瞭解材料的特性,學習利用材料原有的特性,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再創造。認識發現與創造和變廢爲美的關係,提高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對材料美感的發現和創造性利用的能力,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

重點:觀察、發現材質的美感,運用藝術的手段和豐富的想象力對材料進行合理的利用,創造出具有實用價值和審美特徵的新作品。

難點:如何根據材料的特點選擇適合的加工工藝進行再創造,如何根據製作用品的需要尋找、發現合適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以小組爲單位,檢查學生所帶的各種材料和學習用品。

〈二〉、導入新課:

1、欣賞課件,讓學生感受各種不同材料所做的藝術裝飾品,體會廢舊材料的妙用。

2、用手觸摸實物範例和自己所帶的材料,給你怎樣的感覺?

3、結合書本中的圖片,讓學生深入瞭解不同材料所做的物體質感都存在不同。

〈三〉、師生共同研討裝飾品製作工藝需注意的事項:

1、圖片對比討論

2、得出結果:

(1)、需注意原材料的本身特性。

(2)、裝飾品製作構思要巧妙,注意大方美觀。

(3)、製作過程中要運用對比與和諧、節奏與韻律、多樣與統一、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

〈四〉、學生製作,比一比誰的創意具有獨特個性。

1、學生根據自己的材料,構思創作具有趣味的裝飾品。

2、以綠色環保爲主題。

3、獨立完成也可小組合作完成。(教師巡還指導)

〈五〉、作品展示:

學生自評和集體互評,教師點評。

〈六〉、:學生完成

美術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中國傳統門的類別、裝飾特點

2、通過對門飾的觀察、欣賞、初步學習運用剪紙或繪畫形式,創作自己喜歡的具有不同風格的門

3、培養熱愛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用繪畫或剪紙的形式表現中國傳統門飾

2、難點:創作的作品表現出傳統的裝飾風格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課前準備:

(學生)彩色卡紙、綜合材料、剪刀、雙面膠、水彩筆

(教師)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設計

1、介紹導入新課。

(1)教師介紹門飾的知識:傳統的門飾;門飾的雕刻技法、民族特點;中外門飾的區別等。

(2)引入課題《門的裝飾》。

2、欣賞相關作品。

(1)欣賞各種各樣的門飾

(2)瞭解“門”各部分的名稱、及“門”的細節裝飾

提問:你覺得這些傳統門飾美在哪裏?它們各有什麼特點?(表現在門飾上面的幾何圖案、樹木花卉、翎毛走獸等。)學生小組討論

1、教師提出作業要求:

(1)用對摺剪刻的方法制作一幅門的剪紙

(2)用線描的方法表現不同風格的門飾

2、學生構思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對創作中普遍出現的問題作集體和個別的指導

3、評價

能否在傳統圖案上進行創新;

能否在作業中有意識地運用一些原理;

能否大膽地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和對他人作品的意見。

美術教案 篇9

電腦美術

課堂類型:

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WINDOWS畫圖程序的操

作方法,繪製有趣的裝飾畫。

2.指導學生進一步瞭解WINDOWS畫圖程序中筆刷工具的功能,學會利用筆刷工具的不同設置進行繪畫創作。

3.引導學生通過創意和操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和設計製作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1.學習WINDOWS畫圖程序的操作方法。

2.利用不同的工具繪畫。

教具學具:

電腦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複習學過的WINDOWS畫圖程序的各種繪畫方法,色彩運用及構圖等造型知識內容。

2.教師先讓學生欣賞一些利用筆刷工具創作的電腦裝飾畫作品。

二、發展階段

1.學習此課要涉及的WINDOWS畫圖程序中筆刷工具的功能,掌握筆刷工具線條粗細,色塊形狀的設置方法。

2.讓學生選用筆刷工具,改變線條粗細,色塊形狀等設置,通過想象和構思,設計並畫出一個有趣的造型形象和畫面場景。

3.利用WINDOWS畫圖程序的各種畫圖工具和方法,對形象進行一些變形操作,對作品進行畫面處理,製作出具有獨特情趣的裝飾畫。

1.在作業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的創意和繪製。

2.作業完成後讓學生通過教室網絡在屏幕上互相評價,欣賞其他學生的作品。

三、收拾和整理

指導學生按照正確的步驟安全的關閉電腦,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整潔。

四、課後拓展

鼓勵學生回家積極尋找上機的機會,用更多不同屬性的工具,進行生動有趣的電腦造型活動,更熟

練的掌握WINDOWS畫圖程序的繪畫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