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圖形教案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有趣的圖形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趣的圖形教案

有趣的圖形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認識圖形的基礎上,使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係。

2、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自制的“小路”,上面鏤刻出大小不同的幾何圖形;供幼兒操作的圖形、小筐若干;小熊頭飾、小動物的家;音樂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引入環節,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石頭”的不同。

2、引導幼兒撿起自己喜歡的石頭,並與同伴進行交流。

二、創設情境,引發幼兒探索、操作。

1、以小熊摔跤的故事情境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引導幼兒觀察小路,說說小路上的坑是什麼樣子的,啓發幼兒想辦法把坑填好。

3、幼兒思考並嘗試操作,教師根據情況適時引導。

4、引導幼兒發現,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變出一個新的圖形來。從而理解圖形之間存在的轉換關係。

三、伴隨着音樂,幼兒和教師一同歡快地走出活動室。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有趣的圖形》是我們中班教研組的一次數學研課活動,教學目標是通過對比,讓幼兒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徵,能夠區分三種幾何圖形。活動前我們對活動的內容進行了討論,在確定這一內容時,教研組的老師們都覺得這一內容很簡單,但經過對中班幼兒認知特點的分析發現,中班的幼兒已有了粗淺的幾何概念,這一階段的幼兒雖然能正確地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們不是從這些形狀的特徵來認識,而是將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體相對照。因此,我們最終確定了《有趣的圖形》這一活動,讓孩子在遊戲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並通過觀察、比較、想象、動手等,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徵。 本次活動,除了讓幼兒感知圖形特徵外,還有一個活動目的是探索兩種不同導入方式在同一教學內容中的課堂運用實效。因此,執教的兩位老師在基本確定了活動過程後,對導入環節進行了重點的設計。兩個活動,我們分別運用了兩種導入方式:一種是實物直接導入,教師出示魔術袋引起幼兒興趣,然後通過讓幼兒摸一摸,通過對摸出的實物形狀的區別來初步感知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徵。另一種是手指遊戲變魔術導入,教師通過魔術變出三種圖形,然後通過與實物的對比感知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徵。在執教過程中我們發現,兩種不同導入方式,都能激起幼兒的活動興趣,只是遊戲的方法具有神祕感,並與下面環節有較好的銜接,因此能更快地調動幼兒的情緒,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兩次活動,幼兒參與性都較高,但同時活動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雖然我們在活動前對這一內容的目標定位進行了仔細的考慮斟酌,但在活動後發現,我們設置的其它幾個環節還是過於簡單,沒有將活動目標真正的達成,在最後環節中,孩子們在找找身邊的三種形狀時,對於正方形的認知出現了偏差。針對這一問題,我對自己的活動進行了反思。 根據活動目標, 我除了運用遊戲讓幼兒感知圖形特徵外,還必須在認識時讓幼兒用語言來描述圖形特徵,通過多次的描述鞏固幼兒對圖形基本特徵的認識。如:三角形:三個角三條邊;圓形:沒有角,圓溜溜;正方形:四邊一樣長,四角一樣大:教師在向幼兒正確描述圖形特徵時,讓幼兒也來描述,通過多次尋找圖形,描述圖形來認知圖形特徵。這樣在最後環節時或許就不會出現圖形區別時的偏差,而活動目標也會達成的更好。 一次教研組的研課活動,從內容的選擇確定到執教,從活動後的研課到反思,都給了老師很大的啓發,及時地反思,總結會給我收穫更多。

有趣的圖形教案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區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並能按標記進行分類。

2、通過情景遊戲等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係,並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幼兒動手能力,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慾望。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學會了各種圖形的特徵。

2、自制的“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的圖形“土坑”,將鏤刻下來的圖形作成鋪路的“石頭”。小籃同幼兒人數。

3、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圖形標記,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撿石頭”,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郊外撿石頭!”(隨音樂進入活動室)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麼多五彩繽紛的小石頭,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歡的撿。”

3、引導幼兒觀察、操作,鼓勵幼兒邊操作邊交流。

4、請小朋友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石頭 (顏色、形狀)。

5、遊戲:按標記舉“石頭”。

二、鋪石頭:

1、“大家撿了那麼多漂亮的石頭,我們用它來鋪一條石子路,好嗎?”

2、幼兒自由操作:把撿到的“石頭”一一對應地嵌入相應形狀的 “坑”裏。

3、出現問題:“小石頭沒有了,但是還有坑沒有鋪好,該怎麼辦?”

4、幼兒再次操作。

5、發現問題:“老師發現這裏有塊石頭很特別,是用兩種顏色的石頭拼起來的。”請個別幼兒介紹他的方法。

6、引導幼兒想辦法互相合作,用撿來的“石頭”鋪平“地上”的“坑”。

7、教師小結: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拼出一個新的圖形來。

三、踩石頭:

1、“路鋪平了,我們來玩踩石頭的遊戲!” 教師介紹玩法:“音樂一響,小朋友就一邊念兒歌一邊動起來,音樂一停就立即踩到“石頭”上,並說說踩的是什麼形狀、顏色的“石頭”。

2、遊戲重複2"3次。

3、讓幼兒找找在幼兒園裏有沒有這樣的圖形,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幼兒操作材料放入活動室計算角,讓幼兒在自由活動中繼續操作。

2、讓幼兒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東西的形狀是圓形、三角形、長方形及正方形,回園告訴老師,並列出圖表。

課後反思:

在幼兒的活動過程中,確有許多的知識、技能需要教師以直接的方式予以支持。比如,那些幼兒無法憑藉現有的條件通過探索獲得的經驗,教師要直接給予一些替代性的經驗,當出現一些新型複合材料的時候,需要給幼兒演示其基本的用法,當幼兒出現無法克服的客觀困難的時候,及時的予以解除。圖形變變是幼兒喜歡的數學活動,我沒有給任何提示,首先讓孩子們自己嘗試,中間稍微介入一下,最後放手讓孩子們變,孩子們的探索有了別樣的成功體驗。

有趣的圖形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感官,感知圖形的變化,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

2.根據物體特徵(封閉、開放)給圖形分類,培養幼兒辨別圖形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各種圖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型等)、課件、幼兒操作圖片(開放圖形和封閉圖形)、分類盒(袋鼠6個、青蛙6個)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激趣導入

1.引導語:今天有很多圖形寶寶到我們中(三)班來做客,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來叫出他們的名字好嗎?

2.教師出示圖形,幼兒說出其名稱

(二)基本部分:認識圖形

1.認識開放圖形

(1)故事激疑

A.引導語:小朋友能說這麼多的圖形名稱,真了不起!下面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有關圖形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恬恬和小雞》。

B.老師邊講故事邊演示電腦動畫。

(2)探索解疑

A.出示開放圖形。提問:圍在這樣形狀的柵欄裏,小雞爲什麼能跑出去?(這個圖形有缺口。)

B.師小結:這是個有缺口的圖形,所以小雞能跑出去。

(3)認識開放圖形

A.電腦出示另一開放圖形。提問:圍在這樣的柵欄裏小雞能不能跑出去?(能)

B.師:這些圖形有個好聽的名字,我們聽聽他們的自我介紹吧。(演示電腦動畫,讓幼兒知道這樣的有缺口的圖形叫做開放圖形)

(4)實踐操作

師:有很多開放圖形藏在了筐子裏,我們一起去把他們找出來,放到豆腐盒裏。(幼兒找到開放圖形,展示給小夥伴、老師看。)

2.認識封閉圖形

(1)激疑、解疑

A.引導語:剛纔,我們幫恬恬找到了小雞跑出去的原因:現在我們再來開動小腦筋,幫恬恬想個辦法:恬恬應該怎麼做,小雞纔不會從柵欄裏跑出來呢?(把柵欄圍圍好,不要有缺口)。

B.師演示電腦提問:現在柵欄圍好了,小雞還會不會跑出來呢?爲什麼?(小雞跑不出來了,柵欄沒有缺口)

(2)認識封閉圖形

電腦出示封閉圖形。師:這樣沒有缺口的圖形也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封閉圖形。

(3)操作實踐

A.師:請小朋友來做一次魔術師,想辦法把你剛剛找出來的開放圖形變成封閉圖形。

B.幼兒演示操作結果。

(三)擴展延伸

1.引導語:小雞們又在叫了,又有什麼事情發生了?我們趕緊來看看。

2.演示電腦動畫(小貓和小兔來找小雞玩,可是他們進不去,於是他們想了個辦法,用力一推,在籬笆上開了兩扇門。)提問:現在的柵欄是開放圖形還是封閉圖形?

3.師小結:不管是一個缺口還是兩個缺口,這些都是開放圖形。

(四)遊戲鞏固

1.引導語:咦!是誰在叫呀?原來是開放圖形和封閉圖形的媽媽在找自己的寶寶。它們的手裏都拿着寶寶的照片呢。我們來看看袋鼠是誰的媽媽呀?(開放圖形)青蛙呢?(封閉圖形)我們幫忙把開放圖形和封閉圖形都送到他們的媽媽那便吧,送的時候要說:“我把開放圖形(封閉圖形寶寶)送給你了。”

2.幼兒操作

3.展示袋鼠媽媽和青蛙媽媽的寶寶。幼兒在歡快的樂曲中尋找有沒有送錯的圖形。

有趣的圖形教案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添畫、貼畫、排序的興趣,增強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想象、發明和觀察能力。

3、引導幼兒在最基礎的幾何圖形上,通過聯想組成簡單物體,並表示其主要特徵。

活動準備:

圓形、方形、三角形若干,幼兒人手一套水彩筆、膠水、圖畫紙、抹布、黑板等。

活動過程:

一、穩定幼兒情緒,引出主題

二、教師正面示範,激發幼兒想象力、觀察力

1、教師以添畫的形式,爲三角形、圓形、方形畫上五官,引導幼兒想象

〈1〉教師說:“圓形娃娃能變出什麼來呢?一邊示範一邊提問,神奇的圓形娃娃變成了什麼?教師添畫變成蘋果,啓發幼兒想象還能變成什麼?

〈2〉方形娃娃能變出什麼來呢,一邊示範一邊提問,神奇的方形娃娃變成了什麼呢?教師添畫成餅乾,啓發幼兒想象還能變成什麼?

〈3〉三角形娃娃變出什麼來呢?一邊示範一邊提問,神奇的三角形娃娃變成了什麼呢?教師示範添畫成小魚,啓發幼兒想象還能變成什麼?

2、三個圖形嬰幼兒是三個好朋友,它們在一起能組合成不同的圖案來,小朋友看,教師邊示範邊說,看,他們組合在一起變成了什麼呢?房子、小雞,小朋友,你們想一想它們組合在一起還能變成什麼?引導幼兒想象。

3、教師以粘貼的形式引導幼兒想象

教師一邊示範一邊粘貼出不同圖形組成的物體,讓幼兒觀察聯想。

4、教師以不同圖形進行排序,讓幼兒觀察並說出還能怎樣排列

三、幼兒分成三組進行操作活動:一組粘貼;二組排序;三組添畫,教師巡迴指導

四、讓幼兒向老師或同伴介紹自身的作品

五、聽音樂走出教室,活動結束

有趣的圖形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和操作活動,鞏固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認識。

2.能初步排除圖形大小、顏色的干擾,正確辨認並將圖形分類。

活動方法:

以遊戲法爲主,結合操作法和講解演示法。

活動重、難點:能初步排除圖形大小、顏色的干擾,正確辨認並將圖形分類。

活動準備:

1.用紙盒做一個“魔術盒”(裏面有不同的關於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物體)。

2.不同顏色、形狀和大小的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卡片人手一份。

教學過程:

片段一:引入主題。(教師依次出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圖形寶寶)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小客人,你們猜一猜他們是誰?(談話導入,不僅給幼兒創設了一個思考的空間,同時也激發了幼兒的興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依次出示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圖形,讓幼兒逐一說出是哪個圖形寶寶。看到這些圖形寶寶,哪位善於觀察的小朋友有自己的發現嗎?(幼兒暢所欲言,給幼兒足夠的發言空間。)師:哦!你們說的真棒!原來這些漂亮的圖形寶寶是由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這些有趣的圖形組成的。

片段二:(1)觀察圖形特徵,依次說出是哪個圖形寶寶。

師:有三條邊、三個角的是哪個圖形寶寶啊?(提問:開始一起回答,後請個別幼兒上來指一指。)師:有四條一樣長的邊、四個一樣大的角是哪個圖形寶寶啊?(提問:讓幼兒集體回答看對不對。)師:圓圓的、摸起來滑滑的,是哪個圖形寶寶啊?(幼兒交流——集體反饋信息。你們真能幹,給自己鼓鼓掌吧!)片段三:(1)出示魔術盒。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魔術盒,非常的神奇;它能變出許多的東西來。我請你們來當魔術師“變魔術”。(變魔術時師要到幼兒面前,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遊戲反覆進行幾次。這些小魔術師真能幹,變出了這麼多東西。

(2)出示拼圖。

圖形寶寶啊也喜歡變魔術,他們聚在一起能變出許多圖案來。

師:出示由三角形和正方形組成的圖形。正方形和圓形組成的圖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組成的圖形等等。這些都是圖形寶寶變出來的圖案。你們來看一看它像什麼啊?由哪幾個圖形寶寶拼成的呢?(多媒體演示:用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拼成的各種圖案讓幼兒欣賞。)幼:樹,是由三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組成的。

幼:車子,是由一個正方形和兩個圓形組成的。

幼:房子,是由一個三角形和兩個正方形組成的。

片段四:(1)認一認。

師:剛纔小朋友們學的真認真,老師想獎勵你們一下;想和你們做一個遊戲。好不好?遊戲的名字叫說圖形,拿圖形。老師發給你們圖形並放在桌面上我說名字,你們以最快的速度把新朋友從桌面中找出來,看誰找得快,找得準!(師依次說出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幼聽口令從桌面上拿圖形,對錶現好的組或個人及時加以表揚。)(2)“圖形寶寶”找家。(播放多媒體課件,將組成好的圖形寶寶放給幼兒看。讓幼兒在音樂聲中觀察,再一次鞏固,以遊戲方式結束。)師:剛剛遊戲中你們表現得真棒!剛剛老師聽到了一個聲音,圖形寶寶不開心了,因爲圖形寶寶累了,想回家了。想讓我們小二班的小朋友送它回家。

師發給每個幼兒幾個不一樣的圖形寶寶。

師:你們看一看手裏有幾個不一樣的圖形寶寶,我們一起把它送回家。(事先準備好的籃子,上面貼有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片;讓幼兒按上面圖案分別放好。)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一)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一開始,我出示圖形寶寶讓幼兒觀察認識,從而激發了他們觀察和探索的興趣,緊接着在活動中通過變魔術的方法讓幼兒動手操作,進一步感知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徵,並能在具體的操作中感知和說出這三種圖形的特徵。不僅達到了教學目標,而且也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給幼兒創造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的理念。

(二)提供機會,搭建動手操作的舞臺引導幼兒在自主探索、交流中共同發現圖形寶寶是由哪幾個圖形組成的。主要是給幼兒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引導幼兒在認識圖形寶寶的同時,也訓練了幼兒的點數能力。遊戲:老師說名稱,幼兒拿圖形;創設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幼兒的學習更爲主動、生動。本課的課件演示與動手操作有機結合,相輔相成,共同促使幼兒對有趣的圖形的認識。

(三)利用遊戲,提高興趣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以遊戲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從而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活動最後以遊戲“認一認”讓幼兒在動手操作中進一步加強對圖形的認識,接着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再一次提高幼兒興趣,以遊戲“圖形寶寶找家”貫穿結尾鞏固幼兒在動手操作中,將圖形寶寶進行正確分類。

總之,在整節課中我力求把課堂變爲活動的課堂,把各知識點的教學用一系列的操作活動串聯在一起,如:遊戲“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使幼兒動起來、課堂活起來,讓幼兒在實際參與動手操作、合作實踐、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認識有趣的圖形。

有趣的圖形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在遊戲的過程中,感知左、右這兩個方位,初步判斷左、右的方法。

2、在認識左右的方位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判斷能力,能用左右方位解決簡單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領會左右的含義。

2、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學會確定左右的方法。

3、通過練一練進一步鞏固體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的習慣。

2、通過有趣的具體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感覺。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活動中領會左右的意義。

教學難點:

使學生學會確定物體的左右位置關係。

教學突破:

使學生在活動中領會左右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各種與左右相關的實踐活動來領會左右的意義。

使學生學會確定物體的左右位置關係是本節課的難點。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充分感知左右,再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確定物體的左右,最後再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得以掌握確定物體左右的方法。

教學準備:

一支鉛筆、一塊橡皮、一把小刀、一個文具盒、一把尺子。

教學步驟:

一、做大小聲遊戲。

老師大聲說,學生小聲說;老師小聲說,學生大聲說。

二、用左手、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和右。

教師活動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做遊戲嗎?喜歡的小朋友舉手。和同桌說一說好嗎?

2、今天我們要一起來認識左右。(板書:左右)

3、體驗左右。

提問:你們會用右手做哪些事情?

你們的右手真能幹,那你們的左手呢?又能幹哪些事?

左手和右手真是一對好朋友,配合起來力量很大。在你們的身上還能找到像這樣的一對好朋友嗎?

4、我們一起來活動活動好嗎,伸出你的左手轉一轉,伸出你的右手轉一轉;踏踏你的左腳,踏踏你的右腳,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5、遊戲。

下面我們一起來玩遊戲好嗎,老師發出指令,看哪個人做得又對又準。小學生準備好了嗎?

摸鼻子,眼睛,眉毛,左耳朵,拍右肩,右手摸右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右肩

學生活動

1、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同桌交流左、右。

2、引導學生手指着說。

3、師生共同活動。

4、找多個學生說。

5、和老師一起做遊戲。

三、通過實踐操作,理解左邊和右邊。

教師活動

1、擺一擺。

做完了遊戲,我們再來活動一下雙手。同桌合作好嗎?

2、數一數。

從左邊數橡皮是第幾個?從右邊數橡皮是第幾個?爲什麼同一塊橡皮排第幾都不一樣了?

3、說一說。

提問回答遊戲。小朋友,小朋友我問你,尺子的左邊是什麼,尺子的右邊是什麼?

4、再擺擺說說。

自己想怎麼擺就怎麼擺,然後同桌之間相互提問回答。

學生活動

按老師的要求擺一擺好嗎?在和老師,同學說一說好不好?

四、體驗 相對,左、右的理解。

1、請同學們也幫老師解決一個問題,判斷一下我舉的是右手還是左手?(舉右手)

2、請小朋友們也舉起右手,和老師比較一下,你發現了什麼?

有趣的圖形教案7

教學目標

1.會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拼組圖形,通過圖形拼組深化同學們對圖形的認識。

2.在圖形拼組的過程中,培養同學們的操作能力、想象能力,發展小朋友們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會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拼組圖形。

教學難點

會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拼組圖形。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學具。

教學過程

一、拼組圖形

教師:我們在前面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你知道嗎?用這些圖形可以拼組出一些有趣的圖形,同學們願意來試一試嗎?

學生:願意。

出示帆船,如下圖:

教師:怎樣拼組呢?我們先來看一看這條帆船,如果讓你用你手中的圖形來自己拼一個帆船,想想你會用到哪些圖形?爲什麼?

學生:我會用到三角形,因爲帆船上的兩頁帆很像兩個三角形。

教師:老師注意到你說的話中用了兩個字很像,能給大家解釋一下你爲什麼用這兩個字嗎?

學生:我覺得帆船上的兩頁帆像三角形,但不是標準的三角形。

教師:對了,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物體都像我們學過的一些圖形,但都不是標準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圓,所以我們在圖形拼組時,要想象這些物體和我們學過的哪些圖形相似。同學們會想象嗎?

學生:會。

教師:繼續想象。

學生:我會用到長方形,兩頁帆中間的桅杆就很像一個很小但是很長的長方形。

學生:我會用到長方形和三角形,在帆船的底部的中間就很像一個長方形,旁邊就像兩個一樣的三角形,把它們拼在一起就像帆船的底部了。

出示拼組好的帆船圖,如下圖:

教師:書上已經拼組好的帆船圖,你看看是不是和你們說的是一樣的?都用到了哪些圖形?

學生:用到了三角形和長方形。和我們分析的基本一樣。

教師:看來同學們的分析是正確的,帆船的兩頁帆本來不是三角形,可它很像三角形,所以我們在拼組帆船的時候,就把它看成三角形來進行拼組。所以我們在拼組圖形的過程中,要抓住它像什麼,再來進行相應的拼組,這樣才能用我們手中的圖形來完成我們有趣的拼組。

教師:那是不是圖中的每一個小細節、小東西都需要我們原封不動地拼組出來呢?

學生:不是,我們拼組的時候抓住的是比較大的東西進行拼組,那種很小的就沒有必要了。

教師:老師已經明白你們的意思了,你們是說抓住事物比較有特徵性和代表性的東西來進行拼組,並不是每個小細節都要進行拼組。

教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怎麼進行拼組圖形了,你們就照着這個圖來拼組一個帆船,開始。

學生自由地進行拼組帆船,老師巡視指導拼組過程。教師拿一個小組的拼組帆船來展示,作適當的表揚和建議。

教師:老師這裏還有一棵樹和一條魚,你們來看看,它們的各個部分又像什麼?你會用什麼圖形來進行拼組?

讓學生自由地發表他們的看法。

教師:同樣看看書上已經拼組好的圖形,看看和我們的分析是不是一樣的。

學生自己總結分析的圖形和書上用的圖形有什麼區別?哪種更好,爲什麼?

教師:知道了魚和樹怎麼拼組了,現在我們來看看哪個小組拼組這兩個圖最快並且最像,現在開始。

學生在兩個圖形對比的基礎上,進行模仿,動手操作。

教師:把你們拼組好的圖形擺放在桌上,我們一起來評一評,看看誰拼得最好。

二、給圖形取名字

教師:同學們已經會拼組圖形了,下面這些小朋友也拼組了一些圖形,你會給這些拼組好的圖形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嗎?

多媒體課件出示一些拼組好的圖形,如太陽、小房子、小汽車等。

教師:首先要想一想這些圖形像什麼?然後再給它取名字。

學生討論後,抽學生彙報。學生彙報時允許學生給同一幅圖取不同的名字。比如同樣是一幢房子,有的學生取名爲小房子,有的學生取名爲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家,有的學生取名爲溫暖的小屋。然後教師可以讓學生評一評,看誰的名字取得最好。

三、拼圖形講故事

教師:小朋友會講故事嗎?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聽。抽一個學生講故事。

教師:小朋友講的故事真好聽,你能把這個故事的主要人物拼擺出來嗎?比如龜兔賽跑這個故事裏的小白兔怎樣拼呢?小烏龜又該怎樣拼呢?

教師指導學生拼出小白兔和小烏龜。

教師:這樣看着小白兔和小烏龜你能給大家講一個龜兔賽跑的故事嗎?

學生看着拼圖講故事。

教師:小朋友能不能像這樣先拼擺圖形再講故事呢?下邊小朋友自己想一個好聽的故事,拼出故事中的一個情節,然後給其他同學講一講這個故事。

學生活動,教師作必要的指導。

四、課堂小結

教師:通過這次活動,你有哪些收穫?

學生回答略。

教師:看來同學們的收穫都不小,下邊依靠我們集體的力量,全班同學來完成一個大的拼圖。

學生拼圖,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拼好以後,教師給予學生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全班學生可以圍着拼圖跳一個舞,活動在學生的歡呼聲中結束。

有趣的圖形教案8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認識的平面圖形,主要是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幼兒已經能初步看到圖形說出名稱,爲了能讓幼兒更好的認識這些圖形,發展幼兒的形狀知覺、觀察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在本次活動中,我就讓幼兒在遊戲中通過自身的.實踐、動手操作、主動探索來加深對幾何圖形的認識,以及讓幼兒能初步進行幾何圖形簡單的拼合,來激發幼兒的創造和想象力。

活動目標:

1、幼兒複習鞏固對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認識。

2、幼兒初步嘗試用幾何圖形拼合簡單的圖案。

3、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體驗圖形組合變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五筐各種圖形的操作材料

2、三張拼合的幾何圖形創意畫

3、小房子一個(裏面有各種各樣的圖形)

活動重點:

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活動難點:

幼兒嘗試用幾何圖形拼合簡單的圖案。

活動過程:

一、 以小動物引出主題

1、小白兔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電話給老師了,它說:“它在森林裏蓋起了一座新房子,你想不想看看哪?”“你們看,這座新房子漂亮嗎?”

2、教師提問

教師:你們看,這個新房子上都有哪些圖形哪?

請個別幼兒上來指一指,並告訴我圖形的名字。

(正方形、圓形、三角形)

二、 複習圖形

1、 教師提問

教師:這座房子可神奇了,看看她房子裏都有誰?

教師依次從房子裏拿出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幼兒認讀。

2、教師介紹遊戲的規則

教師:你想不想和圖形寶寶做遊戲那?(幼兒回答:想)

教師叫圖形寶寶的名字,幼兒就從桌子中的操作材料中拿出相對應的圖形,並演唱兒歌。例:圓形,圓形你在哪裏?幼兒回答:我在這裏,我在這裏,你好不好?遊戲進行三次,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此環節解決重點。)

三、 幾何圖形的拼合

1、教師出示拼合好的圖案幼兒觀看。

(小雞、熱帶魚、太陽、小樹)

2、教師提問

1)小朋友你們看看小魚是用什麼圖形寶寶拼合起來的?(三角形)。

2)小朋友你們看看小雞是用什麼圖形拼合起來的?

(三角形、圓形)

3、教師請幼兒說一說你想拼合什麼圖形?

4、教師請幼兒自己拿操作材料在桌子上拼合圖形。

5、在此環節解決難點。

四、 教師巡迴指導。

五、 教師展示幼兒的作品,幼兒分享作品。

課後反思:

在緊緊張張的幾天籌備中,反覆的修改中,這節課上完了,心裏輕鬆了很多,可是也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在課中的幾個環節中最大突出的就是語言的不完整,例如孩子在回答問題時候,我問的問題的不完整導致孩子說話的不完整性,這個我以後要需要注意,還有我沒有好好地把握時間,複習的時間有點長,雖然這麼多的不好的地方,但是我覺得我對孩子的掌握還有上課的語氣,以及對孩子的吸引力還是挺好的,孩子們對於知識的掌握還是很好的,以及班上的一位孩子拼合的魚骨頭讓我驚奇了一次,讓我不敢忽視我們的孩子。所以我要更優秀,就要改掉我自己需要注意的地方,讓自己的授課技巧更完美。

有趣的圖形教案9

教學目標:

1、 在操作、觀察活動中,初步學會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 積累有關方位和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的直接經驗。

教學重難點:

學生認真觀察圖畫,在操作、觀察活動中,初步學會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準備:

投影、學具、小汽車、小兔子的玩具模型。

教學過程:

一、觀察圖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照相嗎?老師這裏有兩幅照片,你們仔細觀察一下有什麼不同?

二、出示情景圖,引導學生觀察,提出問題。

1、學生認真觀察圖畫,看看圖中分別拍的是什麼?你想知道什麼?(同位互相討論)彙報:第一組拍的是汽車,第二組拍的是小兔子

2、同一輛小汽車、同一只小兔子爲什麼會拍出不同的照片呢?

(我是從哪個位置拍的?)

3、引導學生回答。

(1)認真觀察第一幅圖,結合平日生活經驗,組織學生討論照片上的兩汽車分別是從哪個位置拍的 。

(2)交流判斷的理由。

(3)再觀察第二幅畫。學生互相說說自己的判斷理由是什麼。

4、出示小汽車、小兔子的玩具模型讓學生觀察。

(組織學生從不同方向觀察,並互相說說爲什麼看到的不一樣)

學生練習生活實際說說在生活中碰到的類似的事情

(學生分組互相說說)

三、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在生活中我們要認真觀察,學會辨認從不同方位觀察物體的形狀,只要你們認真,做生活的有心人,你們一定會學好的。

四、限時作業。

1、老師出示幾幅圖片,讓學生說說從什麼位置拍的?

(討論後回答)

2、出示幾種玩具,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是怎樣的?

3、組織學生做自主練習。

(這是一幅小鳥、小貓觀察兩所房子的情境圖。通過小貓從正面看到的房子的形狀和小鳥從上面看到房子形狀的不同,鞏固從不同方位觀察物體的形狀。)

引導:出示四幅圖,說說分別是誰看到的,並說說自己的理由

五、總結收穫。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

作業

學會從不同方位觀察物體的形狀

板書設計:

小小攝影家

學會從不同方位觀察物體的形狀

有趣的圖形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⒈通過活動,讓幼兒在操作和遊戲中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⒉在感知基礎上,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⒊在活動過程中有機導入音樂,使幼兒得到美的享受。

二、活動準備:

⒈自制課件

⒉操作材料:各種圖形若干、水彩筆、膠水、剪刀

三、活動過程:

一複習對圖形的認識演示多媒體課件一,隨音樂分別出示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提問:這是什麼圖形?它像什麼?(每個圖形左上方都有一個像什麼範例,如圓形像太陽)二鞏固對圖形的認識演示多媒體課件二,這是一個電腦遊戲。其內容是畫面上方是四個小的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正方形下面是四個對應的大的圖形,玩法是把小圖形拖到相應的大圖形中去,如拖對了,有音樂感應;如拖錯了,小圖形會自動退回;如全拖對了,就會得到電腦表揚你真棒。請幾個小朋友到電腦上操作。

三運用圖形拼物體演示多媒體課件三,[內容是用圖形拼成五個由簡易到複雜的範例:熱帶魚--房子--汽車--狐狸--機器⒈點擊熱帶魚。引導幼兒觀察。提問:這是什麼?它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然後再點熱帶魚,電腦會自動出現伴有優美音樂的拼圖過程供幼兒觀察欣賞。

⒉點擊房子、汽車、狐狸、機器人方法同上。

⒊幼兒自由拼物體,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老師拼的不一樣。

四運用物體組合畫面演示多媒體課件4[其內容在拼物體的基礎上,把物體組合成畫面,共有四幅畫面,並伴有音樂]

⒈出示畫面1,⑴提問:這幅畫是由哪些物體拼成的?⑵老師把這幅畫編成故事講述。

⒉出示畫面2、3、4,供幼兒欣賞。

⒊幼兒自由組合畫面,鼓勵幼兒勇敢地、大膽地、毫無顧慮地按自己的想法去組合畫面,並編成故事講給同伴聽。

⒋請個別有代表性的幼兒拿作品到前面,講給大家聽。

5、教師積極評價,活動結束。

[教學設想:本環節在前面幾個環節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要求,一方面發展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發展了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四、活動延伸:

⒈展示作品,互相學習。把全班幼兒的作品全部拿出來展覽,引導幼兒既樂於觀賞技能高、創造性強的作品,也能在一些不起眼的作品中發現其中優點,維護幼兒的自尊心。

⒉在美工角提供各種圖形材料,刺激和鼓勵幼兒隨時拼圖或自己製作拼圖。

有趣的圖形教案11

一、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分析

知識與技能目標:

讓學生了解畫圖裏的幾何工具,學會使用直線、橢圓、矩形、圓角矩形工具。

過程與方法目標:

信息技術課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爲宗旨。以培養學生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因此,對於信息技術教學,我注意更新教學觀念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化學生被動學習爲主動愉快學習。

爲了更好地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 先學後教,“兵”教“兵”、 任務驅動法、提問引導法、協作學習。目的在於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學生協作學習,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教學理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養成嚴謹的學習態度和團結協作的作風。

2、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學有所用”的快樂,以培養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的興趣。

3、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重點:直線、橢圓、矩形、圓角矩形工具的使用。

難點:幾何工具的綜合應用。

二、教學過程流程圖

流程說明: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

三、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