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教案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教案

課型:欣賞

教材分析:

《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用詩的語言勾勒了一幅草原美景——綠草如海、鮮花爛漫、碧水清波 、晚霞夕照、彩蝶紛飛、百鳥歌唱、氈包有如白蓮花、駿馬好似彩雲朵、牛羊猶如珍珠撒??這就是蒙古族人民自由、安寧、美滿、舒暢的生活,更是牧民雙手托起的幸福大廈。

歌曲用單二部曲式結構而成。第一樂段的節奏均勻、穩健;第二樂段從弱拍起唱,使原本平穩的節奏帶有了起伏的律動感。歌曲的旋律採用了牧歌的素材,並用五聲宮調式構成旋律,給人以遼闊、悠揚、婉轉、抒情的印象。這種將情感波瀾與意境相融合的創作手法,非常深 刻地表現了蒙古族牧民意氣風發的精神面貌及對幸福生活無比讚美的歡樂心情。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經過以往音樂課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分析作品欣賞作品的能力。熟悉歌曲教學中唱歌詞、歌譜、打節奏、等一系列的學習方式。通過多種形式的欣賞活動,鞏固和提高表現音樂的基本技能。擴大音樂欣賞的範圍。在教學中重點感受、蒙古族人民自由、安寧、美滿、舒暢的生活。 採用多種形式欣賞使學生樂於參與音樂活動。

教學目標:

1、欣賞女中音獨唱《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體驗歌曲優美抒情的情緒以及表現的寬廣美麗的草原情景,體驗蒙古族歌曲的風格。

2、初步瞭解、感知女中音柔和、渾厚的音色特點。

3、知道蒙古族是祖國大家庭的重要成員,樂於主動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歡蒙古族音樂。

教學重點:

1、欣賞、感受蒙古民歌,激發學生對蒙古民歌的熱愛之情

2、初步瞭解、感知女中音柔和、渾厚的音色特點。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蒙古民歌的風格特點。瞭解長調和短調。理解蒙古民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試唱法、聽賞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磁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大草原畫面 蒙古族的風土人情

師:看我們來到了什麼地方?

學生欣賞畫面

師問:你在草原上看見什麼景色?(請學生髮揮想象自由發言)

二 出示學習目標

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1、欣賞女中音獨唱《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體驗歌曲優美抒情的情緒以及表現的寬廣美麗的草原情景,體驗蒙古族歌曲的風格。

2、初步瞭解、感知女中音柔和、渾厚的音色特點。

3、知道蒙古族是祖國大家庭的重要成員,樂於主動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歡蒙古族音樂。

三 欣賞《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1、初聽歌曲。

師: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感受歌曲的情景和內容。

聽聽歌曲中唱出了內蒙大草原怎樣的景色?

2、學生聆聽後交流回答自己的感受。

3、瞭解演唱者德德瑪。

課件出示:

德德瑪(1947~ ) 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人。1962年入呼和浩特內蒙古藝術學校學習聲樂。1964年入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民族班學習。現任中央民族歌舞團獨唱演員。經常演唱的代表曲目有:《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嘎達梅林》、《奧菲歐的詠歎調》等。

4、分段欣賞。

師:大草原多麼美麗啊!如果我們生活在這裏,會是怎樣的心情?歌曲中表達草原人民對草原怎樣的一種感情?爲什麼?請同學們看歌詞分段欣賞歌曲。 課件出示歌詞

學生聆聽談感受

5、完整欣賞,隨旋律哼唱,進一感受歌曲表達的對草原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6、請學生根據歌曲情緒,設計一些簡單的伴奏音型爲歌曲伴奏 分組討論,可加入小樂器伴奏。

四 拓展延伸

課件出示:

聆聽騰格爾創作並演唱的《天堂》,試着跟他一起唱。想一想爲什麼他把自己的家比作“天堂”?

比較德德瑪演唱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與騰格爾演唱的《天堂》,兩位歌唱家在演唱風格上、音樂情緒上有何不同?

學生交流彙報

五 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乘着歌聲的翅膀去內蒙古大草原遊玩了一圈、欣賞了內蒙音樂,通過歌曲的欣賞與學習,我們感受到了遼闊而美麗的內蒙古大草原,感受到了內蒙古的草原風情,感受到了我們偉大祖國的大好河山。在以後我們還要學習其他民族的音樂,對少數民族能有更進一步地瞭解。

板書設計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中速 讚美的

教學反思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是一首充滿蒙古族風情的歌曲,通過聆聽讓學生了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感受蒙古音樂的風格特徵,進而產生對草原及蒙古人民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對家鄉的讚美,對祖國的熱愛。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創設情境引領學生來到美麗的大草原,然後通過不同形式的聽賞歌曲,讓學生對蒙古族音樂文化的瞭解更豐富,交流也更主動。更喜歡蒙古族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