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不倒翁教案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不倒翁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不倒翁教案

活動目標

1、探索發現不倒翁不倒的祕密,瞭解不倒翁不倒的祕密。

2、能看懂圖例,按圖示掌握製作步驟,製作出不倒翁。

3、對動手製作感興趣,樂於不斷嘗試,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發現和想法。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不倒翁若干,平底會倒的玩具一個。

2、蛋殼、橡皮泥、石子、紙張、彩色筆等輔助性材料。

3、幼兒用書第21頁。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玩不倒翁,引發其對不倒翁不倒的好奇。

(1)出示不倒翁。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一些玩具,你們玩的時候推一推、搖一搖,看看有什麼發現。

(2)幼兒自由操作。

(3)師幼交流討論。

提問:你們是怎麼玩的?發現了什麼?

(4)小結。

2、初步嘗試製作不倒翁,瞭解不倒的祕密。

(1)出示製作材料,激發幼兒製作的興趣。

(2)幼兒自由選擇材料製作不倒翁。

(3)通過問答引導幼兒觀察交流。

提問:你們在材料裏裝了什麼?這次每個人都成功了嗎?爲什麼在裏面裝了材料後,有的小朋友製作的不倒翁還是一推就倒呢?

3、再次嘗試製作不倒翁,感受成功的喜悅。

(1)幼兒看幼兒用書第21頁的不倒翁製作步驟,瞭解製作步驟。

(2)幼兒改進自己的作品,再次嘗試製作。

(3)組織幼兒交流成功製作的經驗。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積極探索不倒翁,發現不倒翁不倒的祕密。活動前我爲每位幼兒都準備一份製作材料,爲的是讓每個幼兒都有動手的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科學活動都應具有探索性,從探索性方面考慮,我的活動分成了五個環節:

1、玩不倒翁,激發興趣。

2、對比玩法,發現祕密。

3、初步探索,發現問題。

4、再次探索,解決問題。

5、活動延伸。

第一環節中,小朋友對這個玩具娃娃還是感興趣的,在玩的.過程中充分激發了他們探索慾望。

第二環節是通過對比比較,讓幼兒探索不倒翁不倒之謎,小朋友由觀察再到摸一摸,打開看一看,不倒翁不倒的祕密,體現了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第三環節是讓幼兒初步嘗試,(幼兒對不倒翁不倒的原因的認識基本上是由我牽着,按照我的設計一點一點來認識的,所以幼兒的學習有點茫然。)

第四環節是讓幼兒重新嘗試製作不倒翁,在老師的指導下,雖然有點只是不倒,但對於孩子們來說還是充滿了成功的喜悅。

第五環節,活動延伸因爲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有很多種,不僅僅是位置擺放的問題,還有物體擺放多少、輕重等問題,所以最後將活動又延伸到了課後,讓孩子再去探索。

不足:

1、教具的製作有點問題,在幼兒操作中,幼兒操作比較困難,戴帽子、打開帽子幼兒都需要老師幫忙。

2、活動操作前,老師的要求講的不夠詳細。

3、每個環節之後,可以說些小結性話。

4、在探索不倒翁裏面的祕密時,對於他們出現的一些問題,可以用圖片的形式來展示,幫助他們加深記憶。

5、操作過程中很混亂。對於幼兒出現的狀況,我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

6、整個活動我講的比較多,讓幼兒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比較少。幼兒的主體性沒有表現出來。

(在幼兒探索發現問題後,可以讓幼兒自己總結不倒翁不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