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小故事知道理

學習三字經,如果是通過三字經的故事來加強理解那麼一定很快就能夠記住三字經的內容了。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三字經小故事知道理,歡迎大家閱讀!

三字經小故事知道理

彼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西漢時候有個人叫路溫舒,字長君,山西潞州人,小時候給人放羊,家貧沒有錢買書。中國在漢以前,非世家沒有藏書,非自己下功夫抄錄,就無書傳學。那時候還沒有紙張,非絹帛皮簡無以爲書,所以家貧就自然沒有書可讀了。 路溫舒放羊時經常路過一片池塘,他注意到池塘邊上長的蒲草很茂盛,就揹回家一大捆,截成與竹簡一樣尺寸,並將其編聯在一起,然後借來《尚書》工工整整地抄到上面。有了蒲編書,他就一邊放羊一邊讀書。因爲他精通漢書、熟悉法律,以後做了獄吏,最後官至臨淮太守,成爲西漢著名的法律專家。

“削竹簡”的是西漢的公孫弘。他出身貧賤,二十多歲時曾經當過縣監獄的小官,後因過錯被免了職。公孫弘本來就不甘心平庸,因爲家境貧寒只好替別人放豬。他五十多歲的時候,經常跑到竹林裏把竹子削成竹簡,把借來的《春秋》和各家的註解,抄在竹簡上面。漢武帝時期,公孫弘官至左內史、丞相,封爲平津侯。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黃香是東漢江夏人,即三國時期東吳人。黃香九歲的時候,冬天睡覺前用自己的身體給父母暖被窩,夏天睡覺前用一把小扇子給父母扇枕頭。他對父母能盡孝道,是爲人子者的好榜樣。執是執持、不鬆手的意思,嚴持孝道,永不放棄,叫做“孝於親,所當執”。 元代福建延平府的郭居敬,曾將歷史上二十四位孝子的感人故事編輯了一本書,就是《二十四孝》,“黃香扇枕”就是其中的一個故事。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這是行悌道的例子,孔融讓梨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孔融是孔老夫子第三十二世孫,魯國人,生於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時任北海太守。孔融性情寬容好士,經常說:“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吾無憂焉”。 孔融四歲就知道長幼有序,吃梨的時候,自己年紀小就吃小的。所謂“三歲看老”,四歲的孩子謙遜之禮如此,方知其後必有大成。 兄弟者手足也,《千字文》中也講到“孔懷兄弟,同氣連枝”。兄弟之道是五倫中的一倫,爲悌道。兄弟之間要相互關心友愛,彼此氣息相通,因爲兄弟之間有直接的血緣關係,如同樹木一樣,同根連枝。悌道屬於五常中的“禮”德,其原則就是“兄友弟恭”。做兄長的要友愛、關心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尊重兄長。兄弟之間如能各盡其道,自然和睦友愛。如果將利益放在第一位親情放在第二位,就大錯特錯了。不但有違兄弟之道,也有違孝道,因爲兄弟反目最痛心的是父母。

夕孟母,則伶楚。子不學,斷機杼。

鬥宴山,有義方。教五子,名懼揚。 這是一個小故事。裏面說了一位母親,爲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學到知識,每天都在很努力的編織東西來掙錢讓孩子讀書。但是,有一天,孩子說不再讀書,母親聽了,馬上把編織機拿剪刀把繩子都剪斷了,說孩子不學習,自己那麼辛苦也沒用。孩子沒有辦法,只好繼續學習。後來,母親聽鄰居說:在宴斗山上有一位隱居的老學者。他才華出衆,教孩子很有一套。曾經教了五個孩子,到最後個個都成了朝廷命官。只要把孩子送到去老學者那裏教,將來必成大器。有時母親把孩子送到了老學者那裏,孩子真的一天天聰明起來,母親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了。

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

這裏說的是孔子勤學的故事。孔子說過,“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學而知之者,有學而不知者”。即使是生而知之者還是要學習,有的人天分很高很聰明,但是不認真求學問,倚仗自己的天才胡作非爲,就把自己給毀了。孔子是聖人,也還是活到老學到老,他曾向七歲的項橐請教問題,給後人做了好榜樣。 項橐是春秋時期的神童,孔子曾經向他請教過問題,所以被後世尊爲“聖公”。相傳,孔子有一次與弟子們東遊。待車馬行至齊地紀障城的時候,大道邊上有幾個戲耍的玩童,有一童子立於路中不動。子路見狀,停車呵斥道:“小孩子怎麼不讓車呢?碰到你怎麼辦?” 童子說:“城池在此,車馬安能通過?”孔子探身道:“城在何處?”童子說:“築於足下。”孔子下車觀看,果見小兒立於石子、瓦片擺成的“城”中。童子問:“是城讓車馬,還是車馬讓城?” 孔子笑道: “好伶俐的童子!請問你叫什麼名字,多大年齡?” 小兒答道:“我叫項橐,年方七歲。請教您是哪一位?”孔子答道:“我是魯國孔丘”。 項橐驚道:“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那麼我請教您三個問題,答的出來我就讓城讓路,答不出來就請繞城而過”。 孔子覺得項橐小孩很有意思,於是笑道:“一言爲定”! 項橐說:“天地人爲三才,夫子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多少五穀、人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搖頭說:“我還真的不知道”。項橐得意道:“我來告訴你,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穀,人有黑白兩根眉毛。” 項橐再問:“請教什麼水沒有魚?什麼火沒有煙?什麼樹沒有葉?什麼花沒有枝?”孔子答道:“江河湖海,水中都有魚;柴草燈燭,是火就有煙;沒有葉不成樹,沒有枝又哪裏有花呢?”項橐聽後晃着腦袋說:“不對,是井水沒魚,螢火沒煙,枯樹沒葉,雪花沒枝。” 項橐又問:“什麼山上無石?什麼車子無輪?什麼牛無犢?什麼馬無駒?什麼男人沒有妻子?什麼女人沒有丈夫?孔子逗他道:“啊呀,我還是不知道。”項橐又道:“土山無石,轎車無輪,泥牛無犢兒,木馬無駒兒,神仙無妻,仙女無夫”。 孔子心中實在是敬佩這個七歲的孩子,於是向項橐行禮,繞城而過。這就是後世傳說的“項橐三難孔夫子”的故事。 歷史上確有孔子向項橐請教有關音樂問題的記述,“三難”則純屬傳說故事。山東紀城碑廓鎮東北八公里處有一山,名叫躲子山,傳說項橐就是在此山避難時遇害的。 項橐三難孔子的故事盛傳之後,各國諸侯都派人打探項橐的住處,以便爲我所用。爲避禍項橐就藏到山裏,但被吳國、齊國的武士發現了。兩國武士爲爭奪項橐打鬥起來,吳人看劫持不成就將項橐刺死了,其時項橐年僅十二歲。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竇燕山,名禹鈞,北京幽州人。古代幽州屬於燕國,燕國有山名燕山,故以地名尊稱他爲竇燕山,就像詩聖杜甫住在京兆少陵,被人稱爲杜少陵一樣。 竇燕山是五代後晉時的人,年輕的時候不學好,做生意欺行霸市、缺斤少兩、昧心行事,雖然賺了錢,但直到三十歲還沒有子嗣。有一天夜裏,他死去的父親給他託夢,說:“你心術不正、心德不端,惡名張注天曹,不但無子而且無壽。你要趕快改過遷善、大積陰德、廣行方便,還有可能挽回。” 竇禹鈞醒來以後,嚇得出了一身冷汗,他痛下決心改邪歸正。從前之惡不敢再犯並且廣行善事,在家裏興辦義學、積德行善克己利人。一天夜裏又夢到他父親對他說:“爾今陰功浩大,善名張注天曹,後有五子齊登科甲,爾壽至八十九歲”。他醒來以後,行善更爲積極,後來果然生了五個兒子:儀、儼、侃、爾、僖。 竇家教子有方,比如他的家庭之禮都按照古禮進行,家中男不亂入,女不亂出,男耕女織,和睦孝順,所以纔有五子聯科。其中大兒子做到禮部尚書,二兒子做到禮部侍郎,其餘三子也都做了官。侍郎馮道贈詩曰:燕山竇十郎,教子以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以上舉的兩個例子說明,做父母的教育子女,第一要善於教育,第二要持之以恆。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趙中令是宋朝的中書令(宰相)趙普,這段話講的是趙普半部《倫語》治天下的故事。趙普與趙匡胤是小時候的同學兼朋友,他出身比較艱苦,少年時期沒有好好讀過書, 以後跟隨趙匡胤打天下。宋朝開國後,趙普歷任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匡義兩朝的宰相,自稱半部《論語》幫助趙匡胤打天下,另外半部《論語》幫助趙匡義治理天下。 趙普白天忙於處理國家政務夜晚則讀《魯論》,所謂“魯論”就是魯國通行的《論語》二十篇。據說每當遇到重大問題,趙普總是說:“明天再做決策。”晚上回家以後,他從箱子裏面拿出一本書仔細地讀,第二天準能夠提出一個很高明的見解。 時間久了大家都很奇怪,覺得趙普家裏一定藏有什麼祕籍寶典,於是買通他的家人打探這個祕密。有一天,家人趁他不在家把書拿出來一看,原來是《論語》。可是誰也不相信,怎麼可能是人人皆知的《論語》呢? 趙匡胤得知此事,親自到他家來探問,趙普就把那本《魯論》拿了出來。趙匡胤說:“此爲朕幼年所習,如今卿家還在讀嗎”?趙普回答說:“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盡在其中”。宋太宗繼位以後仍然想用趙普爲宰相,有人說趙普的壞話,說他只能讀《論語》。太宗如實以告,趙普說:“臣實不知書,只能讀《論語》。我輔助太祖定天下只用了半部《論語》,尚有半部可以輔助陛下致太平”。故此“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句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