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春的教案

課文目標:

朱自清散文春的教案

1.熟讀課文,有感情朗讀課文有關部分,感受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感情。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賣弄”、“抖擻”等詞語的意思。

3、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

1.感受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感情。

2.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 :

1.有感情朗讀課文有關部分。

2.體驗春天帶給人們積極向前邁進的力量。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感知全文,感受春天的氣息,有感情朗讀第1自然段。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有關詞語。

3.認識春,明白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描繪春的美麗景象的。

教學過程 :

引課:

1、說一說帶有“馬”的成語或四個字的詞語,比如“馬到成功”。

2、說一說帶有“春”的成語或四個字的詞語,比如“春暖花開”、“春意盎然”。

一、初讀,感知課文

1、示課題“春”。

2、讀課文,感受春天的氣息。

二、再讀,理解課文

1、自由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怎樣地向我們傳遞春天的氣息的,要求從課文中找出依據。

2、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時引導:

(1)理清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描繪春的美麗景象的.。

(2)初步體驗春天的美。

三、精讀,體味課文,學習第一段。

這段講什麼意思?出示燈片和課文第一段比較。

“東風來了,人們盼望的春天也到了。萬物甦醒,山青了,水滿了,太陽也變紅了。”

這燈片上的句子和第一段的內容差不多,但讀起來的感覺爲什麼會差多了?(突出擬人的寫法的生動形象,更好表達作者盼春之情。)

自由讀——指名讀——試背——齊背。

四、作業 。

(1)作業 本第1題,修改課內組詞。

(2)朗讀課文3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從春景中體會春的無限生機和希望,激發熱愛春天之情。

2.有感情朗讀課文,摘錄好的詞句。

教學過程

 1.檢查。

看拼音寫詞;根據意思寫詞。

 2.研讀。

(1)齊背第一段,說大意。

(2)學習第二段。

①自由讀,思考:第二段作者寫了春天哪幾方面的景物?

(小草、花、風、雨。)

②指導讀“小草”部分。

③夥伴互學“花”、“風”兩個自然段。

春花和春風各有什麼特點?哪些詞句寫出這特點?最喜歡的句子是什麼?爲什麼喜歡?

用自己的朗讀讀出春花的多、美,春風的柔和,讀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④獨立自學“春雨”自然段。

回顧前面的學法:劃找——思考——朗讀體味——彙報交流——訓朗讀。

按此法學習。

⑤課內做作業 本3、4、5題。

(3)學習第三段。

這段講一個什麼意思?在用詞上有什麼新特點?(AABB式和ABAB式的使用。)

(4)學習第四段。

這三句各告訴我們春天的什麼特點?這三句順序能改變嗎?

爲什麼?

這三句採用什麼寫法?該怎麼讀?爲什麼要一句比一句加強語氣?

 3.作業 。

(1)修改課堂上的作業 。

(2)準備背誦課文,有能力的先背誦四兩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