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嫺散文《發育時期的衛生課》

一個曾經在男校任教師的朋友告訴我一個真實的笑話。那一年,他教中二班,中二班的男孩子都是剛剛發育的,於是,身爲班主任的他,便要負責教授性知識。那時候,學校比較保守,他們把“性知識”稱爲“衛生課”。

張小嫺散文《發育時期的衛生課》

上衛生課的時候,他跟學生說:

“鬍鬚是男人的第二性徵!”

一個學生立刻舉手問他:

“老師,那麼男人的第一性徵是甚麼?”

我是上女校的,中二那一年,我們也有衛生課。所謂衛生課,並沒有教我們性知識,只是教我們衛生常識,譬如:爲甚麼會有月經?月經來了怎麼辦?這些衛生課是有贊助的,還有免費的`衛生巾派給大家。

有些女人習慣用衛生巾,有些則愛用衛生棉條。衛生棉條是塞進去的,只剩下一條繩子在外面,游泳也沒問題。然而,少女是沒可能用衛生棉條的。我記得,那一年,我有一個同學很想用衛生棉條,她買了一盒,我們陪她到百貨公司的洗手間裏更換。我們站在外面,等了整整三十分鐘,看到她滿頭大汗的走出來,說:

“不行,塞不進去!”

她那個尷尬和吃力的模樣,我到現在還記得。不知道她自己記不記得發育時期有過這麼值得回味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