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張愛玲的散文《愛》

那個年代,這是一個故事,悽美而感人,無須過多言語的詮釋:這又是一首情歌,潛在的情感穿越各種迷離,一生永不褪色。一生中,只有那句刻骨銘心的話維繫着兩顆跳動的心,心與心的感應,心與心的默契,如黑夜裏的一個亮點,支撐着一個人的理性靈魂。這種寓平靜中的“轟轟烈烈”,也許,這就是張愛玲散文《愛》的魔力。

賞析張愛玲的散文《愛》

“這是真的”,我的情感隨作者的坦言而觸動。她該是一個愛做夢的女孩吧!我喜歡有月的夜,月光可以柔柔地瀉在月白的衫子,她愛在春天的晚上,輕輕地靠在桃樹下,攀着發青的嫩枝,讓情感從這裏延伸,初春是美的,無奈冬意還未褪盡,她的目光一直停佇在桃樹對面的那扇門,彷彿門的開啓與閉合緊緊聯繫着所有的驚喜與感動,今夜無月,黑夜中,她已忘記了自己的美,她的執着已忘記了自己是位小康之家的女兒,她忘記這是一種叛逆,她在乎的是那份感動。

“噢,你也在這裏嗎?”輕輕的,話語簡潔得連一個字也容不下去。是男性特有的女性羞澀?是驚奇發生的激動?彼此的無言,生怕更多的言語,都會驚動周圍的小生命,破壞了無聲的美。彼此固守着那一段距離,那一份清泉般的美麗。他會發現她今夜的美嗎?他爲何要保持着那段短短的'距離,相識而無語,那份最真摯的情感、最純真的愛戀爲何深藏心底不敢輕易地表露!也許是家庭的緣由,也許是無形的網,也許這是對傳統無聲的背離。春天的晚上,桃樹之下的邂逅,無言的默契,那一份寂靜的黑色掩飾不了內心的狂熱,靜與動的比照,恰恰給我們留下如詩的空白。想象也因此而美麗,張愛玲正是用真實的粗線條描繪出

她的理想主義。

“就這樣就完了”無聲的美讓人感到缺憾,以至於歷盡種種苦難之後,這種美變成生命唯以回味的愛戀,現實的無奈同時讓這份愛戀倍受時間無情的煎熬。

“沒有早一步,也沒晚一步,正好趕上了。”就是那句話構成一段美麗而沒有結果的緣,張愛玲跳躍的筆觸時刻捕捉着情感的觸動與兩極感受的隱性描寫,蒙太奇的畫面、理想與現實中的碰撞,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美的無奈、美的缺憾,也許山盟海誓能代表轟轟烈烈的愛,但這比不上爲愛無聲守候的美。

我要一片藍天,自由地飛;我要像一陣雲煙,無聲無息的美。也許精神之戀是不完美的,那個年代,愛無須表白,無聲的缺憾也是一種美的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