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張愛玲讀後感範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封鎖》張愛玲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封鎖》張愛玲讀後感範文

《封鎖》是張愛玲一篇獨具匠心的短篇小說,全篇主要寫的是男女主人公在公車封鎖的情況下與常態不同的行爲,他們在公車上戀愛了,可是下車後就自然而然地分手了,一個看似荒唐的事在小說中發生了。

《封鎖》的不同之處在於看似隨意的筆調下隱藏着巨大的張力!它通過電車被封鎖,描寫出兩個在平淡、疲乏無聊的都市生活中的世俗男女,而在某一短暫而特定的環境允許的情勢之下,表現出對各自常規生活的不至於引起後果的瞬間反叛。這是一種平常生活中不可能出現的反逆。反映出的是一種人的“本我”狀態,包括人類本能的驅動力和被壓抑的無意識傾向,在某種特定情況下會展現出本我。

正如陳奕迅《紅玫瑰》的歌詞唱的: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疼愛的都有恃無恐。在一切有序的生活軌道上,人與人都保持着恰如其分的“位置”,這個位置是社會要求並規定的位置,於生命深處也許有着種種的遺憾,那是對自己沒有得到的一切,所懷有的那一些不甘心在心裏騷動着而在平常的生活中不會表露出來。而電車上的“封鎖”環境是人性的一個出逃機會,這是一個暫時與外界隔絕的空間,在這裏他們沒有了在現實社會中原有的身份、地位和責任,沒有了平時的那些種種顧慮,人們會暫時的拋離原本存在的那個自己,一個單純的自己,一個真正的自己,這也是一場試驗,它引發了人心蓄積已久的燥動,讓人從常規脫繮而出,然而“封鎖”終究是短暫的,而這種短暫又意味着“安全”,讓“封鎖”中的男女有了現實中的退路最終破蛹而出的本我。

《封鎖》中的男女主人公從電車上相遇再到相愛再到最後的分手,其實正好是對內心一直隱藏的那個“自己”的展現。

在封鎖的常態與非常態的實驗中,作品隱喻了人性與處境的悖逆:人生的常態對人實際是一種封鎖,封鎖因此成爲人的處境象徵;非常態中的人性是開放的,人的自然慾望能夠得以釋放,並導致激情的突然迸發,產生越軌的萌想,從而構成對日常生活的反封鎖,激情封鎖了平庸。平常生活未被封鎖之時,人性往往被封鎖了,而生活被封鎖時,人性反而敞開了。

而張愛玲散文中說她喜歡出名,渴望滿足俗世的各種願望,於是突圍,而在沒有人的場合她又覺得生命充滿了歡悅,本能的心靈渴求又使得她不由自主的封鎖,又而把文學作爲封鎖之後的另一生命。

《封鎖》採用“陌生化”敘述手法,製造出“陌生化”的戲劇效果。試圖超越傳統的重現現實的方法激發人們克服對生活的麻木感,改變人們對現實的認識。張愛玲是厭棄確定性的作家,其作品的結尾大多是沒有歸宿的反高潮。

《封鎖》也不例外,它的寓意“封鎖”不盡,是開放似的隨時等待重新解讀的謎一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