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的我走了 徐志摩

導語:輕輕的我走了,這句家喻戶曉的詩句出自現代詩人徐志摩所寫的《再別康橋》。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再別康橋》賞析,歡迎閱讀!

輕輕的我走了 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1920年曾留學英國。1923年加入新月社,成爲新月社詩派的代表詩人。

“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好處就得不着,女人的壞處就使他犧牲了。” --- 冰心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着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爲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賞析1:

《再別康橋》是一首優美的抒情詩,宛如一曲優雅動聽的輕音樂。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國訪問,舊地重遊,勃發了詩興,將自己的生活體驗化作縷縷情思,融匯在所抒寫的康橋美麗的景色裏,也馳騁在詩人的想象之中。

全詩以“輕輕的”“走”“來”“招手”“作別雲彩”起筆,接着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細緻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愛戀,對往昔生活的`憧憬,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離愁,表現得真摯、濃郁、雋永。

這首詩表現出詩人高度的藝術技巧。詩人將具體景物與想象糅合在一起構成詩的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巧妙地把氣氛、感情、景象融匯爲意境,達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詩的結構形式嚴謹整齊,錯落有致。全詩7節,每節4行,組成兩個平行臺階;1、3行稍短,2、4行稍長,每行6至8字不等,詩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詩與自由詩二者的形式糅合起來,使之成爲一種新的詩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現代化的建築美。詩的語言清新秀麗,節奏輕柔委婉,和諧自然,伴隨着情感的起伏跳躍,猶如一曲悅耳徐緩的散板,輕盈婉轉,撥動着讀者的心絃。

詩人聞一多20年代曾提倡現代詩歌的“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建築的美”,《再別康橋》一詩,可以說是“三美”具備,堪稱徐志摩詩作中的絕唱。

賞析2:

徐志摩所說的“康橋”,現在通譯爲“劍橋”,也就是英國劍橋大學的簡稱。徐志摩曾在這裏學習和生活過兩年。1928年,他故地重遊,在歸途中寫下了這首《再別康橋》。

詩人選取了幾個有代表性的景物和事件,在表現康橋美景的同時,又抒發了對往昔生活的嚮往,以及再別時的惆悵之情。

在第一節中,詩人連用了三個“輕輕”,這是爲什麼呢?詩人又見到日思夜想的母校,心情一定十分激動;懷念起從前美好的時光,心中一定充滿了甜蜜;時光荏苒,物是人非,心裏定然又溢滿惆悵;想到相逢不久即將別離,心中必然充斥着感傷。然而,這一切的一切,詩人都沒有明言,只用了三個“輕輕”,就把它們囊括其中。同時,“輕輕”兩個字的重複使用,也爲全詩奠定了一個舒緩而略帶憂傷的抒情基調。第一節的最後一行,點明瞭時間是在黃昏。這點非常重要,因爲後面相關的景物與事件都和黃昏這一時間段息息相關。

第二、三、四節,詩人分別描繪了康橋有代表性的三處景物,——河畔的柳樹、河中的青荇以及榆蔭下的一潭。由於時處黃昏,柳樹染上了夕陽的餘光,搖身變成了金柳,彷彿新娘般豔麗嬌羞。倒影投波,美豔萬分,令詩人沉吟不已。康河的水十分明淨,水中青荇歷歷可見。愛屋及烏,詩人因爲熱愛康橋,所以對康河裏的水草也充滿了柔情,寧願化身其中,以期能和康橋永遠在一起。而榆蔭下的潭水,景色更加絢麗。只見夕陽中的霞光與綠色的浮藻揉碎在一起,紅綠斑駁,宛如彩虹般燦爛。

有這樣美的景物,怎能不令人心嚮往之?於是,詩人在第五節中,便有了撐篙尋夢、星夜放歌這一浪漫且有些近乎瘋狂的舉動。這一事件的描述,也許是詩人真實的回憶,也許是詩人虛擬的想象,當然,無論哪一種情形,都是詩人深摯感情的自然流露。接下來,詩人筆鋒一轉,第六節又回到了別離的主題。文筆大起大落,而轉折處卻極其自然,絲毫看不出人爲雕琢的痕跡。而第七節中的四行彷彿更是渾然天成,把詩人的情感推上了高潮:“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爲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高潮處不是放歌,而是沉默,意味悠遠。柳永在《雨霖鈴》中寫到“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蘇軾在《江城子》中說“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都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絕妙手筆。順便提一下,頂針手法的運用,是使六、七兩節行文流暢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最後一節中,詩人又連用了兩個“悄悄”,暗示心情的黯淡與憂傷。同時,運用反覆的手法和第一節相呼應,把惜別的惆悵之情表現的淋漓盡致。

與朱湘的《採蓮曲》一樣,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也是以寫境爲主。也就是說,詩人沒有直接吐露心扉,而是藉助意象來間接傳達,因而使詩中飽含意境。同時,詩人的情趣和所描述的意象之間水乳交融,使詩歌的意境變得十分濃郁。這是《再別康橋》使人合卷難忘、回味悠長最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