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喊 魯迅 精彩片段

魯迅的作品《吶喊》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對中國舊有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渴望。

吶喊 魯迅 精彩片段

吶喊 魯迅 精彩片段1

1、希望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2、阿Q在形式上打敗了,被人揪住黃辮子,在壁上碰了四五個響頭,閒人這才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裏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於是也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

3、老屋離我愈遠了;故鄉的山水也都漸漸遠離了我,但我卻並不感到怎樣的留戀。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牆,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那西瓜地上的銀項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來十分清楚,現在卻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4、我感到未嘗經驗的無聊,是自此以後的事。我當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後來想,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鬥的,獨有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於是以我所感到者爲寂寞。

5、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我在年青時候也曾經做過許多夢,後來大半忘卻了,但自己也並不以爲可惜。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着己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麼意味呢,而我偏苦於不能全忘卻,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現在便成了《吶喊》的來由。

7、是的,我雖然自有我的確信,然而說到希望,卻是不能抹殺的,因爲希望是在於將來,決不能以我之必無的證明,來折服了他之所謂可有,於是我終於答應他也做文章了,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記》。從此以後,便一發而不可收,每寫些小說模樣的文章,以敷衍朋友們的囑託,積久了就有了十餘篇。

8、“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爲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爲對得起他們麼?”

9、讀書人偷書,不算偷。

10、在我自己,本以爲現在是已經並非一個切迫而不能已於言的人了,但或者也還未能忘懷於當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罷,所以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裏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至於我的喊聲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顧及的;但既然是吶喊,則當然須聽將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筆,在《藥》的瑜兒的墳上平空添上一個花環,在《明天》裏也不敘單四嫂子竟沒有做到看見兒子的夢,因爲那時的主將是不主張消極的。至於自己,卻也並不願將自以爲苦的寂寞,再來傳染給也如我那年青時候似的正做着好夢的青年。

11、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

12、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了。閏土要香爐和燭臺的時候,我還暗地裏笑他,以爲他總是崇拜偶像,什麼時候都不忘卻。現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製的偶像麼?只是他的願望切近,我的願望茫遠罷了。

13、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14、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吶喊 魯迅 精彩片段2

1) 至於我的喊聲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顧及的;但既然是吶喊,則當然須聽將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筆,在《藥》的瑜兒的墳上平空添上一個花環。

2) 在《明天》裏也不敘單四嫂子竟沒有做到看見兒子的夢,因爲那時的主將是不主張消極的。至於自己,卻也並不願將自以爲苦的寂寞,再來傳染給也如我那年青時候似的正做着好夢的青年。

3)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

4)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了。閏土要香爐和燭臺的時候,我還暗地裏笑他,以爲他總是崇拜偶像,什麼時候都不忘卻。現在我所謂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製的偶像麼?只是他的願望切近,我的願望茫遠罷了。

5) 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6)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7) 我在年青時候也曾經做過許多夢,後來大半忘卻了,但自己也並不以爲可惜。

8) 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着己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麼意味呢,而我偏苦於不能全忘卻,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現在便成了《吶喊》的來由。

9) 我當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後來想,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鬥的,獨有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於是以我所感到者爲寂寞

10)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11) 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爲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爲對得起他們麼?”

12) 是的,我雖然自有我的確信,然而說到希望,卻是不能抹殺的,因爲希望是在於將來,決不能以我之必無的證明,來折服了他之所謂可有,於是我終於答應他也做文章了,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記》。

13) 從此以後,便一發而不可收,每寫些小說模樣的文章,以敷衍朋友們的囑託,積久了就有了十餘篇。

14) 老屋離我愈遠了;故鄉的山水也都漸漸遠離了我,但我卻並不感到怎樣的留戀。

15) 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牆,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那西瓜地上的銀項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來十分清楚,現在卻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魯迅《吶喊》內容簡介

內容總述

小說集《吶喊》收錄了《狂人日記》、《孔乙己》、《藥》《阿Q正傳》《故鄉》等14篇小說,反映從辛亥革命前後到“五四”時期中國古老農村和市鎮的面貌;它描繪了辛亥革命前後到“五四”時期的中國社會現實,總結了辛亥革命的歷史經驗教訓,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和虛僞,痛苦地解剖了中國沉默的國民靈魂,批判了國民的劣根性。

分篇簡介

⑴《狂人日記》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述了一個“狂人”的故事,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總覺得人們想害他,想吃掉他。醫生給他看病,讓他“靜養”,他便認爲是讓他養肥可以多吃肉。他記得大哥曾對他講過“易子而食”“寢皮食肉”之事,然後想起“妹子”死時,大哥勸母親不要哭,便認爲妹子是被大哥吃了。“狂人”越反抗“吃人”,越被認爲是“瘋子”,當他完全失望於改造周圍環境時,他也“痊癒”了,去某地當候補官了。小說中的“狂人”實際上是覺醒的知識分子形象,他周圍都是被封建禮教侵蝕了靈魂的人,他所害怕和反抗的則是封建傳統吃人的慣例。

⑵《孔乙己》講述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的悲劇遭遇。主人公孔乙己是個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舉制度毒害下,除了滿口“之乎者也”之外,一無所能,窮途潦倒,成了人們取笑的資料。爲生活所迫,他偶爾做些小偷小竊的事,終於被打斷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小說通過對人物性格和遭遇的生動描寫,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鞭撻了封建教育對知識分子心靈的戕害。

⑶《藥》表現了現代史上重大而發人深思的主題。作品描述華老栓用被統治者殺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鮮血蘸成“人血饅頭”爲兒子治病的故事。一個革命者爲民衆的解放而慷慨犧牲,他的鮮血卻被民衆當作治病的靈藥,這種強烈的反差,有力地揭示了舊民主革命與民衆的嚴重隔膜,揭露了長期的封建統治給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

⑷《明天》中單四嫂子的兒子寶兒得了病,單四嫂子爲他四處求醫,盼望着“明天”寶兒的病就能好。但是“明天”到來了,病魔無情地奪去了寶兒的生命。明天是什麼,是希望還是絕望,單四嫂子不得而知,但失去寶兒後的孤獨與痛苦卻是真實的。

⑸《一件小事》的主人公“我”,是五四時期具有進步傾向的知識分子。雖然不能將其判定爲革命者,但在他的身上確實有着許多體現出革命民主主義者思想情緒的特點:關心祖國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痛恨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尤爲厭惡腐朽不堪的孔孟之道。但他身上也有一定弱點,對勞動人民尚缺乏深刻的認識和正確的判斷。然而,車伕的所作所爲卻使他極爲震驚“我”在進行自我審視、自我省察、自我靈魂拷問中發現了“我”作爲知識分子自身的“小”來。

⑹《頭髮的故事》講述了主人公N先生剪掉辮子後的一系列遭遇。N先生是一個有覺悟、有理想的人,因爲覺得不方便而剪去了辮子,卻遭到了周圍人的蔑視和厭惡,因此他深感中國的守舊和頑固一一“造物的.皮鞭沒有到中國的脊樑上時,中國便永遠是這樣的中國,決不肯自己改變一支毫毛。”

⑺《風波》寫朝廷上換了皇帝沒換皇帝對村裏人思想的風波。揭示了農村人,也就是在封建思想摧殘下的中國人安於現狀、不問世事、沒有拯救自己命運的思想,沒有人的價值的認識。

⑻《故鄉》描寫魯迅冒着嚴寒回到了他闊別七八年的故鄉的所見所聞,深刻揭露出封建等級制度給人的心靈造成的傷害。20世紀20年代中國農村日甚一日的破產景象在這個最初的印象中得到了形象的反映。但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在這種生活背景下生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隔膜”,靈魂上的疏遠,心靈上的毀滅。

⑼《阿Q正傳》,阿Q,姓名籍貫不詳,以做短工度日。阿Q自尊又自卑,對受居民尊敬的趙太爺和錢太爺獨不崇奉,不是想自己“先前闊”,就是想“兒子會闊多了”,他總能在精神上獲勝。被王胡揍了一頓,又被“假洋鬼子”打了一棍,想着“兒子打老子”便忘卻了;調戲小尼姑便覺晦氣全消。但這卻勾起了他的慾望,儘管嚴守“男女之大防”,但又壓不住自然的本能,就對吳媽叫着“我和你睏覺”,被秀才的大竹槓打了一頓,阿Q的愛情夢被打破,隨即生計又成問題,於是打定進城。回來時獲得村裏人一時的敬畏,但人們探聽底細後又對他“敬而遠之”。得知革命黨進村,本是“深惡痛絕”,但一看舉人和村裏人都怕他們,便有些神往,然而阿Q卻一直沒弄懂革命,直到被抓、被殺。臨死前的遺憾是畫押的圈不圓。小說深刻地表現了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國國民的劣根性,阿Q則是這種國民性弱點的集中表現。“精神勝利法”是阿Q的主要特徵。

⑽《端午節》的主人公方玄綽是小官吏又兼做教員,早年也曾覺醒過,後來卻消沉了。他嚴於責人,寬於責己,思想嚴重退坡,喜歡“差不多說”的“精神勝利法”。

⑾《白光》是描寫沒落的舊式知識分子的小說。主人公陳士成參加科舉考試,考了十六回,回回落榜,也沒有撈到秀才,終於變得精神失常,最後投湖自盡,了結了自己的一生。魯迅通過對這個人物的描寫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本質,對人物本身也作了徹底的否定。

⑿《兔和貓》描寫一個家庭主婦三太太在夏天給她的孩子們買了一對小白兔,小說就圍繞着兔的出現和消失展開起伏曲折的故事情節,表達了作者對弱小的同情,對隨意欺凌弱小者的憎恨。

⒀《鴨的喜劇》以魯迅與俄國盲詩人愛羅先珂住在一起時的生活爲素材,表現出兩人深厚的友誼,同樣也是愛的抒情。

⒁《社戲》所敘“我”的三次看戲。開篇用近三分之一篇幅寫“我”在北京的兩次看京戲,後用三分之二多的篇幅寫“我”小時候在故鄉去趙莊看一場社戲。兩次看京戲都窩窩囊囊心緒極壞,而看社戲卻是意趣盎然永生難忘。三場戲發生在兩個地點:都市和鄉村。有意味的是,三場戲都枯燥乏味,三場戲都沒看到什麼,看戲的“我”三次都中途告退,但作者的心情卻截然相反。北京的兩次看戲敘述中,透露的是一種沉重的壓抑感。整篇小說的感情基調就是都市和鄉村的對立,表現了作者對農村生活的衷心向往和對農民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