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駱駝祥子》讀後感

駱駝祥子》是“人民藝術”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講的是一位舊北京人力車伕祥子的故事

關於《駱駝祥子》讀後感

關於《駱駝祥子》讀後感一

這部小說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爲背景,以人力車伕祥子的坎坷悲慘生活遭遇爲主要情節,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它展示出一幅舊中國的真實圖景,生活氣息濃郁,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好勝要強的祥子指望做一個“自由的洋車伕”,並與劉四爺的女兒虎妞成親,不久虎妞難產而死。拉車二強子的女兒小福子卻對祥子產生感情,可是因窮困卻不能他們結合。當對未來充滿希望的祥子來找小福子時,小福子已死。好強的祥子最終也被吃人的社會吞沒。

我彷彿看到了天橋、鼓樓、白塔,是牌樓、街道、小巷,是車廠、大雜院和熙熙攘攘的人羣,這就是幾十年前的老北京,但是這兒沒有絲毫田園詩一般的快樂, 而是祥子的那雙大腳馬不停蹄地跑過大街,穿過小巷,烈日下,雨雪中處處有他艱難的身影。兵匪的鞭子,楊先生的盤剝,劉四爺的臭罵,孫偵探的明搶,洋大夫的冷漠,這是一座千真萬確的地獄!最後虎妞慘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馬頭倒斃在街頭,祥子也終於窮途潦倒,逐漸消失在一座城門洞裏……這就是一二十年代北京底層廣大勞動大衆的生活,這逼真的描寫讓我體會到了人力車伕們不可逾越的悲慘命運,讓我深刻地認識了“地獄究竟是什麼樣子”。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小說通過祥子周圍人物及人際關係的描寫,真實地展現了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面目,展現了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醜惡面目,以及由他們織成的統治之網對祥子們的壓迫與被壓迫關係的一種變形反映。

關於《駱駝祥子》讀後感二

堅忍,要強,自尊,暗淡,絕望,墮落,傀儡。這些全部反應在了祥子的身上,不管悲哀也好,說是大勢所趨也理所當然,這僅僅是一切的開始。年輕時的祥子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車迷,他深深的熱愛着自己的事業,並想要擁有屬於自己的一輛車,於是他拼命地工作,想要攢更多的錢,當他有足夠的錢買一輛車,但新的洋車卻被可惡的民兵拖走,失去了洋車,牽回了三隻駱駝,但是他卻不甘心,不放棄,繼續攢錢買車,想要成爲一個上等車伕。可是錢還沒攢夠,卻被奸詐的孫偵探以各種理由及藉口,騙走了。

祥子的心在一次次的被傷害,內心也漸漸變得扭曲,於是祥子與虎妞的婚姻拉開了序幕,也是祥子爲了得到一輛車而付出的代價。

但事與願違,虎妞在祥子的信念,自尊越來越脆弱、敏感的時候又死於難產,祥子——人財兩空。這樣的三起三落打擊了祥子的'意志,加上心愛的小福子自殺,使祥子徹底崩潰了。他無法鼓起生活的勇氣,也失去了信心。雙倍的打擊讓祥子的身體越來越差,也不爲拉車感到自豪了。他開始墮落,遊戲生活,成爲了社會的垃圾,一個行屍走肉的傀儡。祥子的遭遇折射出了舊社會的黑暗和統社階級的腐敗。他的三起三落,不是生活在捉弄他,而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以“祥子”的身份怎麼能和官兵、偵探較量呢?

祥子的形象是一個悲劇,祥子的悲劇完全是社會所造成。通過祥子的悲劇形象作者熱情的讚頌了祥子原有美好品質、自信、上進、好強、堅忍。憤怒的揭露了吃人舊社會的罪惡和殘忍,悲慘的結局,反應了現實的生活和社會的本質。這是讓我最爲深刻的地方。它激起人們對舊社會極大的憤慨,喚醒了人們“反腐”的信念和決心。

關於《駱駝祥子》讀後感三

《駱駝祥子》真實地描繪了北京一個人力車伕的悲慘命運。祥子是北京舊三十年代一位青年車伕,善良純樸,正直,熱愛勞動。他的理想是車,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三年之後終於得償所願,但那時是抗戰時期,北平亂成一團,祥子稀裏糊塗地被抓去打雜,更痛苦的是他用血汗錢買來的車,也被奪走了。千辛萬苦逃了出來,回到“仁和廠子”繼續拉車。但是痛苦還沒結束,廠主劉四爺的醜女兒虎妞看上了祥子,並誘惑他,祥子上了當,被迫娶了虎妞,不多久虎妞就死於難產,孩子也沒了。虎妞死後,小福子又表示和他一起過,可是當祥子找到一份穩定工作後去找小福子時,才知道小福子已在一個樹林裏上吊死了。

此後,祥子就墮落了,原來那個祥子因爲生活的壓迫染上了吃喝嫖賭的惡習。原來那個祥子徹底消失了。

祥子是一個悲劇,他盡了所有的力,也吃了所有的痛苦,但卻依然落了個兩手空空。這本書真實地展現了那個黑暗社會的真面目,如果不是黑暗社會的迫害,祥子也不會從一個充滿希望的熱血青年走向墮落。祥子不奢望別的,他只是想要得到一輛車都這麼難嗎?也許這纔是現實,殘酷、悲哀、無可奈何......

理想和現實總是充滿了矛盾,它們往往不能調和,然而它們卻又同時存在。社會是現實的,它不會爲了一個人的理想而改變。對於駱駝祥子,我感到遺憾,感到惋惜,感到無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從前的堅強,他從前的熱血。然而,他最終還是輸給了自己。

雖然這只是一本書,但它寫的是真實的社會。能夠一生都堅忍不拔的人很少數,但我們可以在追求的過程中慢慢改變。畢竟我們都不能預知未來,但是我們可以把握今天。海倫.凱勒說過:“把活着的每一天看做生命的最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