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的語錄集錦54條

人這個萬物之靈卻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歡。這真是多此一舉,然而沒有法子。人自己多情,又把情移到花,"淚眼問花花不語",花當然"不語"了。——《二月蘭》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推薦的季羨林的語錄54條,歡迎閱讀與收藏。

季羨林的語錄集錦54條

1、當前政通人和海晏河清的社會狀況是空前的。

2、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就是"天人合一",就是和諧。和諧三個階段,一個天人一個人人,一個個人,天人好講,人人也好講,就是社會和諧,個人怎麼講呢?就是我相信人人類都是向前進步的,向着真善美髮展,這是總的規律,懂得規律的話就有了個人和諧了。怎麼講呢?這個規律,你一行,一舉一動應該按照這個規律走,不能違反這個規律,違反了就是不可以,順着規律走就是和諧,規律就是人的趨向,向真善美髮展。

3、改革開放後,我們正經歷着第二次解放——思想解放,精神解放,國家前途無量。尤其是現在提出了一個偉大的概念——"和諧"。

4、又走近了我的行期。在空虛和寂寞的心上,加上了一點兒綿綿的離情。我想到就要離開自己漂泊的心所寄託的故鄉。以後,聞不到土的香味,看不到母親住過的屋子、母親的墓,也踏不到母親曾經踏過的地。自己心裏說不出是什麼味。在屋裏覺得窒息,我只好出去走走。沿着屋後的大坑踱着。看銀耀的蘆花在過午的陽光裏閃着光,看天上的流雲,看流雲倒在水裏的影子。一切又都這樣靜。

5、如果我有優點,我只講勤奮。我非常平凡,沒什麼了不起的。如果我有優點的話,我只講勤奮。一個人幹什麼事都要有一點堅忍不拔,鍥而不捨,沒有這個勁,我看是一事無成。範老有兩句話: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說一句空。今天我跟年輕人講,我說今天這樣子,下海出國我不反對,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可是問題是,我們世界文化中國文化能夠傳下去,還是靠幾個人甘心坐冷板凳的,趕熱潮那人多得很,坐冷板凳的人就少得很。

6、至於哪幾部書對我影響最大,幾十年來我一貫認爲是兩位大師的著作:在德國是亨利希·呂德斯,我老師的老師;在中國是陳寅恪先生。兩個人都是考據大師,方法縝密到神奇的程度,從中也可以看出我個人興趣之所在。我稟性板滯,不喜歡玄之又玄的哲學。我喜歡能摸得着看得見的東西,而考據正合吾意。

7、最後兩句話是——"國之魂魄,民之肝膽,屹立東方,億萬斯"。人民的靈魂,百姓的脊樑,中華民族大有前途。

8、富者有禮高質,貧者有禮免辱,父子有禮慈孝,兄弟有禮和睦,夫妻有禮情長,朋友有禮義篤,社會有禮祥和。

9、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根據我的觀察,壞人,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一樣,是並不知道自己是壞人的,是毒物的。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

10、美麗安靜的清華園也並不安靜。國共兩方的學生鬥爭激烈。此時,胡喬木(原名胡鼎新)同志正在歷史系學習,與我同班。他在進行革命活動,其實也並不怎麼隱蔽。每天早晨,我們洗臉盆裏塞上的傳單,就出自他之手。這是一個公開的祕密,盡人皆知。他曾有一次在深夜坐在我的牀上,勸說我參加他們的組織。我膽小怕事,沒敢答應。只答應到他主辦的工人子弟夜校去上課,算是聊助一臂之力,稍報知遇之恩。

11、第三派可以陶淵明爲代表。他的意見具見他的詩《神釋》中。詩中有這樣的話:"老少同一死,賢愚無複數。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齡具!立善常所欣,誰當爲此舉?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他反對酣酒麻醉自己,也反對常想到死。我認爲,這是最正確的態度。

12、一個‘真’字示人。季老說過,自己喜歡的人,是這樣的:質樸,淳厚,誠懇,平易;骨頭硬,心腸軟;懷真情,講真話;不阿諛奉承,不背後議論;不人前一面,人後一面;無譁衆取寵之意,有實事求是之心;不是絲毫不考慮個人利益,而是多爲別人考慮;關鍵是一個‘真’字,是性情中人。

13、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我覺得這首詩中就充分展現了順其自然的思想。我覺得‘順其自然’最有道理,不能去征服自然,自然不能征服,只能天人合一。要跟自然講交情、講平等,講互相尊重,不要講征服,誰征服誰,都是不對的.。

14、壞人不知道自己是壞人。

15、影響我一生的幾句話,分別是陳寅恪所言:"獨立之精神,自由之精神";胡適所言:"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梁漱溟所言:"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馬寅初所言:"寧爲玉碎,不爲瓦全,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16、父母也好,愛人也罷,朋友同事,所有的人,他們在時,都是恩賜,是上蒼給你的禮物,所以更加倍珍惜和感激;而一旦離開,也別太傷感。你要明離,離開是正常的,孤獨纔是生命的常態。

17、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做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

18、人類是社會動物。一個人在社會中不可能沒有朋友。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場博鬥。在這一場博鬥中,如果沒有朋友,則形單影隻,鮮有不失敗者。如果有了朋友,則衆志成城,鮮有不勝利者。

19、時間是毫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製造的鏡子裏照見自己的真相!

20、你是提倡真的。要真情、要真實、要真摯、要真切。

21、至於個人心中思想感情的矛盾,則多半起於私心雜念。解之之方,唯有消滅私心,學習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庶幾近之。

22、年齡越大,處境越坎坷,則對世態炎涼感受越深刻。反之,年齡越小,處境越順利,則感受越膚淺。這是一條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定理。

23、我離一個社會活動家,是有相當大的距離。我本來希望像我的老師陳寅恪先生那樣,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不求聞達,畢生從事學術研究,又絕不關心國家大事,決不是不愛國,那不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然而陰差陽錯,我成了現在這樣一個人。

24、個人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運融合在一起纔有價值,離開民族大業的個人追求,總是渺小的。

25、我 也算是一個研究佛教的人。我既研究佛教的歷史,也搞點佛教的義理。但是最使我感興趣的卻不是這些堂而皇之的佛教理論,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一些迷信玩意兒, 特別是對地獄的描繪。這在正經的佛典中可以找到,在老百姓的口頭傳說中更是說得活靈活現。這是中印兩國老百姓集中了他們從官兒們那裏受到的折磨與酷刑,經 過提煉,"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然後形成的,是人類幻想不可多得的傑作。誰聽了地獄的故事不感到毛骨悚然、毛髮直豎呢?

26、到 故都以後,我走到另一個世界裏,許多新奇的事情佔據了我的心,我早把老人埋在回憶的深黑的角隅裏。第一次回家是在同一年的冬天。雖然只離開了半年,但我 想,對老人的病軀,這已經是很夠掙扎的一段長長的期間了。恐怕當時連這樣思也不曾想過。我下意識地覺得老人已經死了,墓上的衰草正在嚴冬下做着春的夢。所 以我也不問到關於他的消息。驀地想起來的時候,心裏隻影子似的飄過一片淡淡的悲哀。

27、我寫"我",真是一個絕妙的題目,但是,我的文章卻不一定妙,甚至很不妙。

28、我從來不相信什麼神話,但是現在我真想相信起來,我真希望有一個天國,希望在遼闊無垠的宇宙中間還能有那麼一塊乾淨的地方,能容得下一個閬苑樂土。那裏有四時不謝之花、八節長春之草,大地上一切花草的魂魄都永恆地住在那裏,隨時、隨地都是花團錦簇,五彩繽紛。

29、西方採取的是強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東方則主張採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於自然做朋友,然後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類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宋代大哲學家張載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30、專家們討論完了,一鬨而散,問題仍然擺在那裏,原封未動。

31、我一時衝動,很想鼓足了勇氣走上前去探問一聲。然而我不敢。那暴風驟雨的情景猛不丁地展現在我眼前,我那一點剩勇好像是微弱的爝火,經雨一打,立刻就熄滅了。我不敢保證,如果再有一次那樣的暴風驟雨,是否我還能經受得住。

32、人世間,雲譎波詭,因果錯綜。

33、他自己就像一個幽靈,踽踽獨行於遮天蓋地的遼闊的寂寞中。

34、一般人雖受相當教育,但缺乏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未能整合,阻礙教育整體的發展,亦且影響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

35、我靜靜地坐在那裏,聽到頭頂上的雨滴聲,此時有聲勝無聲,我心裏感到無量的喜悅,彷彿飲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飄飄欲仙之概了。這聲音時慢時急,時高時低,時響時沉,時斷時續,有時如金聲玉振,有時如黃鐘大呂,有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有時如紅珊白瑚沉海里,有時如彈素琴,有時如舞霹靂,有時如百鳥爭鳴,有時如兔落鶻起,我浮想聯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風生筆底。 《聽雨》

36、我雖然沒有嘆息過,但嘆息卻堆在我的心裏。

37、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其中滋味,實不足爲外人道也。

38、越是看慣了的東西,便越是習焉不察,美醜都難看出。

39、有時候,這星光的海洋似乎已經達到了黑暗的邊緣;我滿以爲,在此之外,已是無邊無際的大黑暗了。然而,只要一轉瞬,再往上一看,依然是一片星光。《星光的海洋》

40、又走近了我的行期。在空虛和寂寞的心上,加上了一點兒綿綿的離情。我想到就要離開自己漂泊的心所寄託的故鄉。以後,聞不到土的香味,看不到母親住過的屋子、母親的墓,也踏不到母親曾經踏過的地。自己心裏說不出是什麼味。在屋裏覺得窒息,我只好出去走走。沿着屋後的大坑踱着。看銀耀的蘆花在過午的陽光裏閃着光,看天上的流雲,看流雲倒在水裏的影子。一切又都這樣靜。《一花一世界》

41、我平生優點不多,但自謂愛國不敢後人,即使把我燒成了灰,每一粒灰也還是愛國的。

42、我不哭,但是眼淚卻流在肚子裏去了,悲哀沉重地壓在心頭,我想到了故鄉里的母親。

43、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二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

44、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運融合在一起時纔有價值離開民族大業的個人追求總是渺小的。

45、天地萌生萬物,對包括人在內的動植物等有生命的東西,總是賦予一種極其驚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極其驚人的擴展蔓延的力量,這種力量大到無法抗禦。只要你肯費力來觀摩一下,就必然會承認這一點。——《清塘荷韻》

46、這回憶像是一團絲,愈抽愈多。它甜蜜而痛苦,錯亂而清晰。在我一生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三雙長滿老繭的手,現在似乎重疊起來化成一雙手了。——《一雙長滿老繭的手》

47、黃昏永遠不存在在人們的心裏的。只一掠,走了,像一個春宵的輕夢。——《黃昏》

48、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精神來從事做學問或幹事業,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成功》

49、能爲國家、爲人民、爲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夠百分之六十爲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爲自己着想,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

50、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翹尾巴的高度與人類前途的危險性成正比。

51、但是,我願意把這個十字架背下去,永遠永遠地背下去。

52、恩師更是一位有真性情、大情懷的人。他在無數場合曾經說過:"自謂愛國不敢後人,即使把我燒成了灰,每一粒灰也還是愛國的。"正因爲此,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命運等"宏大問題"也一直是恩師思考的對象。特別是到了晚年,恩師基本以解放軍醫院爲家,無論是身體條件還是資料條件,都不允許恩師研究畢生摯愛的專業學術問題了,他思考的"宏大問題"除了衆所周知的大國學之外,當屬"和諧說"。

53、我們六個中國學生此時被迫聚在一起,幾乎都成推心置腹的朋友。我們閒坐無聊,便上天下地,胡侃一通。我們都是二十三四歲的大孩子,閱世未深,每個人眼前都是一個未知的世界,一無顧忌,二無隔閡,從來沒有談不來的時候,小小的車廂裏,其樂融融。也有一時無話可談的時候,我們就下象棋。王是此道高手。我們五個人,單個兒跟他下,一盤輸,二盤輸,三盤四盤甚至更多的盤,反正總是輸。後來我們聯合起來跟他下,依然是輸輸輸。哲學家喬的哲學也幫不了他。

54、我生平優點不多,但自謂愛國不敢後人,即使把我燒成了灰,每一粒灰也還是愛國的。可是我對於當知識分子這個行當卻真有點談虎色變。我從來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