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子建散文讀書筆記(精選10篇)

導語:讀書筆記是指讀書時爲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爲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遲子建散文讀書筆記(精選10篇),希望有所幫助!

遲子建散文讀書筆記(精選10篇)

遲子建散文讀書筆記1

美麗的小山村——北極村養育了一位了不起的女性作家遲子建。她溫婉樸實的文字打動了千萬讀者。遲子建的散文,雖然寫的是她從小到大的種種小故事,卻處處有美有愛。

遲子建以深情的筆觸向讀者娓娓道來與親人們相處的一幕幕——風雪中爲”我“送傘卻遭拒的母親;和母親一起看的兩個人的電影;在世時過年總不忘爲”我“做燈的父親……

樁樁件件,充滿了濃郁的人間親情。

在她許多篇文章中,我可以大概瞭解她的生活狀況——丈夫在幾年前去世了。丈夫在世時他們的感情很深,失去愛人後遲子建痛心疾首,十分懷念他。我也曾看過她專門悼念世君的文章——《春天最深切的懷念》,她用文字表達出內心的疼痛與歷險。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傷心、悲哀,以及她對丈夫世君的懷念。遲子建在丈夫去世後經歷了”最殘酷、黑暗、絕情“的日子。那日子儘管悲痛,但她是堅強的。爲此,她有了對生命無常的深切感悟和對親人刻骨銘心的懷念。

令我感觸最深的還是第一輯中的第五篇——《傷懷之美》。作者對家鄉漠河北極村漫天大雪、對美麗的北海道露天溫泉的描寫讓我感覺似乎從未見過真正的雪。作者不畏嚴寒去泡露天溫泉的勇氣讓我佩服。她雖然經歷了寒風和雪花的仙境般的美——遠處的山坡上錯落有致地生長着松樹的柏樹,三股泉水,另一邊卻結有冰柱,三個季節的景色融合在一起,猶如人間仙境一般美麗。那雪花更是燦爛而華美。

這不禁令我思考,生活不也是這樣嗎?惟有經歷了風雨的考驗,嚴寒的鞭打,才能到達唯美的仙境,停下來欣賞”世外桃源“的景色。所以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在學習中不論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應該堅持下去。也許這一步挺過去了,就到了成功的彼岸。

可是,在重重壓力下,種種坎坷前”挺過去“談何容易?就像現在,步入初三年級的我們承受着來自各方面的壓力,還要面對一場接着一場的考試,堆積成山的的作業,繁多的學科……一定有許多同學因爲這種種原因自己失去了信心,導致在最關鍵時放棄。那麼,這時候我們就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制訂一個嚴密的學習計劃並認真執行,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告訴自己”我能行……“堅持下去,就一定能看見美好的明天!

人生的真諦也許就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傷懷之美中,像那夜空中的星,光點雖小卻一直堅持且明白無誤地指示幸福所在。

遲子建散文讀書筆記2

沒事的時候,看看書其實是可以休閒一下的,當我得到《遲子建散文》的時候,就迫不及待的翻開來看看,年到“我對黑暗的柔情”時,不禁有了些生活的感慨,這世道……

文章開頭寫了作者養了幾盆花,引來幾隻蜜蜂的叮咬,直到晚上疼的睡不着覺看見了夜的純黑。作者在文中寫到:我感激這隻勇敢的蜜蜂,它用了一場壯烈的犧牲,喚起了我的疼痛感,喚起了我對黑暗的從未有過的柔情,一件小小的事,卻在作者心中引起了一番波瀾。

是呀!何嘗不是這樣呢?只有在鄉下,在一些農村,我們才能看到那黑芒的天空,有無數顆潔白無瑕的寶石點綴,這萬點繁星和皎皎明月,不都是點綴天空的嗎?即使天空像潑墨般無芒,那麼這也是夜的本質,黑暗本是純潔的,是任何的始祖,我們在母親肚子裏的時候,不是黑暗的嗎?一顆種子在土裏的時候,不是黑暗的嗎?就算是宇宙,它最早也是黑暗的。黑暗是一切的始祖,任何東西誕生前都是黑暗的。有光明的地方就有黑暗,黑暗何嘗不是光明磊落的母親呢?

現在,黑暗只是邪惡的替罪羔羊,直到黑暗這兩個字徹底的論爲了貶義詞,爲什麼呢?人爲的光明吞噬了黑暗的純潔,夜本是無憂的,人類即要把夜晚搞得燈紅酒綠,半夜開着刺眼的路燈,去驅散所謂的黑暗,有的人說,這是一種繁華,能顯出我們地市華貴。是真的嗎?不是的,同理,這也不是光明的本質,如現在,我們受到的教育,年過的動畫片,都是什麼光明戰勝黑暗之類的,這和正邪是不同的吧,爲什麼要糾纏不清呢?

二十一世紀的人們,不要用糜爛的光明去埋沒了聖潔的黑暗,畢竟黑暗是光明的母親。

遲子建散文讀書筆記3

說實話,剛開始看《遲子建散文》時,我讀得並不仔細,只是隨便挑了幾篇文章快速瀏覽。可是在瀏覽的過程中,除了感覺她的文章通俗易懂,平易近人之外,更多的是有種莫名的悲傷與孤獨縈繞在心頭。我有點詫異,便沉下心認真閱讀起來,終於明白作者想要傳遞的信息:悲傷與孤獨,堅韌與平靜,是我們人生各種際遇中會面臨的生存狀態與選擇。

首先是悲傷。人在悲傷的時候,往往會情緒低落,行爲失控,嚴重的還會喪失生存的意念。可是,這是弱者的選擇,所以,當災難發生,悲傷來臨的時候,我們更應該明白自身的責任,明白自己該何所爲,何所不爲。當我看《龍眼與傘》時,我的情感起伏跌宕,一會責怪作者的自私與不快,一會又爲作者的羞愧與道歉而欣慰,但是劉老師兒子的離去讓我更心痛。作者的字字句句,讓我明白,珍惜眼前的親人與親情,是我們一輩子都不能捨棄的責任與義務。

其次,是孤獨。孤獨是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事實存在,只不過我們每天都被喧囂與忙碌的生活、工作和學習而困擾,只有當夜深人靜或是身心疲憊之時,纔會發現自己是如此的孤獨。而人是不怕個體孤獨的,最怕的是精神與心靈的孤獨。所以,如何讓自己成爲一個高尚精神與心靈的追求者,纔是人的生存意義所在。《兩個人的電影》講述的就是這個道理,無論現實中的掌聲有多熱烈,演員的出鏡率有多高,但沒看頭的東西永遠只是耍熱鬧而已,只有能豐富精神、淨化心靈的東西纔會被永遠傳承,永不孤獨。

遲子建,用她樸實無華的文字,向我們講述着她所經歷的悲傷與孤獨,以此告誡人們:不要在悲傷與孤獨中迷失自己,要承受悲傷,直視孤獨——這需要堅韌不撥的毅力,更需要一個平靜的心態。因爲,現實的生存環境與競爭,就如《紅綠燈下》,即便是綠燈亮起,人才起步,就會遭逢側向駛來的一串汽車,它們佔據了半邊路,阻斷你。讓人有種被汽車、機器所夾擊的感覺。這時,如果沒有平靜的心態,人會憤怒,甚至”奔命“搶過馬路,結果卻是讓一切歸結於沉寂,損人害己。因此無論在紅綠燈前,抑或是人生的岔路口,我們只有腳踏實地地慢行,纔會安然無恙。

所以我們要珍視親人、要愛惜生命,要勇於追求,還要有一顆淡然平靜的心。這樣在人生的漂泊沉浮當中,我們才能在心中,找到真正的寧靜港灣。

遲子建散文讀書筆記4

遲子建的散文有一種奇特的魅力,它總是能牢牢抓住我的心,不斷地驅使着我,讓我對它產生了一種貪婪的渴求。

遲子建的文章總是勾人心魄的,就像是絕世美人一般,對我來說,有着極大的誘惑。但我更喜歡她那淡雅的,像詩一樣的文字,就像是絕代美女卸妝後清秀的眉目,我喜歡這清麗的散文。

在我傷懷之時,她細膩的文風像陽光照進我心,像緩和的溪水緩緩流過我的心田,我總能感到人生充滿了希望與快樂。

《時間怎樣地行走》是我讀的一篇頗有感悟的文章。

時間怎樣地行走?這一直是作者和我的疑問。

時間看不見,摸不着,它到底在哪兒?它從哪裏開始,又從哪裏結束?

我曾天真地以爲時間是被一雙神祕的大手給放在掛鐘裏的,從來不認爲那是機械的產物。它不會因爲貪婪窗外的鳥語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腳步,也不會因爲北風肆虐、大雪紛飛而加快腳步。它的腳,是世界上最能禁得起誘惑的腳,從來都是循着固定軌跡行走。時間藏在掛鐘裏,與我們一同經歷風霜雨雪、潮漲潮落。

時間可以讓一棵青春的小樹變得枝繁葉茂,讓車輪的幅條沾染上鏽跡,讓一座老屋逐漸地駝了背。時間毫不留情,它總是持之以恆、激情澎湃地行走着——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在我們不經意走過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在夢中。

我終於明白時間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在漲了又枯的河流中,在小孩的嬉笑聲中,在花開花落中,在候鳥一次次遷徙中,在我們成長着的臉龐上,在桌椅不斷增添新的劃痕中,在一個人的聲音由清脆變得沙啞的過程中,在一場接着一場去了又來的寒冷和飛雪中。只要我們在行走,時間就會行走。我們和時間是一對伴侶,相互依偎着,不朽的它會在我們不知不覺間,引領着我們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遲子建散文讀書筆記5

週末的早晨,我又拿起了《遲子建散文》。雖然早已看完,卻還是按奈不住內心的激動,我再一次讀起了那篇令我爲之一顫的故事。

其實,這本散文集本身就是經典,裏面寫了許多具有人生哲理的故事,這大都隱藏在生活中,只是人們還未發現罷了,可遲子建卻一一發覺,也許就是這細膩的心,造就了遲子建唯美、感人的筆風吧!

在這衆多故事裏,《一隻驚天動地的蟲子》這篇短文令我動容。

此文主要講了:”我“去給菩薩上香,一隻米粒兒大的黑蟲被香氣吸引,想爬上香臺。這個任務對它來說簡直難如登天,可它並無懼怕。第一次,它失敗了。”我“以爲它會放棄,但接踵而至的卻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不論”我“百般阻撓,不論條件多麼嚴峻,黑蟲始終都堅定一個信念:爬上去。第二天,它死了,可令”我“有了許多感悟。

這是一隻多麼驚天動地的蟲子呀!每次讀完它,我都不得由衷的想。這隻蟲子或許渺小,但卻是無比強大的,足以驚天動地。因爲它的毅力。

它所擁有的毅力是我們常人所能企及的嗎?答案是否定的,不止是常人,就連那些毅力超常的運動員們都未必做得到。我被這隻蟲子深深地觸動了,在我看來,它還是一個戰士,一個與命運抗爭,永不屈服的戰士。它也許偶爾會偷人們的食物,偶爾會啃人的傢俱,但這都不影響,因

爲對於一個戰士來說,它是稱職的。”我將用生命戰鬥至最後一息,永不言敗。“它嘶聲力竭的喊聲彷彿在我耳邊響起。它或許不是一個好蟲子,卻是一名好戰士。

在此,向它致敬!

蟲子都有如此堅強,身爲高等生命――人類的我們呢?一次小小的失敗便足以壓倒我們。

這也許就是我心頭爲之一顫的原因了。身爲初中生,我們不也與這蟲子一樣,正在與命運激烈地搏鬥,而它,卻用生命告訴了我們一個寶貴的道理:努力是達成目標的必然條件,當然,努力過後不一定是成功,可如果你不付出,就一定不會有希望。不只是成功的人才算成功,渺小的蟲子能夠驚天動地,普通的人們也能擁有精彩的人生!

我緩緩合上書,回味着剛纔的短文,在這短短几分鐘時,我感覺我長大了許多。

遲子建散文讀書筆記6

書香濃濃,令人着迷,又是一本名著好書,又是一本良師益友,這本書就是《遲子建散文》。雖然它不及《畢淑敏散文集》那麼生動細膩感人,也沒有象《張曉風散文》那樣的令人神往,但是它那獨特的韻味也深深的吸引着我。

其中有一篇叫《時間怎麼樣地行走》,深深的抓住了我內心的好奇心。把我帶進了文章之中,作者一開始就提到了“掛鐘”,對於作者童年的情形,鍾是一張可以對所有人發號施令的嘴,它說什麼,作者他們就得做什麼。看到這兒,我的疑惑來了,不是談行走的時間嗎?怎麼談上鍾去了,這個疑惑在我品讀完文章之後就後迎刃而解吧。

讀到了後面一些,作者筆鋒一轉,又談爲時間的痕跡和形態,講述了時間如繁星一樣到處閃爍着,它越來越多,也就越來越顯得匆匆了,作者寫到這兒,筆鋒再轉,開始大量描寫時間的痕跡,寫了幾十年前的一天,發現自己烏黑亮麗的秀髮之中出現了一根白頭髮,這很明顯是時間行走過的痕跡,作者還看見在她母親的口腔裏行走,她的牙齒脫落得越來越多。我明白時間讓花朵綻放的時候,也會讓人的眼角綻放出花朵——魚尾紋。時間是殺豬刀,它把你身體改造得淋漓盡致。

我終於明白掛鐘裏的時間和手錶裏的時間只是時間的一個表象而已,它存在於更豐富的日常生活中——在漲了又枯的河流中,在小孩子們戲耍的笑聲中,在花開花落中,在候鳥的一次次遷徙中,在我們歲月不同的臉龐中,在聲音由清脆到沙啞的過程中,在一場接着一場去了又來寒冷和飛雪中。只要我們在行走,時間就會行走。我們不理解時間,但我們要珍惜時間,在你一個人發呆時,在你消磨時間時,當你在外奔波勞累,回家歇時,時間悄悄地來了,它帶走了什麼?或是留下了什麼?我們都不了了知……

這本書一開始我一直讀不懂,我就把它放在角落中,漸漸遺忘它,是這兩天才發現這本書是這麼深沉,這麼讓人難以忘懷。

遲子建散文讀書筆記7

我喜歡讀遲子建的文章,我從《遲子建散文》中的文字裏可以感受到遲子建最真實質樸的情感世界,使情感的表達質樸動人,溫婉自然。

遲子建於是黑龍江人,也是當代中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是《玉米人》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作者向一個賣烤玉米的人買玉米遭到了拒絕,到別處買到了玉米後向他炫耀,他卻坦然相對。玉米人對作者能買到生玉米而感到吃驚,同時又對他自己堅守信仰而感到安閒從容的故事。

文章內容簡潔,卻又無不體現了玉米人那種堅定固執的信念。

標題”玉米人“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是指買玉米的生意人,另一方面是指那種淳樸得象”玉米人“一樣勇於付出,堅持自己的信念,拒絕現實利益的有社會責任感的作家。

作者希望她自己也要像玉米人一樣堅持用自己的風格寫文章,即使只有少數人喜歡,她也要像”玉米人“一樣有堅持自我的品質。

文章最後寫”我願意做這樣一個‘玉米人’守着自己的爐子,守着爐子心靈的炭米,爲那些愛我作品的讀者(哪怕是少數),精心焙制食糧。“這句話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主旨句,表達了作者決心向玉米人學習的願望:捨棄眼前的蠅頭小利,不會去爲了迎合大多數人的喜愛而去創作自己不喜歡、不願意創作的作品。寧願選擇冷清的地方,去創作更多,更好的文學作品,哪怕只是爲了少數讀者。

玉米人拒絕利益,堅守的是一份關愛。其實,古今中外也常有很多人選擇堅守,如:陶淵明遠離塵囂,堅守的是一份自適;李太白醉酒狂歌,堅守的是一份自信;文天祥拒絕降元,堅守的是一份節操,貝多芬身殘志堅,堅守的是一份信念,托爾斯泰高齡出走,堅守的是一份樸素的心靈……

結合我們的生活我認爲我們也要學習玉米人那種堅持自我的品質。我們也應該在我們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擁有不斷克服困難,不斷吸取失敗的經驗,不斷進步,不斷超越自我的信念,我們不能做和別的攤主一樣爲了眼前的蠅頭小利就放棄信仰的人。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地做到這些事情呢?

從她的這篇文章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出她的堅持與信仰。讓我們把這個簡單而又樸素的道理告訴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吧!

遲子建散文讀書筆記8

遲子建痕跡,一個出生於中國最寒冷的北極村的純真女子,她的文筆可謂“驚天動地”像霧嵐一般。

我最愛的一篇文章《時間怎樣地行走》講述了作者童年時喜歡愛牆上的掛鐘,她的作息都受着它的支配。她喜歡在各種時間做各種不同的事,曾一度天真地以爲一雙神祕的大手在操控時鐘,在北京遲子建發現了時間的痕跡,在每一處地方,都可以發現一個時間的祕密。

這多像以前的我呀!總是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盯着一臺掛鐘。“滴答,滴答,邁着輕盈的步伐走過,也不留下一點兒痕跡,直到它的鈴聲”鈴鈴“的響起時,才意識到馬上要去寫字,才立起身趕向書桌,認認真真的寫字,不一會兒,時鐘又開始響了起來,看看這住在框中的兩個小人啊!賽跑地如此飛快,讓我措手不及,雙趕往去做下一件事情。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時間如繁星一樣到處閃爍着,它越來越多,也就越來越顯得勿匆了,使我漸漸瞭解它,發現了它的蹤跡。

我調皮的時間啊,轉眼間漸漸消逝了,令人有些無法習慣,可是它總是激情澎拜地行走着,不等人。還有一篇文章,是我較爲喜歡的《暮色中的炊煙》遲子建對炊煙十分了解,知道什麼時候的炊煙朗,什麼時候的炊煙氣者遊煙之後,她識得了一位俄羅斯老太太”老毛子“”老毛子“爲人很好,總是招呼她去家玩,她的走路姿態,跳舞動作,我都記在心裏,只可惜在冬天,老毛子靜悄悄地走了。

文中的”老毛子“雖是一位俄羅斯老太,卻已加入中國籍,算半個中國人吧,雖然村中不太有人與她交際,但人人都惦念着她。使我覺得這世界上的人情,即吏大家不是很離開,可依然會互相惦記,詢問關心,人情的不,溫暖使這個位處

北極寒冷的小鎮添加一陣暖意。

這就是一位純真女作家所作,瑩瑩白雪,總像霧纏繞字裏行間。

遲子建散文讀書筆記9

這本書沒有過多的修飾,封面的色調也是暗暗的,書頁也全是黑白,沒有任何色彩,對於我這個年齡來說,不喜歡這兒樸素的東西,買一本書的原因,和它有着一個有個性的`書名,或引人注目的封面有關,如果是在書店裏,恐怕我只能與這本書擦肩而過了。

遲子建的每一篇散文,看完後都讓我感覺很朦朧,對它的理解也很模糊,總有一種琢磨不透的感覺,卻又那樣耐人尋味,沒有過多的華麗語句去描,卻又描寫的給人的魅力所在吧!

一樣好的東西,因爲沒有華麗的外表等這一類的原因而不受人關注,但一些因爲外觀因素很好,但其實沒有什麼意義的東西,卻被人當成寶一樣,在這本書中的《兩個人的電影》寫道;作者的母親今春血壓居高不下,於是作者勸她到自己這來,換換水土,作者帶母親去看上座率很高的劉老根大舞臺,觀衆們熱情高脹,演員也和觀衆們互動着,整個舞臺熱鬧環繞着,這種形式就現在人們最愛的形式,但母親卻不喜歡,認爲這就是個”耍“,看到一半就出來了,後來作者又和母親去很王全安導演的《圖雅婚事》。這部電影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拿了獎。但令作者吃驚的是,整場電影就只有作者和母親兩個人。這部電影雖然沒什麼看,但拍得樸素,自然、蒼涼而又溫暖,把我和母親吸引住了。母親嘆息道:”我明白了,你寫的那些書,就跟這部電影一樣,沒多少人看。那些花裏胡哨的書,就跟那個這老根大舞臺一樣,看得人多響。

是啊!現在的多少人都是被一種形式吸引着。掌聲,歡呼,臺上臺下的熱情互動;燈光、舞臺效果,幽默風趣的主持人,氣派的場面——這些演出人數爆滿,舞臺門口的保安也一大批,馬路上的車也根本開不動,人們乾脆直接把車丟在馬路上,不管了。讓我不能理解的是爲什麼無聊的相親節目還有那麼多觀念,而且收視率還那麼高?媽媽是電視臺的,在做一檔主持人選拔時,工作人員好奇的導演:“這個選擇那麼傻,而且說的也不好,給人一種小丑的感覺,爲什麼不淘汰掉,反而那些表現都比他要好的都淘汰了。”就是因爲他傻傻的,纔有看點啊,收視率才高嘛?導演語氣平淡的說道。“還有點節目故意制度矛盾來增加看點呢!”說得也有道理,沒有看點的東西,就算再在意義,也沒人會去看。

學校每年都會要求我們看“開學第一課”,並寫觀後感,我想如果不要寫觀後感,應該沒有多少人會看吧,像許多名人講座或名人分享自己成功的經歷的那些節目,如果不是無聊時剛好調到來看看,會去主動或定點守到看的人應該不會很多。

現在人們都去追求一些什麼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東西,而卻常常想略了一些沒有太多的包裝,樸素,但卻真正有意義的東西,就像在生活中忽略的那些美一樣,在生命道路上,請不要跟着人羣飛快地奔向前去追求物質上的東西,有時也要放慢腳步,去品味覺生活的一點一滴……

遲子建散文讀書筆記10

喜歡遲子建,書到的那天,學校恰巧停了電。平日裏總是坐在空調屋裏的學生和老師們都感受到了什麼叫揮汗如雨。上完了課,在如大蒸籠一般的辦公室裏打開了這本《遲子建散文集》,象在大口大口的吃下冰激凌一樣,心慢慢隨着那熟悉的文字風格而沉靜下來。

最先使自己感受到美麗的是那篇《傷懷之美》,她在日記中這樣寫到:我走出室內溫泉,走向那扇朝向東方的門。站在門邊就感覺到了寒氣,另外兩位女子驚奇地望着我。試想在隆冬的北海道,去露天溫泉,實在需要點勇氣啊。我猶豫片刻,還是將門推開。這一推我幾乎讓雪花給嚇住了,寒氣和雪花匯合在一起朝我襲來,我身上卻一絲不掛。而我不想再回頭,尤其有人望着我的時候,我是絕不肯退卻的。我朝前走去,將門關上。

我全身的肌膚都在呼吸真正的風、自由的風。池子周圍落滿了雪。我朝溫泉走去,我下去了,慢慢地讓自己成爲溫泉的一部分,將手撐開,舒展開四肢。坐在溫泉中,猶如坐在海底的苔蘚上,又滑又溫存,只有頭露出水面。池中只我一人,多安靜啊。天似亮非亮,那天就有些幽藍,雪花朝我襲來,而溫泉裏卻暖意融融。池子周圍有幾棵樹,樹上有燈,因而落在樹周圍的雪花是燦爛而華美的。

我想我的筆在這時刻是蒼白的。直到如今,我也無法準確表達當時的心情,只記得不遠處就是一座山,山坡上錯落有致地生長着松樹和柏樹,三股泉水朝下傾瀉,琤琤有聲。中央的泉水較直,而兩側的面積較大,極像個打漁人戴着斗笠站在那。一邊是雪,一邊是泉水,另一邊卻結有冰柱(在水旁的岩石上),這是我所經歷的三個季節的景色,在那裏一併看到了。我呼吸着新鮮潮溼而浸滿寒意的空氣,感覺到了空前的空靈。也只有人,纔會爲一種景色,一種特別的生活經歷而動情。

特別喜歡她寫的這種獨自享受一種特別生活經歷的動情!一種別人分享不了也無需找人分享的情感!就如自己前幾個月到多年前就夢想去的麗江一樣,我無需讓同伴們知道我內心無法用語言描繪出的感慨。當然,同伴也報無法理解爲何我會在離開麗江後一次次的夢見它的原因。這是一種只有獨享的傷懷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