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冰心與張恨水

冰心是五四以來的散文大師,她的散文輕靈典雅,流麗而不失包孕,既將白話文的流動曉暢發揮到極致,又吸收了文言文的洗煉與簡潔,因此有人評價她的文字是“中文西文化”,“今文古文化”,而她也曾經借筆下的人物主張“白話文言化”,“中文西文化”,只是“這‘化’字大有奧妙,不能道出的,只看作者如何運用罷了!”倘若“現在的作家都能無形中融會古文西文,拿來應用於新文學,必能爲今日中國的文學界,放一異彩。” 冰心是以寫作小詩著稱於中國新詩界的。《春水》初版於1923年5月,北新書局出版,收詩二百十一題。這裏所依據的是1929年2月的第五版,列爲新潮社文藝叢書中。 張恨水,1895~1967現代作家。原名張心遠,筆名愁花恨水生、恨水。祖籍安徽潛山,生於江西廣信。從小喜讀中外文學作品。少年時代主要在江西讀私塾。16歲回潛山自學。後考入蒙藏墾殖學校,因學校解散而返鄉。張恨水的小說取材廣闊,新聞性強,追求情節的曲折起伏,故事的生動有味,注重語言的平易曉暢,注意讀者的審美心理和欣賞習慣,運用章回體這一藝術形式表現現代生活,茅盾說:“在近三十年來,運用‘章回體’而能善爲揚棄,使‘章回體’延續了新生命的,應當首推張恨水先生。”張恨水將通俗文學引入高雅。是從高雅藝術潛入通俗的文學第一人。二三十年代國內最走紅的作家,張恨水是其中之一。他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等小說風靡全國,傾倒無數男女。他每天同時給七八家報紙創作連載小說,其效率才思可謂天下無敵。他不僅用連載小說救活了多種報紙,且以一支筆養活着數十個人口的大家族,一生創作作品高達3000餘萬字。 關於張謝二人戀情的傳說學界和民間流傳幾個版本。大體上就是1914年春天,張心遠回到他的出生地南昌,進了南昌補習學堂。他更加努力、節儉。靠着兩間破屋的租金,緊緊巴巴維持着最低生活。他一點沒覺得苦,有書讀,就有希望。心裏有了希望,就有快樂。這中間,他還去過一次景德鎮,探望他的童年女友秋鳳。可秋鳳已爲他人婦了,他未見着,他不由越發感到童年友誼的純真。 在心頭苦悶之時無意中讀到冰心的文學作品由心感覺這樣的人就是自己一生追求的對象。也只有他才能成爲自己的知音,知己,愛人,伴侶。於是便給冰心寫了第一封袒露知己心聲的信。 當時有傳聞說冰心之所以回信是因爲,感覺張狠水自由家境貧寒還能刻苦攻讀實數不易。而且看了張恨水寫的文章感覺此人和自己的文學觀點和藝術傾向基本道同故沒有直白回絕。 二人通信數年終於在某年一次筆會上向遇。之後冰心便一下改變了自己對張的觀點和看法,開始拒絕恨水的追求。一種說法是兩人相見後謝感覺和自己想象中張的文人倜儻形象有很大差距,故拒絕了張。也有人說是因爲兩人在文學創作思路上距離越來越大造成的。張當時家境還不是很寬餘開始走通俗文學的道路,南方很多家報社相繼與其約稿。商業的寫作方式就是迎合大衆。這也就是張真正成名時期。他的小說開始從情節招手主抓人物。已經和五四新文學道路背離。當時的謝就完全不同,她出生在一個世家不爲衣食所愁。他正在潛心追求自己所崇拜的新文學道路。所發表的詩歌,散文大有濟世的味道。也就是說在藝術追求上他開始看不起張恨水爲了迎合小資產階級的現代通俗文學。所以恨水先生受到冷落也在情理之中。 但這一切當時張還不明白,他不知道在什麼地方觸怒了佳人的芳心就更加迫切的、直白的給冰心寫信,這反而使謝加惡了對張的感覺。 20年過去了,謝爲了表明自己對這段感情的的冷落取筆名冰心,張隨後改筆名恨水錶示自己的.無奈…………

謝冰心與張恨水

這一切看似真誠的愛,和爲了自己追求的拒絕都是假的。世人編造的而已。上面的故事明顯有很多漏洞。咱們先叢時間上說說。 張在所謂張對謝萌生愛慕的時候應該是1918年在小報社任“添白”(也就是現在報社的校對員)時。且不說當時恨水先生已爲人夫就連長子也已出生了。此時冰心雖然也在一些報刊上發表過一些小說文、詩歌但必定還是一個女學的學生,世家出身的她又怎麼會接受一個素爲謀面的遠方男人的追求呢。至於常年通信更是不太可信,謝女學畢業後就到美國留學一去四年.她的大部分作品也在這個時期完成。大洋遠隔要想通信哪裏有那麼方便。恨水先生3次婚姻,爲家奔波一生,是個對家庭很負責任的人至於婚外情一說不是很可信,也沒有多大說服力。關於三次婚姻也實數無奈紅顏命薄是主要的原因。 關於兩人筆名真正由來其實是這樣的: 張最初的工作在一家親戚的小報社,工作就是“補白”,一天只需要到報館工作一兩個小時就可完成。其餘的時間,他就寫詩。他給報紙投寄詩稿時,得署上名字。他猶豫了,父親教導深深地刻印在他記憶中,詩文小說之道,雕蟲之技,茶餘飯後的消遣品,他不想具上心遠這個名字,可用什麼樣的名字呢?他又想起了他家天井中紛揚凋落的桂花,和他喜歡的李煜的那闕詞。他反覆吟起了最後一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他又想起他爲《小說月報》的兩篇小說所署的筆名,又感嘆起自己事業無成,命運多舛,世態冷熱,他的青春年華似水般在流逝,突然間,他心中生起對命運的不甘和反抗情緒,他無聲地呼喊起來,我不能沉淪,我要去和命運抗爭!不能讓青春時光白白流逝。他提筆在自己認爲寫得好的詩章上,署名恨水,以後張恨水就成了他的筆名。 冰心以筆名發表作品以來,獲得無數榮譽,連她本人的真名謝婉瑩也被其筆名的風頭蓋過。究竟“冰心”筆名的來歷是怎樣? 1919年,冰心在發表她的第一篇創作小說《兩個家庭》時,第一次使用了“冰心”作爲筆名。據冰心表示,“當時我不願同學們知道文章是我寫的,而‘冰心’筆劃既簡單好寫,又與我的本名謝婉螢‘瑩’字含義‘光潔、透明’相符。 這就是幾天來的考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