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中秋作文6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秋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中秋作文6篇

中秋作文 篇1

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家家的燈光都很亮,周圍的環境非常的暗,但到處都有人,歡笑聲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環境!

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爲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爲中秋節。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

《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裏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爲中秋節。歐陽詹於《長安玩月詩序》雲:“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雲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魂圓,故曰中秋。”

在這古老傳統的影響下我國一直有這樣的習俗每到中秋家家戶戶都吃團圓飯,讓許多親朋好友在於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激動的事情.這讓許多在外地的人們又回到了溫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溫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鄉的遊子常年在外這使得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人們的”悲歡離合”這又讓多少人痛心!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這都是千古絕唱!許多遊子不都是用月來表達對家鄉的深深的感情、對親人的關懷與思念嗎!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爲皇家祭月修造的。現在不也是有大多數部分的人圍坐在桌前”吃餅賞月”嗎!

月餅也是團圓的象徵.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見當時的月餅已經是具有一定意義的”餅”和”月”了。

中秋節的來歷也有人說是當時老百姓們爲推翻元朝的暴虐統治把”殺靴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紙條放進月餅裏互相傳遞!

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們推翻了.也許我們現在吃月餅是爲了慶祝勝利的喜悅吧!也有人說中秋節是豐收的季節,是農民們體驗享受豐收的喜悅與高興吧!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徵,是充滿喜悅的象徵,讓我們共同歡過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吧!

中秋作文 篇2

圓圓的中秋明月照進幸福的小院,小院中擺着一張圓圓的餐桌,餐桌上放着六個圓圓的果盤,果盤裏面放着圓圓的月餅、水果,一家人團團圓圓、圍坐在餐桌旁談笑風生……

盼望已久的中秋節終於到了,月亮高高地懸掛在空中,明月如鏡,星斗滿天。在這八月十五幽靜的月夜裏,我們全家人坐在奶奶家的院子裏有說有笑,欣賞着中秋的月亮,吃着香甜的月餅、水果。頑皮的我,反揹着手,搖頭晃腦地揹着古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樣子特像詩人,把全家人逗得哈哈大笑。

真是中秋佳節話中秋,全家人一起討論這關於中秋的故事,什麼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突然,媽媽出了一幅對聯讓我們對下聯,她說:“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這是一幅對聯,李遲、李晗你們誰能對出下聯,對出來的有禮物送哦!”我一聽,心想:這次可不能輸給妹妹,我可是妹妹的崇拜着。於是我絞盡腦汁腦地想,可怎麼也想不出來。爸爸這時表現出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說:“我知道這幅對聯的下聯,但要等到除夕之夜才能告訴你們。”我一聽,誰還能等到除夕之夜呀!我這人性子急,不知道答案今晚也睡不着。於是我跟妹妹一使眼色一起撲向爸爸,連推帶拉地撒起嬌來,逼迫他說出下聯。爸爸___無奈,只好投降,給我們大家講了一個古代故事……

聽完故事後,我明白了:“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是說中秋節時的月亮是圓圓的,我們人間呢是十五日,是一個月的一半,所以說每個中秋都是月圓對月半。通過故事我知道了下聯是:“今宵年尾,明年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並明白了它的意思。

晚上我回到家躺在牀上,明亮的月光照進來,靜靜地,我想起四川災區的小朋友們,我不知道他們怎麼度過這個中秋節的。我想着想着便進入夢鄉,我夢見我來到了四川災區,跟災區的小朋友一起歡度中秋……。

中秋作文 篇3

有一首詩寫道:月到中秋分外明。吃過晚飯,我和爸爸媽媽、爸爸奶奶在小院裏,一邊品嚐甜甜的月餅,一邊聊天賞月。

夜靜悄悄的。深藍色的天空,月亮好似圓盤,已不是平常的那種彎彎的小船了。它把一片片皎潔的光輝灑向大地。它不像太陽光那樣耀眼、奪目,只是將自己的光輕輕地灑向小院的每一個角落。

“爸爸,月亮上有沒有嫦娥和玉兔?”沒有,那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那裏只有環形山和一些巨石。哦,我很失望。爸爸又問:那你知道嗎?全世界第一個登上月球的是誰?好像是阿姆斯特朗吧!我回答。對呀!

清風習習,我感到清爽怡人。一家人說說笑笑,讓人感到溫馨無比。中秋節的月亮顯得格外明亮,它給大地披上一層銀紗,給人們增添了快樂!月光掛在夜空中,照亮了深藍色的夜空。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爲什麼中秋節的`月亮那麼大,那麼圓呢?”媽媽摸着我的頭,笑着說:“中秋節,是一家人團圓、團聚的日子,所以中秋節的月亮又大又圓。”聽完媽媽的話,我不禁想起李白著名的詩《靜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個時候人們都要吃月餅、賞月、家人團圓,因爲那天的月亮最圓。

今天是中秋節,透過窗戶,我看見月亮從樓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樓頂時,似乎膽大了,一下子跳了出來,頓時,月光灑滿了大地。月光照在杜鵑花的葉子上,在地面就能看見影子。我呆呆的瞧着月亮,彷彿看見了正在砍桂花樹的吳剛,美麗動人的嫦娥,活潑可愛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

我突然想起和爸爸賽詩的事,便請了媽媽做裁判,並給爸爸講了比賽規則:每人只能說帶有‘月’字的詩,誰接不上就算誰輸。

比賽正式開始了。我一馬當先:“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媽媽說:“不行,這首詩太簡單,重背一首。”我只好背起了《拜新月》:“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爸爸說:“你只會背這種短詩,看我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我不甘示弱,背起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背完,我還挑戰的看了爸爸一眼。爸爸沉思了一會,還是一個字也沒吐出,我得意極了,和媽媽一起數:“5、4、3、2、1,時間到。”“天舒贏了。”媽媽宣佈。我高興的蹦起來,擡頭看了看月亮,嫦娥姐姐彷彿在衝我笑,祝賀我取得勝利。

下一次中秋節賞月時,一定還要來一次賽詩大會,我也一定要保持冠軍這個稱號好像長了一對翅膀,飛向那無垠的夜空。

中秋作文 篇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是月亮最圓最大的日子。隨着夜幕降臨,我迫不及待地搬了條小凳子,坐在頂樓賞月。

“月亮升起來啦!”媽媽喊了一聲。我情不自禁地望着那夜空,多麼美麗的圓月呀!它慢慢地升入深藍色的夜空,是那麼圓,那麼亮,簡直就像一個明晃晃的大玉盤,照亮了整個夜空,使得邊上的星星都不好意思的躲得遠遠的。它把銀色的光輝灑在身上,映在我們的臉上,彷彿給我們披上了一層輕紗,變得朦朧又詩情畫意。

中秋節也是團圓節,我們一家人在頂樓邊賞月邊閒聊,好不快樂。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嫦娥仙子,此時的她是不是正在月宮追悔莫及,會不會也在思念家鄉呢?我總覺得現在科技這麼發達,要是嫦娥知道,一定會搭上載人飛船回來尋找后羿,一家團圓的。

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是今年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圓”!但願你沒有錯過。

中秋作文 篇5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今天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中秋節,又名團圓節,接下來,就由我來跟大家一起談談中秋,拉拉家常吧!

大家都說:十五的月亮圓又圓。我想這句話肯定有兩種含義:一.這天晚上的月亮又圓又亮,讓人看了難以忘懷。二.那天晚上的月亮又圓又大,象徵着團圓。看到“團圓”這個詞,我心裏不禁有一些苦澀,別人家都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飯,可我們家中有一位老人沒來,那是我的外婆。我們經常讓外婆到杭州來玩,可是,外婆總是推三阻四的:一會兒說到杭州來的話,家中的家禽就沒人照料,沒有人餵養,那樣的話就會全部死掉;一會兒又說車費太貴,太浪費錢了;還說什麼天氣太熱,就不來杭州玩了。

外婆總是要麼因爲這個,要麼因爲那個,不肯到杭州來玩,我想外婆不來的原因是因爲怕爸爸媽媽爲了照顧自己而將工作落在一邊。“吳夢娟,月亮出來了,快來看呀!”一句叫聲將我的思緒給拉了回來。我來到了窗前,哇!今晚的月亮真圓啊!我看着那掛在黑幕中的月亮,又黃又圓,像月餅,像鴨蛋,像面金燦燦的鏡子,美麗極了!月亮就像玉盤,它周圍的星星就像鑲嵌在天空中的一顆顆美麗的珍珠,閃爍着星光,就像頑皮的小孩在眨着它那雙亮晶晶的眼睛。

我想:此時,外婆也一定看到了這景色了吧!也一定很震驚吧!一定會爲這美麗的景色而讚美吧!我希望在下一個中秋節時,能與外婆一起賞月。

中秋作文 篇6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每一箇中秋節,我都會想起這首詩,在我的記憶中,中秋節是一個團圓的日子。

今年的中秋,我們一家三口坐在小區的石桌上賞月。

月亮升起來了,從天那邊升起來了。看,多圓多亮的月亮高高地掛在天空。月光潔白無瑕,就像披着婚紗的新娘在半空中漫步,露出甜美的微笑!月光映照在花草樹木上,映照在人們的歡歌笑語中,顯得分外皎潔,增添了幾分神祕。我仔細看了那月亮,呦,美麗優雅的嫦娥仙子,是否懷抱玉兔正無限感傷的望着人間?此刻的她,一定後悔當初吞下了那顆仙藥……

深藍色的天幕中,月亮更美了,就像嫦娥仙子的目光溫柔嫺靜,她那玉盤似的臉,透過樹梢,留下溫和的笑容。我腦子劃過一個念頭:“爸爸媽媽,我們舉行一場賽詩會吧。”於是我望着月亮,吟誦起來:“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爸爸也不甘示弱,說了一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我故意說了一句:“爸爸,這個可不行,給你勝利指數減五分,這哪有樹捎,我要是詩人,把它改成“月上天空皺,人約黃昏後。”爸爸接着說了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吃月餅了。”媽媽像變戲法似的從包裏掏出栗子、蘋果、牛肉乾、月餅。“我要吃蛋黃蓮蓉味。”我高興地叫着,媽媽遞給我一塊,也給爸爸拿了一塊。我輕輕咬了一口,真好吃呀,小小的月餅包含了濃濃的親情,濃濃的愛意。

中秋節的夜晚真快樂,我祝願全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滿,像天空中的月亮一樣團團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