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秋節賞月的作文300字4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節賞月的作文300字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中秋節賞月的作文300字4篇

中秋節賞月的作文300字 篇1

今年中秋節的傍晚,玉兔東昇 ,皎潔的月亮正照耀着一輪圓月,天空中有幾朵潔白的雲彩飄蕩在雲朵中間,微風颯颯,徐徐地吹着小風,月光下的葡萄架上有

幾串沉甸甸的葡萄,正掛在葡萄架上,幾隻螢火蟲飛來飛去,又飛去飛來,是那麼的有情調,這情調又是那麼的迷人。

我和弟弟站在院子中央,擡着頭,仰脖看那天上的月亮,我說:“看吶,這x邊的月亮升起來了!”弟弟說:“看吶,那邊的月亮也升起來了!”這時,在院子裏的全家人,也包括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幾乎全都異口同聲地一起喊道:“看吶,東邊的月亮真的升起來了!”

好大好圓的月亮啊,它即象一輪明月,又象一輪圓月,正在升起來!

我們在院子裏高興的簡直就是高興,沒有人能說出這不是高興,我們全家人都喜歡這美麗而又美觀的中秋節,尤其是在八月十五這天,正巧又趕上中秋節,真是雙喜臨門吶!

中秋節賞月的作文300字 篇2

俗及原因淺探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那麼,它的起源是什麼呢?有什麼樣的習俗呢?是什麼原因使得其成爲團圓節日呢?國內外民俗學的相關研究很多,而且很深入,但是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本文着重從起源、習俗、象徵意義、相關傳說等方面,從民俗學、社會學的角度,由現象深入本質進行剖析,在前人很多研究的基礎之上,得出自己的結論。

節日起源考證

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它的形式與意義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並有相關的祭祀的記載。在民間,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着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加之相關詩詞的作用,中秋節更逐漸爲人們重視。

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爲人們關注,中秋節也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中秋節賞月的作文300字 篇3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也是三十八年來最早的一次。晚上還沒有到,我們早已吃了晚飯,焦急地昂首東望,等着,盼着。

到了晚上七點半大叫,星星在天上一眨一眨的,像一隻只正在眨眼的小眼睛。我們終於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它的真面目,一開始,它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就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在雲霧中若隱若現,讓人神密莫測,過了好一會兒,它才雲霧中鑽了出來,似乎怕被別人發現。這個樣子,真像一個非禮勿動的`君子。"今天的月亮可真夠給力的!"我不由自主地說了一句。

我盯着月亮呆住了,似乎在上面看到了那株大桂樹、搗藥的玉兔以及虎膽的嫦娥,不知不覺地想起了一個故事

相傳月亮上有一株十分高大的植樹,下面有一個人在不停地砍它,這個人就是吳剛,幾千年來,一直沒砍斷,因爲它隨砍隨合。吳剛曾跟仙人學道,到了天府,卻犯了錯,仙人就懲罰他砍樹。李白詩中有"欲砍月中桂,持爲寒者薪"的記載。

我們一邊吃着月餅,一邊賞月。我不禁感嘆道:"這個中秋節我是不會忘記的!

中秋節賞月的作文300字 篇4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在人們的盼望下,終於來到了,一輪明月徐徐上升,聽媽媽說,中秋節的月亮最圓了。

吃過晚飯,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在院子裏觀賞月亮。

我擡頭仰望,發現了那個又大又圓又亮的月亮,它像一個銀色的玉盤一樣!我不禁搖晃着腦袋吟誦起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再看看月亮發出的光亮,照耀在我家的樹葉上,風兒一吹,樹葉一閃一閃的,猶如一顆顆綠色的大寶石,美麗極了!

咦?今天的月亮周圍怎麼沒有星星呢?

我猜想星星們一定覺得月亮那華麗的禮服太美麗了,都不敢出來了!

啊,我好像看到月亮裏面有人在隱隱約約走動,一定是嫦娥在跳動着優美的舞蹈,玉兔在嫦娥旁邊一邊搗藥,一邊欣賞嫦娥姐姐的舞姿吧!

過了一會兒,一團雲霧輕輕地遮住了月亮,好像一朵朵錦緞,可好看了!不久,一陣風輕輕地吹走了雲霧,月亮又露出了她那秀麗的臉蛋兒。我覺得這時的月亮更圓、更亮、更美麗了。

這一次的中秋節,我們全家過得可開心了!我好期望下一次的中秋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