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元宵”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做“元宵”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做“元宵”作文

做“元宵”作文1

咦?今天的作文課老師怎麼捧着一盆彩色大大小小的珠子進來。大家可好奇了,古老師走上講臺笑着對我們說:“同學們你們猜一猜,我們今天拿這些珠子做什麼?”同學們議論紛紛,有的說:“做手鍊!”有的說:“可以做項鍊!”老師笑着搖搖頭說:“不對,我們做的是小燈籠!”此時,大家疑惑不解,教室裏一下子安靜了許多。老師慢慢的從口袋裏掏出一隻可愛的用珠子穿成的小貓擺在我們面前。呀!這隻小貓可漂亮了:白色的珠子組成胖胖的的身子,黑色的珠子組成炯炯有神的眼睛,透明的尼龍線組成了俏皮的鬍鬚,淺灰色尾巴十分調皮的翹起。細細一看,小貓的身子裏還藏着一個銀色的小鈴鐺,用手輕輕搖,還會發出清脆的鈴聲哩!這精美的小貓都在我們手中傳遞着。“我們怎麼能做得出這麼美麗的工藝品?”有一個同學說。“能,只要你們學會了其中的編織技巧!”老師笑着說:“今天我就教你們做最基本的技巧-編織小燈籠”

老師把各色的珠子、鈴鐺分發到我們每一個人的手上還有幾根透明的尼龍線。她開始教我們怎樣做,首先,挑出四顆白色的珠子,將它們小心翼翼的穿在尼龍線上呈一字排列,接着,用手輕輕拎起尼龍線的兩端,並取一顆紅色的珠子將繩子兩端分別從珠子的小孔穿過。此時手中的尼龍線可要拉緊,否則做出來的燈籠就會散架,接着任選尼龍線一端繼續穿四顆白色的珠子,穿完後紅色的珠子還是按照老辦法穿,以此類推。這樣做燈籠的第一步就在我們手中不知不覺地完成了,隨着第一步的完成,後面的工作就更加細緻了。我們按照老師的講解繼續做下去,此時的教室鴉雀無聲,每一位同學都認真地“穿珠引線”,看到一個三角形就要對着正對面的一顆珠子穿過去,拉緊。“老師,我怎麼做成了一個烏龜殼?”大家的目光轉向了那個同學手上的的“烏龜殼”,隨後是一片朗朗笑聲。“這是沒紮緊的緣故!”老師一邊說一邊走到那個同學的座位旁幫她改過來。

不知不覺,燈籠即將做完了,我將剩餘的尼龍線上穿上了五顏六色的彩珠、鈴鐺,又在燈籠的頭上打上了一個喜氣洋洋的中國結,這樣,一個精緻的燈籠完成了,我捧着中國結,送給了我的外婆。

做“元宵”作文2

正月十五鬧元宵。“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啦。看,家家戶戶都洋溢着紅彤彤的笑臉來迎接元宵節的到來。

吃湯圓是這一天必不可少的習俗,因爲湯圓代表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我要親自掌勺,煮一碗愛心湯圓讓爸媽嚐嚐。

說幹就幹,我讓媽媽在一旁休息,自己小心翼翼地把冷水倒入鍋中,蓋起鍋蓋,打開媒氣竈並把火頭放到最大。不一會兒,鍋裏發出了“咕嘟咕嘟”的聲音。我掀開鍋蓋,一串串水泡和水蒸氣涌了出來,嗆得我無法呼吸。

我偏開臉將湯圓倒進沸騰的開水裏,一顆顆湯圓滾入鍋中,水花不時濺到我的手上。“啊!救命啊,好燙、好燙!”我把袋子一扔,急急忙忙去向媽媽求救。媽媽把袋子拿出來,將湯圓沿着鍋邊一顆一顆倒進去。這時的湯圓就像一個個滑雪運動員,迅速下滑,然後沉入水底。它們不停地變換隊形,一會兒變成三角形,一會兒變成橢圓形......

“好了,該你了。你要把湯圓翻過身,記得要......”

“好了,我知道了,不用你說。”我拿來鏟子,放在水裏轉。唉呀!又不好了,湯圓被我弄得裂開了肚皮,彷彿在說:“小主人,你慢點,把我的肚皮弄破了,好疼!”此時,清水變成了芝麻湯。真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我按照媽媽的提醒,沿着鍋邊慢慢鏟了兩下,這時,沒破的湯圓浮出水面,越來越光滑。媽媽一邊不住指點:“快把火關掉,倒一點兒冷水,燜兩分鐘,這樣會更好吃的。”做完之後,我掀開鍋蓋,一股熱氣直衝雲天。我隱隱約約看到,湯圓浮在上面,像一朵朵雪蓮花,潔白、漂亮。

我把湯圓撈上來,盛到碗裏,與家人一起分享。我輕輕地吹了吹,咬上一口,真香啊,芝麻味溢滿了嘴!雖然有的湯圓是破的,但爸爸媽媽一起誇獎我說:“我家女兒做得可好吃了,下次再做給我們吃,好嗎?”我認真地點了點頭。

通過這次煮湯圓,我明白:只有通過勞動品嚐到的,纔是獨一無二的美味。同學們,元宵節的時候你們吃湯圓麼?

做“元宵”作文3

今天早上,我6點20分就醒啦,翻來覆去地怎麼也睡不着啦。諸位知道爲什麼嗎?因爲昨天晚上我就和老媽約好啦,今天早上要親自下廚煮湯圓。我越想越興奮,實在忍不住啦,在6點30分叫醒啦媽媽。我在一分鐘之內穿好啦衣服,先早讀啦10分鐘,就來到啦廚房,準備煮湯圓啦。

我先從冰箱裏拿出啦一包湯圓,把口撕開,又拿出啦一個碗,往碗裏倒啦一些湯圓。接着,我打開啦水龍頭,接啦大半鍋水,對啦,我最喜歡喝的米酒還沒放呢!我又急急忙忙地跑到啦冰箱跟前,從冰箱裏拿出啦米酒,把它們全倒進啦鍋裏,又用勺子把米酒攪勻。一切準備停當,開啦火,我把鍋放在啦爐子上,把鍋蓋蓋好。

什麼時候才能放湯圓呢?媽媽告訴我:“水開啦就可以放啦。”“那要幾分鐘呢?”我迷惑不解地問。“大約5分鐘吧!”平常5分鐘對我來說過得很快,可是這時候的5分鐘對我來說就像一個小時一樣,我在廚房裏急得團團轉。終於,我發現鍋蓋在上躥下跳,還發出啦“嗤嗤嗤”的聲音,這時只見鍋裏的水亂成啦一鍋粥,就像平靜的大海中突然捲起啦一個大浪,浪花翻滾,這一定是水開啦。

該放湯圓啦,我打開啦鍋蓋,一陣熱氣迎面撲來。這麼燙的水,萬一我放湯圓的時候水燙着我怎麼辦?我先讓媽媽給我示範啦一下,還真簡單。可是,我還是有點害怕。在媽媽的鼓勵下,我拿起一個湯圓,提心吊膽地放進啦鍋裏,就趕緊往後躲,一點事都沒有。接着,我把湯圓一個一個地放啦進去。媽媽告訴我:湯圓浮上來的時候就熟啦。對啦,平時媽媽煮湯圓的時候都要放雞蛋的,趁這會兒功夫,我又打啦一個雞蛋。這時,湯圓正好漂啦上來,我把雞蛋一點一點地倒啦進去,不到一分鐘,湯圓就可以出爐啦。

看着這美味的湯圓,我直流口水,就趕快拿啦一個碗,把它們全都盛啦進去。端到餐桌上,我也不管燙不燙啦,舀起來一個就往嘴裏塞。哎呦!真是太好吃啦,自己煮的湯圓就是香。吃着自己親手煮的湯圓,我的心裏美滋滋的!

做“元宵”作文4

元宵是一年當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按漢族傳統名俗,在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湯圓,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在元宵的前夕,我和媽媽準備一起製作元宵燈籠,過個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元宵節。精心挑選好了材料,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拆開包裝袋,裏面的東西卻讓我傻了眼:一大堆長長短短的木棒,五花八門的固定器,大大小小的塑料管,各式各樣的紅色紙片,我根本無法下手,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圖片更是讓我眼花繚亂。唉,這個燈籠看起來那麼簡單,是一兩分鐘就能夠搞定的事情,但是一開始使讓我犯了愁,我嘆了口氣,拿起材料和說明書,抱着試一試的心態,研究了起來。我把所有的固定器和塑料管連接起來,將木棒從長到短排列好了順序,就過去了30分鐘,真是慢工出細活,可是真正的大工程還沒有開始。按照圖紙上的步驟,我將十六根最長的木棒分成四組,每組四根,每兩根之間用四頭固定器連接,成功拼成了四個大正方形,接下來的拼接任務是這裏面最難的步驟了,需要將四個大正方形的所有直角上的四頭固定器剩下的兩頭與剩下的木棒連接,可是木棒怎麼也裝不進去,這時我才發現我所有的四角固定器全部都裝反了,原本應該向外突出的尖角,我全部裝在了裏面,沒辦法,不仔細看說明書的後果可真大:我只能全部拆掉,重新做一遍。經過上次的失敗,我這一次仔細了許多,認認真真地拼成了四個正方形,這回總算沒有搞錯。我將剩下的所有木棒一個一個插在了四頭固定器上,再將每一根木棒上插上六頭固定器,把六頭固定器插在剩下的木棒上,元宵燈籠的框架完成了。

我找了幾張彩色卡紙,準備在上面寫謎面。可是,這麼多謎面,寫哪一個好呢?既然是過年,那麼就找一些過年乾的事情吧,經過挑選,我決定寫:拜年、祝福、愛好旅遊。寫完後,在卡紙上打一個小洞,用細繩穿上,掛在燈的下面。

接下來只需要貼上紅色的紙。把每一根木棒塗上膠水,貼上紅紙,上面寫着“恭喜發財”四個大字,下面掛上大紅和金黃的中國結,上面寫用繩子掛上木棒,一個元宵燈籠就做完了。

望着自己親手做的元宵燈籠,我的心中好有成就感,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

做“元宵”作文5

我最喜歡的傳統佳節就是元宵節了。

今年五年在家裏過元宵節。走上陽臺,只見小區裏掛滿了彩色的燈籠,行人們也都穿上了節日的盛裝,孩子們提着燈籠在小區廣場上玩得不亦樂乎,不時發出一串串清脆的笑聲……可是今天我卻不打算加入他們的遊戲行列中,因爲我準備趁着媽媽出門這會兒,包一回元宵,給她個驚喜。

首先,我拿出媽媽慣用的盆在裏面放了半盆水,倒進麪粉,學者媽媽的樣子揉了起來。邊揉邊想:看了那麼多回媽媽、奶奶做元宵,這點兒小事怎麼難得倒我!可是——啊呀!水倒太多了,這一盆麪粉都搗成漿糊,根本揉不起來了!

第二次我吸取了教訓,只沾一點兒水,一邊揉一邊再一點兒一點兒地加水,終於慢慢地把麪粉揉成了一個大面團,然後我學着媽媽的做法再揪出一個個小麪糰。接着就可以真正開始包元宵的工程了。

我一手託着小麪糰,另一手以大拇指爲圓心,從它的正上方輕輕往下按,再慢慢從中間向四周碾開,好不容易捏出了一個小圓盞,可以往裏放餡料了。我挑了我最愛的豆沙餡兒,舀了一大勺,心想,這回可以一口一個過癮了。可是沒想到餡兒太多,我捏出的“面盞”根本收不住口,我只得忍痛割愛,把餡兒料再放回去了好一些,這纔剛好包攏。眼看第一個元宵成功在望,我別提多高興了,一心想把它搓得更圓更光一點兒。沒想到,一個得意忘形就晚節不保——我揉得太用力把餡料都擠了出來,本該雪白粉嫩的元宵抹上了一條暗紅色的傷痕,我只好趕緊給它再沾點兒麪粉補一補。就這樣我的第一個元宵掛滿了“補丁”誕生了,新接着,第二個、第三個……我越幹越起勁,第五個、第六個,我越來越順溜……

這時,媽媽回來了,她一看見我的臉,還沒來得及誇我就笑開了懷。我帶着滿肚子的疑問擡頭一看鏡子,“啊——”我一下子衝進了洗手間。原來,我臉上也沾滿了麪粉。等搓掉這些麪粉,我的臉也羞成了一個紅蘋果了。

雖然鬧出了個小笑話,但是吃着我自己包的元宵,我別提多高興了。因此,我更喜歡元宵節了。

做“元宵”作文6

我最喜歡得傳統佳節就是元宵節。

今年五年在家裏過元宵節。走上陽臺,只見小區裏掛滿彩色得燈籠,行人們也都穿上節日得盛裝,孩子們提着燈籠在小區廣場上玩得不亦樂乎,不時發出一串串清脆得笑聲……可是今天我卻不打算加入他們得遊戲行列中,因爲我準備趁着媽媽出門這會兒,包一回元宵,給她個驚喜。

首先,我拿出媽媽慣用得盆在裏面放半盆水,倒進麪粉,學者媽媽得樣子揉起來。邊揉邊想:看那麼多回媽媽、奶奶做元宵,這點兒小事怎麼難得倒我!可是——啊呀!水倒太多,這一盆麪粉都搗成漿糊,根本揉不起來!

第二次我吸取教訓,只沾一點兒水,一邊揉一邊再一點兒一點兒地加水,終於慢慢地把麪粉揉成一個大面團,然後我學着媽媽得做法再揪出一個個小麪糰。接着就可以真正開始包元宵得工程。

我一手託着小麪糰,另一手以大拇指爲圓心,從它得正上方輕輕往下按,再慢慢從中間向四周碾開,好不容易捏出一個小圓盞,可以往裏放餡料。我挑我最愛得豆沙餡兒,舀一大勺,心想,這回可以一口一個過癮。可是沒想到餡兒太多,我捏出得“面盞”根本收不住口,我只得忍痛割愛,把餡兒料再放回去好一些,這纔剛好包攏。眼看第一個元宵成功在望,我別提多高興,一心想把它搓得更圓更光一點兒。沒想到,一個得意忘形就晚節不保——我揉得太用力把餡料都擠出來,本該雪嫩得元宵抹上一條暗紅色得傷痕,我只好趕緊給它再沾點兒麪粉補一補。就這樣我得第一個元宵掛滿“補丁”誕生,新接着,第二個、第三個……我越幹越起勁,第五個、第六個,我越來越順溜……

這時,媽媽回來,她一看見我得臉,還沒來得及誇我就笑開懷。我帶着滿肚子得疑問擡頭一看鏡子,“啊——”我一下子衝進洗手間。原來,我臉上也沾滿面粉。等搓掉這些麪粉,我得臉也羞成一個紅蘋果。

雖然鬧出個小笑話,但是吃着我自己包得元宵,我別提多高興。因此,我更喜歡元宵節。

做“元宵”作文7

“正月裏來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在一陣陣鑼鼓歡天地喧鬧聲中,人們送走了除夕迎來了元宵節。這不,我們班上也舉行了製作手工小燈籠的活動

下午第二節課的下課鈴聲一打,家委會的家長們拖着小車,來給我們分配材料啦!經過一陣忙碌的準備,我們每個人都拿到了一包精美的材料:有用來製作骨架的四根方棱柱和八根小圓柱,有四張印有可愛小猴子的燈紙,還有燈籠的提杆等等。

我打開包裝,捲了捲袖子,準備開工啦!我先把手伸進口袋從裏面拿出說明書,快速地閱讀起來。讀完之後我得意地笑了笑:原來這麼簡單啊!這可比那說明書我都看不懂的樂高容易多了。於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四根方棱柱就搭起來,東一插,西一塞,很快就組裝好了。我擡起頭,看看四周,只見同學們:有的急得滿頭大汗,有點眉頭緊鎖,有的幾個人頭靠着頭偷偷議論着……我的心裏不禁沾沾自喜起來:這燈籠這麼簡單,他們竟然還要做這麼長時間,真是不可思議。

我沾沾自喜地將做好的骨架放在桌子上。誒!怎麼回事?我傻眼了:我的骨架像陳舊了幾百年的古屋,東搖西晃,風兒一吹像立馬要散架似的。於是我連忙拿出說明書,再次細細閱讀起來。接着,我拆掉原來的骨架,拿起方棱柱對照說明書仔仔細細地觀察起來。這時,我發現每根棱柱的兩端都有上下兩個孔。我又拿出小圓柱上對上,下對下,不一會兒就搭出了一個方方正正的方形。我瞪大眼睛,小心地用手輕輕推了推,方形穩穩當當地立在桌子上。噓!我長長的呼出一口氣,心中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下來。然後我乘勝追擊再搭一個,用剩下的小棒把兩個方形連接起來,燈籠的骨架終於拼搭完畢。貼上印有小猴的燈籠紙,綁好提竿,放上蠟燭,我的小燈籠就做完了。我提着自己做的小燈籠,心裏十分自豪。雖然它不是最漂亮的燈籠,但是它在我心裏是世界上最最亮的那盞燈籠。

放學回到家,我點燃燈籠裏的蠟燭,燈籠上的'小猴子在桔黃色的火光映照下,跳了出來,拿着福字,來和我們歡度元宵節了。我們一起猜燈謎,一起看元宵晚會,我們還將一起手拉手在新學期裏揮灑汗水,揚帆起航。

做“元宵”作文8

今天,是元宵節。晚上,家家戶戶都忙着吃湯圓,希望一家人團團圓圓的。今年的元宵節,我們家卻和去年的元宵節完全不同,以前,我們吃的湯圓都是買來的,可今年我們吃的湯圓卻是自己親手做的。

媽媽買來做湯圓的材料(麪粉、擀麪棍、花生醬和芝麻醬)。她們在不急不忙的在包着湯圓,那一個個又白又圓的湯圓整整齊齊的放在托盤裏,又可愛又漂亮。我覺得很有意思,就想和媽媽一起幹,我先把手洗乾淨,然後,我先把麪粉加上水,再用擀麪棍把麪粉搓成麪糰,搓好後, 我全身都沾滿面粉,連頭髮也沾上了。我們忙着把麪粉分成一塊塊適量的麪糰,我怎麼做也做不好,於是,我便把湯圓做成一個個可愛的小玩意兒,媽媽看了,說:“你這樣不行的,煮起來時餡會全留出來的,來,我來教你。”我聽了,馬上拜媽媽爲師,媽媽拿來一塊麪團,對我說:“麪糰都已經適量地分好了,其實,一粒湯圓只要二分之一的餡就已經夠了,麪糰先用擀麪棍搓扁,扁扁的薄面塊如果放的餡少了不行多了更加不行,一定要適量,否則,餡多了會留出來,少了沒有味道,包進了餡之後,要用手腕的力量,輕輕的搓成湯圓,就成了,看,像我這樣。”媽媽做了一遍給我看,我開始時搓來搓去,不是餡留出來就是搓不圓,我做的“怪獸”被媽媽加工了變得非常可愛,媽媽的手真巧,想不到平時看湯圓簡簡單單的,做起來還挺有學問的。漸漸的,我的湯圓越做越漂亮。

表哥和表妹看到我玩的這麼開心也來幫忙了,我也終於包出了一個會合格的湯圓,他們也慢慢熟練了,可是表哥會包了就開始搗亂了,他把一個湯圓包的長長的,後面還加了個尾巴,看他這麼不認真,我媽媽就把表哥給“開除”了。表哥還想繼續包,但媽媽說什麼也不讓,表哥就只能看春晚了,過了一會兒,我們的湯圓已經包了很多了,媽媽 問我們想不想嚐嚐自己親手包的湯圓,我們當然高興了。

湯圓很快就煮好了,我們開吃了,我嚐了一口,很好吃,比我平時吃的任何湯圓都美味,也許是我自己做的原因吧!媽媽吃了也說好吃。

今年的元宵節我過的很開心,因爲我不但學會了包湯圓,還幫助了媽媽。

做“元宵”作文9

“正月裏來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這天,我們班舉行了一場非常有趣的活動——元宵節花燈製作。

活動開始了。教室裏面熱鬧非凡,家委會的阿姨們把買來的材料開始發給我們,同學們一個個迫不及待的打開材料包,看,裏面的材料應有盡有,四張花燈紙、蠟燭、長方形的卡紙……

開始製作花燈了,我先拿起材料包裏的說明書仔細地閱讀,心想,這花燈也太容易做了吧,一點挑戰性都沒有啊,比看不懂說明書的樂高要簡單的多了。說明書往邊上一扔,我開始做花燈了,拿起兩根粗木棍和兩根細木棍按照說明書上的做法拼成了一個正方形,接連着又快速地做完第二個正方形,再用四根木棍在正方形四個角上把兩個正方形搭起來,哈哈,花燈骨架完工了。咦!我拿起來一看它怎麼是歪的呢,迫不得已再次拿起說明書仔細看看,發現原來木棒長短不一,拼的時候長的一邊要和長的一邊對齊,反之短邊和短邊的對齊,而我卻把它拼得歪七扭八的,立馬把它拆了,可是,就在我拆最後一根木棒時竟然拆不下來了,怎樣弄就是拆不下來,急得我快哭了,在我準備求助其他人時,突然腦子是一個想法一閃而過,我將一根木棒固定,另外一根轉啊轉啊,慢慢地兩根木棒鬆開來了。再次按照說明書的步驟重新拼了一個漂亮穩固的骨架。我將骨架放在桌上,按照說明書的做法拿起其他材料慢慢做起來,漂亮的卡紙做成了放蠟燭的底盤,再把蠟燭小心翼翼的固定在卡紙上,骨架的四根木棍上黏上了雙面膠,再將花燈紙粘到四個面上,這時花燈紙上的小猴子變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彷彿也開心地和我們一起歡度元宵呢,最後就只剩下提花燈的木棍沒做好,再次拿起一根紅繩子一頭穿到木棒的小孔裏繫上一個蝴蝶結,另一頭系在骨架上,就這樣一個可以提在手上的花燈就做好了。

提着花燈,我彷彿聽到屋外鞭炮震耳欲聾,看到夜空煙花直衝元宵,屋內,我們一家團聚在餐桌上開心地吃着湯圓,看着花燈,猜着字謎的溫馨場景,頓時覺得一股暖流留進我的心裏,暖暖的,開心極了!

做“元宵”作文10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這個節的名字不但是一個稱呼,還是一種美味的食物哦!我有幸體驗了參加搖元宵的過程,下面我來說一下吧。

這個元宵也有南北之分,俗話說得好“南方十五吃湯圓,北方佳節吞元宵。”吞元宵這話是這麼說,可是這元宵還是自己品嚐一下的好。我參與做的元宵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桂楂元宵”就是桂花和山楂包的元宵的意思,做法是典型的北方搖元宵。

南方的湯圓是水糯米粉跟包餃子似的包起來的,而這個搖元宵卻不是,搖元宵用的是糯米乾粉。我先和我的小姑把山楂的核用長柄的勺子去了,十分簡單,只需要把勺子的柄對準中間狠狠的一捅,再一旋轉就可以輕鬆的把核取出來。然後用糖水煮,煮的很軟了之後撈出來讓糖水流乾淨,放入一個大瓷盆中和桂花一起砸成漿糊狀,放到外邊裏冷凍一晚上。

時間如水,日月如梭。我們又來到了馬年……扯遠了,拉回來。到了第二天了,從外邊拿回來,打開塑料袋,裏面的餡料已經彷彿果凍一般了。

我和我的小姑用勺子弄出一塊塊的餡料,放到塑料袋的薄膜上滾成圓球。一直弄了大概有三四十個吧。

這道工序做完之後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了,那就是——搖元宵!

我表舅擡出一個直徑一米半的大笊籬,我和小姑把搓成圓球的餡料沾一下水就丟進滿是糯米乾粉的笊籬中,我表舅就拼命的搖晃笊籬。等到元宵不粘粉時,我和小姑在撈出來沾一下粉丟進去。一直沾了大概有四五次水後,本次製作元宵就宣告成功了。

元宵即將下鍋時,我想起了一件事說:“先等一下!”我跑回屋子拿了一支沒用過的毛筆,沾滿了稀釋的山楂醬汁在所有元宵上寫了“團圓”兩個字,等到醬汁被吸乾才下鍋煮的。出鍋後,一個個潔白的元宵上面都用代表紅紅火火的山楂汁寫着“團圓”二字。我跳起來喊道:“團圓元宵出鍋嘍!”

做“元宵”作文11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來到了,元宵節又稱上元佳節,是春節後迎來的又一個傳統佳節。 元宵節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來到了,元宵節又稱上元佳節,是春節後迎來的又一個傳統佳節。

元宵節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爲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

歲月不斷流逝,但元宵節的很多民間習俗至今非常盛行。比如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猜燈謎、放煙花等活動,給元宵節增添了光彩。

除了這些活動以外,元宵節還有包元宵的習俗。今天我有幸跟爸爸媽媽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學了起來。外婆先用開水來和糯米粉,然後不斷地用力揉麪,一直揉的像橡皮泥一樣有韌性,接着把面揉成寶塔的形狀,從“寶塔”的頂兒上拽下一塊塊麪糰,搓成圓團,中間掏個洞,兩隻手相配合把洞越揉越大,把準備好的豆沙餡,放在這個洞裏,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着把洞口封住,最後,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兩隻手柔和地將元宵搓圓,這樣一個元宵就做成了。看了外婆包元宵,我的手忍不住癢癢了,捲起袖子也包了起來。雖然我包的元宵餡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狀,但還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揚。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們把元宵放在燒開的水裏,不一會兒水滾開了,元宵一個個漂在水面上。看到這一個個白花花、圓滾滾的元宵真叫人眼饞!我們大家吃着這熱騰騰的元宵,心裏感到非常舒暢,我的臉上堆滿了笑容樂呵呵地說:“元宵象徵着我們的生活甜甜美美,團團圓圓。”

做“元宵”作文12

“啦啦啦……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一碗湯圓是滿又滿,三毛錢呀買一碗,湯圓湯圓賣湯圓,湯圓一樣可以當茶飯,誒嘿呦……”咦?這是誰在唱歌?哈哈!當然是我!我們正包湯圓呢!你也來試試吧!

媽媽準備好了芝麻粉,湯圓粉,白糖,水,麪粉等,我們便開始包湯圓了。我挽起袖子,抓了一把麪糰,學着媽媽的樣子,捏成一個小小的碗型,再用塑料小瓢根舀了一小勺芝麻粉倒在“小碗”裏,在做這一步時,我的手不小心抖了一下,結果,一大半芝麻粉都灑到桌子上了。連試了幾次都是這樣,但我毫不氣餒,把胳膊倚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重新舀了一小勺芝麻糖,倒進“小碗”裏,這一次,果然成功了!我興高采烈,不經意之間,我的目光瞟到了媽媽手上,只見她的動作嫺熟而有序,已經包了將近20個了,而我包的數量與媽媽包的數量竟有着天壤之別!我連忙加快了包湯圓的速度,飛快地將湯圓封口,可真應了那句俗語:“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我在封口這方面又遇到了困難:怎麼也封不回去了!我又把頭往媽媽那邊探了探,終於知道了我無法封口的原因:因爲我加芝麻糖時,填滿了整個“小碗”,而媽媽加芝麻糖時,卻只加小小的一勺。於是,我又用瓢根颳走了一點芝麻糖,再封口時,果然封住了。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我包湯圓時遇到的困難就少多了,速度開始一點一點,一分一分,一秒一秒地加快,到最後,我差不多都能趕上媽媽包湯圓的速度了。我的意忘形,幾乎忘記了自己手的痠痛,全然不知盛湯圓的鐵盤子正從桌子上一點一點地滑落下來。

“小心!”還是媽媽眼尖,跑過來一把接住鐵盤,雖然大多數湯圓沒事,但還是有幾個沒有及時“搶救”過來的湯圓還是滾落到了地上,成了“泥牌湯圓”。

包湯圓的活動繼續進行,沒過多久,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三大盤又白又圓的湯圓。“終於包好了。”我長吁了一口氣,幫助媽媽把湯圓放到鍋裏燒,只見一個個可愛的小湯圓宛如一位位小朋友,在水面上漂浮游泳,快樂極了!

湯圓燒好了,媽媽先給我盛了一碗,看着那白白的湯圓,我禁不住輕輕咬了一口,軟化的芝麻糖流入我的舌尖,真是太美味了!

湯圓真好吃,但包湯圓的過程比它更香,更甜,更美……

做“元宵”作文13

今天早上,我自告奮勇地要爲大家做一頓早餐——元宵。

我快步走進廚房,把半鍋生水端到了竈臺上。我小心翼翼地擰開了火的“領頭兒”。可是,火卻沒有像往常一樣地張牙舞爪地從鍋的下面 “竄”出來。

難道是停氣兒了?我不甘心,便又小心地開起火來。“呼……”一股熱氣傳來,我趕緊往回退,生怕被火燒着,我輕輕地噓了一口氣。

我從冰箱裏拿出元宵,準備向媽媽請教該怎麼煮元宵。可沒想到的是,媽媽竟然一口拒絕了我,讓我自己動腦筋找老師。我若有所思地想了想,啊!對了!我想到了!袋子一定有使用說明!我恍然大悟。

哦!我明白怎樣煮元宵了!咦?水開了沒有?太慢了吧!我雙手叉着腰,撅着嘴想。當我走到竈臺前,發現鍋蓋兒旁的縫隙中,冒着縷縷熱氣。我便迫不及待地掀了起來……

“啊!好燙!!!”一聲慘叫聲傳來。我可憐的手呀,差點就成了“燒豬蹄兒”了!這時,我纔想到要把火調小,這樣拿起鍋蓋纔不會燙手。

我把元宵一個一個地放入鍋裏,可我是個急性子,這樣放太慢了,於是,我便把一袋子元宵一股腦兒全都倒進了沸騰的水裏,哇!只聽到鍋裏咚咚亂響,水花四濺,我嚇得趕快往後撤。

一會兒便安靜起來了,我好奇地打開鍋蓋,發現元宵們“靠”着鍋好似一對兒對兒親密無間的朋友,哼!爲了讓大家吃上一個個圓圓滾滾、完完整整的元宵,我只好當一個“狠心”的小姑娘,把它們分開!我拿來 “助手”——勺子來幫忙,在鍋裏攪啊攪啊…….硬把它們這一對兒對兒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給“分”開了。這時,竟然有一個調皮的小元宵,又和我的勺子結成了朋友,我真是哭笑不得!沒辦法,我只好用筷子將它“趕”下水去。

一分鐘後,喝足了水的元宵們一個個挺着胖胖的大肚子浮到了水面上,他們好似一個個乒乓球你擠着我、我挨着你在水面上玩耍,哦!元宵熟了!

吃元宵了!吃元宵了!我相信,這次的元宵一定是我吃到的最香吃、最甜的元宵了,在煮元宵的同時,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什麼事兒都不要依賴父母,開動腦筋自己想辦法,一切困難都能迎刃而解,這樣自己纔會越來越聰明!

做“元宵”作文14

南方人做“元宵”時,先將糯米粉用水調和成皮,然後將餡“包”好;北方人做“元宵”,先把餡捏成均勻的小球狀,放在鋪有幹糯米粉的蘿筐裏不斷搖晃,不時加入清水使餡粘上越來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適中。“元宵”的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黃豆。

煮“元宵”也有技巧:輕輕捏。

下鍋前,用手輕捏“元宵”,使其略有裂痕,這樣煮出來的“元宵”,裏外易熟,軟滑可口。

開水下。鍋內水開後,放入“元宵”,用勺背輕輕推開,讓“元宵”旋轉幾下,就不粘鍋底。

文火煮。“元宵”入鍋煮至浮起後,要迅速改用文火,否則,“元宵”不斷翻動,受熱不均勻,外熟內硬不好吃。

點冷水。“元宵”入鍋後,每開一次應點入適量的冷水,使之保持似滾非滾的狀態。開兩三次後,再煮一會兒,即可撈出食用。這樣煮出的“元宵”質軟不硬,香甜可口。

元宵除了煮食外,還有多種食法:

油炸“元宵”如果是生“元宵”,可將“元宵”先粘上雞蛋清,再放進鍋裏炸。這樣炸出來的“元宵”有雞蛋香味。炸時要不斷翻動,以免炸得不透不勻。油炸“元宵”時,有時會發生“元宵”在油鍋裏突然炸裂濺傷人的現象。如在“元宵”下鍋前用針在“元宵”上扎兩個小針眼,即可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另外,炸時要用小火溫油,這樣炸出的“元宵”香甜可口,皮酥裏糯。

拔絲“元宵”將“元宵”炸好備用。用食油滑鍋底,放入白糖和適量清水,用文火熬成糖稀,當糖稀冒大泡呈黃色時,放入炸好的“元宵”,與糖稀攪拌,迅速出鍋,趁熱食用,宛如金珠纏絲,別有情趣。

穿衣“元宵”將芝麻炒酥研末,放入熬稠糖糊的鍋中,再倒入炸好的“元宵”,滾粘均勻,出鍋上盤,逐個擺開,互不粘連,冷食、熱食皆宜。

蒸“元宵”將“元宵”擺入抹了一層油的恣盤或金屬盤裏,入鍋蒸熟,取出後撒上綿白糖即可。食之香糯可口,做法方便易行。

烤“元宵”將“元宵”擺入抹有底油的金屬盤內,連盤放進烤箱,烤至色呈金黃、熟透,取出裝盤,以綿白糖佐食,口味清香甘甜。

做“元宵”作文15

時逢元宵,我輕執你盈盈的玉手,步上欄頭,只望夕陽拍遍芳亭。你輕倚在我的肩膀,閉目呢喃。望着滿亭的碎金與斜掠的雙燕,我心中便只是美滿,只有安祥。

黃昏裹着一層薄紗退去,月兒便浮上柳梢。清淨的月光淋在你的身上,溼透一片情誼。你的耳語在靜靜縈迴,於我的胸前,我的腦海。不知月宮上的仙子,是否還深情地望着吳剛?也不知那棵桂樹是否已然倒下?

花市的燈火引起你的神往。你帶着孩童般的天真牽着我衝進花海。天上下着絢麗的煙火雨,雨點滴滴映着你淡淡的笑顏。你輕扯我的衣襟,只爲人流的喧鬧。我的心已沉醉,元宵之夜,燈火尤美。只是我已分不清美的是天上的燈火,還是身旁帶笑的你。

你拉着我選一對花燈,一朵旱蓮,一朵雨荷。於來往不息的人流裏,兩朵花綻着粉撲的笑顏,如你我的笑顏。我此刻只願:今夜永駐,今夕不逝。天上有星星忽明忽暗,地上是我們的歡顏。

花零水流,時光荏苒。又是一年元宵,又是夕陽顫影。只是夕陽在芳亭上只拉出我那條長長的孤影,碎金亦被潤得迷糊。眼前猶是那對春燕,唯不見你的人影,我的心也傍着夕陽,落入山崗。

月據着柳梢,依然是那年的清靈。我的胸膛,我的腦海,也不止地涌着思念的水波。是否是嫦娥嫌廣寒宮寂寥,把你偷去?還是你忘時日?冰冷的月光傾注在我的臉上,留下淚花。

煙火雨仍下着,雨水滴滴涼在我的心頭,我彷彿只剩一個空殼,沒有靈魂。此刻的我終於分清,美的不是天上的煙火,而是身旁曾帶笑的你。

人流將我衝至花燈前,還是一朵旱蓮,一朵雨荷。花影裏映着陣陣的憂傷,眼影裏泛着曾經的你。我的淚終於決堤,溼月亮,也溼衣襟。我此刻只願:悄無今夜,悄無今夕。天上,那顆星終於暗,地上是我的傷悲。

月亮移下柳梢,朝陽卻不曾升起,我顫抖的手在發黃的草紙上書着: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不知紙上的是墨,或是我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