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清明作文

是誰在問酒家何處有?又是誰家酒香在杏花深處飄搖?又逢清明。又是春雨瀟瀟,杏花紛紛。以下是又逢清明作文,歡迎閱讀。

又逢清明作文

又逢清明作文1

清明又至。我雙目熱淚溢流,兩膝並跪於母親墳前:“媽,我來看您了”。

母親對我的呼喚拒言不答,是因爲薄薄的土層,將我母子分隔爲有來無往的陰陽兩界。

跪於母親墳前,彷彿已於母親相相面坐,我的腦際間清晰的浮現出,三十多年前,母親離我而去前的音容。

母親蒼老的臉龐中,始終潛隱着剛強於聰慧的個性。母親一雙乾枯的老手,是撫養兒女們辛勤奉獻的鐵證。

六十年代的困難時期,母親爲掙得,只有參加生產隊勞動,每天才有的貳兩補貼糧票。強忍着纏足後,小腳的疼痛與不便,竟與頂天立地的大男子漢們一起“鋤禾日當午”。讓當今人不可想象的是,母親還曾參加了村南的水壩建設和村北的梯田修造。

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有,在我剛記事時,一場急性肺炎襲到了我。也是母親揹着我,與纏我的死神,跌撞賽跑在平仄泥濘的求醫鄉間道。

在後來的生活中,只要想起這些往事,我的心間就滴血。心痛母親爲了我和我的家人,母親憑一雙纏足小腳,走過的無數艱辛之路。

母親的艱辛經歷,真讓我難以想象和不堪回首。

母親一生剛強的個性,不只顯露於日常勞作,就臨終事宜也是如此依然。

那年的春節前夕,我回到了母親的身邊說:“媽,你還是到我家過年吧。”

“不,春節媽就不去了,如節後不死,可到你家住一陣。”

母親的話驚的我心顫身抖。我心裏埋怨着:怎麼能這樣說呢。

可轉念一想,母親老了,多慮也是常情。

不過母親的身體,年輕時不好,常是前半個月拜神,後半個月又送鬼;上午看了坐堂名醫,下午又問串巷郎中,可不知爲何,在母親桑榆晚年中,即不拜神送鬼,又不求醫問藥,身體卻無疾漸安。所以,我也沒有把母親的話往心裏去。

年二十九的夜裏,母親在我大哥家只說:肚子有些不舒服,硬要讓我大哥把母親早已自己備好的壽衣拿出來穿上。

這讓我大哥很是生氣,大過年的,怎能只因肚子不舒服就要穿壽衣呢。

可母親堅持說:“我心裏有數。”

穿了壽衣後,母親又說:感覺有些累,想睡覺。

不久,母親就發出了平時睡覺時少有的呼嚕聲。

天亮了,母親雖身軟存溫,可早已沒有了脈搏,停止了呼吸。

母親的走,給兒女們留下了不盡的痛斷腸,悲裂膽的傷心。

我雖然傷心萬分,可我從不以爲母親離我而去,這三十多年間,母親的音容笑貌,在我的腦際一刻也沒有離去,我彷彿還能聽到母親走後的語音,我彷彿還能覺到母親離去的`身溫。

我們母子相濡以沫,生死相依。

母親雖生活在世代目不識丁的布衣耕者中,卻聰慧過人。

一次,母親遇到了件不好決斷的棘手難事,竟脫口流言:“我心裏是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再有,一次母親懷疑我與鄉童幹了壞事,就對我斥責道:“不可與他人同流合污。”

母親嘴裏的時髦詞彙,驚的我目瞪口呆。時至今日,我也沒弄明白,目不識丁的母親,腦子裏怎能裝下如此多的好詞彙,並且應用又是那樣的恰到好處。

我小時常與鄉童念: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歌謠。

那天母親撫摸了我頭說:“孩子,你不只能過上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生活,你還會趕上坐飛機,開轎車的好時光。

眼前的生活讓我堅信,母親原是一位偉大的預言家。

幾十年來,我將這些已逝往事和對母親的思念,寄託於每年一度的清明節。

去年清明節的晚上,我只在住處的馬路邊,學他人,用粉筆在地上畫了一個圓。這個圓算是爲母親違章建起的物品臨時寄存處或是快遞站。

我將供品放於圓內,將冥幣燒於其中。我的心也隨着供品的芳香飄向了故鄉母親的墓前。燃燒着冥幣的熊熊烈焰,也招喚着遠方土層下的母親。

可我直等到燃燒冥幣的火滅煙盡,也沒看見母親從灼熱的紙滅中,提取那沉重的銀兩。

這真讓我有點感恩無門了,好後悔當初沒有“常回家看看”,也沒有幫助母親“涮涮筷子,洗洗碗”。

今日清明,一束鮮花放在母親的墓前,我又要向母親訴說,對母親的感恩與思念了……

又逢清明作文2

清明節前四天,天高雲淡,風輕日麗。由於擔心清明時節天氣下雨,於是決定提前上山去掃墓祭祀祖先。車在山脊中穿越,公路隨山勢起伏忽上突下,雖說人在車內有點沉悶,但親和的春風吹拂臉面,讓人薫香微醉。兩邊的山坡上一派綠意,花卉、苗木、盤景一路風景園林基地,奼紫嫣紅,爭奇鬥豔。層層梯田裏,芳草萋萋,星星點點,去年收割機留下的禾樁還在田中豎立,醒目張揚,彷彿在訴說着歷久彌新的陳年往事。

我記得當年下放農村,每年此時,稻田裏的紫雲英開得鮮嫩光亮,濃綠匝地。乍眼一看,疑似綠色地毯。花開傘形花序,呈現出紫色花朵,猶如蜻蜓點水,在大海般的綠波中搖曳盪漾。分外妖嬈。紫雲英主要用作稻田冬季綠肥和花卉,還可用作動物的飼料,口感甚佳,成本低而養分高。更大的作用是一味中藥,名稱翹搖,主治破血、止血生肌。利養五臟,明耳目,袪熱風等功效。不知什麼原因,現在冬閒稻田不見綠色如茵,更難尋覓紫色妖姬的身影。現代種田全靠化肥和農藥當家,圖省事、快捷、方便,土地化學元素養份越來越少,很難保證我們進“口”的糧食安全放心。

慎終追遠,清明時節,感恩先人,祭掃生離死別的悲酸,繼承先輩蓽路藍縷的開創精神,體味繁衍生息的艱辛歷程,都會讓我們唏噓不已。“參天之樹,必有其根;長江之水,必有其源。” 祭拜先祖,緬懷故人,從古至今,歲歲年年,我們不應忘卻,更應傳承發揚,綿延流長。

融合古代寒食節和上巳節,清明將其合而爲一,“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 “遲遲暮春日,天氣柔且嘉,元吉隆初巳,灌穢遊黃河。” 反映了人們經過一個沉寂的冬天後急需精神調整的心理需求,又是人們在上巳節被褉(臨河洗浴、祈福消災)、踏青的生動寫照。唐代大詩人王維有“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所以,清明節又可稱之爲踏青節。感受春天生機萌發的時光,滿眼青綠,養神怡情。處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氣溫變暖,雨水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機。一年之計在於春,春霄一刻值千金。人誤工一時,地誤人一年。所以珍惜春光,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不但“清明前後,點瓜種豆。” 還有“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清明時光,既有和風麗日,又有春雨連綿,植樹造林成活率高,成長快。自古以來,就有植樹的習俗,發端於清明插柳的風俗,就是祈求長壽的意蘊。遙想春秋戰國時代的古人介子推,明志守節,寧死不屈,“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焚於柳樹下,讓晉文公痛心疾首的悔恨不已。而本已焚燬的柳樹次年卻又死而復生,重新煥發青春,綠蔭大地。楊柳有頑強的生命力,“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柳條入土能活,即使插到水裏,也能成活,處處插柳,處處成蔭。能屈能伸,隨遇而安。“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走出戶外,觀鳥賞花,種下綠意。領悟生生不息的傳承。

春和景明,出遊踏青。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有天氣物候的特點,“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清明啓發人們關於生命與自然的思索。這是一個看似矛盾的結合體,傷感與愉悅和諧交融,情感與歡樂相應交換。感嘆之餘,我們更應感念我們的生息之母—大自然。

下車步行,轉過一個彎道,老遠便看到一條橫幅懸掛在樹梢上,明示上山禁止燃放鞭炮,下面站着兩名工作人員。見此情況,不待執勤人員查詢,主動拿出鞭炮奉上,感動得他們連聲說道:“謝謝合作,謝謝支持!” 往年此時,這裏早已是鞭炮齊鳴,震耳欲聾,驚天動地的聲響延續不絕、此起彼伏;騰騰火焰竄起,煙霧迷漫、甚囂塵上,籠罩整個山林。由此引發的森林山火事故不斷,造成人爲災禍的損失無法統計。顯然是違背初衷,結果適得其反。

虔誠禮拜,靜靜默思;感懷先祖,撫慰今人。文明祭奠、鮮花祭祀已是當今時尚。寂寥山林,偶爾有鳥語鳴叫;樹梢頭,蓓蕾初現新鮮亮麗。地上,黑褐色的蕨菜出土拔節,根莖粗壯、肥大,支撐起拳頭似的頭孢捲曲欲伸,星羅棋佈地點綴山頭,惹人喜愛。招引女士忙於採擷,生在林間山野,是無任何污染的綠色野菜,不但富含人體需要的多種維生素,還有清腸健胃,舒筋活絡等醫藥功效。蕨菜經沸水處理後,口感清香滑潤,爽口粘膩,是難得的上乘佳餚。春未夏初,捲曲的拳頭盡情伸展手掌,如傘似的細密綠葉濃廕庇日,展示出勃勃生機,秋冬時節,莖枯葉黃,莖葉歸根,輪迴往復。源於自然,歸於自然,自始自終,始終如一,自然是故鄉。

清明風至,“清明風”,是清爽明淨之風。喚醒沉睡冬眠的大地,盪滌沉鬱積重的濁氣。清明日麗,豔陽天,是明媚和暖之天。萬物生長靠太陽,沐浴陽光,走向自然,享受輕鬆敏捷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