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寒食節的古詩詞大全

  【寒食節的來歷】

關於寒食節的古詩詞大全

在我國古代,曾經有過一個重要的節日——寒食節,它是紀念春秋時期的隱士介子推的。冬至後百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爲介子推。

晉公子重耳流亡列國十幾年,介子推緊緊跟隨,並曾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烤給餓昏的重耳吃,重耳登上王位後,介子推卻躲入深山避官。重耳放火燒山,企圖把介子推逼出來做官,結果卻把介子推燒死了。後人爲紀念淡泊名利的介子推,逢他死的這一天,禁火寒食,形成了長達一千多年的習俗。

儘管是爲了紀念介子推,但連續幾天吃冷食的習俗,肯定有害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有的地方不是幾天吃冷食,而是一個月都吃冷食。

到了東晉南北朝時期,寒食節已由原來的一個月或五日改爲三日。後來又由三日減爲兩日或一日。到了唐代,寒食節與清明節漸漸就合二爲一了,吃冷食的陋習也變成了掃墓、踏青、盪鞦韆、放風箏、鬥百草等習俗。這是人類歷史上風俗習慣的一大進步,也是我國古代文明程度的一次大提高。

《寒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註釋】“春城”指春天裏的都城長安。“飛花”即花瓣紛紛飄落,點明暮春季節。“御柳”是指御苑裏的柳樹。當時風俗寒食日折柳插門。詩的前兩句寫的是白晝,後兩句則是寫夜晚。這兩句是說寒食節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點燈,但皇宮卻例外,天還沒黑,宮裏就忙着分送蠟燭,除了皇宮,貴近寵臣也可得到這份恩典。引用貼切的典故對宦官得寵專權的腐敗現象進行諷刺。

《寒食夜有寄》 韓偓

風流大抵是倀倀,此際相思必斷腸。

雲薄月昏寒食夜,隔簾微雨杏花香。

《寒食夜》 韓偓

惻惻輕寒剪剪風,小梅飄雪杏花紅。

夜深斜搭鞦韆索,樓閣朦朧煙雨中。

【解釋】首句“惻惻輕寒翦翦風”,先使詩篇籠罩一層悽迷的氣氛;次句“小梅飄雪杏花紅”,更爲詩篇塗抹一層穠豔的色彩。有了這兩層烘染,才能托出第三句中“那人”不見的空虛之感和“纖手香凝”的綺麗之思。至於詩的結句“樓閣朦朧煙雨中”,更直接從第三句生髮,是第三句的延伸,是把詩人的密意溫情推向夜雨朦朧的樓閣之中,暗暗指出其人的居處所在以及詩人的心目所注,從而加深意境,宕出遠神,使人讀後感到情意隱約,餘味無窮。沒有這樣一個結句,當然也託不出第三句。就通篇而言,應當說,這首詩既以第三句爲中心,而又靠上下烘托,才成爲一首在藝術上臻於完美的作品。

《寒食日獻郡守》 伍唐珪

入門堪笑復堪憐,三徑苔荒一釣船。

慚愧四鄰教斷火,不知廚裏久無煙。

《江陵使至汝州.》 王建

回看巴路在雲間,寒食離家麥熟還。

日暮數峯青似染,商人說是汝州山。

《寒食二首·其一》 李山甫

柳帶東風一向斜,春陰澹澹蔽人家。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萬井樓臺疑繡畫,九原珠翠似煙霞。 年年今日誰相問,獨臥長安泣歲華。

《途中寒食》 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 孟雲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爲子推。

【解釋】由於江南氣候溫暖,二月已花滿枝頭。詩的首句描寫物候,兼點時令。一個“滿”字,傳達出江南之春給人的繁花競麗的感覺。這樣觸景起情,頗覺自然。與這種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該是賞心樂事,第二句卻出人意外地寫出了“堪悲”。作者乃關西人,遠遊江南,獨在他鄉,身爲異客;寒食佳節,倍思親人,不由悲從中來。加之,這裏的“寒食”二字,除了指節令之外,還暗含少食、無食之意,一語雙關,因此“他鄉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爲子推”,在詩人看來,介子推其實是寒食節一個可有可無的因素。對於天下寒士來說,“寒食節”幾乎每天都在過,因爲生活逼仄,每每斷炊,哪裏來的煙火?

《寒食寄京師諸弟》 韋應物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解釋】詩的首句從近處着筆,實寫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從遠方落想,遙念故園寒食的景色。這一起一收,首尾呼應,緊扣詩題。中間兩句,一句暗示獨坐異鄉,一句明寫想念諸弟,上下綰合,承接自然。兩句中,一個“獨”字、一個“想”字,對全篇有穿針引線的妙用。第二句的“獨”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筆;而第三句的“想”字,既由上句“獨”字生髮,又統轄下句,直貫到篇末,說明杜陵青草之思是由人及物,由想諸弟而聯想及之。從整首詩看,它是句句相承,暗中鉤連,一氣流轉,渾然成章的。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強飲食猶寒,引幾蕭條戴鶡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閒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雪白山青萬餘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解釋】小寒食是指寒食的'次日,清明的前一天。從寒食到清明三日禁火,所以首句說“佳辰強飲食猶寒”,逢到節日佳辰,詩人雖在老病之中還是打起精神來飲酒。。“鶡冠”傳爲楚隱者鶡冠子所戴的鶡羽所制之冠,點出作者失去官職不爲朝廷所用的身份。窮愁潦倒,身不在官而依然憂心時勢,思念朝廷,這是無能爲力的杜甫最爲傷情之處。春來水漲,江流浩漫,所以在舟中漂盪起伏猶如坐在天上雲間;詩人身體衰邁,老眼昏蒙,看岸邊的花草猶如隔着一層薄霧。第三聯兩句寫舟中江上的景物。第一句“娟娟戲蝶”是舟中近景,故曰“過閒幔”。第二句“片片輕鷗”是舟外遠景,故曰“下急湍”。 尾聯兩句總收全詩。雲而曰“白”,山而說“青”,正是寒食佳辰春來江上的自然景色,“萬餘里”將作者的思緒隨着層疊不斷的青山白雲引開去,爲結句作一鋪墊。“愁看”句收括全詩的思想感情,將深長的愁思凝聚在“直北是長安”上。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解釋】寒食清明尤爲崇尚的風俗是掃墓。寒食清明掃墓之風在唐代十分盛行。從這首詩中,不僅可以看出掃墓的淒涼悲慘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掃墓習俗中寒食與清明是一回事。的確,每當此時,一些漂泊異鄉的詩人墨客,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寒食夜》 白居易

無月無燈寒食夜,夜深獨立暗花前。

忽因時節驚年幾,四十如今欠一年。

《寒食》

(唐)白居易

人老何所樂,樂在歸鄉國。我歸故園來,九度逢寒食。

故園在何處,池館東城側。四鄰梨花時,二月伊水色。

豈獨好風土,仍多舊親戚。出去恣歡遊,歸來聊燕息。

有官供祿俸,無事勞心力。但恐優穩多,微躬銷不得。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望伊川》

(唐)李德裕

遠村寒食後,細雨度川來。

芳草連溪合,梨花映墅開。

槿籬懸落照,鬆徑長新苔。

向夕亭皋望,遊禽幾處回。

《東都所居寒食下作》

(唐)陳潤

江南寒食早,二月杜鵑鳴。

日暖山初綠,春寒雨欲晴。

浴蠶當社日,改火待清明。

更喜瓜田好,令人憶邵平。

《使東川·清明日》

(唐)元稹

常年寒食好風輕,觸處相隨取次行。

今日清明漢江上,一身騎馬縣官迎。

《寒食內宴》

(唐)張籍

朝光瑞氣滿宮樓,彩纛魚龍四面稠。

廊下御廚分冷食,殿前香騎逐飛球。

千官盡醉猶教坐,百戲皆呈未放休。

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問來由。

《寒食夜》

(唐)崔道融

滿地梨花白,風吹碎月明。

大家寒食夜,獨貯望鄉情。

《寒食日懷寄友人》

(唐)齊己

萬井追寒食,閒扉獨不開。

梨花應折盡,柳絮自飛來。

夢覺懷仙島,吟行繞砌苔。

浮生已悟了,時節任相催。

《秦夢詩三首·挽公主》

(唐)沈亞之

泣葬一枝紅,生同死不同。

金鈿墜芳草,香繡滿春風。

舊日聞簫處,高樓當月中。

梨花寒食夜,深閉翠微宮。

《寒食》唐·盧象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四海同寒食,千秋爲一人。

深冤何用道,峻跡古無鄰。

魂魄山河氣,風雷御宇神。

光煙榆柳滅,怨曲龍蛇新。

可嘆文公霸,平生負此臣。

《寒食》 王禹偁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裏風光亦可憐。

稚子就花拈蛺蝶,人家依樹系鞦韆。

郊原曉綠初經雨,巷陌春陰乍禁菸?

副使官閒莫惆悵,酒錢猶有撰碑錢。

【解釋】首聯寫自己被貶官的心情,“憶昔西都看牡丹,稍無顏色便心闌。而今寂寞山城裏,鼓子花開亦喜歡。”作者這幾句詩就是最妙的解說詞。今昔的強烈對比,怎不惹起詩人無限的惆悵呢? 頷聯的句法是套用杜甫《江村》中的“老妻畫紙爲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的句式; 頸聯寫的是“草樹沐新雨”和“依依墟里煙”兩種境界。中間兩聯對仗是山裏寒食風光的具體描繪,寫得很有特色,筆法也很老到。尤其是頸聯,比起“草樹沐新雨”和“依依墟里煙”這兩句更有韻味,更富詩家語。詩人偏偏不說“草樹”,而說“綠”;不說“墟里煙”,而說“乍禁菸”,既含蓄,又使形象顯得更爲突出。用這樣的語言去寫才叫做寫詩,懂得這樣去鑑賞纔算是會讀詩。 尾聯是反語,是牢騷語,雖然嘴裏說“莫惆悵”,心裏早已是“因思世事悲心事,更聽風聲雜雨聲”。靠替人寫碑文,寫墓誌銘得來的錢買酒喝,要不然“酒債尋常行處有”,這過的是什麼日子!“猶有”,看似曠達,實爲憤激,裏面藏有多少潛臺詞呵。

《和子由寒食》 蘇軾

寒食今年二月晦,樹林深翠已生煙。

繞城駿馬誰能借,到處名園意盡便。

但掛酒壺那計盞,偶題詩句不須編。

忽聞啼貝驚羈旅,江上何人治廢田。

《寒食夜》 蘇軾

漏聲透入碧窗紗,人靜鞦韆影半斜。

沉麝不燒金鴨冷,淡雲籠月照梨花。

《寒食上冢》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浣溪沙》

(宋)李清照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瀋水嫋殘煙。

夢迴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海已過柳生綿。

黃昏疏雨溼鞦韆。

《蝶戀花》

(宋)南徐好

開到杏花寒食近。人在花前,宿酒和春困。

酒有盡時情不盡。日長只恁厭厭悶。

經歲別離閒與問。花上啼鶯,解道深深恨。

可惜斷雲無定準。不能爲寄藍橋信。

《秦樓月(寒食日湖南提舉胡元高家席上聞琴)》

(宋)范成大

湘江碧。故人同作湘中客。

湘中客。東風回雁,杏花寒食。

溫溫月到藍橋側。醒心絃裏春無極。

春無極。明朝殘夢,馬嘶南陌。

《花心動(柳)》

(宋)吳文英

十里東風,嫋垂楊、長似舞時腰瘦。

翠館朱樓,紫陌青門,處處燕鶯晴晝。

乍看搖曳金絲細,春淺映、鵝黃如酒。

嫩陰裏,煙滋露染,翠嬌紅溜。

此際雕鞍去久。空追念郵亭,短枝盈首。

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淚點絮花沾袖。

去年折贈行人遠,今年恨、依然纖手。

斷腸也,羞眉畫應未就。

《浪淘沙》

(宋)張炎

寒食不多時。燕燕才歸。杏花零落水痕肥。

淺碧分山初過雨,一霎晴暉。

閒折小桃枝。蝶也相隨。晚妝不合整蛾眉。

驀忽思量張敞畫,又被愁知。

《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宋)張先

龍頭舴艋吳兒競,筍柱鞦韆遊女並。

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雲去後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

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生查子》

(宋)晏幾道

金鞭美少年,去躍青驄馬。

牽繫玉樓人,繡被春寒夜。

消息未歸來,寒食梨花謝。

無處說相思,背面鞦韆下。

《點絳脣(紫陽寒食)》

(宋)陳與義

寒食今年,紫陽山下蠻江左。

竹籬煙鎖。何處求新火。

不解鄉音,只怕人嫌我。愁無那。

短歌誰和。風動梨花朵。

《感皇恩》

(宋)晁衝之

寒食不多時,牡丹初賣。

小院重簾燕飛礙。

昨宵風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猶自得,陰晴快。

熟睡起來,宿酲微帶。

不惜羅襟搵眉黛,日高梳洗,看著花陰移改。

笑摘雙杏子,連枝戴。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 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解釋】)新火:唐宋習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節再起火,稱爲“新火”。【譯文】無花無酒的清明真沒興致,無聊寂靜像山僧一樣的落寞,幸而昨天從鄰家討來新火,獨對南窗點燃蠟燭讀起書來。

《郊行即事》(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譯文】我在長滿芳草花卉的原野盡情地遊玩,目睹春色已到遠山,四周一片碧綠。乘着興致追逐隨風飄飛的紅色花瓣,穿過柳絮飄搖的小巷;感到睏倦時,對着溪邊流水,坐在長滿青苔的石頭上休息。休要推辭這杯酒,休要辜負十分誠摯勸酒的心意,只是怕風吹花落,一片片飛散了。況且今日是清明佳節,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氣,極宜遊樂,但不可樂而忘返。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百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解釋】南面北面的山上墳墓很多,清明時節三五成羣的人都到墓地祭掃。紙灰如同白色的蝴蝶滿天飄飛,啼哭之聲悲切,那杜鵑花好象被斑斑淚血染紅了。日落後,狐狸在墳墓上安眠。兒女們掃墓歸來,夜晚依然在燈前笑談。人生在世有酒就應當暢飲而醉,死後何曾有一滴能流到九泉。作者也正是看到了現實世界人情的淡漠,才發出了及時行樂的感嘆。

《清明》 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心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解釋】這是詩人觸景生情之作,通篇運用對比手法,抒發了人生無常的慨嘆。首聯以清明節時桃李歡笑與荒冢生愁構成對比,流露出對世事無情的嘆息。二聯筆鋒一轉,展現了自然界萬物復甦的景象,正與後面兩聯的滿眼蓬蒿荒丘,構成了強烈的對比。由清明掃墓想到齊人乞食,(古代的某個齊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別人祭奠親人的飯菜,吃得油嘴膩臉。回到家裏,還要對妻子和小妾撒謊吹噓,他是在某個當大官的朋友家裏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這種人的人生萎瑣卑下,毫無人格尊嚴.。).由寒食禁菸想到介子推焚死,(春秋戰國時代的介子推,他幫助晉文公建國以後,不要高官厚碌,寧可隱居山中。晉文公想讓他出來做官,下令放火燒山。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動搖,意抱樹焚死在綿山中。)不論賢愚,到頭來都是一杯黃土。詩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機,想到的卻是人世間不可逃脫的死亡的命運,表達了一種消極虛無的思想,悲涼的情緒纏繞於詩行間。這與詩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禪宗思想的濃厚影響是分不開的。但作品體現了作者的人生價值取向,鞭撻了人生醜惡,看似消極,實則憤激。

《四時田園雜興》(其一)【宋】范成大

高田二麥接山青,傍水低田綠未耕;桃奇滿村春似錦,踏歌椎鼓過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