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遐想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清明遐想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遐想作文

清明遐想作文1

又到了一年僅有的一次清明,每及此節,我和爸爸總會從自己家騎車趕到老家去給我爺爺上香,想到今日又能去看爺爺,心中不免有幾分喜悅,可又不免惆悵傷感起來。去墳場的半路,漸漸下起了小雨,連着心裏那份傷感更不是滋味了。

爺爺在我六歲那年就去世了,可我總忘不了他對我的好,爺爺雖然看起來很嚴肅,但對我還是很好的,三個孫子孫女中,爺爺最疼我了,有好吃的總忘不了我,有好東西總招呼我爸爸去拿給我,小時候總喜歡把我架在他脖子上,至今還有一張相片紀念那一時刻,那時的爺爺和我兩人臉上都洋溢的歡樂。可就在我五歲那年爺爺得了一個很重的病,奶奶,媽媽和嬸嬸輪流給爺爺守夜,總怕爺爺一不小心就會離咱們而去,也是格外小心,不敢睡去,當爺爺難過的時候或想晚上起來,她們總會扶他起來,可兩個弱女子的力氣也不夠大。爸爸媽媽,還有叔叔嬸嬸畢竟還有工作,當他們不在的時候,就只有奶奶一人在照顧爺爺了,一個七旬老人要照顧比他重許多的人,可不是很吃力嗎?可不僅僅是這些,當爺爺半夜氣喘得緊的時候,奶奶就知道不他不行了,不過這時候奶奶不會急着去找醫生,他知道找醫生就來不及了,她的老伴得靠她去救,此時奶奶就會抱着比她身體重很多的爺爺在院子裏跑起來,天知道那有多累,每當爺爺氣順了奶奶才停。當咱們不在的時候,都不知道奶奶這樣過多少回。

終究爺爺還是撐不過那個春天,去了。全家上下瀰漫着一股悲傷,莊重的氣氛。送爺爺走的那天,淅淅瀝瀝的下着下小雨。咱們一行人披麻戴孝,那是我雖然小,可是當我得知爺爺走的時候,也悲傷異常,渾渾噩噩的,送行的或者會有不是真心哭的,可是我記得那時的爸爸真真切切的哭了,真可謂“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爸爸與爺爺的父子情深可沒有半點虛假。爺爺,還是,進了火葬場。

回憶結束,早已到了墳場,我熟悉的來到爺爺墳前,爲他燒紙,就算爸爸這般剛毅之人也還是不覺紅了眼眶。

回家的路上,照舊還是下着細雨,四月的雨冰冷刺骨……

清明遐想作文2

在清明節的那一天,我們往往都會祭拜我們的祖先,緬懷逝去的親人。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我們一家人早早地起牀。爸爸在做開車前的例行“安檢”,媽媽和姐姐在準備花籃,我則凝視着外公的遺像。外公滿面笑容,一如生前那樣慈祥。七點鐘,我們出發準備去外公的墓前祭拜老人家。

汽車駛上盤山公路,我們無心欣賞車窗外的景色。爸媽都很沉默,我和姐姐自然也不敢開玩笑。就在快到外公的墳墓的時候,沒想到幾塊大石頭堵住了路。我們只好步行上山。那兩隻大花籃可不好扛了,弄不好裏面的水都會漏出來。於是爸爸宣佈:我和媽媽、姐姐和爸爸,四人分成兩組把花籃擡上去。媽媽說,這才能讓外公“看”到我們的孝心哩。來到外公長眠的地方,那是一個向陽的山坡。金燦燦的油菜花和一些不知名的野花正在怒放,墓四周的松柏越發顯得蒼翠。我們放下花籃,擺上外公愛喝的酒,向這位可親可敬的老人鞠躬。媽媽的眼睛溼潤了,我們的心情也很沉重。記憶中,外公很疼愛我,總是抱着我,還用他的鬍子“扎”我,逗我玩。但我卻沒能回報外公的愛。我學着爸爸的樣子掃墓,讓外公的“家”變得更加潔淨。老人家生前就愛乾淨,我們現在能做的似乎也只有這些了。爸爸輕聲提醒我們該離開了。我又向外公三鞠躬,這才三步一回頭地離開外公。

下山的路上,前來掃墓祭祖的人們越來越多。空氣中瀰漫着刺鼻的煙花燃放的氣味,鞭炮聲不絕於耳。看着這一切,我不禁想到老師說過的,現在有的地方還試行“樹葬”。這是一種以植樹代替造墓和骨灰存放,把骨灰埋葬在樹下,不形成墳頭的新的骨灰處理方式。我覺得這種做法很有人情味,讓生命與大樹千古。站到樹下,可以感覺到回到了親人的身旁。

“阿威,到家了。在想什麼呢?”媽媽的話把我的思緒從遐想中拉回來。我靦腆地笑了笑:“媽媽,沒什麼。”回到臥室,坐在書桌前,我筆尖一動,記下了清明節的感悟。

清明遐想作文3

今年的清明來的真快啊!正如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以前我總是以爲清明很好,可以放假了,我就多麼想要清明快一點到,終於清明到了,可是那個時候一開始還玩的很好,一到了星期一就一直下大雨,下個不停,還得咱們上學都成了個麻煩,從家裏到學校就已經溼了全身的一半,雨一下就是2個星期半了,還記得一次去上學的時候也是清明後的最後一天下的雨了,那一天偏偏就下大雨又冷又颳風,我最不喜歡的下大雨時鞋子進水,一進水就很難受了。但下那麼大的雨也有好處和壞處。

雨的好處。現在中國有很多的國家都是缺水的,像我老家那樣,那裏的和都已經快乾枯了。那一年是過年,我回了老家一次,幾天後就很無聊就到爺爺的田地去看看,一看就嚇一跳,那裏的那條用來澆菜的河水就只能裝2個水桶那麼多了,不但是這裏還有被的地方也是這樣。一次我又和爺爺奶奶去他們種的新田地,我又看到了那些河都已經乾渴,就只有小小的水了。水都還是黑的。

我在老家也有半個月了,也應該回廣州了,在我沒回之前就下了一場大雨,第二天就回去了,但那些河也已經裝滿水了。加上現在又是清明下了這麼多天的雨,老家那裏的河水也夠種田地的人用也用不完了。

雨水的壞處。清明一到,就下去了大雨,學生們上學就出問題,雨就不停的下着,人也只好撐着雨傘去上學,儘管帶了雨傘照樣也會被雨淋溼。而且雨下了這麼多天隨時隨地都會引起洪災,雨即有好處也有壞處,雨少下也不行,雨多下也不行,就像我家對面有條河,裏面養着很多魚,但河水都早被污染了,清明下雨那時,河水就漲起來了,那些魚也游上來了,那水越長越高,幸好人們及時處理了,才退出了危險。

清明雨上,我又學到不少知識。

清明遐想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的杜牧,沐浴在微風細雨中,寫出了這首稱讚清明的《清明》。而今年的清明卻不是和風細雨,今年的清明是晴朗的,是明媚的。

我沐浴在溫暖明媚的陽光下,低吟着杜牧的《清明》,這一雨一晴的意境令我彷彿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聆聽着歷史人物的心聲。

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引出了他的雄心壯志,道出了他那強大的自信。蘇軾一生坎坷,多災多難,但他並沒向逆境低頭。而是把逆境當作一種鍛鍊。他在逆境中劈荊斬棘,勇往直前,愈挫愈勇。正是這種大無畏的性格,早就了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和樂觀開朗的心性。可以說,逆境是蘇軾成功的基石。

李白的一首《靜夜思》,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等千古流傳的絕句都道出了對親人對朋友的思念之情。雖然親人朋友們各在異地,相距遙遠,但他們都以各自的方式表達了對遠在異地親人朋友們的思念。

而在清明節這天,是應該爲親人掃墓,祭奠先人的日子。雖然他們沒有詩人的詩韻,但是他們卻以最直接,最簡潔的方式,表達了他們對逝去親人的思念,這是可貴的。

烈士陵園中沉眠着爲祖國建設犧牲的英雄,他們受到了世人的景仰。但我們不知道的是,在一些荒涼的山頭上,在一座座墳墓的下面,也有那些爲人民,爲國家,奉獻自己生命的英雄,他們的這種不追求名利的犧牲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曾記得一位偉人說過:“一將功成萬骨枯。”是的,這句話清晰準羣的道出了要有成就,就有犧牲的真理。

人們只看到了新中國的成立,但他們卻忽略了這背後的無名英雄,正是由於這些無名英雄,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爲新中國的成立鋪平了道路。

值此清明之際,請讓我代表我的親人,向這些英雄們致上最真誠的謝意。謝謝他們不懈努力,正是因爲他們,我纔會有我們現在的舒適生活。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身爲接班人的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這種捨己爲人的精神,爲社會主義件事貢獻自己的力量,做一個合格的中國人。

在明亮的陽光下,在清明節的悲涼氛圍中,我靜靜的佇立在田野中,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聆聽着古人的心聲。

清明遐想作文5

“花永遠綻放於春季”,亙古不變的理論卻驅使了我夢境般的回憶:雖愛獨坐於花園的長凳上,享受暖暖的春風,淡淡的花香,柔柔的氣息。但總會有另總景物令我沉醉。雖不似春的繁華,卻多了一份幽柔。相比之下,我更愛秋的那份哀愁。因爲簡單纔是永遠的美麗。人生,不也是如此?太輝煌的人生過於風風火火,總是簇擁在名利之下,可最終得到的不會太多。相反,簡單的'人生總是自己在享受。樂此不疲,有的是精神財富!其實,人生有時需要遐思。當我們赤裸裸地來到世間,只帶有一件東西:靈魂。生者總會有靈魂伴隨,看不見,摸不着,卻能感受到。就像是附在我們身上一般,形影不離。人雖不能像鳳凰涅盤那樣永生,但靈魂卻能永遠留在你至愛的人身邊。默默地注視着虛幻的一切。倘若你能一生清白正直,樂於助人,你的靈魂也將是潔白的,活在人們心中,千年不朽!又倘若你是一個虛僞,可惡的小人,那麼你的靈魂上會佈滿污點,遭人唾棄。可以說,靈魂是人生的寫照,假,惡,醜;真,善,美,都在靈魂上展現。太多太多看似平凡的人都擁有偉大的靈魂。在他們平凡的背後都蘊涵着一份感動。

夜空,靜謐。星月,璀璨。今日,夜空竟出現了一輪明月,那般清明,彷彿能使人聯想到一塊玉盤,沒有半點雜質。它是今夜的主宰者。世界,社會就如廣闊無垠的天空。或許我們只是一粒渺小的沙石,但仍可以散發光彩。不要因爲地位而忽視了更多的美麗。要知道,人需要的並不是外表,而是內涵!心靈的美麗會感動更多的人!美在心靈!

人不同於動物,人生更需要修養。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能看出他的素質。舉止文雅,該收則收,該放則放。在某些場合,需要嚴肅,如果你顯得嘻皮笑臉,別人又會怎樣看?有時看人,必需先洞查其修養。可見,修養極爲重要。人生亦如此。美崙美幻的人生百態,需要的東西太多,我認爲“一個偉大的靈魂+豐富深刻的內涵+高素質的修養=一個完美的人生”。

清明遐想作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是一個讓人思親懷古的季節。特別是這幾天細雨濛濛,絲絲細雨在空中繽紛飄渺,落在葉上,使我的心中泛起點點漣漪。聽着這雨的呢喃,我不禁想起了許多許多……

清明掃墓祭祖,緬懷先人,這是我國的傳統習俗,應該繼承和發揚。然而,近年來,我們經常從電視上、報紙上、周圍生活中看到或聽到:有些人在祭奠親人的時候,燒香放炮,驚天動地。雞鴨魚肉,樣樣齊全。有的還大燒紙紮車馬、侍女和各色冥幣。那小小的墳頭,竟然也成了某些人比富擺闊、傳播迷信的“舞臺”。這不僅加重了人們的經濟負擔,而且還潛伏着巨大的危險,極易污染空氣,甚至引起山林火災,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和安全威脅。

那麼,我們能不能想出一些兩全其美的辦法?既能表達懷念親人之情,又能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譬如,一杯薄酒,一束鮮花,或者在墳前栽上一棵小樹,簡潔而不失莊重,值得我們效仿。我們還可以通過組織一次踏青活動,搞一次清明徵文或寫一寫清明詩,以寄託哀思之情。昨天,我和哥哥在上網的時候,還發現有些地方建有一些網絡陵墓,隨時可在網上獻花、點歌、敬燭、祭酒,既可以懷念故去親人,又可以節約資源,避免鋪張浪費,還可以免卻火災、環境污染等災害。

無獨有偶,前幾天,我還看到有個電視欄目也在宣傳一種新的墓葬方式——樹葬。樹葬是指把骨灰深埋在一棵指定的大樹下,或者把骨灰撒在土壤裏,上面種上一棵樹作爲紀念。這種新型墓葬方式不留墳頭,不立墓碑,只佔很少的土地,樹長大以後又能蔭及後人,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殯葬理念和行爲。我覺得:我們應該像他們一樣提倡“厚養薄葬”。老人在世時多多孝敬,喪葬、祭祀等活動儘量從儉,不搞鋪張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