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思

清明·追思1

春風拂過楊柳青,轉眼又是一年。不知不覺間,太太曾經分開我一年半了。春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無情。

清明·追思

太太啊,您慈祥的面龐,甜美的淺笑,令我至今難忘。取您正在一路的日子,都是我最歡愉、最斑斕的光陰。我的思路又飛回到您還健正在的時候您住正在一間小房子裏。到了八十高齡,年已仗朝,雖然餬口已無法自理,躺正在牀上,但表情照舊開暢。

記得有一天,我來探望你。我坐正在牀邊,細心地端詳着您的面龐。啊,皺紋已爬上了您光潔的額頭,鶴髮也多了不少。您的手溫柔地撫摸着我的臉龐。我笑了笑,說:“太太,您比來身體怎樣樣?”太太笑着說:“太太身體好得很。”說便從枕邊拿出了幾張皺巴巴的毛票,遞給了我。我搖手示意不消了,但太太卻執意給了我。

睹物思親常入夢,訓言正在耳猶記心。那天,您歸天了。這個動靜猶如炸正在我的耳邊。我怎樣也不敢相信,那位慈祥的太太,竟會就如許走了。

我來到您的靈堂前。您穿戴紅衣服躺正在放滿鮮花的架子上,面帶淺笑。婆婆泣不成聲,我也惘然淚下。靈堂上,寫着“金桂華之靈位”的墓碑立於面前。我佇立良久,才曉得:太太實的走了。

山清水秀風光好,月明星稀祭掃多。現在,我只能正在您的墓前放下一束白色的雛菊送給您,有了花噴鼻的陪同,您就不會孤獨了。

十年兩茫茫,不考慮,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苦楚太太,正在這清明時節,我懷着非常哀痛的表情思念您。

清明·追思2

又一年清明節到了。每逢清明節時,我就會思念我的太公,他是我童年時陪我玩耍的人,也是我最思念的親人。

小時候,每次回到姥姥家,姥姥和姥爺就經常借接太公去姥姥家玩。那是我剛上幼兒園,在四川幼兒園是必須要寫字的。回到姥姥家後,姥姥家有粉筆,媽媽就拿着粉筆寫了字讓我一個一個字的認。那天,我認完字,太公就被爺爺接到了姥爺家,爺爺就回家了。我在那兒繼續看字,太公年輕時就很有學問,老了還是忘不了以前讀的書,好像那些書每一本都可在了太公的腦海裏,永遠不會忘記,我才認了那幾個字就像在太公這個老文人面前露一手。於是我對太公說太公我們來玩個遊戲吧!我讀字,您跟着我讀,讀錯了可要受罰的。太公滿口答應。我指着一個又一個字讀了起來,太公錯了好幾個字,字讀完了,我又說讀錯了好幾個,錯一個打一手板,錯幾個打幾個。太公把手伸出來,我輕輕地在太公手上拍了幾下。太公笑了,我也笑了。

讓我最遺憾的是太公去世的時候,我並沒有送他最後一程,也沒見到太公的最後一面。我和媽媽是太公去世的前兩天去的四川。當我們到了四川,姥姥就給媽媽打電話說太公去世了。我和媽媽準備回來送太公最後一程,可姥姥說馬上要上學前班了,不能耽誤課,所以就叫我們別回湖北來了。

上週日,我和媽媽還有幺姨姥姥去給太公掃墓,我們買上了很多清明轎子和冥幣,去給太公上墳。上完了墳,走到太公以前居住的地方,用毛筆寫的字映入我的眼簾:水可載人,也可覆舟。

願太公在巴山永遠的安息。

清明·追思3

正所謂“清明節時雨紛紛”,清明給人的感覺總是細雨綿綿,讓人心中覺得有些許惆悵。清明節是全年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五個春分雨後的十五日,稱爲清明掃墓節又稱爲掛紙。

清明節的前幾天,我們家便開始忙碌起來了!我們準備一些掃墓需要的東西。奶奶會製作一些客家傳統美食,如發粿、紅粿、艾草粿……,這些都是一些客家人在清明節祭拜祖先必備的貢品呢!除了這些傳統食物外,更要殺雞宰鴨的!真是讓人忙得人仰馬翻,但也可見我們家對這個節日的重視。

清明節這天,我們除了要上山掃墓替先人整理墓地,家裏還要請客,慰勞大家今天的辛苦,也在這重要的節日裏,家族的人聚聚,聊聊現況。伯父與爸爸被分派進行掃墓的事,他們提了大包小包,裏頭有豐盛的客家美食、祭祀供品。相信祖先們一定會大飽口福。而媽媽與伯母就在家裏準備一些大餐,蹄膀、客家小炒、百斬雞,及媽媽最拿手的糖醋排骨等……光是用想的,我的口水就不斷分泌呢!讓這些親朋好友吃得讚不絕口。而我們小朋友呢!就在家裏幫忙奶奶將一些製作完成的粿裝成一袋袋的,分送給鄰居,以及來我們家作客的一些客人,真是“有甲又有拿”!也可說是賓主盡歡,大家樂得不可開交。

清明節是追悼祖先的日子,每逢此日家族裏的成員總是聚在一塊祭祀先人,也算是一個團圓的大日子。然而面對這佳節,每一個人的感受都不同。而我呢!是存着”甲果子,拜樹頭”的心。讓我生在這麼美好的大地、呼吸着這麼自由我空氣、享受着這麼美好的人生,真是夫復何求了啊!

清明·追思4

誰也不知道哪一天會是你生命的最後一天,父親離我而去的那個週末,直到午夜11點多我上牀休息的那一刻,我也沒有任何預感父親會離開我,只有上天知道,這是我這一生擁有父親的最後一個多小時了。

在父親去世的近一年時光裏,我真切的感覺到了什麼是生離死別。雖然潛意識中父親就和生前一樣在老家安然度日,無慾無求,但每次回家再也看不到敞開的大門迎接我,有好幾次都是電話叫來妹妹才進了家門,爸爸,你躲到哪裏去了,爲什麼兒子每次回家你都鎖上大門出去了。我心裏清楚,你不在街上和老友聊天、不在地裏侍弄那去年剛剛種下的小樹苗、不在鄰家串門,這些地方你都不會在。我心裏知道,你在天上。再也不會和以前那樣站在咱家大門口用疼愛的眼神注視着兒子走進家門。直到有一天,我從母親那裏要過來了父親生前使用的家門的鑰匙。

父親,你老知道嗎?在這近一年的時間裏 ,咱家發生了許多事情。年初,你的大孫子考取了北航研究生,這是你知道的;今年九月,咱家的老屋塌了,到十一月,咱家又建成了新房,完成了你生前的心願;今年八月,我買了新房、就在上週,我把舊樓賣了,這些你是不知道的。我想今年六月交房後就裝修,在取暖之前搬進新房,你老看合適嗎?

父親,咱家的的新房從昨天開始請人裝修了,估計最快也得三週,到時候,我會把母親送回家,這近一年的時光,母親在城裏可是憋屈壞了。

放心吧父親,你老雖然不在了,我們兄妹四人一定會向您生前教導的那樣,做老實人,辦老實事,以誠待人,用心交友。踏踏實實做事,平平靜靜生活,努力幹好本職工作。絕不玷污你的一世清名。

清明·追思5

早上醒來,我睜開雙眼,透過窗戶仰望天空。天空陰沉沉的,一陣春風吹來,幾絲細雨順風敲打着玻璃。昨天還有暖暖的太陽,今天怎麼就下雨了呢?“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我猛然想起:今天是清明節,是一個深沉而憂傷的日子。

我本是要隨爸爸媽媽回老家,給已故親人上墳掃墓,但因爲我要在假期參加足球集訓,所以不能去祭拜他們。我只能遙寄哀思,誠心地奉上我的祝福,希望長眠於地下的親人能有所感知。

雨下大了,天空似乎在流淚。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不僅要追思親人,更應該緬懷革命先烈。

在戰爭年代,是他革命先烈用自己的堅定意志吹起一次次衝鋒的號角,是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敵人的槍彈,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趕走了外來的侵略者。清明節更應該是他們的節日!

我們要讓先烈們知道,他們的精神早已深入後代人的'骨髓,我們不能也從未將他們忘記。他們的事蹟將被一代代流傳下去。

今天,我們除了深沉的追思,難道不應該有積極向上的目標嗎?在那動亂的年代尚有一羣羣不朽的英雄問世,更何況當代處於安定生活中的我們?雖說“亂世出英雄”,但我認爲盛世更應出人才!

坐在這樣整潔的教室裏,怎能輕易浪費光陰?有這樣優越的條件,難道不應好好學習嗎?

我走出房間,擡頭仰望天空。雨停了,烏雲也漸漸散去。我將堅定的目光投向極遠處的天際。此時,我心中如有一輪紅日冉冉升起,閃爍着耀眼的光芒。

清明·追思6

清明,是祭祀祖先、踏青、吃青團的日子。也是,最適合追思、緬懷先烈的日子。一百年來,數不清的英雄爲了民族興亡投筆從戎,爲了抗擊外敵以身許國,爲了國家建設奉獻青春……

爲什麼?正是因爲,那改變不了的中國心!從生下來我們腳下踩的便是灑滿鮮血的沃土,口中講的便是不曾流失的漢語,而心中烙下的是永不消亡的中國印!

3月30日17時,四川省木裏縣森林突發火災。3月31日下午,撲火人員參與撲火行動,受風力風勢影響,突發狀況,30名撲火人員失聯。4月1日,傳來犧牲的消息,最小的才18歲,多麼希望這只是開玩笑!

我恍然看到,一張張青春朝氣的面龐,嘴角上挑,一抹微笑溢出,畫面一轉,又悄然被大火吞噬,留下渺渺青煙······

可曾憶,在戰火紛飛時,那些“何須馬革裹屍還,只解沙場爲國死”的先烈們;可曾想,那一幕幕“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的景象。英雄,以身許國,留下的是那一片赤誠的中國心,他們,不該被遺忘!

英雄啊,是精忠報國的岳飛,是誓死抗倭的戚繼光,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避趨之”的林則徐,是“白眼觀天下,丹心報國家”的宋教仁,是那烈火中紋絲未動,嚴守紀律的邱少雲,是那寧死不屈的劉胡蘭······

周曾寫道:“我們不應該忘記我們的英雄,英雄不僅僅是經過戰場洗禮,保衛國家的戰士。和平年代爲祖國發展做出貢獻的所有人,都是我們的英雄。”

是啊,那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的科學家、邊防戰士是我們的英雄;赴湯蹈火,在所不惜的消防員、緝毒警、掃雷兵是我們的英雄;勇往直前,無畏艱難的維和軍人、飛行員、**是我們的英雄;而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普通人也是我們的英雄!

白雲蒼狗,英雄不該被遺忘,那中國心將永遠縈繞在母親的心頭,將永遠激勵着中華兒女!被那丹心守護的中華魂,被熱血燒灌的國土,就是炎黃子孫的信仰所在!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是啊,無論身在何方,中國心,都存在於我的胸膛,不會消逝,只會愈演愈烈……

清明·追思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說的一樣,每年的清明心中總會有一絲淡淡的莫名的哀傷,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着、糾纏着……

“古墓花影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在我的歲月裏,這首詩給予我的是一種恬美的意境。童年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春天放起的一隻只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今天讀這首詩,是那麼的哀怨,那麼傷感。因爲爺爺已經去世十年了,可這個生前對我百般呵護的人,我卻一點印象都沒有,心中不免有許多內疚……

現在的我時常聽媽媽說:“媛,爺爺在世的時候對你可好了,每次我出去有事都是爺爺在照顧你,連餵你吃個飯,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把你噎着了……”每當聽到這些話,我總在竭力想像爺爺究竟長什麼樣子,到底是濃眉毛還是淡眉毛,大眼睛還是小眼睛,高鼻子還還是塌鼻子……“爺爺”,這個在他人可能不陌生的稱呼,我對它卻一絲熟悉感都沒有;這個在他人可能每天都可以見到的人,我對他卻有一種素未謀面的感覺;這個在他人可能每天都要喊上好幾遍的人,我卻沒有機會喊一聲……爺爺,今天,我多想這樣叫您,多想每天一睜開眼就看見你,多想每天放學就可以看見您那慈祥的臉,多想與小時候的我一樣依偎在你的懷中,多想與其他人一樣,始終有個疼我愛我的爺爺永遠守在身邊。可是,現實總是會很殘酷……因爲您已經永遠地走了……

清明,又是一年清明,無盡的悲傷纏繞着天地,思念的淚水,灑向人間。此刻我的心與天堂的您在一起,久久的,久久的……

清明·追思8

每年的清明節,我都會和家人一起去掃墓,順便和親戚一同踏青出遊,從來沒有想到大家那麼費力去除草,到底是爲了什麼呢?

我家祖先的墳墓,在竹東窮鄉僻壤的山上,我們和伯父全家拿着祭品、鋤頭、鐮刀、柴刀等,走過崎嶇不平的山路,披荊斬棘穿過一片竹林,沿途泥濘不堪,突然,聽到弟弟大叫一聲,他就像溜滑梯似的跌個四腳朝天,令人捧腹大笑。好不容易走到墓地,擡頭一看,哇!真熱鬧耶,平日陰森森讓人望而卻步的地方,今天到處都是人聲鼎沸,扶老攜幼的好多人啊!鞭炮聲此起彼落,要放鞭炮還會大聲通報周遭的人,以免旁人被驚嚇到。記得去年才把草除得乾乾淨淨,現在怎麼又是雜草叢生,有些甚至長得比人還高呢!把墓碑都蓋住了。大夥兒顧不得聊天,趕緊戴起手套拿着工具,分工合作努力砍草,才一會兒大家就汗流浹背了。我和弟弟就只能拔拔小草,負責將砍下來的樹枝拖離開,真希望快點長大,可以和大人一樣大刀闊斧斬雜草。

終於除完草清掃完墓園,清明節最神聖的一刻到了,我們攤開報紙鋪在墓碑前,將帶來的祭品排開來,大家雙手舉起清香虔誠的向祖先敬拜,口中唸唸有詞,祈禱祖先庇佑子子孫孫都平安,最後焚燒了大疊大疊的紙錢,還將冥紙用石頭壓在墳墓上,也灑了一些冥紙和蛋殼在墳上,才大功告成。

原來,清明節這個傳統節日,是教人慎終追遠不可忘本忘恩,掃墓是對祖先、親人永久的感激和懷念,若沒有先人,我們現在豈能有如此安定的日子呢?

清明·追思9

清明時節,懷着種種思念之情又來到了愛妻的墓前,寄託哀思,追憶着昨天,淚光中時隱時現着她的倩影,不覺已是第三個年頭了……

早前幾年間,每逢清明節前夕,我們一家三口滿懷虔誠和敬意之心,來到先輩墓前或掛花或燒紙,送去一份真心的孝道,收穫一份天堂的保佑,落得內心一份踏實的平安,那已是一種不自覺的孝心之舉,成爲一年一道固定的任務,很想和愛妻沿用到老,不想已是陰陽兩隔了。不幾年間,一同再來盡孝的不再是我們一家齊全的三口了,命運弄人呀。

“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彆強求”。愛妻在時,和她一樣,我們不信命,相濡以沫,共同度過了19個春秋,萬事不愁,很感覺老天的惠顧;愛妻走後,我不得其解地求助了幾位大仙,得出的結論竟讓我膽寒,我倆命裏相剋,所謂“人不克她命克她”,我67年出生屬羊五行屬水,她68年出生屬猴五行屬土,“水土夫妻不久存、三六九五見瘟王”,命裏如此,悔之晚矣,只是該走的不應是她……

時時在想,古人早在幾千年前就已通過易學和普遍的歸納推理得出相宜相剋的道理,我們只是在遇到事時纔想起這些來,這不僅是一種文化和意識的缺失,更是一種知識的缺失。

痛苦地思念和追憶,但願她能夠在天國的那邊能夠享用到親人們寄給的物質和精神的財富,伴她過得和生前一樣充實,那是和我一起的親人們的祝願。

清明·追思10

風吹過滿天的淒涼,雨下過一地的淚流,閉上雙眼,追憶逝去的親人,音容笑貌又浮現眼前。少不更事的我們,頑皮的吵鬧,總是爺爺奶奶悉心的照料,七十年代物質匱乏,翻過家裏所有的抽屜,也找不到一分錢。一根冰棍2分錢,一支雪糕5分錢,成了我們日以繼夜的期盼,那時候大爺爺最疼我,他開着一個小賣部有些零錢,偶爾買根冰棍給我,我就會幸福的不知所以。

我從小就特別喜歡吃甜的東西,即使那時候家裏蒸地瓜面做的窩窩頭,看上去黑黑的有點甜,雖然吃多了胃會疼,我也喜歡吃,就更不用說糖果了。我們那裏每五天會有一個集,每到趕集的時候,就是我的期盼,每次大爺爺回來的時候,就會像變戲法一樣,給我變出好吃的東西,一塊糖、一小袋鵝屎梗(我們那地方的叫法,用玉米跟糖做成 的發泡的小食品)。

大爺爺總是帶着一頂黑色的老頭帽,冬天裏把手交叉揣在袖子裏,一副典型老人的形態,經常偎依着門前那棵老槐樹曬太陽,這也就是在我腦海中唯一留下的記憶。大爺爺的音容笑貌反而在我的腦海裏消失了。那棵老槐樹有一人抱那麼粗,經歷了上百年的風風雨雨,依然還在,只是樹枝樹幹被蟲子蛀蝕了,樹幹中間留下了一個大大的樹洞,日積月累的風塵積聚在裏面,又生出了另一個小樹。雖然一年回老家幾次,但很少近距離的在撫摸它了,也不知道這棵小樹是什麼樹,也不知現在長得如何。遠遠的看見那棵老樹,就會依稀感覺的大爺爺對我的疼愛。

清明·追思11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都保留着一個傳統節日——清明節。這一天,人們會去踏青,悼念自己已故的親人,在這樣一個節日裏,我們來到趙祚傳紀念廣場,來悼念革命先烈。

站在廣場上,望着神情嚴肅的趙祚傳,許多同學都收起了笑臉,空氣裏瀰漫着沉重、莊嚴的氣息。當老師讓我們閉上眼默哀三分鐘時,我低下了頭,廣場上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還在嬉笑中。在這沉重的氣氛下,我想到了那些捨身爲國,堅貞不屈的英雄們:在烈火焚燒下忍痛也不暴露目標的邱少雲;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在敵人面前不透露任何信息的劉胡蘭;爲國捐軀,剛正不阿的李大釗;還有在一次消防行動中犧牲的三十個消防戰士們……想着想着,我心潮澎湃。

儀式解散後,我無心欣賞周圍的美景,微風吹起樹木,發出沙沙的響聲,像是在爲這麼年輕就犧牲的戰士而感到惋惜,小鳥鳴叫起來,好似它在吟誦着一首首悽慘的小詩。

我不禁感慨道,我們今天的生活,難道不是那些革命烈士用血肉換來的嗎?當我們在歡快的玩耍時,有多少人背赴着自己的使命在執行着任務,他們爲了讓其他人脫險,貢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們的親人該是多麼難過啊!可他們從沒有抱怨過,也沒有後悔過,只要能爲祖國獻出一份力量,這些革命烈士們都覺得是值得的。

我們不需要像那些偉大、無私的人一樣拋頭顱,灑熱血,我們要報答他們的唯一方法只有不辜負他們的努力,過好現在的生活,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勤奮學習,將來也爲國家貢獻一份力量。

清明·追思12

淅淅瀝瀝,窗外一片霧濛濛,一連幾天陰雨,人們的心也變得溼漉漉的。又是一年清明時,這雨彷彿是先人在絮絮叨叨,傾訴往事。星期天,全家相約一起去掃墓。一路上,我毫無心思欣賞這大好春光,大家默默無言,就連一向好動的小堂弟也變得安靜了,難道他也在懷念曾祖父?這麼多堂兄弟,表兄弟中,曾祖父最喜歡我,也許我是唯一的女孩子吧。每次有好吃的,他都留給我,一邊看着我吃,一邊笑,深深的皺褶裏也漾着笑意。彷彿我吃了,他也能吸收到營養似的。放學回家,我總喜歡直奔曾祖父的房間,甜甜地喚上一聲,才能安心做作業;如今,看着空蕩蕩的牀,耳邊還停留着曾祖父的聲音:“慢慢吃,真是餓壞了,還有還有。”卻再也不能和他撒嬌了,淚水便在眼眶中蠢蠢欲動……“到了。”哥哥的聲音有些低沉。墓地周圍顯得好美,好靜,好涼……我走上前去,輕輕地觸碰那些文字,好像撫摸着曾祖父粗糙的雙手。“曾祖父,安息吧。”話剛一出口,淚便止不住往下流,清明啊,你勾起我最美的回憶,而這卻是曾祖父一生的付出:最初的兩間茅草屋,後來的三間瓦房,我出生時的兩層樓房,現在的三層小別墅,都凝聚着你的心血。心隱隱的痛起來,老天爺似乎讀懂了我此時此刻的心情,不失時機的灑下幾點雨,“清明時節雨紛紛,追憶曾祖欲斷魂。”風在吹,吹不走我對曾祖父的思念;雨在下,雨絲連着我和曾祖父。

清明·追思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臨近了,這不禁使我懷念起了已去世多年的太太。

太太是在20xx年大年初二過世的,享年九十歲,聽奶奶說太太年輕時,特別能幹,我的姑媽、爸爸都是她一手帶大的。我生下來時,太太已是八十多歲了,但身體很硬朗,我還是小嬰孩時,睡覺就攪,誰都哄不好,太太踮着小腳跑過來說:“我來、我來”,她慢慢地將我抱起,在我背上輕輕拍拍,頭上摸摸,哼着老家的“搖籃曲”,我好像中了她的魔法似的,要不了幾分鐘就能安靜地入睡了;太太的手特別靈巧,家裏至今還保留着太太做的小衣服、小鞋子。

當我能記事時,太太更老了,已經抱不動我了,但有時睡覺的時候還喜歡太太哄着,於是太太就只好坐在牀沿上,讓我身子睡在牀上,腿擱在她腿上,然後蓋上被子,就這樣我睡幾個小時,太太就坐着陪上幾個小時。

太太身體變得越來越糟糕,有一天住進了醫院,後來再也沒有回來,之後,我們家變得冷清了許多。我就問媽媽太太去哪裏了,媽媽說:“太太去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我問:“太太什麼時候回來”,媽媽說:“太太去世了,永遠也回不來了”。那時我還小,才四歲,不懂得什麼叫“去世”,長大了,我才明白。

太太已離開我們整整六年了,每到清明時分,我們全家總是帶上太太生前最喜歡吃的香蕉、蛋糕前去祭拜。青煙嫋嫋之間,雖然我的某些記憶被歲月的潮汐沖淡了,但對太太的回憶卻難以忘懷。

點評:清明時節,追憶太太生前對“我”的關愛,以表達對太太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清明·追思14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今天是清明節,媽媽帶我去給奶奶掃墓。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我想起奶奶以往的種種,心情倍感沉重

奶奶平時待我特別好。只要一買東西,回到家裏奶奶就喊:娃子,奶奶給你帶回來零食了!快過來!那時我就帶着妹妹一起吃,每次奶奶都把大塊給我,小塊給妹妹,妹妹不夠吃時,奶奶不許我給妹妹,而是把自己的一塊給她。所以每次吃東西我總是吃的最多;每年冬天奶奶都給我做棉衣和棉褲,還常把暖水袋給我暖腳,使我不受凍;我小時候喜歡吃肉夾饃,奶奶怕外面的不衛生,特意從超市買來餅、肉、蔬菜、蘸料,忙了半天,把一個熱氣騰騰、香噴噴的肉夾饃給我吃,我一嘗,果然特別美味,我一把摟着奶奶說自己特別喜歡奶奶想到這裏,我抿嘴一笑,彷彿發生在昨天一般。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天中午,奶奶因爲大腦出血過多,而離開了人世,離開了她的親人。事後,媽媽告訴我,奶奶離開那天,我早上還惹奶奶生氣了,可能因爲這個原因,奶奶才離開了我吧?想到了這裏,我情不自禁地哭了起來。我把一束鮮花和祭品放在了石板上,我在心裏默默地想:奶奶,你在天堂還好嗎?孫女好想你啊!

奶奶走了,在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地長大了,也終於想明白了,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奶奶卻回不來了,陪伴我度過的,只是長長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追思15

清明是祭奠先祖,追思親人的時節。我非常懷念我的爺爺。

在我半歲時,爺爺因病去世,爺爺在我的心目中是模糊的,但是從奶奶和爸爸的講述中,爺爺的形象越來越清晰。

爺爺高小畢業,在老一輩人中算是高學歷的人了,他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他曾幹過民辦教師,當過村保管,是個能寫會算的文化人。他樂於助人,無論是哪家蓋房,寫春聯,還是幫着寫信,都少不了他的身影。爺爺愛讀書,重視教育,在別人家的孩子紛紛輟學務農或務工時,爺爺阻止了大伯輟學的念頭,用汗滴禾下土的親身經歷,讓大伯潘然醒悟,發奮學習,考取了大學並出國深造。當每每憶起爺爺,大伯都會動情地說:“如果沒有父親的醍醐灌頂,就沒有我的今天。”

爺爺一生辛勞,爲孩子們上學,他和奶奶省吃儉用,大伯是八十年代十里八村唯一的大學生,人們可能不認識爺爺,但是一說起某村的大學生,他們就知道了。隨着最小的兒子---我的爸爸參加工作,他總算鬆了一口氣,日子過得也不再緊巴。這樣的好光景大約過了五年,爺爺就查出了重病。雖然經過手術、介入等環節的治療,病情有所緩解,但最終還是離我們而去。

在我出生時,爺爺常常走過去看我,叫着我的名字,而我只是盯着他看。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願意依偎在爺爺身旁,聽故事,練書法,寫春聯……

爺爺雖然已經離我而去,但是他重教助人的品格卻深深地植根於我的心田。我將秉承這一品格,做個有用之人。

xx小學三年級九班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