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臘八粥的作文300字六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臘八粥的作文300字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臘八粥的作文300字六篇

臘八粥的作文300字 篇1

馬上又要到臘八節了,每到這個時候我都想起自己小時候喝臘八粥的情景。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每年的臘月初八,母親都會給全家人熬一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那時的生活很清苦,沒有太多的東西用於做粥的配料,可是母親卻總會想盡辦法給我們做上熱騰騰的臘八粥。母親把事先煮熟的紅豆、綠豆、花生和淘淨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鍋中,蓋上鍋蓋,在竈裏架好火。待開鍋後,母親隔一段時間用飯勺攪幾下,防止粘鍋,隨着鍋裏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臘八粥的香味頓時溢滿了整個土屋。

手捧着盛滿香噴噴臘八粥的大碗,心裏感覺幸福極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覺讓我愛不釋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暖和溫馨,給全家人平添了一種過年前的節日氣氛。那時我只是覺得臘八粥好吃,而沒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後離開了家,才越發感受到這其中承載着母親太多的辛勞,太多對子女的美好祝願。

臘八喝臘八粥已經成爲了千古不變的一種風俗。

臘八粥的作文300字 篇2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每年的臘月初八,母親都會給全家人熬一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那時的生活很清苦,沒有太多的東西用於做粥的配料,可是母親。總會想盡辦法給我們做上熱騰騰的臘八粥。母親把事先煮熟的紅豆、綠豆、花生和淘淨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鍋中,蓋上鍋蓋,在竈裏架好火。待開鍋後,母親隔一段時間用飯勺攪幾下,防止粘鍋,隨着鍋裏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臘八粥的香味頓時溢滿了整個土屋。

手捧着盛滿香噴噴臘八粥的大碗,心裏感覺幸福極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覺讓我愛不釋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暖和溫馨,給全家人平添了一種過年前的節日氣氛。那時我只是覺得臘八粥好吃,而沒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後離開了家,才越發感受到這其中承載着母親太多的辛勞,太多對子女的美好祝願。

臘八粥的作文300字 篇3

農曆十二月初八,民俗謂之臘八,是春節前的第一個節令,此後“年味”日漸濃郁起來。在民間,一直流傳着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的習俗。

關於臘八粥的來歷有着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出家修行,雲遊四海。有一天,他因飢餓和勞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發現,女童急忙跑回家尋找食物。可她家境貧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種的雜糧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幾粒米。姑娘向來慷慨大方,樂於助人,她將每個糧袋子底下所剩無幾的糧食蒐羅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種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釋迦牟尼吃了香噴噴的粥後,很快甦醒過來,並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樹下靜思,終於在臘月初八這天悟道成佛。後來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臘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臘八粥又稱佛粥。每到這一天,寺廟裏的僧衆將募化來的齋糧煮成稀飯,來供奉神佛,將佛粥供過之後,再分給窮人食用。後來,臘八粥流傳開來,成爲民間的一種習俗。南宋詩人陸游留下了這樣的詩句:“今朝佛粥更相贈,更覺江村節物新。”臘八粥作爲民間的吉祥食品相互贈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豐收以及來年風調雨順,吉祥如意。

臘八粥的作文300字 篇4

農曆十二月初八,就是臘八節了,是春節前的第一個節令,此後“年味”日漸濃郁起來。在民間,一直流傳着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的習俗。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每年的臘月初八,母親都會給全家人熬一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那時的生活雖然很清苦,沒有太多的東西用於做粥的配料,可是母親卻總會想盡辦法給我們做上熱騰騰的臘八粥。母親把事先將煮熟的紅豆、綠豆、花生和淘淨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鍋中,蓋上鍋蓋,在竈裏架好火。待開鍋後,母親隔一段時間用飯勺攪幾下,防止粘鍋,隨着鍋裏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臘八粥的香味頓時溢滿了整個屋子裏。

手捧着盛滿香噴噴臘八粥的大碗,心裏感覺幸福極了,我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媽媽擔心我燙到,於是不停地在嘮叨,但我不管,因爲臘八粥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覺讓我愛不釋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暖和溫馨,給全家人平添了一種過年前的節日氣氛。那時我只是覺得臘八粥好吃,而沒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後離開了家,才越發感受到這其中承載着母親太多的辛勞,太多對子女的美好祝願。

臘八粥的作文300字 篇5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初八,也就是俗稱的“臘八節”。我問姥姥什麼是臘八節,姥姥也不太清楚,看來我只有自己找答案了。

原來臘八節是來自於印度,農曆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紀念日,俗稱“臘八節”,在佛教稱爲“法寶節”。後來吃臘八粥成爲一種民間習俗,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到現在,臘八粥又叫“七寶五味粥”,要用許多種材料製成,而且在臘八節這一天做出來的才最好吃。

今天姥姥也給我做了臘八粥,姥姥的臘八粥是用江米、花生、核桃仁、葡萄乾、空心棗、乾梅果、紅豆、紅果、青果條、紅棗、小紅豆精製而成的,我給它起名爲“愛心臘八粥”。爲什麼要叫這個名字呢?因爲姥姥早上六點鐘就開始做了,等我睜開眼睛,就聞到一股香噴噴的味道。我趕緊洗漱完畢,盛了一碗臘八粥,唔

……好香!甜中帶酸、回味無窮。我又盛了一大勺送到姥姥的嘴邊,說:“姥姥,嚐嚐自己的勞動成果吧。”姥姥邊吃邊誇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其實我應該感謝姥姥,如果沒有姥姥的辛勤付出,我也吃不到這麼香甜的臘八粥。在假期我一定要學會做一道菜,讓姥姥也嚐嚐我的手藝。

自評:臘八粥真是很香,我不光吃了粥,還了解了臘八節的由來,真是不錯啊。

臘八粥的作文300字 篇6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初八“臘八節”。奶奶一大早就起來了,說要給我做臘八粥。只見奶奶把各種豆子都洗乾淨,有紅小豆、綠豆、花生豆、大米、小米、紅棗、蓮籽、薏米等,再加上冰糖放入鍋內熬,半個多小時後,又香又甜的臘八粥就做好了。我吃了一大碗,我感到比買的八寶粥還好喝。我問爺爺,“爲什麼要吃臘八粥?”爺爺說:“關於吃臘八粥的傳說有好多種,但對人們有教育意義的一種說法是:從前有一戶人家,父親母親非常勤勞,家中積存了好多各種各樣的糧食,一家人不愁吃不愁穿,日子過的很幸福。父親母親去世後,他們的孩子們不爭氣,遊手好閒,好吃懶做,糧食就被他們吃光了,到了農曆十二月初八這天,他們餓壞了,就把原來存放糧食的地方掃了掃,把各種掉落在地上的豆子和米檢起來熬了一鍋粥吃了。從此,他們非常悔恨,決心痛改前非,好好勞動。後人爲了教育子女,每年臘月初八都喝臘八粥。”聽了爺爺講的這個故事,對我教育很大。

我們一定記住這個教訓,不忘祖輩的勤儉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