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端午節作文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1

端午,會令人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賽龍舟。吃鹹鴨蛋。包糉子……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除春節外最喜歡的節日。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

在端午節前幾天,我迫不及待的地往外婆家趕,爭取當第一個包糉子的人。一想到長長的、寬寬的糉葉,用兩手握住,往裏一拐,做成漏斗狀,放入糯米……我就無比興奮。

端午這天,無疑是最興奮的日子。一大早,我便抓起老早就就編好的蛋袋,掛在脖子上,拾一顆淡綠色的鹹鴨蛋,空着肚子,在河邊和夥伴們搶個好位置,等待龍舟……

我們的興趣自然不在龍舟上,來是爲了隨手摘朵薔薇,將一片片花瓣拋入水中……

沒過多久,肚子便餓了,掏出還存留着一絲溫氣的鹹鴨蛋,剝開蛋殼,小心翼翼地用手捧着,用牙齒一點一點地啃——一半是因爲捨不得一下子吃完,一半是因爲太鹹了。嚥下鹹鹹的蛋清,就是粉粉的、微甜的、油光閃閃的蛋黃了。用舌尖一點一點地舔着,享受着小小的金黃色的快樂與幸福,就像一位上了年紀的老爺爺呷着一盅上等好酒似的。

鹹鴨蛋吃完了,人也看累了,便回家吃糉子。剝開一層又一層的糉葉,露出一角棕色的糯米,咬一口,淡淡的糉香便在嘴裏漾開……

賽龍舟、吃鹹鴨蛋、包糉子……這些傳統節日裏,包含着小小的幸福……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2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一大早,爸爸媽媽帶我去逛超市,迎面撲來陣陣清香。貨架上擺滿了各種味道的糉子,我問媽媽:“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呀?”媽媽告訴我:“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叫屈原。他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由於受到奸臣所陷害,五月初五這天他抱石投汩羅江而亡,以此表達他的愛國之心。老百姓爲了防止魚兒吃他的屍體,就包了很多糉子扔到江中。爲了紀念屈原大夫,我們每年端午節都要吃糉子。”

爸爸還告訴我:“端午節家家戶戶的房門上還要掛艾草,求平安。而且這天還要吃很多帶黃的東西,比如:黃鱔、黃瓜、黃魚、黃酒等等。有些地方還有賽龍舟比賽呢!”

哇!端午節的風俗可真多,今天不僅品嚐很多帶黃的美味,還讓我明白很多知識,真開心啊!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3

明天,是該吃糉子的時候啦,也意味着端午節向我們走來了,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和傳說嗎?我來爲你講講吧!

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

這就是端午節的來歷和傳說。端午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詩直接表達了端午節的來歷,屈原和伍子胥的傳說。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4

又到了飄滿棕子香味的端午節了,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我五歲那年,在湖南老家過了一個端午節。那天上午,爸爸領着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非常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着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條龍舟在江裏一字排開,划船手摩拳擦掌在準備着。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後。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是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裏。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裏扔糉子和雞蛋,我非常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麼,爲什麼要把好端端的糉子扔進水裏呢?”爸爸說:“賽龍舟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紀念他。借划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糉子等食物餵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5

端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聽長輩們說:過端午是爲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全國各地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賽龍舟、吃糉子、掛艾草等。

在咱們這裏端午各家各戶門上都要貼紙雞、紙符、掛艾草。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而最令我高興的是,奶奶給我做了個特別的頭飾。

它先是用紅、綠、黃、紫、橙五種顏色的紙剪成橢圓狀。再疊在一起,並且是一層比一層短。然後用線纏成山丹丹花樣。更好看的是奶奶又用彩紙給我粘了個糉子。外面是用一條一條的,五顏六色的紙像編筐子一樣編成的袋子。裏面裝上江米,最後弄一個花邊封上口。巧妙地用一根線把花和糉子系在一個髮夾上,還要掛上艾草。這樣一個玲瓏可愛的頭飾做好了。奶奶說:“戴上它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上我看起點綴裝飾作用。

我戴着它在鏡子前照來照去,一會兒蹲下,一會兒站起。左瞧瞧右看看,別提心裏多美了!比吃了糉子還要甜。

即使過完節,我也會把它小心翼翼地珍藏起來。這不僅僅是一個頭飾,裏面更包含着奶奶對我的心意,厚愛,也傾注着奶奶的心血。我想:這將是我過的最難忘的一個端午節。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6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棕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見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架好,然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裏唸唸有詞,然後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後,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後,再把那一?茱萸草插上去,然後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着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因此,我向大家提議:大家都是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7

我的家鄉在蘇州美麗的西山島上,也叫金庭鎮。這裏風景秀麗,四季花果飄香,享有“花果山”的美譽。

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每個節日都有不同的風俗特點,下面就讓我帶你走進家鄉的端午節吧。

農曆的五月初五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在端午節這天,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悅。挖野菜、打青糕、包糉子……更是忙得不亦樂乎。農民伯伯大清早就會到山頭上、田地裏去採集各種各樣的野菜,這些菜被稱爲“端午菜”。據說這種菜營養特別豐富,還清熱解毒,也能用它來做一些糕點,家家戶戶忙乎着,人山人海,可熱鬧了。

以前的端午節,人們還會喝一種叫“雄黃酒”的酒,不過現在人們都喝上了香醇的桂花酒了。拿起糉子,解着細小的繩子,一股淡淡的清香就撲鼻而來,沁人心脾;剝開翠綠的糉葉,一團黏黏的糯米制成的糉子便映入眼簾。

糉子有很多種:紅豆的、紅棗的、蛋黃的,甚至還有肉餡的;形狀也有大的、小的、長的、方的,但無論是哪一種,都能饞得你直流口水……

你知道端午節吃糉子的來歷嗎?據說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因受到權貴的排擠,覺得報國無門,於是就投入汨羅江自盡了。人們怕魚兒吃掉他的屍體,就把糉子投入江中讓魚吃。從此端午節吃糉子的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每年的端午節,家鄉的鄉親們都會忙的不亦樂乎。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8

今年端午節,我過得十分快樂、充實,在家裏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此時幫忙奶奶包糉子,所以我覺得這一年的端午節十分有好處。

早上,我奇蹟般地起了一個大早,發現奶奶在包糉子,我走上前去問:“要我幫忙嗎?”奶奶笑眯眯地說:“如果你實在要幫也能夠。”我十分開心,搬了一個小椅子坐在奶奶身旁,只見奶奶很熟練地把蒸煮過的糉葉拿在手裏圍成一個半圓錐形,把淘過的糯米灌入糉葉裏,迅速地裹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個漂亮的糉子完成了。我不禁問奶奶,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奶奶說:“包糉子、賽龍舟、做香嚢,還有喝一些黃酒啊,吃“紅”啊……”“哇!此時有這麼多”我大叫起來,奶奶一臉笑意地說,我再給你講講包糉子的由來吧。”

五月初五,在楚國即將滅亡之時,屈原然而個十他愛國的'文人,見到自我的國家即將滅亡,就飲下了最後一杯酒跳入汨羅江自盡了,人們爲了紀念他把糉子扔入江中爲的就然而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同時還每年在江河裏舉行隆重的賽龍舟。就這樣人們代代相傳,端午節就然而這樣傳承下來的。我聽得十分入神,原先端午節還有這樣一個不簡單的故事。糉子包好了,滿屋都然而糉葉的香味,今年的糉子,奶奶包了兩種口味,有紅豆蜜棗味和鹹肉味的,儘管我沒有成功的包好一個糉子,可然而我幫奶奶做了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所以當我剝開糉子,深深地聞了一下這裹着糉葉香氣的糯米糉子,咬下一口滿口香氣感到真然而好吃,因爲這個糉子裏有我勞動的一份噢!

這個端午,讓我足實長了知識,讓我真正體會了這一年的端午節然而一個“濃情搞笑端午節”。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9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可就是沒有被國王採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後划着小船把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之後,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全家都十分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就是吃糉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糉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糉子最香。所以,此時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個棗,之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糉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糉子包完後,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就能夠吃了!此時媽媽包的糉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糉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糉子時,我總就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糉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愛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着槳,奮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此時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十分壯觀、熱烈。

吃糉子、賽龍舟,此時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10

五月初五,淚羅江邊,你——屈原,內心充滿矛盾,充滿無奈,你就是多麼期望能夠報效國家,爲國捐軀,可就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得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於一旦,你被眼睜睜地看着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存在。大江彭湃,洶涌着向東流去,你的心隨着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滄桑,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你輕輕地哀嘆,眼角間流下難以掩飾的淚水,一滴滴那麼晶瑩,發出多麼柔弱的淚光,蒼白的臉色中,勾住過往,遙望藍天長長地哀嘆一聲,無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詩歌,歌聲響徹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義”。悲哀的聲音中,表達了你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表達了你懷才不遇的無奈情緒;表達了你對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哀憐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聲,可“伯樂”卻不知在何處,你的一腔熱血只能演變成滿腹悲憤。你無奈,發出千嘆萬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情緒!

淚羅江邊,大風狂吹,江水更加洶涌,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輕輕一躍,就此殉身。你,就就是這一躍。從此,大地上就少了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從此,中國傳統節日中就多了一個。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後,有多少人爲你而淚流滿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爲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愛國情懷讓我們讚歎不已,身爲炎黃子孫的我們必須會繼承和發揚你的愛國精神。從你殉身的那一日,“賽龍舟”便出現了,和“吃糉子”一齊成爲端午節的特色,和你一齊成爲中國的傳說。爲了什麼呢?爲了紀念你——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和緬懷你的愛國精神!

一本《離騷》,使中華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個端午節,使中華民族擁有傳奇的一面;一種愛國情懷,更使中華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這一切,都就是源自你——屈原。或許在你投江之前,你爲自我無法救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而感到遺憾,可就是我想你此刻明白你爲中華民族的人民做了那麼多事,必須會感到很欣慰。 我爲你而驕傲,又爲你而悲哀。驕傲的就是我們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而自豪;悲哀的就是時代的背景讓你的才華無法施展,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 “伯樂”卻不常有,你就是何其不幸地遇到這樣的“主”啊!

這天,我們仍然過着這端午節,爲的就是紀念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