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包糉子的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包糉子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包糉子的作文

包糉子的作文1

快端午了,我們家要包糉子了,奶奶先把糯米放在水裏浸泡,把豬肉放入鹽、醬油味精讓豬肉吸收一下,奶奶還把包糉子的葉子放在開水裏煮了,用水洗乾淨,再放了兩天後的晚上,我們要開始包糉子了。

首先,我們把準備好的東西都放在桌子上,開始準備包糉子了:我學姨婆的姿勢先把葉子折半放在手心上,用酒杯把米倒入糉葉中,在米中間放上一塊豬肉,再把兩邊壓進去蓋上糉葉蓋在媽媽的幫助下繫上繩子,一個糉子就包好了!

我試着包了一個就沒包了,我還在包的棕子上做上了記號,姨婆包得可快了,此時瞧,這麼一桶糉子,她用了一個小時就包好了!

包糉子的作文2

去年端午節跟婆婆一起包糉子,我們倆個誰都不太會,結果是連吃糉子帶吃粘米飯。我這麼個”靈巧“人怎麼就學不會包糉子,我真納了悶兒了!

昨天中午同志們都在學包糉子,我也來興致,繼續深造學習包糉子,不信就學不會,有了去年的基礎,我比其他人學得快多了,一會功夫就找到感覺了!終於學會了。

公公婆婆都特別喜歡吃糉子,每年總是買現成的吃,今年好了,我學會了,他們可以吃到自家包的”放心“糉子了!

也給了我一把孝順他二老的機會!

包糉子的作文3

今天下午,黎老師來給我們講了一堂與端午節有關的課。老師講完,有一件事情早已令我們迫不及待了,那就是:吃糉子和包糉子。

糉子發下來後,我們就開始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我拿到的糉子有點兒奇特:裏面包了一個類似土豆的東西,可這東西上又裹了點兒鹹鴨蛋黃,鹹鴨蛋黃旁邊又弄了兩塊肉。我的老天爺啊!我的糉子裏面爲啥那麼多東西呀!但是,說真話,這糉子真是挺好吃呢!吃完,我美滋滋地在座位上等着包糉子。

開始包糉子了,我們每人分到了一塊像黃水晶一樣晶瑩的蛋黃,一塊調好味的五花肉,還有一大碗雪白的糯米,米里面還加了些玉米什麼的。接着,我就跟着家委會的媽媽們包起來,先把兩片糉葉裹成一個漏斗狀,再把米、肉、蛋黃全部放進去,然後把糉葉包成一個“金字塔”,最後捆上線,就包好了,但我卻做得亂亂的。

哎,看來有些事情還是看着簡單,做着難啊!

包糉子的作文4

今天下午,有一個家長半日活動。有兩個節目,首先是彈鋼琴,老師要選5個人,當老師叫到我的名字,我心裏一陣驚喜,也要在上午的鋼琴課上好好練。

下午,要開始表演時,我纔有點緊張。等到我的時候,雖然很緊張,但是我在心裏默默地想:加油,你一定能行!有了這句加油鼓勁的話,我便鼓起勇氣,坐在鋼琴上彈了起來。因爲放鬆了吧,彈完,就得到了同學、家長、老師的熱烈掌聲。

第二個活動是包糉子,這是我最喜歡的活動。因爲姥姥會包,所以包的井井有條。很多人的家長不會包,所以大部分家長都來請教姥姥。我們包了10個糉子,形狀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姿態。我們包的大部分是甜糉子,只有幾個肉糉子,不過,我比較喜歡肉糉子。

我真開心!

包糉子的作文5

是誰敲響了端午的鐘聲,是誰讓河邊的女孩們一邊拿着用蓮蓬葉做的熱騰騰的糉子,一邊看着男孩們划龍舟時威武的樣子?女孩手中的糉子聞起來可香了!可別小看它們哦!糉子可是端午節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哦!

糉子的外表並不漂亮,可以說是其貌不揚,厚厚的蓮蓬葉包着,像一個披着綠衣服的娃娃,用箬葉線包起來,嘿!又加了條腰帶!裏面的米粒挨在一起,就像一個個排着隊的軍人,每逢農曆五月初五,這些“軍人”就粉墨登場啦!我看見這鮮嫩的糉子,迫不及待拿了一個,咬了一口,哇!又香又甜,真好吃!

糉子的品種五花八門,有鮮肉、蛋黃、紅棗,應有盡有,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躍躍欲“吃”。

糉子好吃極了!它伴隨着一個傳說,落入口中……

包糉子的作文6

星期五的一早,我們班的人滿面笑容。今天可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我們邀請家長陪伴我們一起包香甜的糉子。

上完所有的英語課,我們早已迫不及待地想包糉子啦。家長們紛紛地走進了教室,終於,我迫不及待的“包糉子課”來臨了!

我的媽媽也來了,然後我們被老師分成了六個小組。然而,我們就準備包糉子了。

我們要先拿適合的配料,我們做的是甜糉子,所以先拿較大的糉葉,再拿甜的糯米和一捆線,還有紅棗,花生等。先拿出糉葉,先把糉葉做成一個三角形形狀,在把一片糉葉插進三角形的縫裏,在把糯米放進去,在包起來就ok了。

包完了,我還想多包幾個,到了家,把糉子放進鍋子裏,蒸好了,香香的糉子好了,糉子進入我的口中,糉子香甜的味道,像吃了好多糖似的,糉子真好吃!

包糉子的作文7

端午節那天,我、媽媽和爸爸一起在我們的教室裏包糉子,這是我第一次包糉子,也是我第一次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糉子。

一開始,我們都不會包,像一個“草腳”,正好,我對面同學的媽媽會包糉子,我爸爸就跟他們學,怎麼樣用糉葉做個容器;怎麼樣將米放進去;怎麼樣包起來;最後又是怎麼樣打結包緊。我們終於做了一個小糉子,看上去很醜,但我們很有成就感。再包糉子時,我們就很有感覺了,也比第一個包得好看多了。不知不覺我們一起包了十來個糉子。

我們帶了戰利品回到家,給爺爺奶奶一起分享我們包的糉子,雖然糉子不像買的那樣好吃又好看,但這是我們第一次做的糉子,我們還是非常高興,吃得津津有味。

包糉子的作文8

快端午節了,奶奶正在包糉子呢。我也不想閒着,便去幫奶奶――包糉子。

奶奶先讓我把手洗乾淨,接着,就把浸好了的包糉葉拿了出來,還把拌好了的米和肉端了出來就開始了。

第一次包糉子,的確有些手忙腳亂,而且包出的糉子也不太好看呀。包糉子的葉的杆子脫出了一大節;線呢?也只繫到了糉子的中央。我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訓,開始了第二次的“挑戰”。我將包糉葉捲成螺旋狀,又放了一大把米,接着,把多出來的糉葉用手托起,提上來。再用右手五指包住、握緊。把多出的糉葉折過來,用線紮緊,拿起來一看。哎呀,不好呀,糉子漏米啦!奶奶對我說:“是你米放得太多了。”我又吸取了第二次的教訓。終於,我與奶奶包的糉子放在一起,還真分不出你我了。我得意地想:下次再包糉子,也許我就勝奶奶一籌了呢!奶奶看穿了我的心思,便對我說:“別太驕傲了!”

是啊!從包糉子中我明白了:只要不灰心,耐心一點,就能做好每一件事。今天收穫可不小呢!

包糉子的作文9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

說起端午節,當然免不了吃糉子。但平常懶惰的我今年竟然想學包糉子。於是,媽媽幫我準備好材料,便開始教我包糉子。首先,媽媽拿出兩片糉葉,三下兩下,糉葉便成了一個圓錐形。我也不甘示弱,拿出糉葉,捲了卷,卻成了個“漏斗”。在媽媽的指導下我才完成了第一步。

接下來就是往糉葉里加上豆沙、糯米、鳥蛋。這個步驟很容易,我順利“通關”。可接下來把豎立在上頭的糉葉包上時,裏面的餡料卻像個淘氣的小朋友似的想把自己的“頭”露出來。這時,媽媽才告訴我:“哎呀!你的糯米包多了。”這時,我取出一點糯米,再包上去。哈哈,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啦!

最後一步,就是綁繩子啦。看媽媽那高超的技術,一下子就完了功。我便信心滿滿,可繩子就是不聽我的指示,綁了就滑下來。媽媽說:“這個要靠的角”

包糉子的作文10

今天上午,我和範奕均一起在家裏學包糉子,之前的準備是;一碗調好料的糯米,一些糉葉,蘭草和調好料的'肉。

媽媽拿起兩張糉葉把葉子圈起來變成一個漏斗形,但一個小洞也不能有,接着把糯米裝進去,把肉埋進米里,再把口封住,最後用蘭草把它緊緊地綁好就OK了。

我看了以後已經急不可待了,立刻抽出兩片葉子要圈起來,可我左圈右圈都圈不起來,只好讓媽媽幫助我圈,我把一大勺的糯米倒進去,挑了一塊大大的瘦肉放進去,在我要封口時“沙——”“啊喲!我的糉子”我大叫一聲米全撒了,媽媽見了直搖頭,連聲說不行,媽媽把着我的手輕輕的包糉子媽媽說“好了”,現在我該看一看範奕均包的糉子了,哈!她包的可不是糉子而是肉包子——只有肉沒有糯米(她超愛吃肉)。媽媽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高壓鍋了煮,不一會兒熟了,我們吃了好幾個,味道太好了。

我以後要多練習包糉子,你會包糉子嗎?

包糉子的作文11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也爲了慶祝龍的節日,我們要包糉子、賽龍舟……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包糉子了。今天,鄭涵予媽媽來學校教我們包糉子。

阿姨告訴我們包糉子用的葉子可以是麻竹葉、桂竹葉、月桃葉、芭蕉葉、蘆葦葉、荷葉……只見阿姨先把棕葉和棕繩浸在溫水裏洗,說這樣可以讓棕葉和棕繩變得柔軟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來。開始包糉子嘍!阿姨先用兩片棕葉熟練地捲成一個錐形的漏斗的樣子。再裝進糯米,還告訴我們糯米不要裝得太滿,不然容易灑。裝完糯米後用手撣撣,讓糯米不會灑出來。然後摺好,最後用棕繩綁緊。一個香噴噴的糉子就包完了!

包糉子真有趣,鍛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還讓我懂得了做事要細心。只要有誠心,再難的事也會迎刃而解!

包糉子的作文12

星期四是一年一度的傳統端午佳節,傳統端午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我也跟着媽媽學會了包糉子。

我和媽媽來到家和超市買了包糉子的原料,糯米、紅棗、白糖、竹葉。回到家裏,媽媽把糯米、大棗都分別放到鍋裏煮了一會兒,然後就用竹葉包糉子,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竹葉捲起來,形成筒狀,再把糯米和紅棗裝進去,然後包裹成三角形或四角形的糉子,最後用線捆綁起來,糉子就這樣做好了。媽媽把糉子放到鍋裏蒸了半個鐘頭。看!香噴噴的糉子出鍋了,我剝開一個糉子,啊!清爽可口,好吃極了!我一連吃了好幾個,滿臉上都是糯米,簡直成了一隻花臉貓。

吃完糉子,媽媽還爲我編了五絲,聽媽媽說,戴了五絲繩就會長命百歲的。

這個傳統端午佳節,收穫真不少。我喜歡傳統端午佳節,盼望着下一個傳統端午佳節快快到來!

包糉子的作文13

今天我和我的媽媽一起到菜市場買一些包糉子的材料:糉葉、糉米、鹼水、肉。走到家裏,我的媽媽把糉葉用開水浸泡了大約半個小時,再把糯米和鹼水倒一點水攪拌一下,大約浸泡一個小時左右。到了中午飯吃完後,我期盼的時候到了。我的媽媽開始要包糉子了,我也跟着我的媽媽包糉子了。

我的媽媽把糉葉折了三角形,然後把一小杯的糯米倒進三角形的糯葉裏,再在裏面放一塊肉,然後把糯葉裹起來,最後繫上繩子。這樣就可馬把糉子放到鍋裏蒸了。

香噴噴的糉子就這樣做好了,我的嘴巴呀,已經有三千尺的口水流下來了!

包糉子的作文14

端午節到了,我家包糉子。媽媽先把糯米、花生和黑豆洗乾淨後放在水裏泡着,再把糉葉清洗乾淨,我把線剪成一段段的,準備工作就做好了。

中午的時候,媽媽把糯米、花生和黑豆一起撈了出來,濾幹水,撒一點食用純鹼,拌均勻。然後,媽媽把兩片糉葉捲成陀螺一樣的形狀,往裏面裝滿糯米,再把上面留的糉葉蓋上。最後,用繩子困緊,一個糉子就包好了。由於媽媽就是第一次包糉子,所以,媽媽包的糉子怪模怪樣的,有的像手榴彈,有的像槍,還有的像糖果。

所有的糉子包好後,放在高壓鍋裏煮半個小時,糉子就熟了。此時打開糉子,黃黃的糯米,黑黑的豆子,紅紅的花生米,多麼好看呀!咬一口,特別香。

包糉子的作文15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會品嚐到奶奶親手包的糉子。是那樣的香甜。

奶奶總會是在端午的前一天就把糉子包好,然後放到鍋裏煮熟。然後張羅着大伯、姑媽和街坊鄰居們一起來分享。

奶奶包的糉子個大餡足非常好吃,大家總是誇她的糉子比街上賣的糉子好吃。那敢情是沒法比的了。奶奶包了幾十年的糉子了,那技術簡直是一流的。

每當大家圍坐在一起品嚐奶奶包的糉子時,大家的臉上充滿了幸福的笑容,品嚐着生活的甜蜜。而我每當吃糉子時,就會想起奶奶那雙蒼老有利的雙手包糉子時的情景,我的心裏充滿了喜悅和感激。其實,我的奶奶患有嚴重的糖尿病,平時根本吃不了甜食的,但是每次她總是不辭辛勞的爲了大家,而自己並不能吃上多少。

糉葉飄香,一年又一年。歲月如歌,愛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