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冬至,吃湯圓的小學生作文(精選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過冬至,吃湯圓的小學生作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過冬至,吃湯圓的小學生作文(精選5篇)

過冬至,吃湯圓的小學生作文1

今天是冬至,我和爺爺、奶奶一起搓湯圓,先燒開水,再把燒完的開水倒進裝水的碗裏,然後等到開水微涼,再把水倒進裝糯米粉碗裏,最後搓成圓形就可以開煮了,一碗碗香噴噴的`湯圓看了就流口水。

剛一出鍋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餐桌旁大口大口地吃起湯圓來,一碗又一碗把我的小肚皮都吃得圓滾滾的,我撐着大大的肚皮坐在沙發上感嘆到:“湯圓真好吃呀!吃了湯圓我又長了一歲了。”

這是一篇描寫過冬至的文章,詳細的的描寫了我們一起搓湯圓的過程。“迫不及待”形象的寫出了我對吃湯圓的着急。全文語言流暢自然,較爲生動,是一篇不錯的習作。

過冬至,吃湯圓的小學生作文2

冬至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個地方的習俗是不一樣的,有的是包餃子,有的是做冬至圓。今夜是冬至夜。叄九嚴寒,外面寒氣徹骨。我家裏卻溫暖如春,洋溢着節日的喜慶氣氛。

“吃了湯圓大一歲”。今晚要吃湯圓了,這是冬至的傳統習俗,而且媽媽又特赦,批准我和表妹、表弟可以一起搓湯圓。我們高興得在大廳裏歡呼雀躍。

只見媽媽先打來幾勺白花花的湯圓粉,接着加了些溫水與湯圓粉一起用力和麪,把湯圓和成了一團。我用手一捏,覺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軟滑有彈性。我們照着媽媽和奶奶的樣子,有模有樣地揪些小麪糰,先把小麪糰搓成一長條,接着把長條分成寸長的一段段,然後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兩手輕輕揉搓,一個小圓子的湯圓就誕生了。

水開了,我們把一個個潔白的小圓子放進鍋裏,一個個湯圓像愛睡的小娃娃靜靜地躺在鍋底。不一會兒,水又開了,湯圓像一個個打着哈欠、調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來。媽媽連忙把火力關小,個個湯圓在鍋裏不斷地翻滾着。又過了一會兒,湯圓皮軟了,熟了。

在冬至,天氣變得更冷,而人們的心卻會走得更近。心與心的溫暖,讓整個冬季從冬至開始溫馨。所以,我喜歡冬至。每一年的冬至都是如此,每一年的冬至都相同快樂。在冬至,我們收穫得很多,同時,我們也收穫了一份等待,等待春天的到來。

這篇文章通過“冬至吃餃子”的故事,表明作者渴望“收穫了一份等待,等待春天的到來”。文章敘事條理,娓娓道來,語言清新平淡,流暢自然,有藝術感染力。

過冬至,吃湯圓的小學生作文3

冬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冬至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祭祖等。而我要說的是我做湯圓的事。

記得前年冬至,我看見奶奶和媽媽在廚房做湯圓,就心血來潮。我想做湯圓,媽媽看出我的心思,說:“想來試試吧!”我點點頭,走了過去,準備大顯身手。

媽媽和奶奶因爲做過很多次,所以這對她們來說小菜一碟。我本以爲做湯圓很容易,可做起來很難:我那出一點麪糰,放在手心,我搓、我磨,湯圓在我手心轉動。我感覺差不多了,我把手擡起來,這湯圓圓不圓的,像個鬼,媽媽和奶奶看了,哈哈大笑起來。

媽媽手把手教我,我左耳聽,右耳出,總是做不好。最後費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出了一個比剛纔好一點點的湯圓,可我還是覺得它不像湯圓,憑着感覺繼續做,可湯圓好像不情願待在我的`“五指山”下,越搓它越破。這湯圓老是給我唱反調。我就不信治不了它。它一破,我就補。這樣一來,湯圓變得跟碟子一樣大了。這時老妹經過廚房,看到了這個湯圓,捂着肚子大笑:“這哪是湯圓,這簡直就是飛碟,哈哈······”老妹笑得眼淚都流了出來,等一下整個人都笑倒在地上了。我看都不看,仍繼續做我的湯圓。哎!瞧,別人做的都出鍋了,而我的“四不像”還在手裏呢!

啊!冬至,這個傳統的節日,讓我感受到家庭的和諧,也明白了做事樣樣都有門道,要摸着規律,才能做好事情。這真是一個讓我難忘的冬至啊!

這篇作文“難忘的冬至”的主要特色是敘述具體,細節真實,描寫生動,有真情實感,並運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把“媽媽手把手教我做湯圓”寫得非常傳神,同時表達了作者對冬至的難忘之情。

過冬至,吃湯圓的小學生作文4

我會包餃子,而且包得很好,可是卻沒包過湯圓,但我相信包湯圓肯定和包餃子一樣簡單透頂。

冬至那天,媽媽說:“街上賣的湯圓都不好吃,不如我們自己包,而且更有過節的氣氛。”我一聽,興奮勁兒就來了。因此,我就屁顛屁顛地跑去。把雙手洗得乾乾淨淨。然後,就摘了一小團糯米粉放在兩手心,輕輕地揉啊揉,不一會兒一顆像鵪鶉蛋大小的.潔白無瑕的粉團就揉好了。接着,我用左手四個手指托住粉團,再把拇指插進粉團,使粉團在手指間不停地旋轉。不久粉團就變成了一個像小酒杯似的小窩窩,然後將麻沙餡兒放進窩裏,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一邊輕輕地將窩邊往裏夾,一邊用左手指慢慢地轉動粉團,直到把窩口封死,這樣湯圓就做好了。

這時,鍋裏的水開了,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湯圓放入鍋裏,等湯圓都浮起來了,媽媽說:“快來吃吧,湯圓熟了。”我第一個衝上去撈了一碗,急急忙忙將一顆湯圓往嘴裏送……哎呀!不好,湯圓的味道還沒嚐出來,卻把舌頭給燙着了,疼的我哇哇直叫,眼淚都冒出來了。可爸爸卻在一旁幸災樂禍地說:“這就叫心急吃不得熱湯圓。”哎,真倒黴,直到現在我的舌頭還有點疼呢!

過冬至,吃湯圓的小學生作文5

冬至到了,我們這裏家家戶戶都有吃湯圓,聽說湯圓代表團圓,而且吃了湯圓就會大一歲呢。

冬至前夕,媽媽買來了糯米粉,開始做湯圓了,媽媽先把糯米粉倒入一個盆子裏,再倒下一些水,水不能太多,用手搓着,再往返地和着糯米粉,搓到差不多再倒下一些水,直到糯米粉變成團,用手在糯米糰裏掰出一塊粉團,做成香蕉外形,把它平分成五塊,拿出其中一塊放在手心裏搓成圓形,越圓越好。

湯圓做好了,就來煮湯圓。媽媽先在鍋裏放些水,把水煮開了,再加些糖,最後把湯圓放進鍋裏煮,煮到湯圓浮到水面,湯圓就熟了。煮熟的湯圓,就像一朵朵白色的小棉花,好看極了。

湯圓煮好了,媽媽盛了一碗給我,我吃着自己做的湯圓,含在嘴裏,感覺它柔柔軟軟的,味道甜甜的,很好吃。

今天我吃了湯圓,是不是真的就長大了一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