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年味的春節作文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春節,也是大人,小孩最喜愛的節日,因爲小孩能拿大紅包,玩鞭炮,還可以吃美味的年夜飯,當然,看春晚也是最重要的。下面是關於富有年味的春節作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富有年味的春節作文

富有年味的春節作文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題記

隨着耳邊一陣又一陣熟悉的爆竹聲,年味兒也越來越濃了。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都是滿滿的喜慶。

除夕夜全家人都忙着包餃子,母親顫巍巍的拿起一張餃子皮,添上那紅的、黃的、綠的攪拌在一塊兒的餃子餡,嚴嚴實實的用那滿是皺紋的手包裹起來。在大家不經意間,她把一個硬幣包在餃子裏,(誰吃出這個硬幣,誰就大吉大利!)看她那嘴角、眼角、溢滿了那幸福的弧度。

一邊吃着煮好的餃子,一邊看着春晚,隨着那熟悉的“5、4、3、2、1、”舊的一年在那一刻向我們揮手告別,新的一年大踏步向我們走來。這時,外面早已炮聲漫天,震耳欲聾。

我與小侄兒小侄女們跑出了家門,就被那直衝雲霄的鞭炮聲擋住了路。我們慌忙捂住了耳朵,臉上卻還露着燦爛的笑容。

各色各樣的煙花把天空裝扮得花花綠綠的,“禮花”直衝雲霄,“嘭”一聲炸開了,天空頓時變得五彩斑斕,那微弱的火藥卻像七彩花一樣綻放着。可好戲不長,“禮花”從天空中慢慢變淡,變淡,直至煙消雲散;那邊,一股衝擊般的銀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噴着,噴着。落下的便義無反顧跳出了銀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萬從空中掉落,給人極美的感覺;“噼噼啪啪,噼噼啪啪”,這震耳欲聾的響聲一定是鞭炮!那熱鬧的的聲音,也足以給20xx增添許許多多的喜慶了。

那邊暖烘烘的,旺火燒了起來,而且愈演愈烈,橙色的火苗上下翻滾,好像在呼喚着什麼,也好像在喜悅地跳舞。人,物,中國,將春節愈演愈烈,帶來了20xx的新氣象!

富有年味兒的春節,富有人情味兒的人。

富有年味的春節作文

一年一度的除夕到了,家家戶戶都忙着貼春聯、放鞭炮,到處充滿着喜慶、歡快的氛圍。除夕夜,我們一家三口也不例外,一邊吃着年夜飯一邊尋找中國的“年味”。

年三十爲什麼叫除夕呢?爸爸告訴我,版本有好多種,公認的說法是古時候有一個兇惡的怪獸叫做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發現,夕最害怕紅色和響聲。於是年三十的晚上,每家每戶貼大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逐夕獸,以求得新的一年安寧。從此,這種習俗流傳下來,年三十就被稱爲除夕。

中國的有着獨特的年俗文化,如包餃子、貼門神、耍花燈,餃子的形狀像元寶,期盼來年財源滾滾,吃雞寓意“吉利”,吃魚就是“年年有餘”……不過,聽說過年不能吃酸菜,說是“辛酸”;白菜也不能碰,說是“白乾”。但我覺得,不能光靠這些食物決定來年的好運或厄運,想要得到上天的眷顧,是要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得來的。

接着,爸爸媽媽聊起了自己的家鄉過除夕的風俗。爸爸給我講了湖南老家過年的習慣:在湖南,除夕的團圓飯是在除夕的早晨或中午開始的,食物一般有臘魚、臘肉、油炸豆腐等,還有地瓜乾和花生等零食。而且,豆腐是一定要吃的,因爲豆腐諧音“多福”或“鬥富”,寓意着新的一年更加富有、幸福。爸爸說,他小時候最盼望的事就是除夕觀看花燈,還有耍雜技、變魔術和原汁原味的湖南花鼓戲。

媽媽是江蘇人,她也講起了小時候除夕的情景:在江蘇,每家每戶的團圓飯都是在晚上吃的,“魚米之鄉”的年夜飯一定少不了魚,當然和湖南一樣,豆腐也是必不可少的。媽媽小時候的新衣服是自家買布料,請裁縫做的,新鞋子是外婆親手納的千層底布鞋;初一還會跟同齡小朋友結伴去拜年,一圈下來就會“大獲豐收”,瓜子、花生、糖果等把衣服口袋塞得滿滿的……

聽了爸爸媽媽的講述,我又想到:像我這種在上海大都市“土生土長”的“00後”,和爸媽他們這一代的過年方式就不一樣了,主要是使用各種電子產品,並通過網絡和老家的親戚“團聚”。想和遠方的親戚聊天,可以使用QQ、微信或微博私信的方式;如果想見到對方,還能用視頻通話模式;想送給長輩一件禮物,能夠先去網上挑選,再寄到對方家裏;當然,壓歲錢也不用給現金了,直接打入我的網上銀行賬戶……於是,我把我的想法也說了一遍。“不過,”我又說,“這樣過除夕,雖然省去了回老家時的旅途勞累,但總感覺缺少了家人團聚時的那種溫馨味道,不如我們明年回老家過年吧!”爸爸媽媽齊聲說“好”!

這時,我們彷彿聞聽到了遠方家鄉的歡聲笑語……

富有年味的春節作文

背倚着木門,木門光滑而灰溜,散發出冬日陽光般的溫暖竈膛裏柴禾劈哩啪啦地響着。爺爺噝噝地抽着煙,向竈裏添着柴禾。奶奶在鍋臺上翻炒着,煙氣很快瀰漫了整個廚房,嗆得我咳了出來。

像單調的素描,漫山遍野地蕭索的顏色,鋪天蓋地地撒滿了整個窗臺,可即使是這樣無事做的冬日,對於孩子們來說也有數不清的樂趣。運氣好的時候堂哥伊東逮住一兩隻野兔子,這是讓所有大孩子垂涎的事。而年紀略小的孩子就只能捧着皴裂的紅撲撲的臉,鼻子一吸一吸地,趴在堂哥家的院牆上,聽那殺兔子時野兔亂撲騰的'聲音,心裏不知是激動還是惋惜。更多的時間孩子們會擺弄那兩毛錢一盒的擦炮,一擦盒邊沿,往冰面上一扔,只聽啪的一聲。冰面上就只留下一個小小的黑乎乎的印記。扔進空罐頭瓶子裏的聲音更奇特,甕聲甕氣地嘭的一下。倘若多扔幾個進去,罐頭就常會震得打顫。各個村莊上此起彼伏的炸響的聲音,算不上大,卻大肆地炫耀着孩子們的快樂。

似乎吃食都總是別人家的好吃些。兩三個孩子擠在廚房的矮桌子邊,腳卻不安分地踢來踢去。然後,每一個人一海碗麪就端了過來,都挑了大塊的雞油在碗底,香得鑽入骨髓。將粗瓷碗有缺口的一邊轉到另一邊,香菜厚重的味道扶搖直上,趴在碗沿滋溜溜地吮吸一口湯,暖烘烘的。於是幾個孩子埋着頭呼哧呼哧,不亦樂乎。

到了傍晚,炊煙在遠處一點點升了起來,直直的,不濃,略高一點時便漸漸地散了。於是,那綿長的親切的呼喊聲就悠悠地在空曠的田野、河岸上散開來了。濃郁的鄉音,滿蘊愛憐。若是喊了兩三聲依舊不見孩子虎頭虎腦的身影,母親或奶奶就拎着飯鏟子奔出院門吆喝起來。嫋嫋的炊煙,模糊的喊話,一點點地漫漶,昏乎乎的甜蜜。而今我坐在教室的桌前,任憑舊年的聲音無形地在腦海裏出現,又帶着不能再觸及的遺憾流回往昔,悵然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