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看春晚有感的作文

八點的鐘聲終於敲響了。伴隨着優美動聽的音樂熱鬧地響起,春晚開始了。只見屏幕上主持人一個個光鮮亮麗地走出來,笑容滿面春光燦爛地向大家拱手拜年。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18看春晚有感的作文,你喜歡看春晚嗎?

2018看春晚有感的作文

2018看春晚有感的作文1

每年都期待春晚,每年都有欣喜和失望,每年都知道央視春晚的導演和工作人員的辛苦,每年都有人說三道四,春晚這道大餐不好做,口味不一樣,有人喜歡歌舞有人喜歡小品相聲,今年的歌舞可以說是一道視覺盛宴,用美輪美奐,五彩斑斕,維俏維妙,如夢如幻,威武挺拔,阿娜多姿,來形容不爲過,使觀衆大飽眼福,也向世界人民彰顯了大國的風采,我爲祖國感到驕傲。

在談一談小品相聲,我真的很失望,說是小品吧沒有笑點,你說是舞臺劇吧,還是以小品的形式出現,小品和相聲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文藝特色,是廣大羣衆喜歡的文藝題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一種得天獨厚的文藝形式,是在人民閒暇之時的一種娛樂,這種受歡迎的程度可想而知,一個春晚的導演把小品相聲搞上去,纔是一個高水平的導演,纔會被觀衆所認可,我記得有兩個春晚的女導演非常出色,一個是孟欣一個是哈文,歌舞和小品相聲都有精品,歌曲至今被人傳唱,小品也是膾炙人口。我提個建議,辦兩臺晚會,一臺是歌舞晚會,一臺是小品相聲晚會,看羣衆喜歡那一臺晚會。我這個提議不錯吧。

2018看春晚有感的作文2

2月15日除夕之夜,中國人一年一度的文化大餐——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如約與觀衆見面。整臺節目呈現出“喜氣洋洋、歡樂吉祥”的氛圍,許多觀衆稱讚今年的央視春晚有思想、有情懷、有共鳴,聚焦新風尚、振奮新精神、激盪新夢想,令人耳目一新、看着高興。2

2018年春晚,精彩紛呈,效果顯著。播出期間,通過電視、網絡、社交媒體等多終端多渠道,海內外收看春晚的觀衆總規模達11。31億。2018年春晚的成功,讓人欣喜,這是文化自信的美麗名片,這是春節精彩的壯美展示。2018年是狗年,是旺年,狗年興旺是人們的夢想,如何實現這個夢想?2018年春晚成功給我們打造了金鑰匙,那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創新,創新就是旺之源!

用科技創新,讓春晚如夢如幻,有引領範兒。

科技突飛猛進,春晚要辦出新時尚,就必須注入科技能量。春晚是一年的展示,是新年的號角,必須具有引領範兒。科技創新打造引領,是文藝的引領,是幸福的引領,是奮鬥的引領。2018年春晚,科技元素熠熠生輝,如夢如幻,讓我們感到的了時尚,得到了激勵,產生了遐想。2018 CCTV 網絡春晚節目組啓用紅雲融通“可視雲技術”, 海陸空立體炫技,無人機、車、船等等,科技創新打造精彩,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科技創新打造幸福,春晚科技創新打造狗年引領範兒。筆者堅信,2018年春晚必然成爲2018年的各類文藝節目的學習標杆。

用文化創新,讓春晚內涵昇華有更有民族範兒。

越是傳統的越是現代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2018年春晚利用優秀傳統文化創新讓人驚喜,讓人振奮。中華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的精彩展示,與時俱進,給我們打造了春晚驚豔。一號廳主會場以漢字爲結構的立體化舞臺,“國寶迴歸”講述了長達30。12米的巨幅畫作《絲路山水地圖》重回祖國懷抱的故事。在山東曲阜和泰安演奏中華文化歷久彌新的盛世樂章;武術節目《雙雄會》剛柔兼備,舞蹈節目《亮花鞋》《絲路綻放》美輪美奐。這些春晚節目讓中華民族的文化形象屹立世界,民族範兒十足。

用融合創新,讓春晚有國際範兒。

2108年春晚有一個鮮明的特色,就是融合創新,這種融合創新,不僅是國內主會場與分會場的融合打造中國春晚的大國範兒,更是各國文藝節目融合打造春晚國際範兒,充分體現了大國精神,世界擔當,讓中國春晚造福世界人民,《歡樂的節日》中,俄羅斯“小白樺”舞蹈團揮舞着中國秧歌特有的紅綢子,國際歌唱家團隊在春晚舞臺上放聲歌唱歌曲《我愛你中國》,五彩斑斕、四海歡騰,讓世界命運共同體形象展示,春晚國際範兒,讓中國春晚走向世界,讓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共享中國春節。

2018年央視春晚啓迪:創新就是旺之源!筆者堅信,我們的2018年必然家國興旺,人民興旺,事業興旺,旺!旺!旺!

2018看春晚有感的作文3

一年一度的央視春晚作爲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文化現象,已伴和着改革開放的雄渾步履走過了35個年頭。如今,面對着新時代第一臺大型綜藝節目,作爲全國春晚的旗艦平臺,已過而立之年的2018年央視春晚,載19大報告關於文化的真髓,攜世界風雲的八面來風,以壯觀天地、韻溯古今,視通中外,大氣磅礴的全方位絢麗新景觀開啓了大幕。一幅幅美輪美奐的背景畫面,一張張幸福祥和的笑臉,一臺臺電視熒屏呈現着同一場色彩繽紛的晚會。它把十幾億中國觀衆、海外同胞、國際友人凝聚在一起,共享除夕精神“年夜飯”。它把空前的多樣性、民族性、藝術性與科技化、國際化熔於一爐,成就了春節———這個中國人民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更強的歡樂氛圍和儀式感,從而提升了2018年春晚的高度、力度和溫度。

壯觀天地,抒發新時代的新情懷。2018年春晚的大型歌舞,舞蹈語言與音樂語言十分豐富,接地氣,暖人心,場面恢宏。特別是《絲路綻放》那靜懿、祥和、對發展的憧憬,那千年絲路未被黃沙掩蓋的堅強,那欣逢盛世對未來的展望,都得到了到位的展現。《波濤之上》,在巨浪連天、激雷閃電、烏雲翻卷中,頗有力度地表達了人的`力量與剛勇。表現特種兵的羣舞《沙場礪兵》,造型險峻、排山倒海、動作出其不意、剛健勇武,展示了我人民*隊氣貫長虹、無堅不摧。兒童卡通舞讓小小的孩童懷抱小狗狗歡舞,童趣盎然、憨態可掬,也意喻着爲狗年祈福。在此之中讓人感動的是在億萬人民歡樂祥和之時,大屏幕上展現出風雪中邊防哨所與軍犬爲伴的祖國衛士。

晚會不僅追求“像雄鷹一樣從高空翱翔俯視”,讓力與美的大型歌舞展示磅礴的氣勢。而且從宏觀到微觀,意在抒發新時代的新情懷。值得一提的是語言類節目。不僅陣容新、題材新,而且一掃了以往個別節目的耍貧鬥嘴的庸俗氣。如寫留守兒童的小品,不僅有情趣,給觀衆帶來歡笑,而且表現了日常生活中孩子的教育問題,說出了人人心中有,筆下無的道理:孩子需要的是陪伴,不是錢。打拼給孩子一個未來,但更應當給他現在。蔡明、潘長江的作品也更有新意,它插科打諢、風趣搞笑,但它寫出瞭如何對待男女情感問題:愛情保鮮靠表白,你要愛她就說出來。《爲您服務》描寫的是凡人小事,輕鬆、詼諧,卻滿溢着新時代普通人身上的正能量,展示了恰恰是普通百姓那獨特的親情、友情和赤子之情。再有,給領導提意見的小品,都讓人看到,晚會中許多節目確實都是從生活中感受強烈的地氣和鮮活的存在,感受現實生活中豐滿的血肉和靈動的紋理。因而,這些節目才能展示出新時代葆有文化質地的人品,富有文化價值的人格,帶有文化色彩的人心、人事與人情。

韻溯古今,賦予傳統文化以現代化的精氣神。晚會展示“山川氣象新”更有“耆舊風流在”。相信主創人員深諳一場成功的全國性春晚,不僅要下接地氣,表現今天的繁榮發展,抒發對未來的豪情銳氣,更要上承中華傳統文化,“喚醒傳統文化之魅,又賦予其現代化之魂”。那多彩貴州黔東南的萬人侗族大歌震徹天地,既傳承了少數民族源遠流長的原生態藝術和地域符號,又傳遞了改革開放之後當地人民脫貧致富、幸福滿滿的嶄新風貌。特別是少林武當雙雄會,武林高手雲集,特技與武技交融、不同門派英雄際會,彰顯了龍的傳人英姿勃發、剛健尚武的民族風範。分會場展現的山東曲阜的“萬仞宮牆”,昭示出中華傳統文化的渾厚古樸,持重陽剛。穿插節目之中來自齊魯大地的千人鼓陣設計,和振聾發聵“國泰民安”氣壯山河的齊聲歡呼,表達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民心、民意、民情的訴求———自強不息的奮發精神,團結人和的羣體意識,天人和合、國富民強的美好夢想。當然,那魂牽夢縈的家國情懷和鄉土情結,晚會是通過海峽兩岸歌手的歌聲和《國寶迴歸》的節目展現的。這是一個心向祖國的同胞許先生在香港迴歸二十週年斥巨資讓漂流在海外的國寶與故宮不見不散的故事。這是全長30。12米來自明晚期的青綠山水圖《絲路山水地圖》,在全國觀衆的視野中這幀飽含傳統文化意蘊又頗具現實意義的珍寶呈現出來了。這種傳統文化基因、民族情感淵源蘊化的家國之思、鄉土之戀,也是中華文藝書不盡、訴不完的永恆主題。晚會用詩意的語言調動傳統文化資源,達到“讓收藏在禁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中的文字都活起來”了。

視通中外,協同世界各國朋友做美美與共的詩意表達。這是2018春晚的一個醒目的亮點。年味猶濃、喜慶和樂之中,晚會沒有忘記海外遊子,屏幕上閃現着海外華人華僑歡度中國年的聯歡盛況。而且,對中外文化交融進行了較爲充分的展現。融入了較多的國際元素,給人印象較深的是俄羅斯藝術家的大型歌舞,歡快熱情、友善溫暖。與非洲演員共同演出的表現蒙內鐵路的小品,健康活躍、情趣幽默,最後兩國演員用中文說,擼起袖子加油幹,讓世界人民都點贊,歡笑中讓人深感中國在世界的位置,確實像晚會中一支歌曲唱的那樣,幸福我的家,強大我的國。特別是當俄、美、英、法等國歌唱家一起深情地高唱《我愛你中國》時,使晚會達到了高潮,它更讓人想到各國藝術家友好合唱,是對中國深情的祝福,是對“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詮釋。

氣勢磅礴,充分調動科技新手段打造全方位的絢麗新景觀。讓現代化的高科技爲春晚插上想象的翅膀,上天入地、穿越時空、視通萬里、思接千載,讓觀衆在節目的不斷深入之中,共創共享神奇的文化空間。這不僅增強了臺上臺下、場內場外的互動,而且立體背景畫面的飛速閃回、炫目轉換,將全國人民的年度記憶形成令人難忘的藝術表達,讓人們不禁驀然回首2017年,深化改革開放的中國不斷走向繁榮興旺的雄渾步伐,量子衛星的發射、超級計算機的登頂、長龍般的高鐵“走出去”、大飛機首次翱翔在祖國萬里長空……這些振奮人心的歷史瞬間,不斷提升着中國人民的自豪感。主會場舞美設計突出中國元素、民族符號和年俗裝飾,雍容大氣。五個分會場以不同地域實景爲依託,在璀璨燈光的輝映下,羣峯的嶙峋、大海的浩瀚、都市的華美、村寨的奇幻盡收眼底,頗有羣山之雄使人頓生豪勇,大江東去讓人追慕英雄之感,這讀不盡賞不夠華夏大地山的性格、海的情懷,不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形象寫照嗎。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2018年央視春晚已經落幕,但作爲歷經35年歲月而仍然頗受矚目的大型綜藝節目,這樣一個獨特的文化現象無論人們怎麼評價,都說明人們需要它,愛惜它,希望它每一年都要超拔自己,有一個進步,有一個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