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寫重陽節的作文錦集八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寫重陽節的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寫重陽節的作文錦集八篇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1

今天是重陽節,但是早上我出門的時候是完全不知情的。就這樣,我和往常一樣,搭上了去往學校的公交車。

在路上,我發覺今天好像特別熱鬧,有一些老人排着隊,擊着大鼓,拿着凳子,在“砰……砰……”的大鼓下快樂地走着,公交車內很熱鬧。有的在親切地交談;有的看着寫在公交車前“祝老人們身體健康”這幾個字出神,還流露出笑容。我有禮貌地向一位老太太問:“老奶奶,今天是什麼日子?”“今天是九九重陽節。”老奶奶慢慢吞吞地回答,還帶着一種自豪感。

這時,我不知不覺就想起了爺爺,想起爺爺那慈祥的笑容,溫曖的懷抱,他給了我一個快樂的童年。記得每次爺爺出去,我就像是一條“小尾巴”一樣和爺爺形影不離。每當傍晚,我們來到人民路的香樟樹旁聽着老人們拉二胡,有的人乾脆在音樂伴奏下起舞,爺爺也邊學邊哼,邊唱邊笑,我也在一旁蹦蹦跳跳,開心極了!

爺爺給了我一個快樂的童年。爺爺走了,臨終前,他給我說了一句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這句話的激勵下,我發奮學習,讓九泉下的爺爺能夠安息。

現在,身邊的老人就只有外婆了,我一定要好好孝順外婆,讓她的生活更加幸福快樂!感謝重陽節讓我懂得了孝敬老人,讓我明白了這麼多道理!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2

十月份的前奏已經響起,重陽節也跟上了節拍。住在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畢竟行動不方便,在這樣一個重要的節日誰去探望他們呢?哈!這個光榮的使命,當然有我們這羣爾儀博愛小志願者完成啦!

今天我和其他小志願者一起來到了蓴湖敬老院。推開大門走進院子,呈現在眼前的景象和我腦海中想的畫面截然不同。我以爲敬老院是破舊的、髒兮兮的,老人們是嚴肅的、沉默不語的。然而,這裏爺爺奶奶給了我完全不同的感覺,他們很幽默,很親切,還很喜歡玩呢!我看到他們很會自娛自樂,有認真看書、讀報,有些聚精會神地看電視,還有些老人正在唱我們國家的國粹——京劇呢!

當我也想參與到其樂融融的'老人們當中時,老師和敬老院的工作人員讓我們去廚房幫忙。我們不假思索地跟着老師們到了廚房,做什麼呢?我還沒有想到,老師就招呼我們到一張大桌子前,上面放着一大疊餃子皮和一大盆餃子餡,原來是包餃子給老人吃啊!

起先我們認爲這麼多的餃子皮和餃子餡,我們能做的完嗎?可是隨着我們越來越熟練的手藝,很快就把一大盆的餃子餡給包完了。包餃子很累,但看着那麼多白白胖胖的餃子在鍋裏翻滾時,我覺得很溫暖。因爲這次來到敬老院不僅鍛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還能讓那麼多的爺爺奶奶吃上一頓溫暖幸福的餃子宴。看着爺爺奶奶們吃得那麼香,我覺得這一刻真美!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3

今天是星期六,秋高氣爽、菊花飄香,我們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此時,九九重陽節帶着所有人對老人的尊敬與愛戴,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

爸爸和媽媽帶我來到外公、外婆家一起吃午飯。看着年近古稀的外公外婆。突然讓我回憶在外婆家度過的那段美好童年,無論是吃喝拉撒,還是玩耍嬉戲,方方面面都照顧得週週到到。如今我也不小了,可是還沒有一次正式地爲外公和外婆做過一頓飯,洗過一次腳,過過一次生日。

至此,我不再浪費時間,起身一股腦兒鑽進廚房。我兩手搭着外婆的肩膀,貼着她的耳朵說:“外婆不要太辛苦了,今天就由我和媽媽來給您做飯吧!“外婆一愣,手停止了洗菜,扭過頭微微一笑,她滿臉欣喜,說道:“怎麼,今天變乖了?”我說“外婆,我今天給您和外公做碗長壽麪吧”我一邊說着媽媽一邊教我做,我拿了一個雞蛋,輕輕沿着鍋碗一磕,蛋清和蛋白就都流到鍋裏了。我又加入青菜,堆點肉末,散點小蔥。

一碗香噴噴的長壽麪就做好了。正準備端碗,就聽見外婆喊:“慢點兒,小心燙手。”短短一句話,透露着無限關懷,聽着外婆的叮囑,我小心地端着手中的長壽麪。我拿起筷子,夾了一根面,放在嘴邊輕輕地吹了又吹移到外婆嘴前,笑呵呵地說:“外婆外公,這是我親手爲您做的,嚐嚐吧!”他們一邊吃,一邊使勁地點頭,還不時地說:“恩,好吃,我的孫子長大、懂事了。”看到二老眉開眼笑,我真是太興奮了,在重陽節來臨之際,我終於如願以償,爲外婆外公做了一碗盤普通而情意濃濃的長壽麪。

這一年的重陽節讓我過的很充實,很完美!即使在平時,我也會多多的爲長輩做事。爲什麼呢?因爲我是一名少先隊員!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事情。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4

重陽佳節在九九,登高祈福爲親友,遙望故鄉心默唸,親人安康福永久。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裏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裏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爲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爲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裏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爲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朝。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5

農曆九月初九(10月5日),是一個節日,以前我真的不知道還有一個節日叫重陽節,今年算是知道了。後來媽媽還跟我說了一些重陽節的故事,還說重陽節要去登山、登塔,只好是往高的地方去都行,可是我怕累,沒去,結果這天我們全家就請客了,請了我的外婆、外公、舅爺、舅奶、還有兩個姨婆去飯店吃飯,我在酒店裏爲他們這些老人端水、倒茶、還端椅子,我還陪婆婆打了一會兒牌,還讓婆婆贏了一次,外婆開心極了,說我長大了。

吃飯的時候,媽媽還讓我爲大家做好服務工作就是夾菜,我爲每個人都服務N次,大家很開心,都笑呵呵的。媽媽對我說,每個人都有會老的,所以讓我從小就要對老人好一點,從小就要學會孝敬老人,我一定聽媽媽的話,因爲我覺得我在孝敬老人的時候,大家都開心,我也開心,哈哈哈!

最後我想起來,我們的這個活動“孝敬小能人”,要拍一張一照片,可是媽媽竟然忘記帶相機了,我只好回家用文字來敘述我是如何做一個孝敬小能人的N了!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6

重陽節快到了,教師讓我們星期天幫助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一些孤寡老人做些事,我就開始行動了。

星期天,我早早的起了牀,我把作業做完後,便開始想:幫助誰做什麼事呢?突然,母親想出了一個好主意。母親興奮地說:“我們可以幫隔壁的爺爺、奶奶掃樓梯呀!”我立刻贊同了母親的說法。我拿起掃把開始掃樓梯,母親說:“掃樓梯的時候,人要站在上面往下掃。”我照着母親說的去做了,好不容易纔把樓梯掃乾淨。母親拎過來一桶水,我問母親幹什麼?母親說:“掃完後要用水衝一下才乾淨。”於是,母親就把一桶水灑在樓梯上,看着那水從樓梯的第一階滾到第二階,從第二階滾到第三階……就像瀑布一樣,漂亮極了。

到了下午,樓梯上的水乾了,我想隔壁的爺爺、奶奶看見了,心裏一定很高興,看着掃乾淨的樓梯,我的心裏有一絲絲的甜意。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7

今天是重陽佳節,我的小腦袋瓜裏一直在思考:該爲爺爺奶奶做些什麼呢?我冥思苦想,突然,我的靈感一閃。對了,爺爺不是新買了一部手機嗎?那我就教爺爺怎樣用手機吧!

下午,我回到家,快馬加鞭的把作業寫完,就跑去找爺爺。到了爺爺家,我先把手機找了出來,接下來就是“上課”了。

我先教了爺爺最基礎的,開關機。啊哈!這個倒是比較容易,爺爺也很聰明,我一示範他就會了。接着,我講了一下解鎖,爺爺也立刻就會意了。

到爺爺把這兩樣完全弄明白後,就是稍難一點的撥打電話了。我先用我的手機做了一下示範,又手把手地教爺爺。看爺爺那迷迷糊糊的樣子,我又給仔細講了一遍,爺爺他自己拿着手機搗鼓了半天,哎,終於也學會了。

緊接着,就是最最難也最麻煩的發短信了。還好,爺爺還懂得一些拼音的知識,這就好辦多了。可過程並不是那麼順利。我先幫爺爺挨個把拼音認了一遍,又給示範了好多次,爺爺每次都信心滿滿的說懂了!可手機一上手,爺爺就又有點犯迷糊了。我給講了幾遍,又拿出了幾個生字讓爺爺拼出來,前邊還挺好,到了後邊,就不行了。

爺爺邊看着生字,眉頭就一點點的皺了起來,表情也嚴肅起來。過了好長時間,他的眉毛又一點點的舒展開來,微笑又浮在臉上。我知道爺爺已經攻下了難題,不由得會心一笑。

我接過手機一看,全對!我又在手機上打了這幾個字:爺爺,你真棒!爺爺看到後,哈哈大笑,我從沒見過爺爺笑得這樣甜,這樣開心,活像一個老頑童!

以後,我要多爲爺爺做些好事。啊!重陽節裏幸福的爺孫倆!

寫重陽節的作文 篇8

在此次調查中,50%的年輕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從未想到在重陽節爲父母送去一份祝福。這種對重陽節“有名無實”的認識,反映了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在不少年輕人觀念中的某種弱化。

重陽節已經過去了,但與此有關的一條新聞卻仍發人深省。重陽當日,解放日報進行了一次隨機性的街頭調查。結果顯示,多數被訪的年輕人不知道當天是重陽節,有的知道重陽節,但不曉得重陽節與尊長敬老之間的關係。

重陽節在當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傳統文化對年輕一代影響的日漸式微。年輕人可以用學習壓力大、工作競爭激烈等客觀因素來解釋自己的這種忘卻,但無法迴避的另一個事實是,在傳統節日被淡忘的同時,西方節日卻在不少年輕人中風光無限。如今許多年輕人熱衷於西方的情人節,卻對中國傳統“七夕”節不屑一顧,就是一例。

事實上大多數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積澱形式,是傳統倫理觀、價值觀的特定反映形態。然而我們不少年輕人卻不知道爲什麼要在重陽節登高、賞菊,更無法體會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倫理內涵。在此次調查中,90%的年輕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從未想到在重陽節爲父母送去一份祝福。這種對重陽節“有名無實”的認識,反映了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在不少年輕人觀念中的某種弱化。

當然這種弱化需要辯證地看待。對於傳統文化中糟粕的東西,這種弱化無疑有益。但是對於那些類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之類優秀的東西,這種弱化就不應該了。因爲,恰恰是孕育於後者之中的倫理規範與價值觀念,成爲構築現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陽節被一些年輕人逐漸淡忘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傳統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這種淡漠已經引起社會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學把誦讀四書五經的部分內容列入課程表。在全國估計已有100萬孩子開始把誦讀古詩文作爲日常學習的必修課。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們背了多少古詩,而是讓他們多瞭解一下自己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並在這種優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爲“知書達理、尚禮重義”的棟樑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