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重陽節的作文錦集六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重陽節的作文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重陽節的作文錦集六篇

重陽節的作文 篇1

今天,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老人節。在這個節日裏,有很多老人還保持着登高望遠的習俗。寓意一年更比一年好,步步高。還有一樣習俗,也是我最喜歡的,那就是吃重陽節的栗子糕,香香甜甜,味道好極了。

現在,又把重陽節定爲老人節的原因是,讓我們更加敬愛老人,關心老人,愛護老人,孝順老人。所以,每當到了這個節日,我都要給外公外婆服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哦!對了我還要趕緊去看一下太太嘍!跟她一起渡過這個美好的節日。

重陽節的作文 篇2

九月九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下午放學後,我坐着媽媽的摩托車,懷着無比興奮的心情,向斗門有名的尖峯山前進。

當我們來到山腳,夜幕已經降臨下來,隱隱約約地看見山上的人羣,就像許多螞蟻在山上爬。我踏着輕鬆的步伐,走向公園門口。

我們每人都拿着準備好的食物和水,向山頂前進。我擡頭向上看,這座山不算高,大概有200多米吧!我心想:要爬上這座山簡直是小菜一碟。剛開始,我健步如飛,十分輕鬆,把媽媽遠遠地甩在後面。我往下大聲對媽媽說:“快一點啊,媽媽,GO!”媽媽對我說:“小子,我在儲存力量呢,等會就有你好看的!”

我沒理媽媽,繼續向上爬。本來一切都很輕鬆,可是之前跑得太快,用力過度,跑了一半路程,慢慢地覺得四肢無力,氣喘吁吁。只見一個個人從身邊超過了我,就連媽媽也超越了我。我想:這下糟了,連媽媽都超越了我,我之前的威風去了哪裏呢?不管那麼多了,還是繼續爬吧!但時間過得真慢呀,我現在已經汗流浹背,想走也走不動了。這時,媽媽在前面鼓勵着我,大聲地對我說:“快啊,山頂的風景多美啊,堅持下去,做事不可以半途而廢,要有始有終,你看,媽媽都上來了,你也要加油啊!”聽了媽媽的話,心想:如果我現在就放棄了,那之前上來的路程豈不是白廢了嗎?於是,我不顧疲勞,用盡吃奶的勁往上爬。“YES”,我終於爬上來了,我自豪地說:“我成功了!我成功了!”這時候,我一邊咕嚕咕嚕地喝着水,一邊從山頂往下望,欣賞着家鄉的美景。晚上的路燈,彷彿一條蜿蜒的火龍;公路上車來人往,川流不息;黃楊河上漁火點點,波光粼粼。我想:多美的景色啊,如果不付出努力,能看到這樣的好風景嗎?

我終於明白了,只要向着一個目標,不斷努力,勇於攀登,勇往直前,就一定能達到成功的頂峯!

重陽節的作文 篇3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裏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裏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爲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爲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裏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爲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重陽節是個歷史悠久的節日,由於年代久遠,節日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確。因此,關於重陽節的起源,有種種不同的說法:

其一: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爲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爲陽數,而日月並應,倍嘉其名,以爲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可見當時節俗已定型了。

重陽節主題,是求長壽、戴茱萸、釀菊酒、賞菊、釀酒及祭掃酒業神等。在流傳至今後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更具有意義,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動及各種遊戲等。

重陽節的作文 篇4

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節快到了,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重陽的傳說吧:農曆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有人喪命,這些百姓受盡了折難。它也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恆景自己病倒了愈後,他辭別了妻兒,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爲民除害。他四處訪師尋道,最終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終於找到了那個神奇法力的仙長,從此恆景刻苦練出了非凡的武藝。一天仙長把恆景叫來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爲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恆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突然聞到香和酒氣,便戛然止步,這時恆景手持寶劍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重陽節便被做爲老人節。

“老人節”當然要給老人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咯!比如看看老人,陪陪老人,與老人一起玩一玩兒;爲老人洗腳,使老人感到快樂;對老人講講故事,讓他們心中感到快樂,不再孤獨……

“老人節”就是爲了老人,在以後,我們要多陪陪老人,多看看老人,幫助老人做一些事情,使老人們不再孤獨,不再寂寞吧!

希望這種傳統的節日能夠永遠的流傳下去!

重陽節的作文 篇5

更興奮得像個孩子。

在刻有漢白玉浮雕烈士紀念碑前,母親與一些素不相識的老人們聊起家常,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我用照相機記錄下了這其樂融融的一幕。

上山難下山更難,爲防止輪椅失控下滑,採用上面拽下面頂的辦法,順原路下山後又推着母親經勝利廣場去公園賞菊,時逢國慶期間,燦爛的鮮花和遊人的笑臉把廣場和公園裝扮得格外美麗。

各式花壇營造出一片花團錦簇、欣欣向榮的景象。

在親人的陪伴下,徜徉在花海中,母親一臉的幸福與快樂。

又是一年重陽節,景色依舊,物是人非。

今年國慶10點鐘,93歲的老母親安詳地走到另一個世界裏,在那裏她還會賞菊登高嗎?早晨,我獨自登上山頂,一路上尋覓着回憶着,在登山晨練的老人中間尋找母親的身影,我祝願天下的老人永遠健康快樂。

重陽節的作文 篇6

今年的重陽節快到了。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個“任務”———在家裏爲長輩製作一道菜餚或一樣食品,或爲老人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記錄下過程和感受。

國慶假日的一天,我來到外公家,我發現外公的鬍子和頭髮都長長了,因爲外公長年坐在輪椅上,行動不便,我突然靈機一動,馬上就要重陽節了,我應該爲外公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於是我把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很贊同我的意見:推着外公去理髮。

說幹就幹,我叫外公在輪椅上坐好,用毯子蓋在他的膝蓋上,怕他着涼,小心翼翼的推着外公就上街去了,一路上,我和外公講了一些在學校裏的趣事,講到高興處,我還跑到輪椅前,對着外公手舞足道,居然忘記了推輪椅了,惹得外公哈哈大笑。

經過的道路難免有些凹凸不平,在凸起和上坡的路段,我怎麼也推不上去,急得我滿頭大汗。後來我動了一下腦筋,反着拉,一使勁,嘿,果然把輪椅拉上來了。像解決了一道難題一樣,我心裏美滋滋的,就這樣我們一路笑着,一路欣賞着道路兩邊的風景,感受着街上人來人往的熱鬧。不知不覺的,我們就來到了理髮店。

待外公理完髮時,我悄悄地從衣袋裏拿出自己的零花錢,給了理髮師叔叔,叔叔直誇我是懂事的好孩子!

通過這件事,讓我深深地認識到,其實爲老人做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很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會讓老人感到很開心、很溫暖。古今中外有多少關於尊老的詩句。“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情”,“扶老養老傳家久,尊老敬老世譯長”,“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些詩句都是在告訴我們:沒有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與疼愛,也就沒有我們今天的茁壯成長!所以,我們要理解長輩對我們的督促和批評,要學會感恩,學會關心父母,體貼父母,諒解父母,孝敬長輩,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