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魯迅的一封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信的經歷,對書信很是熟悉吧,書信是人們是人們傳遞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種交際工具。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封優秀的書信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寫給魯迅的一封信,歡迎大家分享。

寫給魯迅的一封信

寫給魯迅的一封信1

敬愛的壽鏡吾老師:

您好!

畢業了這麼多年,我還是很想您,明天,正好有一位同學回國,於是,給您說說心中的話。

壽老師,您最近身體好嗎?一晃就跟您分別了近十年。在您的孜孜不倦的教導下,我的學業有了一定的基礎。在國內讀了幾年書後,我五年前到了日本留學。開始,我選擇了我深愛的文學,後來,又離開了東京去了仙台學醫。爲什麼學醫,是因爲我在我父親患病的那段日子,對祖國醫學的落後,有很深的印象。但是,去年的一件事,讓我又改變了看法,倘若國人思想麻木,縱使身體再強健,也是沒有多大意思的。於是,又想用文學這支筆,爲促使國人精神的醒悟做點事情。

正因爲有您的教育,我纔能有今天的見識,正因爲有您,纔會有我的今天。您的人品和您的學識,一直在滋養着我,我永遠慶幸曾經是您的學生。

雖然,我對過去的教育很有看法,希望中國的教育能多多引進世界的先進文化,但是在三味書屋的酸甜苦辣,不管過了多久,我都會銘記在心。壽老師,我要真誠地對您說一句:雖然我無法爲你做些什麼了,但是我會一直在心底裏默默祝福着您,直到永遠,希望您在以後的日子裏也能感受到我對您的這一份誠摯祝福!請您勞逸結合,保重身體!

我目前不能確認在日本還要呆多久。我知道,自己以後的路還很難走,但是,我要和先生您一樣,義無反顧地以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去做事,讓風雨如磐的祖國的天空,出現些許亮色。

最後,我還要再次表達對您的謝意,謝謝您給我那麼多美好的回憶。

敬祝

身體健康!

  您的學生:周樟壽

  1907年9月5日

寫給魯迅的一封信2

尊敬的魯迅先生:

您好!

小學時就在課本中目睹您作品的風采,課文《少年閏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他們都是您關於童年的回憶文章,讀起饒有興趣,除了對你所描繪的那種美好童年生活的嚮往,當時的我只是覺得這兩篇文章十分的有趣,卻並沒有感覺出什麼獨特的地方,更加沒能理解其中的含義,在中學階段進一步對您的作品進行了學習,擴大了作品學習的類型,也加深了對其中的理解,由此也開始了對您的崇敬。

在你衆多作品中,看得最多的是小說。《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我都閱讀了,我知道了這不僅僅只是簡單一般意義的小說而已,這其中包含了您對於現實社會的批判性思考,也包含了您在建設中國現代新文化時的文化理想,還包含您在面對人生困境時的個人哲思,內容題材新穎豐富,當時的您更多的是想通過這些小說挽救國救民,來讓國民愚昧迂腐的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殊不知您的作品是中國近代小說誕生的標誌也是中國近代小說成熟的標誌,其思想藝術的卓越成就可以說近代以來都還無人能與之相媲美。

你處在的是中國社會大動盪大變革的時代,歷經並見證了那一時代最重大的歷史事件,也以自己對救國救民之路的探索融入了那個時代。特殊的時代背景,以及特殊的人生經歷造就了不一樣的你,一個集“獨特”於一身的獨特的人物,獨特的人格、思想、藝術見解。社會影響着你,同時你也以你的思想你的文字改變着社會給傳統愚昧的思想以重擊,也推動者中國的革命。

在看清傳統文化的吃人本質後,你率先的發出感嘆“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衆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以爲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於是你毅然棄醫從文,決心從思想上上解救愚昧的中國人,思想可謂之獨特。

在你各種文體作品中,我最喜歡的要數小說了,當然看得最多的也是小說,小說盡顯獨特,更是將獨特的思想展現得淋漓盡致。優秀的作品都是“可再生”文本,它會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情感的變遷,不斷折射出新的意義和價值。而你的作品恰是如此。在小說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傷逝》《狂人日記》《阿Q正傳》了。將觸筆伸向普通民衆,通過對民衆的描寫,對民衆的遭遇表示同情,來表現這個時代,並且體現時代“吃人”的本質。《傷逝》以子君和涓生的愛情爲主線,他們衝出了舊家庭的束縛,實現了愛情的自由,這表現出了年青一代在思想上的覺醒,但他們建立起的幸福生活卻經不起社會經濟的壓力,也經不起平淡無味的日常生活的消磨,最後只能解體又回覆到舊的家庭中去。表現着你立足於理想與現實、希望和絕望的現實中來把握現實,也展現着時代的那種以個人對抗世界的先覺者的“吶喊”與困境。不僅如此,也在啓示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人,要衝破現對於舊家庭的物質現實的枷鎖,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同時也告誡着我們,現實和理想之間客觀地存在差距,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但我們應該立足現實改變自身的同時去適應現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創造幸福,去固守已經得到的幸福,而不是一味地空想着理想狀態並沉靜於此。幸福一直都是自己掌握的,在最後的不完美的結局中,讓我看到了涓生對那份來之不易的幸福的不珍惜,總是在尋找客觀原因而忽視了實質性的主觀條件。事情的發生總是主客的結合,我們要主動尋找其本質去解決問題,避免其失去才追悔莫及。在初中一次偶然的課外看了《狂人日記》,稀裏糊塗地從中看到了一個被迫害妄想症的狂人但也僅僅如此,後來才知道它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通過對狂人的描寫來揭示“家族制度與禮教的弊害”指出其被人習焉不察的“吃人”的本質,“憂憤的深廣”將吃人的情境由政治層面深入到日常生活和文化信仰層面。“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許還有?救救孩子;;;;;;”孩子還處於無意識狀態,孩子一出生就處於文化傳統的包圍之中,傳統思想的弊端自然滲入到他們的思想意識之中。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對孩子的教育要從年少抓起,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塑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積極重要,在官二代、富二代各種紈絝事件層出不窮的現狀,人們應該注重孩子的思想教育,讓孩子不要被物質化矇蔽,注重精神追求。初看《阿Q正傳》會讓人覺得這部作品充滿着詼諧、打趣、嘲笑、諷刺的語調,其實這種喜劇性的開篇與寫作目的無關,它塑造了一個意蘊豐富、發人深省的文學典型,阿Q這個人物也變得家喻戶曉,他最得意的東西就是“精神勝利法”,無論發生什麼,憑藉自己的心理調節能力都能獲得平衡和快樂。魯迅是從批判和否定的角度揭示這一中華民族的劣根。有句“每個人心裏都活着一個阿Q ,只是輕重的區別”。在遇到過不去的坎時,每個人都想或多或少地安慰自己,甚至有時候還爲自己找藉口,尤其是在壓力如此大的社會現狀下,通過心理療法,自我安慰讓自己的情緒得到穩定與緩解,並且在事後總結經驗,去充實完善自己,這是一種積極地的人生態度。而阿Q的自我安慰實質則是一種自我麻痹,一味的讓自己的思想達到自己的理想狀態,行動卻不存在,阿Q的存在無論是對那個時代還是我們現在的這個時代都具有重要的鞭策作用,啓示着我們去務實去奮鬥。

魯迅先生,在給您的信中,我說了一下我非常喜歡的三篇文章的理解,若有衝擊不符,還望海涵。

xxx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魯迅的一封信3

尊敬的魯迅先生:

您好!

我是一名仰慕您的中學生,我十分敬佩您,對於您的品德,文章以及您俯首甘爲孺子牛的氣概。

先生,第一次認識您時,是從初中的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開始的,在書中,您在百草園的趣事讓我十分嚮往,事實上,裏面的遊戲有些我也玩過,不過我卻總是認爲沒有您書中講的那樣有趣。三味書屋那樣的地方我不知道,但在您的描述下,我想即使有那樣多的課業,但那樣的樂趣,就足以讓人滿足了吧。

在那之後,您的文章,我也讀了不少,我在您的文章中,忽然明白了這個世界的另一面,有悲有傷,有得有失,不全是童話。《貓。狗。鼠》中您似乎對於貓的討厭有些偏執,但在後來,理解了一些含義後,便也明白了原因,那樣的偏執,也是有道理的。

我聽過您的故事,您用筆桿做武器,用文字攻擊那些“文人墨客”,您用一支筆,譜寫了您的一生,您用一生,講述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的故事。

您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描繪的世界,該是當時的一個心靈的寫照,那樣一個人吃人的社會,良心,道德,全部泯滅。

《狂人日記》的結尾,故事中的我,最後的結局,該是被吃了吧!但我卻願意他死裏逃生,畢竟在當時,他是那樣的純良。又或許,死亡,纔是故事最好的結局。

  一名仰慕您的中學生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魯迅的一封信4

親愛的先生:

這是七十多年後的一個不成才的青年,在給您寫一封無用的信。先生對於我而言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您影響着我。哪怕這並不是您的期許。然而我要提起筆同您談談,報答偶像大約是一件份內的'事。

我們享受着和平,更多的人卻在忘記苦難;我們擁有了更多的選擇,人們卻更加茫然無措。有人在作着“同這個世界談一談”的事業,但世界幾乎是不領情的。於是我想找一個純粹一些的人談一談,以消心中這關於人生世事的塊壘。或許有人會說,一個二十來歲的拿着父母的錢在學校瞎混的人,端個什麼架子要來說人生?然而我思索了一番,答案是:要的。

中國的歷史,是吃人的歷史。老百姓總是在作着小小的夢,這夢可以分三個層次:首先是明君夢;若無明君,便有了清官夢;再無清官,還有俠客夢。中國的人民便在這等待他人來相救的漫漫長夜中一代又一代熬幹了自己。如果細細地查歷史,是有幾個叛徒的,但後來不是失敗,便是做了順民。我總覺得這狀況,足夠悲哀,以至於人不敢將想象力放在社會意識之上。孫悟空,總該算得上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了,人們都愛他,小孩子也喜歡他。我卻總覺得,這樣一個自由的人最後成爲體制中的一員,到底是一種遺憾。哪吒,多麼十足的一個小叛徒,那麼地活泛,那麼好,最後也成爲體制的維護者,失卻了生命中的自由的光輝。如果說一個民族被限制,而他們的想象力都飛不起來,都不敢對世界提出異議,不敢背叛,那我們要用什麼爲自己燃燒出東方的一片曙光?

我之所以愛先生,在於您對世界進行了背叛,並且一直堅持到了最後。我深記得您的遺書最後的一句:讓他們怨恨去,我一個也不原諒。這句話,照亮了我,使我知道:原來世上是有這樣倔強的人的。“倔強”兩個字,於我而言是那麼的高貴。在中國的土地上,着兩個字彌足珍貴。

時代的更迭,就像季節的輪轉,一直向前。而今的中國不比當年好到哪裏去。人們依然在徒有其表地學習着西方的一切,孩子們都在可恥地長大着,然後熟門熟路地墮落下去。走在街上遇不到光彩照人的眼睛,人們只期許安定地活着,不想未來。有良心的人,都沉默着,大家不說話,道路以目,相約一同閉口不談意義一回事情。我總想,這樣的茫然和麻木必定會在未來結晶出巨大的沉痛。而這天下的罪過,又有誰會站出來承擔呢?

先生,一個青年,總是好的。他爲着未來在掛懷,想得到上蒼的眷顧,能期許在塵世有着一份尋常的幸福。夢想,已經算是奢侈的東西了。因爲人們不大相信夢想,就算有了理想,生老病死、世態炎涼的苦厄,一件也不能逃脫。但我相信夢想。至少,在生命短暫時,能讓它顯得好。能在人生的路上有一份逢山過山、逢水過水的勇氣。先生,一個青年,他有夢想,大約總是好的。

我之所以愛先生,還有一個原故。因爲您給了我一副好心腸、好靈魂。一個人的成長,能得到另一個人的庇護或指引,這是一種恩惠。我總照着您,反省我自己;反省怠墮,反省自尊。我敬佩那些自尊的人,哪怕他很卑小。就像《平凡的世界》裏的孫少平,我總是感嘆於他的那種不顧一切的自尊的精神。我每每想到您和這些人,心中不免一驚。然後深深反省。

先生,大約會有一個七十多年後的人,給您寫來信箋,說您是他的堅持。您要原諒,原諒這稚嫩的筆觸和不成樣子的表達。或者這些話是可笑的,是酸的,您也要原諒。因爲一個青年,畢竟是有希望的,是好的。如果您要回信,請您只寫一句話:你改悔吧!

xxx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魯迅的一封信5

尊敬的魯迅先生:

您好!

隨着光華流轉,歲月流逝,在這匆匆的初中三年中,您帶給了我太多,深深銘刻在我的心中。

您還記得《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嗎?正是這一幕幕清新且童真的生活片段,勾起了我童年的回憶。每當憶起它,我便彷彿穿梭在這古色古香的學堂中,吮吸着教室中傳來的陣陣甘甜,寧靜地留戀着那古色古香的眷戀與不捨。我彷彿也置身於那雜草叢生的後院,輕撫那叢叢青翠,低語着奇聞怪事。

在這封存的土地之上,您是否也感受到了童稚的幸福,感受到了晚風的低吟?

一步又一步地循着您的腳步追啊追,恍然間,卻如同隔世。窗外的明媚春光消失了,生機也消失了,只餘下皚皚白雪。

跟着您回到了故鄉,回到了那令人魂牽夢縈的童年之地,卻發現,這一切早已不真實。我與您共候在屋中,低語着記憶中的美好,期盼着再次迎來塵封的記憶。孰知,即使擦再多次眼,卻也無法看清鄉鄰的背影了……面黃肌瘦的閏土,客套虛僞的面孔;尖酸吝嗇的楊二嫂,也再也不復當年的美貌。

看着這些逝去的記憶,您沉默着告訴了我現實的殘酷與無情,惋惜着社會的動盪不安。也正是這些,才使您筆鋒一轉,從一位醫生儼然變爲學者,理了理灰白的頭髮,義正詞嚴地開始抨擊資本主義。

回翻您的文章,重溫您蕩氣迴腸的思想精粹,我又再次沉浸在了《社戲》中生動精彩的表演,漫遊在月?綹呦碌拇?埃懷兩?諏恕短僖跋壬?分兇ㄗ⒀轄韉鬧卵扔胱鶚χ爻さ拿賴攏弧段蕹!返獰白也令我深深沉思這世間的陰陽……

是您用這質樸的語言陪伴了我三年光陰,的便是帶給了我關於心靈的感悟與昇華。誰說一草一木不能被賦予思想?誰說一人一事不能被予以情感?在我心中,您既是一位奮發向上的民族戰士,一位聞名四海的筆者,也同時是我的良師,您用平和的文字撫平了我心中的不解與急躁。

願我也能擁有您的嚴謹與執着,擁有您內心中不懈的民族之魂,用熱血去奮鬥,去拼搏!

精神不朽!!

XXX

  xxxx年x月xx日

寫給魯迅的一封信6

親愛的魯迅先生:

您好!

步入五年級,我也漸漸讀懂了您的書。《狂人日記》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社會陰暗複雜,您是以一位瘋狂的人的口吻來寫的,您將自己的反抗寫進了書中。我開始很疑惑:這個人是瘋了嗎?他身邊的這些人爲什麼都想吃他呢?後來,我漸漸瞭解了:這些人其實是那些富貴權勢的人家,而“我”代表了窮苦的老百姓,被他們壓榨。將窮人當作貓狗對待,寫出了當時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

先生,每個人都知道,您是一位愛國主義者。《狂人日記》中,透露着您對封建社會的反抗,對我國前途的憂憤,這本書將我帶到了那個可怕的社會,同時,也使我感受到,我們現在有多幸福,如果您能回到我們的身邊,看到國家的雄偉宏圖,應該會感到很欣慰吧?國家仍在進步,我要從現在起,更加努力學習,不再讓祖國回到以前那個時代,使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我也很喜歡您筆下的“阿q”,他雖然窮的響叮噹,但他會努力幹活掙錢,卻因爲舊中國人民對待每個人的偏見,連姓名都被人遺忘了。他很樂觀,什麼事都往好的方面想;他很積極,從沒有對生活失望過。他帶着那麼好的性格,卻偏偏出生在一個腐敗的社會時代,您以這兩處鮮明的反差,解釋了當時社會所處於的水深火熱。

魯迅先生,我知道您原本是一位醫生,卻因爲看不下去封建社會的險惡,便放棄醫生這一職業,用筆尖去吐露自己內心的感受。所以,您的作品都揭露了對當時社會的批判與對未來的擔憂,對嗎?您熱愛祖國,所以處處爲大局着想。因此,您受到了許多處於危難老百姓對您的尊敬,是您的書使我進步,是當代青年的思想變得不再自私,不再迂腐。

您對當時社會的看法全部吐露在書中,這些精神食糧也使我們後代受益,是我們對祖國更加感恩。您雖然走了,可這些知識不會流失。代代相傳。都說時間磨人,但我們對您的尊重絕不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減少。

此致

敬禮!

xxx

xxxx年xx月xx日

寫給魯迅的一封信7

敬愛的魯迅先生:

您好!

作爲您忠實的讀者,我真心佩服您。我讀過您寫的《狂人日記》、《孔乙己》、《阿Q正傳》等,您的每一篇作品都讓我受益無窮。

您對人物的描寫非常到位,人物在您的筆下栩栩如生;您對事件的描述意義深刻,啓發了無數人的心智。您不只讀四書五經,還讀了許多課外讀物,努力掌握各類文化知識。您積極投身於反清革命的洪流中,立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您有感於國內同胞的愚弱,認識到改變國民性的重要,便毅然棄醫從文,邁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選擇了文學藝術,以筆作爲自己救國救民的戰鬥武器。您關心青年,培養青年,爲青年作家的成長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這是您一生的真實寫照。臧克家先生寫過一首詩,這首詩把您和反動統治者對人民的不同態度、不同言行以及各自不同的結局做了鮮明的對比。熱情地讚頌了以您爲代表的千千萬萬向着惡勢力衝鋒陷陣的革命戰士的崇高精神。

最後我要對您說一句話就是:“魯迅先生,您不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巨匠,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大英雄!”

此致

敬禮!

曾心言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魯迅的一封信8

您好!希望身居在天堂的您能收到我這微不足道的信。如果您收到了我會很高興的。

我特別喜歡您的作品,尤其是您寫的《孔乙己》和《故鄉》這些作品都充分的表現出您對封建社會的無比憎恨,對於人們受封建思想毒害而感到悲傷,您在作品爲讀者塑造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比如窮酸迂腐而又善良悲慘的孔乙己,冷酷狠毒的丁舉人,自私刻薄的“豆腐西施”憔悴麻木的閏土老兄等等,他們給罪惡的封建思想帶來重重的打擊,給讀者帶來新的革命。

您的反封建思想和憂國憂民的感情我很贊同。對您提出的“醫人不如醫心”在這個觀點感到驚訝。

您倡導了新的文學革命運動,而且是一個立場堅定的新民主主義。雖然文學革命之力很不好走,一不消小心就會被逮捕,甚至丟掉性命,但是您卻堅定的走了下去。爲了祖國和人民,您竟然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記得您寫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講述一個受迫害的“狂人”無論看什麼書都寫着“吃人”兩個血紅大字等等,

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這篇小說還是我國第一篇白話小說,不論語言,還是思想,都堪稱“偉大”!爲五四文壇帶來了一場雷雨,位於多人、讀者都帶來的革命性的解放!這真讓人興奮!

魯迅先生,我以前看過您寫的一封信,是你寫給一個大學生的,那種語氣多麼樸實和平易啊!跟讀您的文章不同,許多人都說,與您交談,一點緊張感都沒,你爲您和藹可親,而且很幽默,無您交談既能夠學到許多的東西,也讓人的心情感到特別愉快。

真希望您能給我回信,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奢望。

最後祝您在天堂身體健康,爲天堂做出更大的貢獻。

 xxx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魯迅的一封信9

我是尚德實驗學校的一名學生,這星期剛學了您的一篇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在您的描繪中,我彷彿回到了您的童年。春末的菜花,盛夏的鳴蟬,秋天的蟋蟀,冬季的捕鳥,一切都是那麼的有趣,那麼的令人嚮往。真正的童趣,不就應該如此嗎?我的童年是在一棟棟高樓,一面面白牆,一張張考卷中度過,從未體會過您的快樂與自在,您覺得悲哀嗎?

從小,我的身上就有一副沉重的擔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讀書固然重要,可人的童年有幾次呢?還有您的三味書屋和您的先生,也讓我神往。儘管您就讀的是所謂全城最嚴厲的書塾,但您的先生的博學和和藹以及您和同窗間的嬉戲和調皮都證明了您是快樂的。不過您的勤學好問也讓我受益匪淺,不然您怎麼能成就您偉大的人生呢?我也應該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說不定也能有一番作爲,想必您肯定是贊同的囉。

好了,不耽擱您的時間了,我一定會多拜讀您的大作,從中應該會悟到不少道理吧。

此致!

寫給魯迅的一封信10

尊敬的魯迅先生:

您好!希望身居天堂的您能收到我這封微不足道的信。魯迅先生,如果您收到了,我會很高興的。

73年前,中國文學史上最璀璨的明星墜落天際,一時間天地一泣,華夏同悲,整個中國都沉浸在失去偉人的傷痛之中。如今,70餘年已過,不知魯迅先生在另一個世界,是否一切安好?

魯迅先生不僅僅是一個文人,他是那個時代的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①,魯迅先生棄醫從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②,他所做的,不僅僅是創作,他是在爲一羣行屍走肉注入靈魂。他尖銳的目光,犀利的文筆,辛辣的諷刺,彷彿生來就是爲了挽救一個時代的思想界。他以文爲劍,刺入一切腐朽思想的心臟,從中剖出國民的劣根性,然後血淋淋的丟到國人面前,用那刺眼的紅色來震動人們麻木的靈魂,來驚醒所有沉睡的夢中人。他以一己之力提升了整個時代的高度,他的吶喊喊出了那個時代的最強音——我以我血薦軒轅③!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④!我一直被魯迅先生深深震撼。而七十多年過去,人們究竟如何?我記得某天在網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作者入木三分地充分論證了魯迅是漢奸這一偉大命題,條分縷析,入木三分,堪稱論證之精品,令人敬仰。我看後真的無語了,於是百度一下,居然發現那篇文章還有一定的知名度,甚至一個百度知道的提問人竟然給了那篇文章一個極爲諷刺的評價——文章犀利,頗有魯迅的風格。

當時,真的感到一種冰冷浸入骨髓:這就是中國人,魯迅拼上自己的一切要去挽救的中國人。

聽說,在丹麥,如果你罵他們的國王,他們會不理你;如果你批評他們的奶酪,他們會罵你無知;但是如果你提到安徒生而臉上沒有尊敬的表情,他們會給你一個耳光。什麼,才叫做一個民族?

可是後來,我釋然了。我突然想到他們在生活中可能也對先生頂禮膜拜,只是在網上想要標新立異,引人注目,就像那句話說的“在網絡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何必去和網絡上的無聊人士去計較?他們發的不是瘋,是寂寞。

更何況,這個世界註定要讓偉人孤單,聖人孤獨。我知道,至少有兩個人會懂先生:一個的名字叫做歷史,一個的名字叫做未來。中國不必所有人都懂魯迅,只要還有,就夠了。只要我還在喜歡,就夠了。

後來,也就是最近,又在討論“魯迅先生,您OUT了嗎?”我不想多說什麼,只是看看先生所揭露之劣根性如今已去多少,我想答案很清楚。不管誰在說先生是HJ,不管先生是不是OUT,您永遠是我最喜歡的文人,最敬仰的文人,先生的文章仍然是我最喜歡讀的文字,永遠是我心靈的導師。

我很喜歡您的作品,特別是《孔乙己》和《故鄉》。這些作品都充分地表現出您對封建社會的無比的憎恨,對於人們受封建思想毒害而感到悲傷。您在作品中爲讀者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比如窮酸迂腐而又善良悲慘的孔乙己,冷酷狠毒的丁舉人,自私刻薄的"豆腐西施",憔悴麻木的閏土老兄等等,他們給罪惡的封建思想帶來了重重地打擊,給讀者的思想帶來了新的革命。

您的反封建思想和憂國憂民的感情我極爲認同,我也很讚賞你那顆強烈得有些偏執的憤世嫉俗之心。對你提出"醫人不如醫心"這個觀點感到驚訝與佩服!

您倡導了新文學革命運動,而且是一個立場堅定的新民主主義者。雖然文學革命之路很不好走,一不小心就會被逮捕,甚至被殺頭,但魯迅先生您卻義無反顧地堅持走下去了,一點悔意也沒有,這是多麼崇高的思想!爲了祖國,爲了人民,您連自己的生命也不顧了。記得您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講述了一個受迫害的"狂人"無論看什麼書都寫着"吃人"兩個血紅大字等等,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這篇小說還是我國第一篇白話小說,不論是語言還是思想,都堪稱"偉大"!爲五四文壇帶來了一場雷雨,爲許多文人帶來了勇氣,爲讀者的思想帶來了革命性的解放!這是多麼讓人興奮的事啊!

您最讓我敬佩的一點,是您不但注重文學創作、翻譯等工作,還很注重培養中國的下一代,關心青年的成長和國家的未來。您經常接見一些學生團體,與學生們一起交流問題,參加學生們組織的活動等。由此看出,您是多麼注重青年人,希望他們多接受新事物,多吸收先進的思想,在祖國危難之際,能夠伸出巨手,爲中國的崛起做出貢獻!

那如今的您之於我們呢?

“不!不是黑夜,而是光明!不是結束,而是開始!不是死亡,而是永生!你們當中有誰嫌我這話不對嗎?這樣的棺柩,表明的就是不朽!面對某些顯赫的死者,人們更加清楚地感受到某些睿智的人懷着神聖命運走過大地,爲了受難,爲了洗淨自己。大家把他叫做大丈夫,還彼此說:“那些生時是天才的人,死後就不可能不是神靈!”

我不知道要說什麼,唯有援引這段我極喜歡的雨果在巴爾扎克葬禮上的演說詞,我相信這段話放在先生身上一點也不爲過。我還有什麼話好說呢?人們不是已經給過先生評價了嗎?只要那個稱號才配得上先生,也只有先生才配得上那個稱號——民族魂!

嗚呼!自習在即,時短情長,言不及盡,然我心之情又豈可以寸管形容之!我唯有在此對先生立下一個承諾,以此告慰先生在天之英靈,來作爲後死者菲薄的祭品奉獻於逝者的靈前——

魯迅先生,請您放心,這個國度,現在,交由我們來守護!!今生有願追桃李,同薦軒轅血一腔⑤!

希望您能回信,也希望有機會與您面談,不過我希望在百年之後。最後,祝您身體健康,爲天堂做出更大貢獻!

xxx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魯迅的一封信11

尊敬的魯迅先生:

您好!

我是一名中學生,在不斷閱讀中,對您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瞭解。從我們老鄉阿累的《一成》中,我瞭解到您非常關心青年的成長,您把整個生命都獻給了革命事業,您是頑強的無產階級文化戰士,是我們永遠的老師!

先生,您在中國最彷徨的時候,領着覺醒的中國人和您一起吶喊,您是一面旗幟,文學史上一面不倒的旗幟!您生活在舊社會,您用手中的筆,喚醒了沉睡的東方雄獅,從五·四運動開始,您便開始了對創造新生活、新社會道路的不斷探索。值得驕傲的是您的血汗沒有白流,我們現在過上了新生活——沒有壓迫與剝削,也沒有戰爭與血腥,有的只是和諧與美好。我知道這是您最願意看到,相信現在的您一定會含笑於九泉之下的。

先生,您的很多文章都給了我深深的震撼。《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孔乙己》、《故鄉》、《藤野先生》、《祝福》、《藥》等等作品,無不滲透着您胸懷天下、愛國愛民、孜孜以求救國真理的赤子之情。我常常爲您的驚世妙筆,先進思想拍案叫絕、熱淚盈盈。

《祝福》中的祥林嫂是您筆下一個可憐人兒,她是封建社會制度與觀念的犧牲品;《藥》中的華家因爲那可惡的迷信思想成了嗜血的螞蟻。正是由於黑暗的封建社會造就了阿q這個愚昧無知、麻木不仁的僱農的典型,造就了科舉制度的犧牲品孔乙己的悲劇,纔是昔日的密友變得生疏與隔膜。您筆下的人物個個各具特色,你刻畫人物的方法、語言精妙絕倫,各有千秋,實在是一般人所無法企及的。

先生,您是我們永遠的導師,寫作上、做人上的偶像。您的偉大的人格將永遠鐫刻在我們的心中,我們將會在您的吶喊聲中繼續前行,永不停息!

此致

敬禮

xxx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魯迅的一封信12

親愛的魯迅先生:

您好!

我現在是一名初中生,看了《五猖會》之後我知道了您父親的那種封建的教育思想,想和您聊聊。

我覺得我自己的看法是,雖然我很理解您的那種想看戲的急切心情,但是我覺得一個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就說說我,我就常常在看話劇的時候背書,所以我認爲您可以理解一點點父親,我覺得這種封建的教育不用去批判,要批判就批一批父母親不理解孩子們。

看看我,我就是這個樣子的嘛,總是覺得和他們說不通,無法交流。就比如我喜歡聽音樂做作業,但是媽媽就不讓,爲什麼呢?我就很想不明白。我聽音樂可以讓自己寫得更快。聽上音樂我會感覺整個人很安靜(因爲我聽的都是慢歌),這樣子想題可以不受打擾,可以更專心地想題,心情也可以很愉悅,對我來說這是一件好事,不是壞事。我媽呢?她認爲聽歌會使我的速度變慢,而且會分神無法專心看題,思考也會被打斷,她要求我寫作業時專心其他都不許幹。我聽話地不聽歌了,帶上耳機總行了吧?可以更安靜,而且線也是沒有插上呀!耳朵是我的嘛我可以聽不進去,當個物品就好了,又不是你聽,魯迅先生您說呢?希望可以給我回信,您有沒有這樣過呀?都一樣是孩子嘛,我想看看如果是您,您會怎樣做。我期待回信,謝謝。

好好學習,學業有成

筆友糰子

  20xx年11月1日

寫給魯迅的一封信13

魯迅先生:

您好!

我是光明中學八(2)班的學生,我學了許多你的文章: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雪》。《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了您小時候的生活故事,因爲你每次上學都遲到,所以在課桌上刻了一個“早”字,《藤野先生》寫了您學習的孜孜不倦,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雪》更加表現了您的文采是無人能及的,學了您的文章,讓我感受頗多。

魯迅先生正如你所說的名言“哪裏有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放在了學習上。”在你所說的名言,我最喜歡的就是這一句,因爲他表現了你的精神,愛學習的精神。你說的這句的名言給我們樹立了榜樣,我非常崇拜你,因爲您才華橫溢,您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模範,魯迅先生我要學你的謙虛,您不管有多大的成就都不會放在心裏,覺得只是一時運氣而已,如果換成了我,我就會大肆宣揚出去,一定會讓全世界都知道。

魯迅先生我是不是應該好好反省自己,和您好好學習怎樣謙虛做人呢?我還需要向您學習怎麼去學習,你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放在了學習上,而我卻恰恰相反我把別人學習的時間放在了玩上,真的很遺憾,沒有早早的學習你的文章,讀您的名言,真的很後悔,不然我就不會把別人工作的時間放在玩上了。

身體健康!

xxx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魯迅的一封信14

尊敬的魯迅先生:

您好!

最初接觸到您是因爲您的那句經典名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當時我並不懂這句話的意思,只覺得好像寫的不錯,大家都知道,平時語文考試還經常默寫。

後來我閱讀了您的一些文章,覺得真的好難懂,可能是因爲我的語文功底太淺,耐性太差吧,反正我總是需要老師一遍一遍地解釋寫作背景,再結合文字聯想,藉助參考資料的解讀才能大概明白——原來這些文章寫得這麼好!

隨着時光轉轉轉,上初中後,我有了自己的偶像。在文字方面,我很喜歡朱自清和郭敬明。也許是因爲喜歡他們那種順順的語言,也許喜歡是因爲他們說出了我的心聲,也許只是因爲趕個潮流?

然而不知何時起,您在我心裏就成了英雄,用文字抨擊黑暗的英雄!

您相信嗎?從您成爲我心中的英雄起,我不斷地被您的文字震撼着。我曾爲了“倒提鴨子而憤怒,也曾因敬佩“我以我血薦軒轅”而流淚。漸漸地,您的文字讓我瞭解也舊中國那段黑暗的歷史,在我慶幸自己未生在那個時代時,也慢慢地理解了喜歡上了您的文字、您的愛國熱忱。記得您說過:“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纔有真進步。”“艱難,就愈要梆。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必須敢於正視,這纔可望敢想,敢說,敢當。“這些話,我沒費力就記下了,很奇怪,平時覺得是大道理的東西,卻感動了我那顆久欠澆灌的心。

聽到有人說“魯迅的文章看不懂啊,我一怕周樹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寫作文“時,我的嘴角不覺上揚了。

先生,謝謝您。感謝您用文字喚醒一代又一代麻木的人們,感謝您爲我們率先垂範,感謝你勇敢地走在鬥爭的最前列,用您的精神與鬥志鼓舞着一代又人代有爲的青年!先生,您知道嗎?此時此刻,我真的爲自己能如此瞭解您深愛您而感到驕傲與自豪!

先生,在您的身後,有一羣不懂事的孩子,也有一大羣被您召喚着的奮力前進的青年!

此致

敬禮

xxx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魯迅的一封信15

尊敬的魯迅先生:

您好!

我是晚輩陳鏝羽。自從我讀過您的著作《阿Q正傳》、《孔乙己》等,我對您肅然起敬,從此心中萌發了當作家的願望。

是您的作品讓我懂得那是社會的黑暗;是您的作品讓我明白人民在災難中煎熬的痛苦;是您的作品讓我珍惜如今幸福的生活!

說實話,我真挺羨慕蕭紅阿姨的。她原本只是一位孤立無援東北的姑娘,但在您的幫助下,她闖進上海文壇,掀起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風。在蕭紅阿姨成功的腳步裏,凝聚着您多少辛勞的汗水啊!因此,蕭紅阿姨寫了一篇文章——《懷念魯迅先生》。從中,我深深感受到蕭紅阿姨對您的感激和懷念。在我心目中,您的身影也更加高大——明朗的笑容、樸素的衣裳,再加上關愛他人、勇敢無畏、相信科學的個性,我時常會想:您到底是怎樣一個和藹可親的人啊!

我幻想,如果您是我的老師,說不定我也能成爲著名作家呢!我也明白,要是單單依靠別人,是不會成功的。要在自己的努力和別人的幫助下進齲

魯迅先生,如果可以,請允許我叫您一聲老師,是您的率真開朗、平易近人、愛憎分明和勇敢無畏教會我怎樣做人,怎樣做一位偉大的人!

魯迅先生,或許晚輩的這些直言在您看來近乎幼稚,但我還是希望您能在另一個世界裏開開心心、健健康康。

此致

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