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書信吧,書信是寫給具體收信人的私人通信。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封優秀的書信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15篇

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1

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在課堂,我們常常能聽到您的名字,您被稱爲“雜交水稻之父”,爲中國糧食問題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我十分敬佩您。

您的燦型雜交水稻研究曾獲得過中國特等發明獎;湖南省委、省政府還授於您“功勳科學家”的榮譽稱號;中國發現的一顆小行星也被命名爲“袁隆平星”;你還獲得了“科學獎”等國際獎勵和榮譽稱號,真是數不甚數啊!

然而,在中國科學院院士選舉時,你卻沒能得到足夠的票數,落選了。當記者找到您時,你已77歲高齡了,並仍然還在堅持自己的事業,記者問您的想法時,您說是自己的水平不夠。事實上,您是完全可以當選的,是別人的誤會造成了您的落選。您沒有精精計較,真是謙虛啊,你的這種品行,值得我一生學習。

我們在學習當中也常常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我們應該向您學習,成爲一個好學生,好少年,付出努力,獲得成功,獲得榮譽,報效祖國,爲國爭光!

敬祝

身體健康!

  xx市xx路小學xx班 xx

  20xx年x月x日

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2

親愛的袁爺爺:

您好!

我是韶關市乳源縣紅雲中心學校的一名學生。非常感謝您對我們的付出,讓我們生活在一個吃飽穿暖的社會。

你逝世的消息使我們的胸膛像被巨石擊中一樣痛苦。本來以爲“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情形只會在書中有,沒想到現實中也會有。

在一條長長的街道上,接送您遺體的車從遠方駛來,街邊的人們邊追趕着您的車,邊用手抹去眼角的悲傷,邊高聲吶喊:

“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叫喊聲中還帶有一些顫抖。

天空朦朦朧朧的,下着小雨,飄着薄薄的黑霧。殯儀館前,五顏六色的雨傘在路邊立着,像彩虹、像糖果,還像通往天堂的仙路。

最後,希望您在另一個世界中過的幸福,美好!

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3

尊敬的袁隆平爺爺:

您還記得嗎?當人們提起您的豐功偉績,提起您那數不勝數的獎章時,您總是擺擺手說,那些榮譽對於你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對國家做出貢獻。可是我卻想說,要是沒有您,我們現在可能還都吃不飽,感謝您爲了祖國奉獻了一生。

還記得在幾十年前,我們的祖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是您爲了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毅然決定投身於水稻研究,希望研製出一種高產的水稻,讓全中國人吃飽飯。長達十年的水稻研究,您終於發現了一種奇異株的水稻,通過這個契機研究出了雜交水稻。研製成功的雜交水稻比其他普通的水稻大得多,並且顆粒飽滿,讓無數掙扎在飢餓和貧困線上的人們解脫出來。感謝您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您就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

一個月前,您因爲疾病離開了我們,得知噩耗的我們非常悲痛。當得知您在離開我們之前,九十幾歲的高齡還堅持去水稻田裏觀察水稻的長勢,關心着每個地方水稻的產量。您這種鞠躬盡瘁的精神讓我震撼,也讓我知道了什麼是當之無愧的人民英雄。

感謝您對我們不求回報的付出,讓我們不會再被飢餓所困擾。我也一定會學習您的精神,牢牢記住您對我們青少年的期許,勉勵自己一路向前。

感動的人:陳宇濤

  20xx年6月27日

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4

敬愛的袁爺爺:

您好!

那天是5月22日,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子,卻成爲了您的忌日。

當我學好奧數,正打算回家時,媽媽將手機遞給了我,我有些疑惑地接過,發現手機上正播着您曾經的事,評論區的人也接連不斷地發着對您的祝福,我頓時明白了,您這位偉人,雜交水稻之父,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在那天前,我只是偶爾聽到您的名字,從來沒有深入的瞭解過您。而這個視頻正好向我們介紹了您,影片中您說您有兩個夢想,一個是希望自己在高粱底下乘涼,另一個是讓雜交水稻遍佈天下。雖然都還沒有達成,但是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兩個願望終會實現。

在1959年時,全國鬧饑荒,人們苦不堪言,人們餓得前胸貼後背,全部以野菜、樹皮爲食,有時還會吃掉草根。是您,耗費了自己十五年的光陰,配製出了雜交水稻,讓全國人民不再捱餓,吃得上米飯。也是您,無論高溫酷暑,無論颳風下雨,也堅持在到田中奔波;更是您帶領我們中華兒女從此脫離苦海,再也不會回到那饑荒的年代了。

“人就像是一粒種子,但要做一粒好種子。”這是您說過的一句話。平平無奇的一句話,我卻看得熱淚盈眶。您走的那天,下了很大的雨,有人說:“那是老天都在爲您落淚。”當您的靈車駛入殯儀館時,後面有一堆人在祝您一路走好,期間沒有一個人撐傘。是的,儘管那麼大的雨,卻依舊沒有人撐傘,這都代表着大家對您的愛戴和尊敬。

祝您:一路走好

  一粒好種子:胡燁

  20xx年6月6日

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5

敬愛的袁隆平院士:

20xx年5月22日13時07分,您永遠地離開了我們。聽聞這則消息,我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是震驚,是哀痛,是長久的沉默與緬懷。

有一種緬懷是“感恩國士,吾輩奮進”袁隆平院士既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耕耘者。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湖南農民。他常說“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田間地頭總能看到袁老默默耕耘的樣子。人們看到的袁老,總是挽着褲腿下稻田的形象,無論播種季還是收穫季。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國勳章”。即便是在獲得國家最高榮譽,袁老還是堅持親自下地查看“第三代雜交水稻”制種情況。在成就與尊榮的背後,這恰是我們後輩需要學習他的腳踏實地的奮鬥、敢爲人先的創新、鞠躬盡瘁的堅守。

有一種傳承,是“做好種子,爲國爲民”袁隆平院士曾說“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好的精神滋養種子破土而出定將根深葉茂、枝碩葉茂。最難能可貴的就是許多像袁老這樣的國之大者,在我們心裏種下了一粒種子。種子在心裏生根發芽,我們又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我們下一代禾下乘涼,不斷延續。做一個爲心中理想而奮鬥的國之大者。

是您讓我知道什麼是“有夢想,了不起”您常說自己有兩個夢想,一是禾下乘涼夢,一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如今,水稻高產的夢想變成現實,雜交水稻也在印度、越南、美國、巴西等各個國家大面積種植。科學探索是沒有止境的,追求也是沒有止境的。活到老學到老,他的動力來自於他的夢想。袁老的這兩個夢想都是了不起的成就,如果能實現,對於解決全世界的糧食問題是重大的突破,但他的夢想又有別於一些科學家的夢想。他所從事的水稻育種,整天與泥土打交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與那些高大上的科學研究有很大的區別。某種程度上說,這兩個夢想就跟他一輩子打交道的泥土一樣樸實無華。這也正是他的偉大之處,他的夢想裏沒有花裏胡哨的概念,也很少有炫目的理論,也沒有圍着核心期刊打轉的焦慮,有的只是一顆爲民分憂的心。在他的夢想裏,科學就應該成爲社會進步的推動力。

感謝您用一生,從全人類的根本利益出發,解決了世界億萬人口的吃飯問題。您放心,吾輩自強,志存高遠,必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國家,不負前人!

此致

敬禮!

xxx

xx年x月x日

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6

親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我是一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我叫薛心怡。九歲之前,聽媽媽提起過您,說您發明過雜交水稻,因爲那時小,不明白媽媽講的是什麼意思。後來,當老師今天帶領我們觀看您的'事蹟後,我終於明白了您“雜交水稻之父”的由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看到你們那個年代沒有飯吃,只能靠樹皮來填飽肚子,看到這裏我非常心酸,您解決了我們中國人吃不飽飯的問題,您非常偉大,讓我們後代人明白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所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應該不要浪費一粒糧食,要懂得節約糧食。

袁爺爺,我們要向您學習,在學校要努力學好知識,將來爲社會貢獻出一份力量。

您的後輩薛心怡

  20xx年5月24日

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7

袁隆平爺爺

您好!您爲了不再眼睜睜地看着我們一個又一個餓死,又爲了不看見我們爲了爭奪一塊樹皮而互相廝打,而做出了偉大的貢獻。袁爺爺,您不是一個缺少童心的老爺爺,也不是一個只想着自己、不想着大家的人。

您是一個關心兒童的人,你看見祖國有很多人餓死而放下飛行員、游泳健將這些職業。您爲了讓我們不會再吃不飽飯,而將國家給您的別墅改造成研究基地,將工資用來研究水稻。袁隆平爺爺,您的海水稻只剩一點就完成了,您卻走了,每一滴水滋潤每一粒米,您就像成千上萬的水滋潤着我們。

我像一粒種子,您用您的溫暖化爲水養育着我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每當我吃到一口米時,就會想起您。您已經上天堂了,祝您在天堂也能幸福地研究水稻!

此致

敬禮

  xxx

  20xx年xx月xx日

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8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展信佳!

袁爺爺,那天中午在食堂,我在手機上看到您去世的消息,那一刻,我的呼吸停住了。我久久無法緩過來,直到手機震動了一下,還好,闢謠了。在鬆了一口氣之後,我還憤憤不平地和同伴說造謠的人今天中午難道還有臉吃得下去飯嗎?可誰知道呀,我剛鬆下來的這一口氣,在下午13:07分的時候,最終,還是泄掉了。

袁爺爺,我曾見過您的。在課本上,您高尚的追求曾照亮過少年迷茫的心;在餐桌上,每一粒大米飯都閃爍着您辛勤的結晶;在這熙熙攘攘的人間裏,我們,是被您餵飽的呀。

袁爺爺,莽山蒼蒼,江水茫茫,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您實在是太偉大了呀,所以我們纔會忘記,忘記原來您也是一個會生病、會終有一天離我們而去的平凡的人。

袁爺爺,您不是說您是“90”後嗎?袁爺爺,我們還沒等到您成爲“00”後的那天呢,您怎麼......我知道了,或許,您沒有離開我們。您只是進了一個夢,那夢裏雜交稻覆蓋全球,那夢裏您在穗下乘涼;您只是回到了星空中,人世間一盞燈熄了,天際中一顆星明瞭。您並非隕落,而是迴歸了星河。

袁爺爺,您的光芒照耀着我們,屬於您的時代永遠不會落幕。此後每一縷升起的炊煙,都是飄自人間的懷念,此後人間的每一次風吹稻浪,都是您的靈魂迴響。等到以後,我們也像您一樣成爲爺爺奶奶啦,我們會把您的故事,講給我們的後代聽。我想,那些小毛孩們,也會像我們如今這樣,對您充滿敬意。

袁爺爺,是不是在人間過了這九十一載,您感覺有些平淡了呀;袁爺爺,是不是您覺得研究那個地方的水稻之後可以爲實現“禾下乘涼”夢提供思路呀;袁爺爺,是不是那邊的人要餓肚子啦,所以要請您去研究雜交水稻呀。袁爺爺,夏天到啦,您是不是去那邊乘涼了呀;袁爺爺,在那邊的田野裏,您也會拉小提琴嗎?袁爺爺,我還有好多好多問題要問您呢,您放心,我們這邊一切都挺好的。我們都吃的飽飯呢,我們也會乖乖把飯吃乾淨的。就是袁花花有點無聊,因爲沒有人帶它聽彙報啦,花花它,也會想您吧。沒事兒,爺爺,您在那邊就安安心心做研究,開開心心拉小提琴,但是您不許熬夜,也要記得鍾南山爺爺說的話,不要再抽那麼多煙啦!鍾南山爺爺可是很厲害的醫生呢。

袁爺爺,我們知道,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您生於土地,奉獻土地,歸於土地。您的精神永爲傳唱,您的風姿會刻印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

斯人已逝,我們悲痛,我們惆悵,但袁爺爺,您放心,我們當代青年人,便是您留在這個人間的種子。新時代的重心正逐漸向我們傾斜,我們會努力學習,我們會在自己的位置上發光發熱,我們會努力實現那個“禾下乘涼夢”。

對啦,袁爺爺,我今天有乖乖地把飯全部吃完喲。您在那邊也要按時吃飯呀!

此致

敬禮!

 xxx

日期:

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9

親愛的袁爺爺:

您好!

我是紅雲中心學校六(1)班的同學黃錦連。今天我們班主任給我們班看了一個視頻。視頻中的長沙市民都不約而同的追着您的車跑。畫面裏,爸爸拉着孩子的手、母親抱着女兒、還有個人邊拍視頻邊哭泣地喊着:“袁爺爺,一路走好!一路走好……”看到這畫面,我心裏也是五味雜陳,非常感動。

在明陽山殯儀館的門口,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都拿着鮮花、撐着傘。就連老天也惋惜您的離去,在當天下起了雨。

看完視頻後,我更加堅持我的夢想。我要向您學習,爲祖國着想。我會朝着設計師的方向前進,設計出中國元素的服裝,把它推向全世界,讓外國友人也知道我們中國的文化。

最後,祝袁爺爺在天堂開心、快樂!

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10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第一次寫信給像您這樣,對中國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偉人,所以我會有一些緊張,現在心一直怦怦跳個不停,拿筆的手還微微有些顫抖。如果我有什麼地方沒有寫好的,希望您能對我指出,謝謝!

在我們班教室正對的柱子上就貼着您的故事,所以我每天都能看到您的故事。您是中國的“雜家水稻之父”,解決了中國“人口—糧食”極度不平衡的問題,被農民伯伯親切的稱爲“米神”。我知道您的成功不是一帆風順的,也是經歷了一些風吹雨打的。您爲了培育出雜交水稻竟然花了6年的時間去找一種名叫不育系的野生水稻,您每天到各種地方去尋找這種水稻,風餐露宿,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您成功的培育除了世界上第一株雜交水稻,使水稻的畝產量大量提高。您的這種吃苦耐勞,永不言棄的精神值得我學習!

我在班上是個不起眼、默默無聞的小女孩,不像班上、副班長那麼打眼,但是自從讀了您的故事以後,才知道原來您也是普通的農夫,但經過不懈的努力,成了一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種植專家。我也要和您一樣,堅持不懈的努力,從一株小草到一朵在人們眼中耀眼的紅花,從一隻雛鷹到一隻在藍天中自由翱翔的鷹。

在這個過程中,也許會有許多傷心的事,但是隻要想起袁隆平爺爺您,我又有了信心!如果我要成爲天鵝,就要付出比常人多七、八倍的努力!即使困難重重,我也一定會努力到底!

最後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XXX

  20xx年XX月XX日

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11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見信如唔。

念過往千年,蕭何月下逐韓信,而後韓信國土無雙;放眼當下,萬千炎黃子孫呼聲陣陣,卻再也挽不回您了。

遠古神農氏嘗百草,近有您千里尋稻。爲了找尋您預測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您的足跡遍佈整個中國。也許,我們很難想象您的執着:一個人,頂着烈日,在滿是沼泥的環境中尋水稻;一個人,不分晝夜朝夕,撐着疲憊的身軀不斷學習研究,您是偉大的!

回想舊中國,何來飽食米飯而言?爲了讓全中國人不再餓肚子,您付出了畢生努力。我們很難想象,您弓着身子,挽起破舊的褲管,在那一眼望不到邊的稻田中,伸出龜裂的手,一點點地拔開雜草,佈滿勞累的雙眼放出“貪婪”的目光,一棵棵地找着心目中的良種,這無異於於滄海之中尋針,沙漠之上覓水。袁隆平爺爺,您辛苦了!|

再想到這豐衣足食的時代中的我,平時不懂珍惜,對學校食堂的飯菜總是挑三揀四,甚至連家裏的魚肉葷腥都感覺吃膩了。如今,瞭解了您的事蹟,我很慚愧,因爲曾經的我辜負了您。我深知:您努力一生,奮鬥一生,您求新求變的創新路上,澆灌水稻的不只是雨露,更有您爲着全人類吃飽吃好的心血。今後,我一定會節約糧食,拒絕浪費,同時也呼籲身邊人,時刻牢記要創造一個節約之家庭,節約之民族,節約之社會,節約之世界。

前輩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後來人。袁隆平爺爺,您放心吧!您留下的稻香氤氳了世界,因爲它飽含了您的高貴品質:不畏艱難,爲人們謀幸福。我堅信,這稻香必將流芳百世,影響和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我們會以此爲梯,攀更高之峯。

願天堂常伴稻花香。

  一位敬仰您的學生:季XX

  20xx年6月24日

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12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我是您的一名小粉絲,您被授予了共和國勳章,我想借此機會,表達我對您的敬佩與崇拜之心。

小時候,奶奶會經常對我說:“不許剩飯,要節約糧食。”我就會問奶奶:“爲什麼啊?又不缺糧食。”奶奶便講起了她小時候的事:“我上學那會兒,早上和晚上就只有一碗有幾粒米的粥,都吃不飽的,哪像現在,擺脫了缺糧的煩惱,中國十幾億人都要感謝袁隆平啊!”袁隆平是誰?爲什麼這麼多人要感謝他?種種問題出現在我腦海中,後來我便知道了,您竟是這樣一位偉大的人。您對雜交水稻的研究,讓數十億人吃上了飽飯,不僅僅是這些,直到現在,您還在各地考察水稻。記得有一篇報道:您手拿水稻親切地說了一句“花開得好好”。您九十高齡還親自下田考察水稻,這一精神振奮了多少人心啊!

您曾說過,您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您雖然九十高齡,但並沒有因爲身體原因放棄對水稻的研究,反而笑稱自己是“90後”。您在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對習總書記說“向畝產1200公斤衝刺”。您也曾鏗鏘有力地說過: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地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上。您爲國家鞠躬盡瘁,我們要學習您的堅持不懈,不斷創新,無私奉獻精神。您是科學家的標杆、青年人的榜樣。

我爲身在中國而驕傲,我爲身在善良的國家而自豪。還記得這句話嗎?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在記者問“是否害怕場景再現時?”您笑着說了句:“不可能了。”這句“不可能了”是您爲國家所寫的最美情書

感謝中國有您!

祝您健康長壽,萬事如意!

此致

敬禮

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13

尊敬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當我在新聞中,電視上,手機裏看到您和藹可親的模樣時,我都很想親眼見見您。可我再也見不到您了。對此,我感到非常難過。當我得知您去世的那一刻,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我多麼希望您能健康地活着。

袁爺爺,我們dou要感謝您。聽媽媽說,以前的中國,人口多,耕地少,人民吃不飽。國家面臨着嚴重的糧食危機。是您研究出了新型雜交水稻,解決了糧食問題,農民伯伯都稱您爲米菩薩。您一輩子都在爲提高雜交水稻產量,潛心研究,不斷試驗。您的精神讓我敬佩。

袁爺爺,我知道您一直有個禾下乘涼夢,田裏的雜交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穀穗像掃帚那麼長,顆粒像花生那麼大,一陣風吹來,稻浪此起彼。我也很憧憬那樣美好的景象。雖然您不在了,可我們會牢記您的夢想,以您爲榜樣,努力學習,將來實現您的夢想。

感謝您的辛勤付出,一路走好!

此致

敬禮!

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14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一名浦口實驗小學五年級的小學生,今年11歲,雖然您不認識我,但是您是我心中的一名英雄。您“雜交水稻之父”的稱號令我印象深刻,您不僅解決了中國人吃飯問題,還爲世界糧食安全生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今天,我懷着激動的心情給您寫下了這封信。

每次在吃飯時,我總會想:這些米粒是從何來?我曾聽爸爸講述過60年代種植稻穀,畝產都不高,每年的清明節開始從買稻種、下秧、插秧、除草到收割稻子的整個過程。常年面朝黃土背朝天,到頭來還是吃不飽肚子!直到在您的科學實驗帶領下,有了“雜交水稻”的成功。才解決了我國糧食欠缺問題,現如今我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下,溫室裏長大的孩子,不知道農民伯伯種莊稼的辛苦,更不知道一日三餐所吃的糧食是怎麼種出來的,除了從書本上了解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知識,就只能通過在農村長大的父母口中聽到關於農耕時節的一些事情。

我有一個想法,就是想學校開展種植水稻實踐課堂,希望能夠邀請您來指導我們種植水稻,在得知您研發新的水稻品種後,便希望能將您研發的新水稻種子在我們學校的種植園裏種植,讓我們學習一顆小小的稻穀是怎樣被育成小秧苗,從綠油油的秧苗裏抽穗,慢慢變黃等着收割,讓我們參與打穀子、曬穀子、磨成米,煮成米飯,從而讓我們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在我的心中也生長了一個夢想,長大後做一個像您一樣的人,爲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那份力量。最後,我的想法要是真實現了,學校開展並且在學校的植物園裏種植水稻,我想問您我們能不能種上您研發的新稻穀呀?能和您一起學習種植新稻穀的奧祕嗎?

  一位崇拜您的小學生:鄭澤銳

  20xx年2月22日

給袁隆平爺爺的一封信15

親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我是一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我叫xx。九歲之前,聽媽媽提起過您,說您發明過雜交水稻,因爲那時小,不明白媽媽講的是什麼意思。後來,當老師今天帶領我們觀看您的事蹟後,我終於明白了您“雜交水稻之父”的由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看到你們那個年代沒有飯吃,只能靠樹皮來填飽肚子,看到這裏我非常心酸,您解決了我們中國人吃不飽飯的問題,您非常偉大,讓我們後代人明白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所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應該不要浪費一粒糧食,要懂得節約糧食。

袁爺爺,我們要向您學習,在學校要努力學好知識,將來爲社會貢獻出一份力量。

此致

敬禮

  xxx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