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範文(精選6篇)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可以使用講話稿的機會越來越多,講話稿是講話者爲了在會議或重要場合上表達自己想要講的話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怎麼寫講話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範文(精選6篇)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1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伴隨着濃濃的春意, 沐浴着和煦的春風,我們一起走進了四月。唐朝大詩人杜牧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同學們都已經學習過,詩中就提到了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清明,既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每年一到清明節,晚輩們都會在長輩的帶領下,爲先祖掃墓,紀念先祖。我們學校也安排部分同學到革命烈士陵園去,緬懷革命先輩,紀念戰鬥英雄。

此時此刻,我們聚集在鮮豔的國旗下,我相信大家的心中一定感慨萬千!一幅幅英雄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烈士們爲了祖國獨立統一挺身而出,爲了人民的解放,甘灑一腔熱血。從江姐到劉胡蘭;從黃繼光到董存瑞無數英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今天,我們緬懷先烈,並不僅僅是爲烈士生命的消失而悲嘆,更是被他們那偉大的生命價值所震撼。那些英勇的烈士們不愧爲炎黃子孫的後代,不愧爲新中國永遠矗立的豐碑!

今天,我們擁有舒適的生活條件與優越的學習環境。花園般的校園,寬敞而明亮的教室,先進的教學設備,還有循循善誘,無私奉獻的老師要知道這一切都是來之不易的!我們新世紀的青少年,該用怎樣的行動來緬懷先烈呢?其實新的世紀早已給清明節注入了新的內涵,清明節不單單是掃掃墓,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活動來傳承感恩的精神,我們應該感謝已經離世的先輩們,是他們的辛勤勞動,讓我們享受到了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感謝依然健在的長輩們,是他們的無私奉獻,讓我們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同學們,就讓我們行動起來,在家庭做個孝敬父母、關懷親人的好少年,在學校做個團結友愛、創新進取的好學生;在社區做個講究文明、保護環境的好公民,以實際行動把這種文化傳統、感恩精神發揚光大,不僅是在清明節日,更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讓感恩精神永伴你我!

國旗下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伴隨着濃濃的春意,我們一起走進了四月,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緬懷革命先烈 繼承光榮傳統》。

又是一年清明節。沐浴着和煦的春風,我們聚集在鮮豔的國旗下緬懷革命先烈,站在這裏,我們凝視着烈士鮮血所染的國旗,一幅幅英雄烈士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從江姐到劉胡蘭;從黃繼光到董存瑞無數英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難道他們不知道生命的可貴?不!他們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他們深深懂得:在祖國危亡之時,作爲一箇中國人,保衛祖國,拯救祖國是自己的責任,愛國主義就是他們巨大的精神力量。爲了祖國的解放,他們能在戰火中出生入死,能在監牢裏堅貞不屈,能在刑場上大義凜然。他們用生命、熱血換來了華夏民族的新生。

那我們新世紀的少年該怎樣用行動來緬懷先烈呢。其實新的世紀早已給愛國主義注入了新的內涵,愛國不再變的虛無,我們要愛國、我們要學習先烈的精神。作爲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我們,幸運的享受着先輩們爲我們打造的和平盛世,少先隊員們,我們肩負着先輩們沒有完成的事業,肩負着建設經濟發達、文明富強的偉大祖國這一歷史重任, 爲了我們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爲了中華民族的早日騰飛,讓我們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健康成長,用我們的熱情、用我們的才智,讓中華民族的偉業在我們的拼搏中延伸,讓國旗更鮮紅、五星更閃亮。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再過幾天就是4月5日清明瞭。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是重要的祭祀日,每到這個時候 ,人們都會去掃墓,以寄託對黃泉下親人的哀思。特別是爲祖國的事業,榮譽而犧牲的烈士們,不惜自己的生命爲我們開拓了一片廣闊的天空,讓我們無憂無慮地自由飛翔,我們更應該記住。

在他們之中有共產黨員,也有普通的中華兒女,但他們的言行卻都是爲了保衛祖國,保衛這片神聖的土地。也許我們無法知道他的名字,也許他們沒有像毛主席、周總理那樣偉大。而他們卻做出了不平凡的壯舉。 我們歌頌他們,我們緬懷他們,他們的大無畏精神造就了我們這一代的光明前途, 他們的堅定信念,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華夏兒女。

同學們,我們正處在風華正茂的年代,我們身上寄託着國家和民族的希望,黨和人民殷切期望我們樹立遠大理想,從現在開始奮發圖強,成爲國之棟樑完成烈士們的夙願,用優異的.成績告慰青松下長眠的英烈!

清明過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像。因此,清明不只有慎終追遠的感傷,還包含賞春踏青的歡樂。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清明踏青早在唐朝就已開始,歷代承襲已成習慣。古時候,人們還會參與盪鞦韆、打馬球、插柳、放風箏等戶外運動。此時萬物復甦,天清地明,何不趁着大好風光走進自然,感受春天的呼吸,傾聽花開的聲音?

如果你不曾爲逝去的親人掃過墓,這個清明,請折菊寄去思念;如果你不曾停下腳步沐浴春風,這個清明,請放任亂花迷眼;如果你不曾向革命烈士深深鞠躬,這個清明,請許下報國的誓言!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4

再過幾天,又是一年清明節。

最近一段時間,每一家人,都是在長輩的帶領下,舉家祭掃祖先的靈墓,目的是在傳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風和美德;每一所學校,也都以不同的形式,在德育基地、或在國旗下,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着創造新中國、建設新中國的革命先輩。這裏,小家與大家,都有一個最樸素的思想,就是讓我們這些當代中國人,能夠永遠地烙印着愛國主義情懷,把我們都培養成具有愛國主義的中國人。

有的同學說:什麼是愛國主義啊?對中小學學生來說,愛國主義就是愛家庭、愛學校,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就是我們“愛心校園·快樂校園”裏同學們的文明行爲,文明學習,文明成長。

愛國主義要有愛的能力,能力來自今天的自覺規範、修養,來自刻苦努力的學習。有的同學不能好好地吃飯,挑食現象嚴重,這樣就不能長成強壯的身體;有的同學一有空就鑽進遊戲廳,玩壞了自己的眼睛,也染上了不良習氣;有的同學今天不愛學習,不好好學習;這樣下去,當我們長大以後,就是有愛父母、愛國家的心情,還有沒有愛的能力啊!只有今天好好規範自己的行爲,刻苦地努力學習,將來纔能有更多的能力,創造更多的財富孝敬父母、報孝祖國。

“清明時節雨紛紛”,春雨送去我們的無限哀思。讓我們煥發昂揚的鬥志,爲祖國的明天更加繁榮美好而刻苦努力吧!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5

老師們,同學們:

明天就是清明節了,今天在這莊嚴的升旗儀式上,我們凝視着烈士鮮血所染的國旗,不覺思緒又回到那艱苦崢嶸的歲月:舊中國飽受戰爭的創傷和帝國主義的欺凌,人民受盡磨難和屈辱。祖國危難之時,無數愛國志士挺身而出,爲了祖國的獨立統一和人民的解放,甘灑一腔熱血。無數英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誰不想自己的祖國日益強大呢?誰不想在走出國門時可以驕傲地稱自己是中國人呢?祖國是民族的根,愛國是民族的魂。世界上任何一個偉大的民族都把愛國作爲自己精神的支信和力量的源泉。

時代的列車已進入21世紀,新世紀給愛國主義注入了新的內涵。愛國不再變得虛無,愛國也不再化表現爲爲祖國拋頭顱灑熱血。今天我們在這裏講愛國,我想首先應該落腳在我們的工作、學習、愛校、敬業上,試想一個不愛自己工作的人,一個不愛自己學校的人,一個不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人,還能談得上愛國嗎?

同學們,發奮努力吧,讓我們以優異的成績告慰青松下長眠的烈士,報效偉大的祖國!

先烈們用他們的生命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不僅要努力學習,還應珍惜自己的生命,這樣纔不愧對他們。

同學們,我們作爲新世紀的接班人,就應該繼承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踏着革命烈士的足跡,努力學習,爲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到底。

最後,我想用一句話來結束我今天的發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清明節國旗下講話稿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馬上就要到春分過後的第十五日,那是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在這段日子裏,萬物生長,都是一副清潔明淨的模樣。它給人的印象卻總是雨紛紛的,就像我們身邊下着的小雨,這就是一年中最標緻的清明輪廓。

關於清明節,有這樣一個傳說。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流亡時,曾累倒不起,羣臣竟找不到一點東西吃。而介子推默默割下自己的大腿肉助重耳恢復了精神。多年後重耳當了國君,要賞賜當年的功臣,卻唯獨忘記了介子推。而這時的介子推同母親隱匿在山林裏,難以尋覓。在他人的建議下重耳燒起了山林,以爲他會自己出來,不料想最後在柳樹下發現了死去的介子推和他的母親,以及介子推留下的勸君清明的諫言。次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登山祭奠介子推,那棵柳樹又生長起來,重耳叫它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爲清明節,清明節日及感恩之情流傳至今。

清明節蘊含着感恩、和諧、積極、新生的內容,清明節不是一個哀傷的節日,而是莊重、感恩、懷古的節日。而我們後人好像淡忘了清明節感恩的本源,僅以祭奠來表達懷念,而在當下的生活中又不加警醒。能看到有人哭喊着無法成爲親人彌留之際所看見的最後一張臉,終於知道了子女想要贍養而父母已等不到那一天。

作爲中學生,如何踐行感恩的主題,具體內容不必多言,需要指明的是當前存在的普遍心態。我們往往覺得來日方長,陶醉自我。以爲只要努力學習爲將來的回報打下基礎,就是最正確的事情。有這樣一個辛酸的故事,孩子在和母親頂嘴時說,你開心就好,結果母親停住了,還以爲孩子終於長大了,終於懂得體貼自己的父母。

清明節實爲感恩節,對於逝者的想念最終還要回歸到對生者的尊重,哀悼最終需要過渡到關懷。讓我們懂得感恩,用今後的時光感激當下陪伴你我的人。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