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國旗下講話稿

據說,有一些同學用影視片名來表達厭學的無奈心境。在這些同學的描述下,學習顯得非常可怕,苦不堪言,難道真的是這樣嗎?大家都知道:學習是辛苦的,但卻不至於"苦不堪言"。"學習"兩個字,我們耳濡目染十幾個春秋,可是我們明白這兩個字的真正含義嗎?這些同學之所以會有那些想法,是因爲他們學習心理負擔過重,將學習視爲迫不得已、很難受的事情,體會不到勝利的愉悅。我們應該懂得學習對我們來說是一種需要,是我們實現理想的途徑,勤學更是我們成材唯一的有效途徑。任何學習意識的形成,首先應培養良好的動機,正象機器要有發動機一樣,每種學習的行動的後面都有一種動力,就象發動機一樣,他的功率越大,機器的動力就越大,而學習的動力越強,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就越高。沒有這個馬達,學習也就無從談起。學習意識的形成,還需激發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提高"會學"的能力

十月份國旗下講話稿

"會學"能力的形成並非易事,我們知道: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任何學習效果的獲得都不是朝夕可成,一蹴而就。然而有人終日做着"成材夢",卻不肯付諸行動去學習;羨慕那些盛開的魅力嬌豔的花朵,卻不用辛勤的.汗水去澆灌它,空把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想法,結果只是黃粱美夢一場空。也有的人總認爲自身沒有成材的天賦,便放棄追求,不再奮鬥,整天自怨自艾。殊不知"人之爲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俗話說"功到自然成","不經一番風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假如堅定自身成材的目標,勤學好問、不懈努力,勝利的大門會向每位勤學者敞開。

"只有勤學才幹成材",古今中外,無一例外,從"頭懸粱,錐刺股"的蘇秦,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杜甫,從聲名顯赫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到國際奧林匹克大賽載譽歸來的少年英才們,有哪位不是踏着勤學之路,敲開成材之門的呢?

"自古英雄出少年",同學們,今天,讓我們在這多才的年華里努力學習,奮發攻讀,明朝,我們將圓心中的成材之夢,做中華大地的棟樑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