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風家訓三分鐘演講稿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的心靈,塑造我們的人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我的家風家訓三分鐘演講稿範文。歡迎大家參考!

我的家風家訓三分鐘演講稿

  我的家風家訓三分鐘演講稿(一)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爲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我的家風家訓--做一個誠實認真的好人》。

家風家訓,是中華人民的傳統,可大家知道什麼是家風家訓嗎?讓我來告訴你!家風家訓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也就是說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就構成了家風家訓。顧名思義,家風家訓就是一個家庭傳承的風氣、風格、風尚。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春雨,,家訓是泥土,孩子是幼苗,只有在家風家訓的`輔助下,我們才能茁壯成長,成爲一個優秀的人。

我們家也有家風家訓呢!比如,每天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尊老愛幼,不頂撞父母,要講究禮貌。然而,最讓我記憶深刻的家風家訓,就是要做一個誠實認真的好人!

從小,媽媽就教育我,做人要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千萬不能投機取巧鑽空子,不能貪小便宜,那樣是對自己不負責任,遲早是要吃大虧的。媽媽還經常給我講一些歷史上的故事,以及報紙上登載的新聞,用生動的例子告訴我,腳踏實地對我的成長和我的未來是多麼地重要。如今,我也牢牢記住了媽媽的話,在學習上認認真真,做人和對待身邊的人老老實實。我要像媽媽期望的那樣,做人就要做個認真踏實的老實人,即使不能做像雷鋒那樣全國人民都知道的大好人,起碼也要做一個對得起自己良心的善良的、誠實認真的好人!

我希望我能好好遵循我家的家風家訓,並且把我家的家風家訓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並且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讓大家都充滿正能量!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我的家風家訓三分鐘演講稿(二)

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規、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規、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意思就是要好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後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後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麼爲別人着想?怎麼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五歲時,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飯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還常常剩飯。並且我洗手時,每次洗一次,就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後水龍頭也不關,白白浪費了很多水。媽媽知道了我這兩個不好的習慣以後,對我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後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並且要節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約”。

過年時,我到爺爺家去拜年。向爺爺說了聲“新年快樂”。爺爺從口袋裏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並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女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並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着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於現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又過了一年,我要上小學了。我們坐下來打算開個家庭會議。爸爸說:“今天的內容就是討論家風、家規、家訓。目的就是想讓你上學後能約束自己管好自己。”我們討論了很久,才確定下來。

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

家規是勤儉節約。

家訓則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上學以後,我感覺自從有了家風、家規、家訓,無時無刻不在謹記着,約束自己。

  我的家風家訓三分鐘演講稿(三)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良好家風助我成長。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基礎性教育,良好的家風是未成年人成長的基石。

家風是人們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種穩定的風格、作風和傳統,包括爲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爲準則。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的心靈,塑造我們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我們的影響是全方位的。父母親在日常生活中習慣性的言談舉止營造了特定的家風,我們在這種特定家風的`薰陶下,會經過耳聞目睹接受影響。這其中,“模仿”起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成年人是否意識到自己的言談舉止會對我們產生某種性質的影響,我們都在模仿。

近日在很多法治欄目中都看到了關於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不得不說這些誤入歧途的孩子令人痛心。但在這令人痛心的背後,又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迷失了方向,一步步走向犯罪的邊緣?而家長——作爲未成年孩子的監護人和引導者,他們又有着什麼樣的職責呢?我認爲從這些事件中,應該更加重視對孩子的教育,重視家風,家訓,家教。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都猶如一棵棵小樹苗茁壯成長的歷程。不同的只是樹苗需要人工製作的木架來扶持它,匡正它的成長軌跡,而孩子們則是需要家長的精心教育與幫助來健康成長。對於那些誤入歧途的孩子們,我不敢斷定全部都是由於家庭的影響因素對他們造成了負面的影響而產生了惡果,但我確信,對於他們的錯誤,家庭環境自己家長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時候,家風,家訓以及家教的好壞都被最有力地證明!

對於我來說,我家的家風就是“學會做人”。這裏講的“學會做人”指的是在道德品行做好,不是說要做到最好,但在一般情況下,我都以此來告誡我自己。在爲人處事方面,對別人要做到寬容、和善、認真地對待;在生活上,我會做到細心,對每件事都堅持認真地去處理;在道德方面,我時常提醒自己絕不做任何破壞、違反社會規則的事情,我會盡力地做好道德上的小事情,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不要做得最好,但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對待它們。

正是有了良好的家風,我才成了一個合格的家庭成員。有時,我所學到的家風,是從父母的身上借鑑而來的。我覺得在此方面,父母對我的影響是極爲重要的。一些好的家風就會養成一些優秀的品質,正是有了這樣良好的家風,我們才能更好地成長。

家風如細雨,潤物細無聲。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爲子女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家風。因爲只有正當的家風,才能給未成年人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良好的家風是孩子終身的財富。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