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年味1

年是一種計時單位,但是在中國人的心中,卻有不一樣的味道,那是可以讓所有中國人幸福的味道,也是中國人特有的味道。

年味

年,對中國人而言是團圓的味道,因爲過年的時候無論是哪兒的遊子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遊子歸鄉的心如同箭似得,不論離自己的家鄉有多遠,都會馬不停蹄的趕回來,享受和家人團聚的那一刻,也是應證了唐朝詩人王維的詩: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算是繁忙的中國人難得的可以和家人團圓的時刻。

年,對中國人而言是熱鬧的味道。不說在外的遊子歸鄉就是一種熱熱鬧鬧的場面,就說過年時家家戶戶人放鞭炮的聲音;就說過年時人們在廟會上的歡呼,各種雜技的聲音也是不容小視的;就說過年時家家戶戶在寫對聯並且貼上時人們的興奮,就說這些,過年就是能讓中國人爲之一振的節日。

年,對中國人而言是幸福的味道從外來的遊子一回來得到的就是家人的慰問,更是可以和家人一起大掃除,爲掃除今年的黴運,尋來明年的好運。更是可以和家人一起守歲、一起放鞭炮、一起看春晚、一起說說話,和家人一起品味溫馨的時光。大年三十晚上,是年夜飯,這是家人必須一起吃的一頓飯,這也是整個年中最難忘的味道了。

年,對中國人而言是希望的味道。在年中,每個人都是充滿希冀的,希望自己來年成功、希望自己發財,可以財源廣進。每年過年,整個中國都是充滿希望的,更是可以雄起的。人們希望過年,不只是爲了那小小的休息時光,更是爲了和家人團聚,也是爲了自己來年的好運氣。

年,這一個小小的字,寄予了人們無數的期望和美好的祝福。它的味道,是團圓的味道、是熱鬧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是希望的味道,更是中國人特有的味道。

這就是年的味道。

年味2

年味是什麼?

我問爺爺,爺爺說能吃上一頓飽飯就是年。

我問爸爸,爸爸說一家人能團圓就是年。

我的年味是?

爺爺的年味,是一年到頭全家吃的那一碗肉,每人都可以沾沾“肉氣”,潤一潤那時常捱餓的“胃”;是盼着能夠穿上哥哥們換上新衣新褲後不打補丁的舊衣舊褲,能穿上母親納的“千層底”布鞋;是長輩們圍着火爐,喝着那爲數不多的“包穀酒”,述說着來年會更好。

爸爸的年味,是圍着柴竈,看着母親燉土雞、炸酥肉、燒豬頭、煲豬腳時的欣喜,享受隨時可以“試菜”的口福;是鄰居們聚在一起打餈粑,有說有笑的熱鬧場景:壯年們揮舞着粑錘,把糯米打粘,婦女們把粘好的米用靈巧的手揉成蘋果大小的米糰子後,均勻的放在木桌上,再在上面倒蓋一張大小相同的木桌,這時孩子們便爭先恐後的“飛”上去,使勁地踩壓,直到把米團擠成又扁又圓的餈粑才肯罷休;是早早穿上新衣,準備好口袋,約上夥伴,帶上小狗,二十幾個孩子呈“一”字排開,踏着厚厚的積雪,走在田野鄉徑小路上,到村裏的每家每戶拜年,齊齊地給長輩們作揖,道聲“新年發財!”長輩便笑盈盈地給小輩們分發自家產的瓜子和花生時的喜悅。

我的年味,是品嚐媽媽烹製麻辣牛肉乾、滷香雞腳、鐵板魷魚和清蒸龍蝦的美味;是和爺爺爸爸一起寫春聯、貼春聯、掛燈籠時的幸福;是一家子吃團圓飯時的和睦融洽;是全家人在一起看春晚時的笑聲;是在萬家燈火時,觀賞絢爛煙花綻放美麗夜空時的其樂融融;是“春運一票難求”中包含的鄉愁;是在微信上和同學朋友,老師家人互動,互送溫暖與祝福。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年”不同。不一樣的年,不一樣的味,無論什麼樣的味,那味裏都洋溢着濃濃的親情。

年味3

在我的老家在信陽一個偏僻的農村集市上。這裏經濟發展滯後,也許正是因爲此,青壯年大多在沿海城市打工,留守老人、留守兒童成了本地一種令人擔憂的社會現象。可能是因爲世界金融危機的波及,今年回家過年的打工者們明顯增多、明顯提前。

我們到老家的時候是農曆臘月二十四,剛好趕上集市的日子(農曆雙日爲集市日)。天一擦亮,門前集市上的行人便來來往往忙碌起來。做生意的,早早在店外擺起攤位。到9:00以後,趕集的人更是摩肩接踵,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只能推行在擁擠的採購年貨的人羣中。到了臘月二十六、二十八這兩天,街上熱鬧的景象達到空前程度,連空氣中都瀰漫着硝煙熟食與塵土混合的味道——年味真的越來越濃了!由於我們家住在街的一頭,趕集的人根本不敢企望推着車進入街裏面了,乾脆就把各種車輛停放在我們家門前。再往集市上看,一個個的攤位擺放在街道的兩邊和中間,只留下窄窄的兩條過道供人行走。人羣更是熙熙攘攘、水泄不通,一點兒也不亞於大型廟會。集市上賣的東西也是應有盡有,不過還是以“進口貨”居多:各種糖果點心(枕頭酥、果子、米花糖等)、瓜子、甘蔗、橘子、蘋果、香蕉、雞、鴨、魚、肉,各種火腿腸類等速成菜、兒童玩具擺得琳琅滿目,上空還飄着五顏六色的氣球 。不過最有年味的還要數街上擺的那些春聯和鞭炮,單是那火紅的顏色就能讓人感受到春節的喜慶與熱鬧了。

等過了中午12:00以後,,來趕集的人就陸陸續續地滿載而歸了。每個人都提着或拖着大包小包的東西(也是“進口貨”居多),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發自內心的微笑。這不斷涌動的人羣和那大包小包的年貨,讓人再次感受到那濃濃的、濃濃的年味兒......

年味4

我穿着大紅襖走在川流不息的大街上,手上掛滿了花花綠綠的購物袋,望着周圍來往的行人,不由得感嘆:“過年可真熱鬧啊”。

一番“血拼”回來後,我累得攤在沙發上,可沙發都還沒有坐熱,我就被爸爸拉起來幫忙帖春聯去了。

一幅春聯,紅紙金字,喜慶極了。上面寫的話不僅念起來朗朗上口,而且有着十分好的寓意。這讓我不得不佩服起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僅一幅對聯便充滿了知識。

轉眼間就到了晚飯的時間了,全家人都動起手來準備晚飯,廚房裏哐哐噹噹的聲音不絕於耳,隨後又是一陣菜香伴着嗤啦嗤啦的聲音飄了出來,讓人忍不住想食慾大動。不一會兒,桌上便擺滿了大魚大肉,真是一桌大宴啊。全家人團聚在飯桌上,你一言我一語,聊得開心極了,好不熱鬧。

晚飯過後,難得來的閒情讓我在院子裏賞起了月亮。院子裏的人也是不少,下棋的下棋,玩遊戲的玩遊戲。我和每個人隨意聊了幾句便自尋一處清靜的草地躺了下來,感受着周圍的喧鬧,擡頭望着月亮,輕哼小曲,感覺時光都慢了。歲月靜好,可這片刻的寧靜卻被幾個孩童打斷,他們拍拍我的肩,邀請我和他們一起放煙花。我有些猶豫卻被一把拉走,看着他們歡快的玩耍,煙花綻放出絢麗的光芒,自己也不自覺的笑了。我跟着他們一起瘋,跑着跳着鬧着笑着,感覺自己像是回到了童年。鞭炮噼裏啪啦地響,如同我的心情一樣愉快。

夜已深,我爬上牀,關了燈,細數今天發生的一切事情,不由得開心地笑了。突然,一雙手像是塞了什麼東西塞進了我枕頭下,我一摸,是紅包,抱着它狠狠親了一口,“過年真好”。

今年的春節真可謂是年味十足啊。

年味5

過年了,大街小巷都充滿了濃濃的年味,有熱鬧的氣氛、有歡喜歡的人們…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們家的年味是----年夜飯。

大年三十的早上,奶奶和幺爸一家人就趕來我家。不一會兒,媽媽收拾好,我們就一起出去選購晚飯的食材。我們來到市場,哇!市場全是人山人海,大家熱熱鬧鬧,有的人在跟商家討價還價的、有的人在認真的挑選食材…我和媽媽來到賣魚的地方,我們選了一條很大的鯽魚,媽媽說過年吃魚寓意年年有餘。我和媽媽認真的挑選了今晚上的食材後就回家了。

來到了重要部分----做飯!奶奶和爸爸是我們家頂級的廚師,今晚的美味佳餚就全全由他們負責。廚房裏,菜板和菜刀、鍋鏟和鍋發出清脆的碰撞聲。不一會兒廚房裏就飄出陣陣香味。我和妹妹這兩個小饞貓,沒一會兒功夫青口水就吞了一肚。

終於夜幕慢慢降臨,家裏的親戚也依次來到。上菜了,我和妹妹連忙找了個位置就吃了起來。糖醋魚、水煮兔、紅油蝦子、火爆雞丁……我和妹妹看這這些美味佳餚卻不知從何下手。我管他三七二十一,看到什麼吃什麼。不一會兒肚子就撐的不行了。大家都其樂融融的享受着美味可口的飯菜,每個人的臉上都有着開心的笑臉。大家吃完晚飯後,大人們在家裏收拾,而我們小孩則在天台上放煙花。晚上9點多的時候,放煙花的人越來越多,好像大家都在告別20xx年,迎接新一年的到來。一朵朵的煙花程現在在浩瀚的天空中,有的像一朵美麗的鮮花、有的像一把漂亮大雨傘…煙花把天空裝飾成不夜天。

這年夜飯、這煙花、這歡聲笑語、這濃濃的年味,讓我留戀讓我陶醉!

年味6

年味兒,不是靠鼻子嗅出來的。

誰說的,走過街巷,家家戶戶的廚房裏都飄來臘肉香腸的味道,肥厚綿長,那不是年味是什麼?到了凌晨,鞭炮齊鳴,那火藥的硫硝味在空中飄散,那不是年味是什麼?

誰說不是呢?可是我說的年味兒,也是靠耳朵聽出來的,從早上七點,就被手機裏祝福的短信叫醒,一整天,響個不停,一出門,鄰居的祝福便遞了過來,“春節好”、“馬年大吉”、“萬事如意,萬事如意!”一天之中類似的祝福不知說了多少遍…… 誰說不是呢?我說的年味兒,是靠眼前看出來的,每戶人家的門榻上都掛起了春聯,給寒冷的季節增添了火紅的景象,平時鬧騰的商鋪都關門打烊了,最熱鬧的要數農貿市場了,準備年貨的人們肩扛手提,像是把一年的收穫都搬回家,每家的餐桌上,老人和孩子們的紅包裏,攢滿了祝福和期望,春晚的歌舞、小品把人們的眼睛餵飽,馬路兩旁的行道樹上的彩燈醉迷了人們的眼。

誰說不是呢?我說的年味,是靠嘴巴吃出來的,雞鴨魚肉、醬肉、香腸,團圓的桌子上都是少不了的,推杯換盞,祝福的話說個沒完,糖果瓜子,湯圓小吃,恨不能生得 之嘴, 之胃,把所有的美食都囊括到肚子裏去,一個春節,喉嚨裏遊離着

臘肉的餘香……

年味兒是春運路上回家者匆匆的腳步,年味兒是團圓桌上一家人歡欣的笑顏,年味兒,是嚴冬裏的熱鬧,是春天即將臨近的記號,是心的歡騰,是愛的凝結,是情的揮灑……

年味7

年味在農村中最濃,家家戶戶都貼上對聯,屋裏的人總是匆匆忙忙,做這做那的,不閒下來一刻,他們臉上洋溢着笑容,偶爾兩人一不小心碰到了一起,還會開懷大笑,笑聲裏滿滿的都是幸福!

我記得最清楚的是我們一家人在爺爺家裏一起包餃子,那是弟弟還很小,我什麼也不會做,就站在旁邊抱着弟弟安安靜靜地看,可心裏總是按耐不住,心裏癢癢的,看着十分眼饞的時候,就輕輕地把弟弟放在座位上,靦腆地跑過去問爸爸,“我可以包一個餃子嗎?”於是,弟弟就一個人坐在座位上,我開開心心地包餃子去了。姑姑姑父們一邊聊天一邊包餃子,還時不時教我呢!一切都那麼溫馨美好!

每次去外婆家,外婆總會燉雞吃,而我就每次都要吃雞腿了,然後有一段時間我就特別不喜歡去外婆家,那段時間裏每次有人問我是喜歡去爺爺家一些還是外婆家一些,我總會毫不猶豫地說爺爺家,說起來也好笑。我外婆家的女兒兒子分到各個地方去了,有的去了珠海,有的到了杭州,有的在湘潭,有的在長沙,還有的則在婁底。每次過年舅舅大姨們都回來了,所以在外婆家的時候,我就有許許多多的哥哥姐姐陪我玩了,每次他們都會帶我去吃好吃的。

大年初一我最開心了,因爲這天不僅是新年的第一天,還是我的生日!所以每次都有許多人陪我一起過生日,慶新年。新年最開心的還是領紅包啦,可是也有點“不好”,就是別人一年可以領兩個紅包——一個新年紅包和一個生日紅包,而我的紅包合二爲一了。

年味或許就是和家人一起吃頓團圓飯,和親戚一起聊聊天,去親朋好友家中拜年。或許這就是年味吧!

年味8

年味,你是我們需要的東西,你怎麼一去不復返了呢

——題記

中國過年的味道是我心目中最好的過年味道,令我向往,令我沉迷,不過現在到了互聯網的時代,卻打破了我對它是一個最好的過年味道的看法。

爲什麼我說這個看法被打破了呢,現在進入了一個互聯網的時代,每個人手中都拿着屬於自己的`智能手機,現在出去買東西也是用微信付款。以前每次過年的時候,每家家人都坐在一起快快樂樂的聊天,開開心心的吃着團圓飯,晚上還可以看看璀璨奪目的煙花,和家人在一起玩。但是現在的過年,每個人都捧着自己的手機在玩,有點甚至吃飯的時候都在玩手機,家中可是有一股冷清的味道,沒有人聊聊一年發生了什麼事情,年味卻像個孩子一樣變了一個味道,令我開始討厭過年了。

還記得以前過年的時候,我經常和家人一起到旁邊的洋湖溼地公園的遊樂場玩耍,帶好東西去那裏野餐,還可以做做船看看美麗的風景,這可能是我每年最開心的時候,我小時候玩完過山車就喜歡問姐姐要錢買糖,然後一起分享吃糖的快樂,留着這些美好的時光全部都在我的腦海裏面,這些卻都只存在於我深深的腦海中了,就再也沒有出現在身邊過了,我一直很懷念這種味道。

然後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我朋友小然,小然和我談了很久的時間,我問我朋友爲什麼現在都喜歡玩手機,卻回不到過年的味道了?小然答道互聯網就像一個黑洞,只要你一接觸,可能就會陷進去,再也出不來了。現在廣告上面都播低頭族的危害,可是那些人還都戒不掉。

年味,你還能回來嘛,回到以前的那個時候,難道你也和他們一樣玩手機了嘛,回來看看我們這些需要你的人。

年味9

彷彿一眨眼間,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又來了。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裏陣陣的飯菜香讓人着迷。噼啪,噼啪。……天空中的煙花色彩繽紛,它們不斷地綻放開來,好像在優雅的跳舞。大街上,人們放着鞭炮,嘻嘻哈哈的玩鬧,一起迎接着新年的到來。

我最愛這樣的日子,和奶奶一起包餃子。那薄薄的餃子皮,美味的餃子餡,用手一捏,就成了一個個小巧玲瓏的餃子,一家人坐在一起,品嚐着這美味的餃子,別提有多開心了。我和妹妹看着自己包的四不像的小餃子,傻樂起來,臉都紅紅的。奶奶看着我們,皺紋笑起來彎彎的,眼睛都眯起來了。

除夕晚上,是最熱鬧的時候,人們圍坐在圓桌邊,吃着年夜飯。桌子上的菜多得數不過來,大龍蝦,水煮魚,紅燒肘子……每個人都大快朵頤。飯後,小孩子們聚在一起玩遊戲,大人們在一起聊天喝酒,好熱鬧啊!飯桌邊的微信搶紅包是最火的遊戲,哈哈,我是新年小紅手。

吃完飯,大家都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晚會,一起聽歌一起看小品,一起倒計時,互相祝福着新年快樂!今年唯一不同的是,我家沒有放鞭炮,喜慶的歌舞一樣陪伴我們迎接新年,媽媽說愛護環境從自己做起!

我想,年的味道就是這樣吧,紅彤彤的,喜洋洋的,甜蜜蜜的,家人在一起迎接新的一年,憧憬的着美好的新一年!

年味10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我的老家在江西省吉安市的郊區,在那個幾乎與世隔絕的村子裏,還保留着一個傳統的習俗——做餈粑。

小年夜的尾聲剛落,村子裏更熱鬧了,家家戶戶的年輕人把自己家的糯米都搬到村口的空地上,空地上架着了一口大磨。大磨看起來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

大家把糯米一把把的撒在石磨上,幾個大漢雙手握着木把,雙腳用力的瞪地,額頭上的青筋如同水管般暴起,一張張被歲月沖刷的臉漲得比西紅柿還要紅,眼睛直勾勾的瞪着前方沒過多久神魔開始緩緩轉動被磨碎的糯米如同細雨般灑下來,落在桶裏,經過幾個大伯辛苦的磨練潔白的糯米粉就堆滿了小木桶

糯米粉超過大半桶的時候,就把木桶換成新的,換下來的木桶交到一羣婦女的手中,她們用嫺熟的手法來和麪。參和着水的糯米粉在她們手中慢慢變稠,最終變成固體,任她們在上面蹂躪。

面和好了,婦女們就把它放到竈臺上,竈臺的大鍋中水在沸騰,發出咕嚕咕嚕的響聲,好似餓了想把糯米粉都吃掉似得。將面倒入鍋中,在氣泡的翻滾下,它們在水中翩翩起舞,好像在做遊戲一般,不一會兒就煮好了。

將煮好的面放在木樁上,用大木槌不停的敲打着面,面似乎對大木槌依依不捨似得,緊緊的黏在錘子上,不肯掉下來。打了幾十分鐘,餈粑成型了,就把它拿出來放在盒子裏,靜靜的躺着,再在上面蓋上一層白布,等想吃的時候,只要把白布一揭開,把餈粑放在油鍋裏一炸,糯米的香椿味就洋溢整個村子了。

除夕夜那天,家家戶戶都在炸餈粑,整個村子都浸沒在糯米餈粑的香味中,久久不能散開……這個村子雖然小,而且窮樸,但是它還是有它屬於自己的年味——糯米餈粑的香味……

年味11

小時候,總盼望着過年,或許是喜歡這年味罷了。穿新衣服,吃好吃的,什麼都往嘴裏塞,管他乾不乾淨呢,有的吃就行!漸漸的,長大了,也開始懂了些事兒,也不那麼盼望過年了,對年味的追求也漸淡了許多,總想快些把作業寫完。呵呵,或許真的長大了吧。

但是,沒了年味的年總覺得不那麼想過年了。“去找找年味吧!”我對自己說。

外面濛濛的細雨,卻無法澆滅心中的熱火。乘着高鐵去北京找一找與家鄉不一樣的年味。京城的年味確實不一樣。在王府井小吃街的兩邊雲集了世界各地的美食。吆喝聲如針一般穿過細雨,傳到耳中。小吃街上,人潮涌動着。進去了,你就甭想出來了。我的胸貼着你的背,他的背貼着你的胸。人潮間不留一絲間隙,買個東西還得別人幫着遞。看見自己喜歡的就趕快買,哪還關心錢呀!這不一會兒,手上就已經拿上了五根羊肉串,一串冰糖草莓和一碗爆羊肚,趁熱趕緊吃了,再配上一瓶美酒,那可真是有種像李白的感覺了。都這個時候了,還哪裏管吃相好不好看啊,直接就像個印度男人一樣,用手抓着吃了。呀,剛纔小解忘洗手了,管他呢,吃完了在洗也不遲呀!

不知不覺中,又似乎回到了小時候,什麼都拿來吃,直接用手不洗手地不講道理的吃,不顧一切地吃。只要好吃就往嘴裏塞。吃飽喝足了,就慢慢地走回去,美美地睡上一覺,不去想作業什麼的,只要開心就行。

是呀,人一生才只能過多少個年啊,如果每天都開開心心,纔不枉費了這花樣年華呀!文/蔣淏天

年味12

很快的,過年了。我住的平靜小區一瞬間染上了濃濃的快樂。

一大早就聽到了弟妹的笑聲和爆竹的脆響。急急地跑到院子裏,濃濃的香味迫不及待的竄進我的鼻子,哇!雞、鴨、魚、肉樣樣全啊!

吃飯了,乳白色的青煙裏有若隱若現的紅爆竹屑,快樂,隨着爆竹炸開。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掛着幸福的笑容;快樂,隨着口裏的飯菜涌進肚裏,竄進心裏;幸福,伴着我們的笑聲在屋裏縈繞。

緊接着,快樂用紅包裹住,送到我們手裏,快樂又變成糖果化在口裏,甜的我們笑得合不攏嘴。年味又從我們口裏飄出來。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爸爸、奶奶、二叔、爺爺圍在一起打麻將,年味在麻將的碰撞聲、爸爸的笑罵聲裏盪出來;哥哥、姐姐、姑姑、二嬸孃圍在一起玩紙牌,年味又從哥哥興高采烈的笑聲:“耶!我贏了!哈哈哈哈哈!”中飄出來;叔叔、姑父坐在一起下棋,年味又從姑父的讚揚聲中跳出來;媽媽和嬸孃一起看電視劇,年味又從媽媽、嬸孃的笑聲裏蹦出來;我和弟妹們一邊看過年聯歡晚會,一邊嚼糖葫蘆,年味呀,又從我們被染紅的嘴裏溢出來。

屋裏,笑聲、歌聲混在一起編織出濃濃的年味,編織出濃濃的快樂。

12點到了!黑色的天空裏綻放出朵朵絢麗的煙花,金黃色的、綠色的、亮紅色的、深紫色的......交織在夜空中,地下,“噼噼啪啪”響在一片,五顏六色的各種小爆竹一個接一個炸開。新年到了!

爆竹聲中,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新的一年。

年味13

我們家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過得很精彩。雖然春節期間,大人們會比較忙,可是我想,忙碌和快樂相比,快樂應該會比較多。

除夕是一個最值得我們慶祝的一個時刻。因爲在這一個時刻,除了一些特殊的關係外,一般親戚什麼的,都會回家團聚。在團聚時,一般都會吃團圓飯。吃完團圓飯後,我們可以到室外去,欣賞着美麗的煙火。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們都要吃上母親做的湯圓或面線。母親煮的湯圓有的是紅色,好像是當我們吃了以後,意味着在新的一年裏興旺。吃麪線和湯圓是我們民間的習慣。

從初一到初十,我們都要去親朋好友家去拜年。拜年時,我們都會準備一些禮物,送給親朋好友們,表示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心意。

無論是親朋好友來我們家做客,還是我們去親朋好友家做客,我們小朋友總是能賺到便宜,因爲小孩能拿到自己喜歡的壓歲錢。一拿到壓歲錢,別提有多高興了。據說壓歲錢可以避邪和避祟。避祟中的祟是壓歲錢中的歲的諧音,意思是能我們在下一年裏平平安安過着一歲。

家鄉的春節十分的快樂,要說快樂,當然要屬我們小孩子了。除了壓歲錢的快樂,我們還有一個快樂,那便是放鞭炮。每當要準備引火時,在引火線上嚓的一下,鞭炮上就發出刺啦刺啦的火聲音。

年味14

星月流轉,幻世變遷,這年味是一年不如一年了,每到春節臨近,人們總是咂着越發稀薄的年味嘆惋,有物是人非溫情不再之感。這幾年關於過年記憶的涌動,我們必須承認,年味,確是淡了。

想起童年時光,對我而言,這就是一個瘋狂玩鬧還可以不被大人約束的時間,除夕下午,父母提溜着我這個小屁孩去二大爺家過年會,汽車奔波近1小時,剛下車我就撒腳跑開了,每每見到一個親戚都能有瓜子糖果各種零食的款待,見面喊聲過年好!就能拿到兩三顆糖,和紅晃晃的大紅包。我還總是趁着大人們收拾屋子置辦年貨的時候帶着半串鞭炮出去跑,那是玩耍的無上寶物。鄰居家的孩子們也帶出些來,膽小的把鞭炮放土裏,一點就跑,有點時候火都碰不到就絕塵而去,引得衆人鬨笑。膽子大的直接在手裏點燃了,大力拋出,青煙劃過空中,一聲爆鳴能讓孩子們樂半天。我喜歡將多個魔術棒捆在一起,仿加特林的模樣做出一杆機槍。更厲害的人諳熟各種技巧,連爆炸的時間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以脫手即炸向衆人炫耀。老手也有翻車之時,幸虧小鞭炮威力不大,頂多震得手指發麻罷了。

天色也見晚大約是七八點鐘,大人們吆喝幾聲,孩子們作鳥獸狀散,回去幫大人們忙前忙後,我把剩下的鞭炮留下,藏到一個匣子裏等明年再放。

也許是折騰得久了,伴着春晚,年夜飯也是開張了,每個民族的美食也不盡相同,何況我們還是北方,幾乎每個節日都要吃上餃子,又由於是少數民族,民族的特產也是要擺上些的:清甜的月亮糕反着月光,豆芽湯也散着不可思議的香味。雖然當時吃的已經依稀不清,但定不是國宴海味,可是我相信,很多人在乎的不是桌上擺着什麼,用料是否好,而是一口咬下的,是滿滿的親情。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已然是午夜時分。家人們早就喝得滿臉通紅,大人們也都走進地下室,唱起家鄉的歌謠來,雖我一字不懂,但也能聽到他們對新年的祝福。

雖然我年年都念叨着要守歲,但是總是在母親的催促下沉沉睡去。對於新年的祕聞,倒是縈繞了我多年。

但現在已經不像以往,年味越發淡了,辦年貨被網購取代,放鞭炮早已被禁止,春晚少有人看了,人們都在刷手機,春晚對我而言還不如拜年祭來的有趣。但天論外物如何變化,只要那顆歸家團聚,享受親情的心沒有變,那麼年味就永遠存在,願大家可以尋回這份年味。

哦不,是願大家享受這份年味,因爲年味,從未消散

年味15

“轟轟轟轟轟”我們在放爆竹,因爲新的一年開始了,要以舊換新。

過年時候的氣氛,真可以用“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句詩句來形容!每家每戶在過年的時候,門口總是貼着對聯,家裏不僅貼着“福”,還貼着窗花我知道,“福”在家裏貼是要反貼的,因爲這表示“福到了”,在外面貼福要正着貼。我們家裏貼福的時候可能意思了,那是在我的爺爺家,我爺爺已經七十多歲了,白髮蒼蒼,爺爺拿出雙面膠,先貼後揭,可是在揭到的時候把粘住的那一部分也揭掉了,怪不得貼不上去,讓我們都哈哈大笑。

紅色代表革命,也代表快樂,每次過年的時候,大街兩邊的路燈上,都掛着紅燈籠。過年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從前有一個吃人怪獸,它的名字叫年,每到過年的時候就會來吃人,爲了趕走年獸,人們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辦法,年獸怕火光、怕響,於是就用煙花爆竹來攻擊年,把年趕走。所以每當年獸來臨的時候,人們就會放煙花爆竹,來驅散邪氣。

每當過年的時候,在遠方的新人就會趕過來和家人團聚,我們家裏過年的時侯可有意思了。我們從新年禮物中得到了一隻帝皇蟹,大鉗上長滿了尖銳的刺,在拿出來的時候,舅舅不小心被刺了一下,然後媽媽又是第二個犧牲者。到了發紅包的時候,外公外婆先發,舅舅舅媽第二,爸爸媽媽最後,接紅包的時候,我雙手接過,再說一聲:“謝謝!”就轉身離去。開始放煙花了,爸爸去點:“轟轟轟——轟轟——轟……”煙花的亮和響不得不讓我們眯着眼、捂着耳朵。媽媽說看着煙花可以許願望,我聽着媽媽的話,默默地許下了願望!

關於過年的事,真是豐富多彩,說也說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