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我愛我的家鄉作文

導語:家鄉它於我們而言,就是最美的存在,最愛的地方,下面是我愛我的家鄉作文,歡迎參考:

初中我愛我的家鄉作文

1、我愛我的家鄉作文

我的家鄉是富饒的,家鄉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這裏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小河上面有一座古老又陳舊的大橋,大橋兩側的石壁上畫着兩條龍,雄偉極了。我的家鄉還有一片果園,果園裏瓜果飄香,結出來的果實也格外的甜。

春暖花開時節,大地都煥然一新了。被凍得冰冷的小河也復甦了,叮咚,叮咚,小河就像一位演奏着歌曲的音樂家。這時,小草也探出了腦袋,像一個個小音符,歡快地跳躍着,舞蹈着。

盛夏時分,太陽炙烤着大地,花草樹木開始低頭休息,小狗也熱的直吐舌頭。就連禪都熱的不知如何是好,連聲說:“知了,知了!”於是樹下成了村裏最熱鬧的地方!乘涼的人三五成羣,都一邊搖着扇子,一邊拿着西瓜,大口大口的吃着呢!好不快活!

眨眼便是秋高氣爽,果實豐收。這下子,果農們全部在果園裏忙着摘水果,果園裏一片金黃,枝頭都垂下了沉甸甸的果實。再看看那田野中央,農民伯伯也都興高采烈地收割稻子力哩!

冬風逐漸凜冽了,空地上堆滿了積雪,有很多孩子在堆雪人,還有的孩子在打雪仗。除夕夜的時候,小朋友都穿着新衣服,興高采烈的交談着,追逐着。還有街上來來往往的人也非常多,街上車水馬龍。還有全家人團聚在一起看煙花呢!

我愛我富饒而美麗的家鄉!

2、我愛我的家鄉作文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山和水。那清幽幽的山,清粼粼的水,無時無刻不縈繞在我的心頭,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家鄉的山以怪石着稱。只要你拾級而上,便會看到山上數以千計萬記、姿態各異的石頭。它們有的互相依靠,像是在說悄悄話,那神情宛如羞澀的少女,將頭背向遊人;有的則高高站起,擡頭向上,似乎要對天長嘯,以抒發心中的激情;還有的山石這兒一堆那兒一堆向是在遊戲的頑童……多有趣啊。

但我偏偏愛的是那漫山遍野的花草樹木。春天百花萬紫千紅、爭奇鬥妍;夏日佳木翠綠,樹陰滿地、涼風送爽……真是一派迷人的好風景。我常在暑假上山,流連於果樹林之中,那裏所展示的是怎樣一幅美景啊!

芭蕉樹綻着寬闊的枝葉,沐浴着陽光,青翠欲滴,最撩人的是一串串的香蕉,向跟人捉迷藏似的,半遮半掩,把自己的身軀緊緊靠在樹幹上。而在琵琶林裏又別有一種氣氛,周圍高聳參天的樹木遮住炎炎夏日,偶爾有一兩點餘光灑落在地面上,林中陰涼極了,琵琶青青的,在暗淡的光線下叫你摸不着它在哪兒。

山的靈氣來自於水,在山腰平坦處有一水渠終日流淌着清澈見底的水,渠中偶爾也見小魚,它們皆若空遊無所依。

是這生命的水,造就了靈山,滋潤了沃土花木,也滋潤着家鄉人的心田。

我站在山頂,眺望着遠方:田壟方方,一派勃勃生機,心中不禁讚歎:“多麼壯觀啊,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我衷心地讚美家鄉的山和水啊,我歌唱家鄉的山和水。

3、我愛我的家鄉作文

夜悄悄降臨了,給陽朔縣城罩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路燈亮了,閃着柔和的光。汽車睜着明亮的“眼睛”,奔馳再公路上。

月亮漸漸爬上了寂靜的天空,撒下淺光,星星一顆接一顆地“跳”出來,很快就數不清了,這麼多,這麼美的星星爲美麗的濱江小城增添了幾分姿色。

一棟棟小樓也漸漸亮起了燈火,和天上的星星連成一片,像一簇簇永不熄滅的燈火,又像一盞盞美麗的電燈。

陽朔的夜景多迷人呀!

我的家鄉位於湖南省株洲市的一個小鎮,這裏鳥語花香;而這裏的人呢?那當然是熱情好客。而我,就在這片快樂的土地上生活着。

這裏有一條享譽盛名的湘江河。每天早晨,太陽公公還沒有起牀,這裏的漁民便已早早的拿這漁網,開着漁船在這條河上穿來穿去,像是一條自由自在的魚兒正在河裏愉快的暢遊。在這裏,最有名的還不算是湘江,而是已有百年曆史的古廟——伏波廟,每當聽到別人對這座老廟讚歎不已時,我心中不由得迸發出一種激情。

在這座古廟裏,要數伏波將軍最威風了!那孫悟空哪敢與他相媲美。聽那些大人們說:從前,這裏發了很大的洪災,伏波將軍馬援不惜犧牲生命來保護人們。被伏波將軍吸引的遊客還真不少,有的特地來這裏拍照。

說到這,我忍不住驚訝起來,這淥口雖說不是什麼秀麗名城,可是,她的美,卻吸引着無數人的青睞。我愛愛我的家鄉,正如她也愛我一樣。

4、我愛我的家鄉作文

我的家鄉是一個被祖國譽爲“棗鄉”的小城—臨澤。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的家鄉雖沒有桂林那仙境般的美,但也別有一番小城美景。小城那靜諡的美,綠色的美,迷人的美,使每個小城的居民心靈也美。

要說小城美的核心,那便屬頤和綠苑了。那兒有千多棵樹,綠樹成蔭,是避暑的好地方呢!

春天,小城是翠綠色的,樹葉翠se欲滴,頤和綠苑裏,小草隨微風擺動,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豔的花聚攏而來。街心公園連翹花吹起金黃的小喇叭,廣場裏,千姿百態的風箏與白雲戲耍,一切都是那麼靜諡。

盛夏,頤和綠苑裏人們穿着涼鞋踏在水道里,音樂噴泉中,孩子們鑽進鑽出,站在一旁的大人個個露出笑容,廣場上的夜市香味濃濃,燒烤味、羊肉串味,小城的夏天真是火辣辣啊!

金秋,小城充滿了棗香味,頤和綠苑的棗樹枝上掛滿了又大又紅的紅棗,它可以泡茶,可以作中藥,過路的行人都忍不住要嘗一個。大街上,賣紅棗的人們各各喜笑顏開。

隆冬,雖然冬天是那麼的冷,可人們心中是那麼暖和,雪的世界真好看,那一羣羣孩子的嬉戲,爲小城景色增添了幾爭光彩。

不是有這樣一首歌嗎?“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穫特別多”,靜諡的美,迷人的美,獨特的美。

我愛你——家鄉臨澤!

5、我愛我的家鄉作文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慈溪,春天的慈溪,一大片一大片金色的田野上,開滿了金燦燦的油菜花,它是唯一打動我的。那裏盛開的油菜花使我心靈深處留下了永遠抹不去的金黃色,黃燦燦,流金溢彩。花叢間縈繞的七彩斑斕的蜜蜂和蝴蝶,油菜花地裏傳出陣陣動聽的的蟲叫聲,這是我記憶裏充滿快樂的田園。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在春風裏昂首怒放,盈盈招手,展示其迷人的風姿,讓人興奮激動,讓人心曠神怡,讓人感到她的美麗和高貴。

6月20號是楊梅節,就可以吃到最好最新鮮的慈溪楊梅咯!你輕輕咬開它,就可以看見那新鮮紅嫩的果肉,嘴脣上、舌頭上同時染滿了鮮紅的汁水。熟透了的楊梅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愛吃。

傍晚黃昏,夕陽夕陽,掛在脫盡了葉子的鳳凰樹梢上,許是奔波了一整天的緣故,光線裏沒有了熱和力,卻充滿了夢幻的色彩。整個操場,黃橙橙,亮晶晶,像撒上一層金沙似的。天上雲霞更美,空氣的每一個粒子,都染上了顏色,跳躍着,流動着,分秒之間便有種種奇妙的變化。

華麗的金、鮮明的橙、酡醉的紅、神祕的紫……,從夕陽的中心向四外漾開,幻化成一片絢麗的異彩。可是,每一種顏色都帶着黃濛濛的底子。這種黃,像秋葉一般的冷豔,也像秋葉一般渲染着濃郁的落寞;整個大地,整個天空,都籠罩在這奇瑰的光之網裏。

家鄉真美!美得令人心悸。

6、我愛我的家鄉作文

我的家鄉是——黑龍江省大慶市。

我的家鄉石油產量很豐富,所以被人們稱爲“油城”。大慶的代表性建築就是一座叫“石油之光”的雕塑,塔身是三棱柱形的,由巨大的鋼管組成,象徵着輸油管線,輸油管線將石油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祖國各地。大慶的城市佈局是分散型的,從一個區到另一個區要乘車在馬路上奔馳很久,從車上望去,馬路兩旁是遼闊的原野,原野上隨處可見“磕頭機”,就是把石油從地下抽取出來的一種工具,它的機頭上下襬動,從不見停息。

我的家鄉很美麗。我知道不少地方有溼地,多數在遠離城市的地方,只有大慶的溼地在市區內,大大小小、星羅棋佈。2008年暑假我去了龍鳳溼地,那裏的水很清澈,蘆葦也很綠;水面上遊着成羣的野鴨,湛藍的天空中飛翔着不知名的水鳥。

我的家鄉很偉大。奶奶家附近有座鐵人廣場,這個廣場是爲了紀念王進喜和石油工人們建的。當年,在非常惡劣的條件下,王進喜帶領石油工人們一起努力,終於挖出了第一口石油井。他們不怕艱難、勇於拼搏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我愛我家鄉,還因爲那裏住着我思念的親人們: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我最愛、最牽掛、最思念的人是我的小表姐,她比我大三歲,和我一起玩耍長大,從小就關心我、照顧我。

啊,我愛我的家鄉,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將來報答家鄉!

7、我愛我的家鄉作文

我愛我的家鄉,我的家鄉坐落在安徽省黃山,這裏山美,水美,人更是勤勞。

家鄉四面環山,一年四季綠水長流。這幾年退耕還林政策的落實,山野更加濃綠了。家鄉山形狀各異,有的像青龜,有的像駱駝,還有的像天鵝撲水。駱駝山上的駝峯飽滿有滋味,看了都想往上爬一下,體驗體驗騎駝峯的感覺。山上有很多巖洞,犀牛洞、水簾洞、旋風洞……最有名的應數雙龍洞了。雙龍洞洞口很窄,窄得只能一個人匍匐進去。

內洞很寬,能容下五六座房子。洞頂有一條由石灰岩自然形成的彩虹,看上去非常耀眼。洞底有條幹溝,溝的左面有些形狀彎曲似是龍身的石灰石。這些石頭蜿蜒盤旋,相互纏繞,中間還有一顆圓圓的石頭,看上去就像龍珠,所以當地的人們給它們起了一個美名,叫“雙龍戲珠”。

家鄉的山美,水也美。一條四季長流的小河橫跨村前,遠看就像一條飄帶,近看,河水清澈見底,河底游魚瀝瀝可數。你可別小看我們家鄉小河裏的小魚,它們可是招待貴賓的佳品。因爲我們這裏四季如春,河裏的小魚生長都普遍慢,所以魚味香、嫩、甜、爽,嘗過的人都會回味長久,齊口稱讚。傍晚,夕陽斜照,山影倒映在小河裏,清靈靈的河水倒映着夕陽下瓦藍瓦藍的天空,那翻景緻,再高明的畫家也畫不出來啊!

家鄉的人們多麼勤勞!人們一年四季忙碌不停。你看,田野裏,剛收完稻穀,機器聲又響起來了,人們正爲冬種忙碌。有準備撒油菜的,有種植蔬菜的,有育春煙苗的……聽,那邊的小鳥嬉戲,這頭的小鴨舞蹈,頑皮的小牛犢奔前跑後,好一派熱鬧的鄉村景象啊!

人們用勤勞的雙手敲開了鄉村致富開放的大門。現在,家鄉的人們不像以前那樣走茅坡,趕茅路了。你瞧,一條寬闊的馬路直接通到了村寨。小夥子有了麪包車、汽車,中老年也有了摩托車,三三兩兩,成雙成對,歡歌笑語,好一派樂融融的景象。難怪經常在村前大樹下乘涼的老人們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黨的政策真好啊!”

我愛家鄉的山,愛家鄉的水,更愛家鄉勤勞的人們!長大了,我也要積極投入到家鄉的建設中,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起來。

8、我愛我的家鄉作文

我的家鄉座落在丁家橋,這裏山青水秀,一年四季可美了,讓我來給你介紹介紹吧!

春天

春姑娘踏着輕快的腳步來的人間,她把魔法棒一揮,我的家鄉變得美麗起來。瞧,小河的.冰融化了,魚兒在水裏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似乎在歡迎春天的到來。小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在湛藍無暇的天空中嘰嘰喳喳地叫着,爲春天增添了點點生氣。小草從地下探出了頭,睜大眼睛看着這美麗的春天。我家門前那棵樹也迫不及待地發出了嫩綠的新芽,彷彿在讚美春天的美景。

夏天

漸漸的,春天過去了,夏天來臨了。夏姐姐把我的家鄉變成了一個美麗的綠色世界。看,我家旁邊的小池塘裏的荷葉密密層層的,一片片大而圓的荷葉靜靜地站在那兒,一隻小青蛙把荷葉當成搖籃來玩兒啦!這時一朵粉紅色的荷花羞答答的展現了它的廬山真面目,真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碧綠的荷葉襯托着粉紅的荷花,顯得格外美麗。樹林裏一片翠綠,綠樹依依,知了不停地叫着,使炎熱的夏天更加悶熱。

秋天

秋妹妹來玩兒了,她把家鄉變成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瞧,她讓稻田變成了金色的大海,秋風吹來,稻浪滾滾,一層又一層的涌來,真美麗!果園裏五顏六色,那紅的柿子,真像一個個紅燈籠。金黃的橘子掛在枝頭,還有黃中帶綠的大柚子,散發出一陣陣清香,令人陶醉於其間。走進樹林,一陣香味鑽入我的鼻孔,仔細一聞,啊,是桂花!瞧,那一簇又一簇的桂花躲在葉子中間,真有趣。

冬天

冬天來了,冬爺爺把藏在口袋裏的小精靈——雪花撒向我美麗的家鄉,雪花飄飄搖搖的投入大地的懷抱。每到這時,最開心的當然要數我們活潑可愛的小孩子了,我和小夥伴們一窩蜂的跑出去,開開心心的玩兒了起來。我們在雪地裏堆雪人、打雪仗,就連空氣中都充滿了我們的歡聲笑語。

啊,我愛家鄉,愛她一年四季的美!

9、我愛我的家鄉作文

我的家鄉只是一座小城市,既沒有北京那樣繁榮富貴,也沒有上海那樣科技發達,更沒有西安那樣悠久的歷史,但我愛我的家鄉,因爲它是那樣美麗寧靜,一年四季變換不同的景色,十分迷人。

生機勃勃的春天到了。迎春花早早就開放了,它靜靜地等待着那些含苞待放的花朵早些開放;樹木抽出了新的枝條,長出了嫩葉;春雨把大地滋潤過後,那一叢叢嫩綠的小草從地下偷偷地鑽了出來,綠油油的,十分可愛。

烈日炎炎的夏天到了。花兒們開的更旺盛了,樹木長得更茂密了。你看,那綠油油的荷葉像一個碧綠的大圓盤,上面那一顆顆晶瑩的露珠折射着光芒,真想把他們撈上來做一條水晶項鍊。再看看那些荷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展開了兩三瓣,有的全展開了,粉的似霞,白的如玉,真是美麗極了。

碩果累累的秋天到了。樹葉由新綠到枯黃,像一隻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落到地面,給大地鋪上了一條金黃色的地毯。再眺望遠處,那一片麥田宛如平靜的湖面,秋風一吹,麥田就涌過一陣陣麥浪,讓人覺得欣喜萬分。

白雪皚皚的冬天到了。整個家鄉都變成了銀裝素裹的世界。白雪給松樹裹上了一條白紗,透過薄紗依然可以看到松樹蒼翠的身影;白雪還給大地蓋上了一條厚厚的棉被,到處是一片銀白。大雪過後,小朋友們聚在一起堆雪人、打雪仗、滾雪球,雪給我們帶來無盡的歡樂。

這就是我的家鄉,不同的四季,不同的美麗。說了這麼多,還沒告訴你,我的家鄉就是美麗的小鎮——鐵力,有機會就來我的家鄉看看那美麗迷人的景色呦!

10、我愛我的家鄉作文

說起我的家鄉南村,雖然說不上是什麼名縣,但是那裏的景色宜人。走,跟我去趟我的家鄉瞧瞧吧!人人都說四季如春。

春天,山上到處都是生機勃勃,一棵樹長出嫩綠的葉子,給整個山峯披上了綠裝,綠油油的草地上一朵朵小野花散發出陣陣濃香撲鼻。漫山遍野的映山紅尤其引人注目,他們爭奇鬥豔,紅的小臉蛋迎接着人們來觀賞這裏的春光。

赤日炎炎的夏季,山上綠樹濃蔭,密密層層的樹木成了一把把大綠傘。偶然一陣大雨,畫畫得從空中間落下來,山上顯得就更加鬱鬱蔥蔥。雨過天晴,一條瑰麗無比的七色彩橋掛在天空中,好奇的孩子們真想坐在橋上,看看我們美麗、富饒的祖國。

秋姑娘的來到,使樹葉開始變色了,有黃的,有紅的……一陣秋風吹過,吹得樹葉沙沙地響,樹葉在林間飛舞,鋪滿了林間小道。那些松柏樹仍然青翠。這時山上青紅相間,看上去宛如一幅美樂的圖畫。

我是一個生長在南方的孩子,從來沒有見過北方寒冷的冬天。今晚我早早就進入了夢鄉,在夢裏,冬姑娘帶我到北方去看雪……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已經到來了。早上,呼呼呼,寒冷的北風吹在人們的臉上,像刀割一樣。青蛙不再唱卡拉OK,樹木像一把把光禿禿的掃把,上面結滿了冰凌。只有傲梅最堅強,別的花朵都耐不住嚴寒,傲梅卻堅強地挺立在枝頭。草地上,雪孩子頑皮的把自己的雪花灑在小草上……

家鄉一年四季真美麗呀!我愛自己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