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書說家風作文精選

千百年來,家風一直備受重視,併成爲推動中華文明不斷髮展進步的重要力量。而無數事例說明,相較於普通人,領導幹部的家風更是有着特殊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封家書說家風作文,歡迎閱讀。

一封家書說家風作文精選

第一篇:一封家書說家風

媽媽:

您好!您現在好嗎?

好久沒有這樣呼喚您了!每天無數次在內心念叨您,想着您,思念您用手撫摸我的樣子、關切看我的眼神,回味着您身上熟悉的味道,雖然這一切都很遙遠,但仍很熟悉和親切。

您離開我們已快三年了。每天都有和您寫封家書的想法,但卻無法下筆,一翻開內心深處的記憶,就如同用手一點點地剝開心尖的傷口,痛得鑽心,觸動淚點,無法把持...

永遠無法忘記,2013年9月24晚8:33分,您在陪我去學校看兒子的途中,突發腦溢血,僅僅五分鐘的時間就和我陰陽兩隔了。呼嘯開來的救護車把我和您一起送進了醫院,我哭喊着跪在牀邊,拉着您的手不願相信眼前發生的這一切,眼睜睜地看着自己最愛的人--媽媽離我而去。多少個不眠的夜晚,只要閉上眼睛,耳邊就會響起您爽朗的笑聲和殷殷的叮嚀,眼前晃動着您慈祥的面容、溫柔的目光,腦海中總是不斷地浮現出過去歲月的點點滴滴、您在身邊時的幸福情景……

聽父親說您婚後五年才懷上我,當時已有28歲了,在七十年代初算是大齡產婦了。您年輕時身體虛弱,再加上我個子大在肚子裏又不老實,以致您在懷孕時反應強烈,常常暈眩,但足足十斤重的我順利誕生後,讓您和父親高興極了!兩年後妹妹出生,喜歡孩子的您們更是樂得合不攏嘴。四口之家,溫暖、快樂、幸福、民主是我對童年全部的記憶。父親常年在部隊,家中時常就是我們母女三人,在我童年的記憶裏,您既是娘又當爹,爲了撫養我和妹妹長大成人不辭勞苦、嘔心瀝血,永遠不知疲倦的勤勞着。

您的勤儉影響着我。記得您的手很巧,很早家裏就買來縫紉機,白天上班,晚上看着書自已動手學裁縫,買來便宜的布料,爲我和妹妹做各種款式漂亮的衣服,常常是我在夢中醒來,您還在燈光下忙碌着。每當過年,我和妺妹都穿着您做的新衣褲,還繡着好看的圖案,常常讓鄰居和同學們羨慕不已。

您的嚴厲鞭策着我。您是師範畢業,曾當過老師,教育孩子很有自己一套方法。在部隊大院,我和妹妹都讓鄰居家屬喜愛,叔叔阿姨們誇獎我開朗陽光,妹妹聰明活潑……這些都與您平時對我們剛柔相濟的管理方法分不開。其實,我和妹妹都挺能鬧,在家裏時常瘋鬧,偶爾還打架,無論對錯,您均會聽我們把話講完,再論事非。相對而言,我是老大,您總是對管束我最嚴,在我的印象中您既是慈母又兼任嚴父。但您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錯了事,您只需要對我一望,我看見了您嚴厲眼光,便嚇住了。犯的事小,您就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時才教訓我。犯的事大,您等到晚上人靜時,關了房門,先責備我,然後擰我的肉。無論怎樣重罰,總不許我哭出聲音來,您教訓我不是藉此出氣叫別人聽。我再也不敢犯第二次錯誤了,也明白了勇於承擔的道理。

您的品格感染着我。雖嚴厲,但母親有着天下母親一樣的善良、賢惠、大氣,父親是軍人,性格直爽,急性子,遇到着急上火時,您常常呵呵笑笑,記憶中您和父親年輕時從不絆嘴,家庭氣氛十分和睦。偶爾有發生分歧,便是對我們姐妹倆的培養上。可能是中年得女的原因,父親對我和妹妹從小極爲寵愛,從不讓我們做任何家務事,甚至開媒氣爐和騎自行車這種最尋常事那是決不允許的,擔心傷着了。"女孩應該什麼都要學着做,否則怎麼適應社會和家庭"在您的堅持下,我和妹妹學會所有家務事,從小就自己學着換煤氣罐、洗電風扇,眼裏有活,啥事都搶着做。記得您自己並不會騎自行車,爲了讓我們姐妹倆學會騎車,就借來一輛28型自行車,鼓勵我們先從三角架開始蹬,掌握平衡後慢慢學會上車,您在後面拉着拽着扶着,教會了我和妺妹騎會自行車。現在妹妹能燒一手好菜,做各式蛋糕點心得益於母親的培養。相比妹妹,做家務,我雖略遜一籌,但日常生活小事都能自如應付。

您的奉獻精神鼓舞着我。我們是隨軍家屬,搬家無數,無論在哪居住,每次搬遷,鄰居們總是哭得難捨難分。您凡事首先考慮他人,每次逢年過節,家裏只要包了餃子或煨了湯,您首先讓我送一碗給鄰居。您經常教育我和妹妹要待人和善,要與人和諧共處。參加工作後,您和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多做事,少說話,不要怕多做了,吃虧是福。畢業後我考入了區公安分局,分到了總值班室上班,按着您平時對我的教誨,我每天早來晚走,尊重領導和同事,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好評,您年年被評爲模範家屬,每次春節表彰會,都是您最高興的時候。在您的支持下,我工作勁更大了,主動要求多值班,記得有一次遇到值晚班時,您專門包了餃子送來,看到值班室的牀單被菸頭燒了一小洞,您趕緊幫着把牀單換下,帶回家把牀單破洞非常精心地縫好,洗淨讓我帶到單位,讓同事們驚歎不已:你媽媽真好!

“只有你把單位當成家,你纔會用心愛它,工作纔會做出成績”,您爲我做得太多太多了,這件小事也許您並不記得了,但對我影響一直非常大,它讓我懂得了什麼叫愛崗敬業、什麼叫無私忘我!讓我明白了你在呵護着崗位,崗位也會回報你。

媽媽,您知道嗎,雖然您離開了快三年了,但您的精神如影相隨,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我,在組織的培養和大家的幫助下,我現在已經獲得了“全國三八紅旗手”、“荊楚楷模”、“湖北省三八紅旗手”、“湖北省三八紅旗手標兵”等一系列榮譽稱號了。我想這些成績和榮譽如果讓您知道了,您一定會高興地合不攏嘴!

家和媽媽就是這樣,鐫刻在每一個人的心底。隨着年輪的遞增,人們會越來越感覺到,縱歲月改變了容貌,縱滄海變作了桑田,枯守着不變的,依然是那份家的眷戀和深深的母愛。因爲家、您和我們,血脈相連,息息相通。您留給我們太多太多點滴回憶,伴着幸福在成長。隨着年歲増長,這種幸福依然會穿插其間。

假如真有來世,我還想請您做我的母親,永遠的孝敬您、陪伴您;假如真有來世,我還會陪您去看花卉、爲您買愛吃的瓜果;假如真有來世,夏天來臨的時候,女兒一定再陪您去看大海……

第二篇:一封家書說家風

尊敬的父親:

您在另一個世界一切安好嗎?

光陰荏苒,一晃您離開我們已經八年了!但是愛您的媽媽和兒女們無時無刻都在想念您、懷念您,您的音容笑貌永遠留在我們的腦海裏、記憶中!您離開時,還在懷中嗷嗷待哺的小侄兒已經茁壯成長爲優秀的少先隊員;您一直放心不下的唯一寶貝兒子――我的弟弟工作穩定,表現越來越出色;姐姐們都在努力地工作、生活,小家的日子越來越好;而我也在自己的.努力和奮鬥下,工作上有所進步,有所收穫。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43年前的今天,您和母親把我帶到了這個世界,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家,撫養我長大成人。又恰逢省直機關婦工委組織開展“清風滿家”家書徵集活動,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可以讓我靜下心來寫一些文字,以這種活動更有意義地慶祝生日,感恩父母的言傳身教和養育恩情。

您是1933年出生的,解放後就參加了土改運動,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黨齡幾乎與新中國同齡。後來又先後在陽新縣委、陽新縣排市鎮、陽新縣化肥廠、煤化局工作,最後在縣冶金局黨委書記的位置上退下來,幹了一輩子的黨務工作,老一輩共產黨員對黨忠誠、恪盡職守、清正廉潔、關心羣衆的形象不僅深深地銘記在我的心中,也留在了很多當年一起共事的同事心中。您小時候讀的是私塾,平時也習慣用一些耳熟能詳的經典話語,來向我們傳授做人做事的道理,讓我至今記憶深刻、受益終身。在我面對和思考處理一些問題的時候,您跟我們講授時的話面就會清晰地浮現在我的腦海……

“百善孝爲先,論心不論跡”。您時常教導我們,所有善事裏,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第一位的,並且這個主要是看心意,而不是光看表面行爲。你們能夠聽從父母教導,在社會上做一個誠實守信,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不僅在家裏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兄弟姐妹和睦相處,在社會上、在工作單位上,同樣要尊敬師長、團結同志,努力工作、認真生活,做一個樂觀、積極向上的社會人。這些年來,我一定謹遵您的教誨,平時工作忙,不能夠在身邊照顧媽媽,每年暑期、春節,我都會把媽媽接到我這裏來小處,盡一盡孝心。在單位上,我尊敬師長、團結同志,最近這一年還擔任了機關駐村(扶貧)工作隊的隊長,積極爭取單位領導和社會力量支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予駐點村貧困戶以最大的幫扶,解決實際生活困難。

“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您和母親都是從農村走出來的,三親六故都在農村。因爲您當時在縣域有個一官半職,再加之您和母親都熱心快腸,對老家的親戚總是能接濟的儘量接濟,能幫忙的儘量幫忙。因此,家裏總是鄉下的親戚人來人往,川流不息。有時候放學回家,飯也不夠吃。甚至還有兩個鄉下的堂兄、堂姐長期就住在我們家,我還得和兩個姐姐們擠在一張牀上。因此時間長了,難免我和姐姐們都會有想法,在您面前嘮叨不滿。您聽了以後,總是哈哈一笑,用手指着我們說,知不知道“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的道理。他們都是我們的親戚,我們現有在城裏,雖然你們兄弟姊妹多,生活也不寬裕,但是大家鄉里鄉親的,他們有困難,當然要幫助他們。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不能丟。我將您的這些話深深地記在了心裏。在同事生病、家裏出現一些突發情況或者周圍的同學、朋友需要幫助的時候,我都會力所能及地伸出援助之手,雖然個人的力量很微薄,但是“仁心”一定在。

“爲人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門”。從我記事時起,您就在領導幹部的崗位上。記得,當時您在縣化肥廠當廠長,小縣城特別喜歡做私房,能幹的媽媽也託人在縣城弄了塊地基,磚瓦也找熟人定好了,就等着開工。可是您聽說了後,態度堅決地說“別人做我不管,但是我作爲共產黨的幹部,要堅決響應黨的號召,這個房不能做”。地基一放就是好多年,我周圍的同學都住上了新房,而有趣的是我們家的地基還成了同學家的菜地。這也成了我和姐姐們打趣您的話題之一。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您後來到縣冶金局任黨委書記,當時實行價格雙軌制,鋼材、銅、鋁等金屬、建材非常緊俏,能夠批到條子,利用價格差價就可以賺個一番甚至幾番。而當時,你手中正掌管着這些緊俏物資。在銀行工作的姐夫對這些經濟現象非常敏感,讓姐姐回家跟您做思想工作,請您給他批個條子,想在冶金局下屬的鋁廠搞一些鋁材去賣。您當然是和對待其他各種人等的託請一樣,堅決地拒絕了。後來,姐姐還爲此生氣地說您“有權不用,過期作廢”。您當時就說,“做人要有原則,作爲一名黨的幹部,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要拎得清。”果然,後來“東窗事發”,當時您所在冶金局的副局長,還有下面一些礦山的礦長們紛紛出事,送進了監獄。你當時就跟我們說了一句,“你們一定要記住,‘爲人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門’,你爸爸我過得硬,天天都可以睡安穩覺。”這些事情我至今歷歷在目,您的言傳身教就是我的標尺,在工作上廉潔自律的要求我一直都沒有放鬆過。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您和母親都是從物質匱乏年代走過來的,經歷過59年-61年三年自然災害和糧食短缺,因此對食物倍加珍惜,從不浪費。我小時候不愛吃麪食,特別不愛吃饅頭,如果早上食堂沒有包子,我經常就是把饅頭外面一層皮吃掉,然後就整個偷偷扔掉了。這個小動作被您發現後,您也沒有大聲的呵斥我,只是在飯桌上開始跟我們講三年自然災害,大家如何餓肚子,有的地方甚至吃樹皮、草根的故事,講烈日炎炎下在農村插秧、收割的往事,講“一粒糧食一滴汗”背後的辛勞……漸漸地聽着聽着,我自己感到汗顏了,覺得自己的行爲太不對了,饅頭再也不能像那樣吃了,慢慢地挑食的毛病也逐漸消失了!現在,隨着國家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東西品種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超市裏琳琅滿目,餐飲業中外美食薈萃,可是您離開我們太早了,“子欲養而親不在”!每每想起這些,心中都非常難過!只能常常安慰自己,“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人生就是如此,總有遺憾、總有不圓滿!我唯有好好珍惜當下,努力用心工作、生活,撫養教育好兒子,盡心孝敬好母親,兄弟姊妹們和睦相處、互幫互助才能夠告慰您的在天之靈,同時也是讓自己平和心態,正確對待人生的陽光和風雨,守住底線,保持初心,過一個堅強自信而無悔的人生!

像這樣的記憶還有很多很多!憑此一封家書,我不僅想感恩您和母親賦予了我生命,更要感恩您的辛勤養育和言傳聲教,您的諄諄教誨如涓涓細流,一直在我心中流淌,是我面對困難、面對挫折、面對考驗的力量源泉!您放心,我一定會按照您的教導,努力工作、開心生活,做一名黨的好乾部、媽媽的好女兒、兒子的好母親、兄弟姊妹的好幫手!常懷感恩之心、仁義之心、戒律之心,多做好事、善事,解難事、伸援手,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做一個值得您信賴的女兒!

祝您在另一個世界裏身體安康,萬事如意!

此致

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