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昆蟲記》的故事

這一週,我們學習了有關法布爾的課文,其實,我很早就認識法布爾了。那是在四年級時認識的,同時還閱讀了他的代表作——《昆蟲記》。

我和《昆蟲記》的故事

先說說享利·法布爾吧,他是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極其窮困。他非常喜歡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發表過多篇出色的論文,得到了達爾文的肯定。可他想“登上大學講臺”的夢想始終沒有實現,建造獨立的昆蟲學實驗室的`願望也始終得不到支持。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溫飽的法布爾並沒有向“偏見”和“貧窮”屈服,依然勤於自修,擴充知識儲備,堅持不懈地觀察實驗,不斷獲得新成果。

我很愛看法布爾的《昆蟲記》,總是來來回回、反反覆覆地去品味(這是我這個書蟲的特點)。《昆蟲記》雖然是一部科普著作,可它卻像一部昆蟲世界的童話故事一樣引人入勝。法布爾耗盡畢生的時間與精力,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和爲生活以及繁衍種族所進行的鬥爭,然後將詳細的觀察記入筆記,最後寫成了書。法布爾心中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和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他以人性對照蟲性,對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無不傾注着強烈的人文關懷,並以蟲性反映社會人生睿智的哲學思想躍然紙上。在法布爾樸素的筆下,一部嚴肅的學術著作猶如一篇篇優美的散文,人們不僅能從中獲得知識,而且也能受到啓發。 《昆蟲記》給予了我不少鮮爲人知的知識,比如蝸牛的天敵竟然是美麗的熒火蟲!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仔細看了看熒火蟲獵食過程的描寫:熒火蟲先找好目標,然後用它的“奪命寶刀”——毒針將可憐的蝸牛麻醉,蝸牛整個軟了,不能動彈,不醒“蝸”世,熒火蟲就先下手爲強,把這一鍋肉粥變成自己的美餐……我把“蝸牛的天敵是誰?”這個問題交給“萬事通”媽媽來解答,媽媽啞口無言,嘻!我就很自豪地當了一回媽媽的老師,又把《昆蟲記》推薦給媽媽看,沒想到媽媽也迷上了它,看來《昆蟲記》的魅力可真大呀!

《昆蟲記》除了介紹熒火蟲,還介紹石蠶、蜣螂、蟬、迷宮蛛等十四種昆蟲,每一章節都寫得很細膩,這說明法布爾是個追求真理,探索真相的人,這種精神很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如果沒有這種精神,也就沒有《昆蟲記》,人類的精神之樹上就缺少一顆智能之果。讀破萬卷書求真要徹底。不讀《昆蟲記》,真是太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