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關於立夏的習俗作文

第一篇

小學生關於立夏的習俗作文

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農曆的立夏。此時,“鬥指東南,維爲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爲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45°爲“立夏”節氣。我國自古習慣以立夏作爲夏季開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裏的“假”,即“大”的意思。實際上,若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爲夏季開始,“立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真正進入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鬥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

我國古代將立夏分爲三候:“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說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蜊蜊(即:螻蛄)蛄在田間的嗚叫聲(一說是蛙聲),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這時,萬物繁茂。立夏以後便是炎炎夏天,爲了不使身體在炎夏中虧損消瘦,人們往往會在立夏進補,以使自己的身子強健有力。

南方大部分地區,因農作物生長旺盛,雜草、病蟲也迅速滋長蔓延。客家人所居地方,立夏時節,已經完全進入夏季,天氣炎熱,人們食慾不振,開始消瘦,即“枯夏”。但立夏過後,卻是農耕時代,最需要人力的時候,人們希望藉助於立夏“被養”,強身健體。另一方面,體質較差、抵抗力較弱的人們容易受到病菌侵襲而發生疾病。民間開始偷閒消夏,注意飲食補養,人們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託着祈福、保佑平安、發財致富的良好願望。

我國北方多種植小麥,立夏正是小麥茂盛時節,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區立夏時有製作與食用麪食的習俗,其意在慶祝小麥豐收。客家人大部分來自河洛一帶,有吃麪的習慣。來到偏遠的山村後,受到當地風俗的影響,改吃大米爲主食,吃麪習慣也會發生一些變化,漸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麪食。

客家人很喜歡吃雞腸面,在永定太平裏,每逢立夏,家家都有吃雞腸面的習慣,每人都要親手揉制雞腸面。這時,老人會念叨說:“長長雞腸面,人人都要食;立夏吃了面,人人腳骨健。”家長們希望家人吃了雞腸面,都會變得精力旺盛,身強體壯,無病消災,幹活起勁,壽命變長等。

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宮廷裏“立夏日啓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立夏日,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有的地方還有立夏日稱人的習俗。人們還把將熟之小麥、大麥穗在火上烤熟吃,以享新麥之鮮;或用秤秤人之輕重以祈福。立夏節民間嚴禁家人坐在門檻上。許多人還習以立夏日的陰睛測一年的豐歉,認爲立夏時下場雨最好,不然便會“立夏不下,旱到麥罷”、“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立夏無雨,碓頭無米”。

舊時,鄉間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後演變改爲倭豆肉煮糯米飯,菜有莧菜黃魚羹,稱吃“立夏飯”。用紅茶或胡桃殼煮蛋,稱“立夏蛋”,相互饋送。用綵線編織蛋套,掛在孩子胸前,或掛在帳子上。小孩以拄立夏蛋作戲,以蛋殼堅而不碎爲贏。尚有以五色絲線爲孩子系手繩,稱“立夏繩”。是日,江浙一帶至今仍保留吃立夏蛋、腳骨筍、五虎丹、三兩半等“吃補食”的飲食風俗。吃“腳骨筍”,用烏筍燒煮,每根三四寸長,不剖開,吃時要揀兩根相同粗細的筍一口吃下,說吃了能“腳骨健”(身體康健);再是吃軟菜(君踏菜),說吃後夏天不會生痱子,皮膚會像軟菜一樣光滑。

雲南宣威地區則有大門插皂莢枝、紅花以壓崇,圍灰牆腳以避蛇之俗。我國部分少數民族亦有過立夏節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