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婆媳情

晨曦微露,鳥兒呢喃,清新的空氣裏滿是潮溼的涼意,小村莊還沉浸在似醒非醒的朦朧狀態。

清早,媳婦因太過勞累,還躺在牀上酣然熟睡。婆婆輕手輕腳地起牀開門,用鑰匙打開廚房門上的鐵鎖,從草垛上扯下一堆稻草抱進廚房,拍打一下身上的草屑,舀一勺麥面倒在碗裏,再拿出兩個雞蛋,打進碗裏,加水攪勻,然後點火燒鍋。

竈火慢慢旺起來,婆婆往竈膛裏添把柴,在圍裙上蹭蹭手,往鍋裏倒入適量的菜油,用鏟子沿着鍋底均勻地往上抹,再把碗裏的雞蛋麪糊沿鍋一圈倒下去,一張香氣撲鼻的雞蛋煎餅很快就做好了。再給鍋裏倒入少許油,把蔥花爆香起鍋,然後給鍋里加入適量的水,挽個草疙瘩塞進竈膛。瞅見媳婦起牀出來,她只需一把大火就把鍋裏的水燒開,泡上滿滿一大碗雞蛋餅端給媳婦吃。稍後,生產隊集體出工時,媳婦一手拿着草帽,一手拿着勞動工具,肚子飽飽地出工了……

這是40多年前,每逢“三夏”大忙時都會出現在我家的畫面。媳婦是我母親,婆婆是我奶奶。那時生活條件一般,農村人根本沒有吃早餐的說法,奶奶想着兒子在外地工作,幫不上兒媳婦的'忙,她用力所能及的行動幫襯着,年年如此,直到我父親退休回家能幫助我母親幹農活爲止。

俗話說:“媳婦是踏着婆婆的腳印走的。”其實,好的家風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就像我母親,繼承了奶奶的優良傳統,從不擺婆婆的架子,時時處處體諒着年輕人的辛苦和不易,盡心盡力地給我們看家帶娃、買菜做飯,讓我們在工作之餘,有充分的娛樂和休息時間。如今,婆媳之間親如母女,真正應和了“家和萬事興”這句話。